单继刚的个人简介
单继刚,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副主席。山东泗水人,1967年11月生。基本内容
先后就读于济宁学院英语系,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在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博士点)。200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学术兴趣在翻译与解释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方面。
主要作品
专著
1、《中国知识分子的马克思哲学》(即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第十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翻译的哲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
编著
1、《应用伦理:经济、科技与文化》,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译著
《达尔文:爱的理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
1、《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容性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为背景》,载《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
2、《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载《世界哲学》2013年第2期;
3、《唯物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重评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主要观点》,载《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
4、《马克思哲学及其中国解读:四个问题》,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春季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唯物史观》,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新民主主义社会:从“社会形态”到“过渡时期”――兼评杨献珍与艾思奇关于过渡时期经济基础的争论》,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6期;
7、《唯物史观的“唯”:陈独秀与胡适、张君劢、梁启超之争》,载《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
8、《正义与和谐》,收入《社会主义理论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翻译者,背叛者?》,载《世界哲学》2009年第6期;
10、《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11、《翻译话题与20世纪几种哲学传统》,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2、《德里达:翻译与解构》,载《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13、“Frommu2019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lan as a Resource for Chinau2019sReform Policy”, in ,Fall 2006, Volume III.1;
14、《“话语”还是“意识形态”?DD福柯批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三条理由的翻译哲学解读》,收入《中国诠释学》第3辑(2006年);
15、《夏洛克的失败:是什么妨碍了全球正义的实现?》,收入《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剑桥事件:权力、学科、文体》,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17、《语言、翻译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18、《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收入《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自由的外部性》,收入《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达尔文道德理论的三个层次》,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21、《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进步的理解》,收入《理论视野》,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2、《社会进步观念在近代欧洲的兴起》(合作),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3、《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与唯物史观的本质区别DD弗洛姆与马克思如何回答同样的问题》(合作),载《暨南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24、《西游记中的儒释道观》,载《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
译文
1、《德里达的学位:一个荣誉问题》,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2、《荣誉学位:这也太有趣了》,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3、《优巴斯关于国际生命伦理学的宣言》,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
4、《全球生命伦理学DD梦想还是梦魇?》,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
网文
1、《勤俭纪行》,哲学中国网;
2、《单继刚对话姜汝旺、戴香妹实录》,哲学中国网;
3、《延安的物质与精神》,哲学中国网。
获奖
1、《翻译的哲学方面》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12);
2、《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2011),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12);
3、《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2009);
4、《翻译话题与20世纪几种哲学传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