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帮萍的个人简介
安徽省芜湖县黄梅剧团团长,芜湖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黄梅戏演员、群众文化的使者、乡村社戏的经营者与守望者。基本内容
安徽省芜湖县黄梅剧团团长,芜湖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黄梅戏演员、群众文化的使者、乡村社戏的经营者与守望者。2010年6月30日至7月1日,以经典剧目《女驸马》入选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获得成功。演出结束后,芜湖县黄梅剧团团长曹帮萍热泪盈眶地说:“今天我们从安徽省1000家民营院团中脱颖而出,参加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实现了在首都舞台演出的梦想。感谢文化部对我们的重视与支持。”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曹帮萍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委员。
人物简介
曹帮萍,女,汉族。1970年出生于安徽泾县的一个普通山村。很小就对戏曲发生了浓厚兴趣,四乡八邻只要哪儿演戏,她总是早早地赶到。1986年她16岁初中毕业,被泾县黄梅剧团录取为合同制演员,正式开始学戏。曹帮萍一边学戏,一边积极争取机会上台表演。初中毕业后就被泾县黄梅剧团录取为合同制演员,开始了她的学戏之路。她每天早晨5点钟就要起来练功:压腿、劈叉、翻跟头,吊嗓子、摹唱腔、学动作,看剧本、背台词,听导演说戏、看同伴表演,有时也上台跑跑龙套等;剧团放假时,她就将老师请到家中教自己学习。半年后,曹帮萍转到泾县和平剧团,接受上海京剧院老师的辅导,进步很快。
第一次登台,串演一个皇帝的角色,出场3分钟、只有4句台词,跃跃欲试的曹帮萍尽管在台下应经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上台后锣鼓一响还是紧张地忘了词。
曹帮萍第一次担任主演纯属偶然。那是1988年正月里的一天,剧团在演出《宝扇奇缘》时,主演身体不舒服,要曹帮萍替她顶一场。她既高兴又担忧,好在对这些戏文她早已耳熟能详,台下也已演练过许多次,又有过多次上台演出的实践经验。演出非常成功,单从观众的掌声看,已超过了原主角的演出效果。她一下场,导演、剧团的姐妹们都向她祝贺。后来,导演就不断地将主要角色往曹帮萍身上压。
1989年4月,芜湖县组建实验黄梅剧团,招收演员,曹帮萍在原剧团老师推荐下报考了。9月,她不但被录取了,还当上了主角。团长率领剧团过了长江,到无为县城乡演出。不久,剧团又联系好枞阳的剧场,那儿是黄梅戏的故乡,他们每天演出二场,能容纳600多人的剧场场场爆满。在这儿,曹帮萍又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尔后,剧团从苏北到苏南,到浙江,业务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90年,江苏省6家演出公司负责人来芜湖县看戏,选择剧团,当场和芜湖县黄梅剧团签约,邀请该团赴江苏演出。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剧团决定聘请芜湖市京剧团团长李桂林担任顾问,指导管理剧团,培养年轻演员。当年,由于业务稳定,演员思想稳定,演技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在江浙一带有了名气!帮萍也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的明星。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剧团决定走出剧场,唱外台戏。1992年,当涂县湖阳乡办第四届庙会,来请市某剧团唱戏,该团将他们介绍到芜湖县黄梅剧团。当时的团长了解到那儿以前都是请专业剧团去唱的,连韩再芬都去演过,便有些顾虑,曹帮萍却果断地劝团长应允下来。全团上下团结一心,3天唱了6本古装戏,每场观众都有上万人,戏场秩序井然。与此不远的江苏高淳县群众闻讯后,也赶过去邀请他们去庙会唱戏。
1996年1月,曹帮萍出任剧团团长。剧团实行股份制,团里的业务骨干都有一定的股份。她还请来好几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编排新剧目,请来几名优秀演员支撑门面。曹帮萍对剧团的管理非常严格,成立了7人的团委会,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由于注意了年轻演员的培养,增加了设备投入,提高了演出质量,给当地群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因此赢得了许多回头客,剧团由此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妇唱夫随
现任剧团副团长的张国旺也于1989年来到该团当剧务、搞后勤。他曾是芜湖县庐剧团职员,原赵桥乡蟠龙村人,对曹帮萍十分照顾,俩人在工作中渐渐产生了感情。虽然当时黄梅剧团业务并不好,但环境宽松,人事关系和谐,大家过得都很开心。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市、县及其以下的基层文艺团体一直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处于关门或半关门的停滞状态,就连省级以上的许多文艺团体的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然而,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民间)却在曹帮萍团长的带领下,活跃在江、浙、皖一带的广大农村、集镇,且声誉鹊起,签约不断,每场演出,观众一般三、五千人,多则好万余人,剧团也由她接手时的濒临倒闭,一跃成为年纯收入40多万元的民间文化实体,安排戏剧爱好者40余人就业。
戏剧在农村一直有着很大的市场,特别是江浙一带群众对此更是情有独钟,各种剧团纷纷在那儿抢滩。面对地方专业剧团在人财物上表现出的特殊优势,曹帮萍和她的芜湖县黄梅戏剧团没有半点畏惧,他们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顽强地生存着。曹帮萍认为,自己是民间剧团,要价稍低,能放得下架子,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自己有多年的农村演出经验,知道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更重要的是她的剧团有严格的纪律,她的演出有诚信的品格,剧团从不演低级庸俗的戏曲,老百姓相信他们。一次,他们在当涂县的湖阳乡芮村演出结束后,要赶到高淳县的一个村演晚场。不料下午这边结束时下起雨来,道路泥泞汽车无法开,但为了不影响晚上的演出,他们将主要的道具用板车拖着,演员打着手电筒冒雨步行赶到了演出地点,准时参加了演出,让当地的群众钦佩之至。2003年,曹帮萍在高淳县杨家头露天演出《辕门斩子》,刚演到第四场,忽然下起雨来,但台下的观众都不愿意离开,眼看雨越下越大,虽然演员在台上搭了篷子不受雨淋,但曹帮萍还是停下来想让观众回家,保证明天再演。可观众们就是不同意,一致要求他们继续演。看着雨中有如此真诚的万余名戏迷,曹帮萍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更加卖力地演着。
竞争激烈的演出市场,观众欣赏需求的多样化,给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带来了不少新的课题。选择上演剧目首先必须了解群众的审美需求,再好的戏,如果不能引起观众共鸣,在思想性与艺术性、观赏性与群众性方面找不到较好的结合点,演出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这一点,剧团排演了68个100多本“适销对路”的优秀剧目,如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移植剧目《雁门关》、《春江月》等,编创剧目《宝扇奇缘》、《汉阳登基》等,连台本剧目《三请樊梨花》、《狸猫换太子》等。其中,有特色的保留剧目20多部,每年演出400场左右。
曹帮萍既是一团之长,又在许多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着表率作用。一次在浙江温州演出,当地人不仅点戏,还要点演员。曹帮萍的戏最多,这显然是无法推脱的。按照合同,每天演3场,连续演出3个月。在演出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其他演员都非常替团长担忧,想把她换下来,而当地观众就是不同意。面对观众的需求,曹帮萍无怨无悔地说:“既然观众不同意换人,我就唱下去,千万不能把好事办坏了。”就是这样,她下台进医院打“吊针”,上台又尽情地演出,最后连嗓子都唱哑了。演出期满后,她不得不去南京部队医院对声带进行手术治疗。
她也曾动摇过。曾经因为演出市场很不景气,剧团停办了一年多,曹帮萍还开起了服装店。但是,戏迷唤起了她东山再起的决心。“观众的要求太强烈了,一位江苏的热心观众到我家来,邀请我们团再去演戏”。当别的剧团高薪聘请他们夫妇时,当他们感到漂泊的劳累和被人误解时……她确实想过放弃,但只要想起那些虔诚的农民戏迷时和他们送来的百余面锦旗,她还是勇敢地挺了过来。为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欢乐,曹帮萍和她的同事们在乡镇舞台上默默地耕耘着。2005年暑期,她们在市文化部门的组织下,给全县171个村免费送了一场戏……
长期以来,曹帮萍每年都要带领芜湖县黄梅戏剧团走乡串村,足迹遍及华东地区的山山水水,每年演出400余场,服务群众百万余人次。曹帮萍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她说:“跟国有专业院团相比,我们是有差距的。”因而,她确立了提高剧目水准、留住人才的发展目标。剧团的演出实力增强了,服务能力提升了,影响扩大了,吸引了很多活动主办者前来签订演出合同。
民营剧团
他们每年演出400场以上,其舞台是全国各地的山野乡村。
他们不拿国家一分钱,却创下了许多国营剧团难以企及的演出场次和经济收益。 他们有名角、有名戏,深受百姓喜爱。 他们,就是遍及全国各地的民营剧团。
民营剧团在尽情展示他们的生机和风采之余,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戏剧市场不太景气的今天,只有改革创新才有活力;只要走向基层、扎根民间,就能赢得市场和观众。
芜湖县黄梅戏剧团现有演职员60多人,行当较为齐全,队伍较为稳定,年轻演员占90%以上,平均年龄30多岁。剧团实行优胜劣汰,根据行当和演出需要,每年都要招收一批青年演员。为了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他们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艺术建设,高薪聘任专业剧团退下来的导演来团培训新学员,指导剧目排练;从艺校招收学员,提升演出队伍的整体水平。新演员进团后,由专职导演、骨干演员进行训练、辅导,让他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不论是来自专业剧团的演员和艺校的毕业生,还是来自业余剧团的演员,均有3个月的试用期,以确保演员质量。作为全省1500多家民营艺术院团的优秀代表,决心长期扎根农村,以满腔炽热的为广大群众服务之情,使黄梅戏艺术之花欣欣向荣地开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爱看戏、会看戏,农村市场更广阔,民间剧团在那里大有作为,这是剧团多年来经过演出实践获得的切身感受。
无愧荣誉
20年多个冬去春来,在团长曹帮萍的带领下,芜湖县黄梅戏剧团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三贴近”,长年流动演出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山东、安徽等地的基层农村,为传播、繁荣黄梅戏,营造新农村良好文化环境,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造了非常突出的业绩,受到文化部门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收到表扬信百余封、锦旗500多面,当地报纸和电视台多次予以宣传。
2006年,剧团被评为“全省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
2008 年,剧团参加了首届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由改编剧目《冷宫救主》(《汉阳登基》一折)被评为“十大炫彩节目”,主演曹帮萍荣获“十佳演艺人才”称号。
2009年,在芜湖市首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表演的折子戏《泗洲城》又荣获一等奖。同年荣获省“百佳剧团”称号。
2010年6月30日至7月1日,芜湖县黄梅戏剧团代表全省1600余家民营艺术院团在北京参加了“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这是安徽民营艺术院团第一家、第一次应文化部邀请登上首都北京的大舞台演出。这次展演是建国以来文化部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展演活动,规格之高、意义之大前所未有。7月13日,文化部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对芜湖县黄梅戏剧团等民营艺术院团进行表彰,给予奖励;12月21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第四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表彰了全国260个基层文化服务先进集体,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再次名列其中。2010年第4期《安徽文化工作》载文评述道:6月30日晚和7月1日晚,“是长安大戏院的安徽时间”,“这两个晚上,将载入安徽文化史册。”据安徽省文化厅网站2011年1月26日载:经过多轮评选,2010安徽十大文化新闻日前揭晓。“芜湖县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女驸马》代表我省民营艺术院团首次登上京城大舞台”被列为第9条“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民营院团加快发展”中的内容之一。
2011年1月12日晚,由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芜湖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0年芜湖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芜湖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授予张磊等10人为2010年芜湖新闻人物。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团长曹帮萍成功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