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侃声的个人简介
程侃声(1908-1999),中国水稻种质资源学家。他联系云南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对稻种资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稻种起源、演变、分类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丁颖的学术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新见解,为发展我国水稻科学作出了贡献。简介
程侃声,字鹤西,1908年3月生于 湖北省 安陆市曹家冲。10岁前在家读私塾,10岁后随父到北京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小和附中。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经常在《晨报诗刊》、《 小说月报》、《华北日报》、《新中华日报》上发表诗文和译稿,得到 叶圣陶先生的赏识与鼓励。1935年, 朱自清编的《新文学大系》的诗集就收录了他早年的作品《城上》。
中学毕业后,程侃声正准备和父亲一起回乡务农时,恰好收到他翻译的《镜中世界》一书的稿费,解决了上大学的学费问题,于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 北平大学农学院,戏剧性地踏上了学农的道路。
在农学院中,他从一些师长那里获得了深刻教益。 汪厥明先生原为农艺系主任,当精明能干的 王善缦壬ζ咐葱:笸艏粗鞫孟停⑷π醺愫媒萄Ш拖滴窆ぷ鳌U庵中榛橙艄龋沟葱亟螅晃鋈嗣⒌匚坏母呱衅返赂陨羁痰慕逃⒁簧浞丁A硪淮卧诩仪菘问迪笆保指鄄斓哪侵患Γ鹈炔幌衲讣δ茄玻膊幌窆δ茄猓衔还荒该皇裁匆馑肌H欢 陈宰均老师指出“这就是问题嘛!”之后,他顿然悟出了任何平凡的小事都藏有学问和道理。从那时起,他逐渐在工作中养成了处处留意的习惯。他常说:“问题,是有心人才会发现的。”这为他后来在农业科研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1931年程侃声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在北平大学农学院任教时,为了追踪国外新动向,曾作过棉花小区试验、棉花花粉直感和辐射效应的研究,也曾在生物统计学上下过一番功夫。虽然因研究时间短而没有做出具体的成效,但他却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即“既要借鉴前人,更要独立思考,才会走出自己的路来”。他在50年代以前所涉足的棉花、黄麻、芝麻、烟草、花生等作物的研究中,都给人们留下值得回顾的印迹,发表过不少有关木棉的文章,并曾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他和 杨龙兴最先将从生花生引到云南,为改变云南花生生产面貌做出了贡献。
1950年,程侃声从木棉转行搞水稻,任云南省农业试验站站长,开始了水稻科学研究工作。40多年来,他扎根于云南,不仅育出应用于云南各生态地区的水稻品种,而且在光温反应型及其亚洲稻的分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学术思想体系。
程侃声曾先后被选为第三、五届云南省人大代表、第六届省人大常委;云南省第三届科协副主席; 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顾问;1980―1983年云南省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资源研究委员会主任。1978年他主持的云南稻种资源研究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他和 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的云南稻种资源考察获农业部农牧渔业重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水稻新品种“云粳136”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云南省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项目通过部级鉴定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光荣称号。
主要成就
为发展云南水稻生产做出贡献1950年程侃声开始了水稻科研生涯。他一到云南,就着手发展云南水稻的生产。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低的只有二三百斤,高的达千斤。为总结群众经验和普及科学知识,他写过不少有关水稻生产的科普文章和小册子。他认为,没有优良的品种取代农家品种,产量就难以突破。于是,他和同志们一起考察、鉴定、提纯,并选育出适合云南各种不同气候特点的山间盆地应用的优良品种,为“李子黄”、“红帽樱”、“174”、“373”、“云粳136”等,推广面积几度超过百万亩,为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直到90年代,有的品种如“云粳136”仍然是滇中北部地区的当家品种。他主持配制的一批杂交组合,先后通过审定投入生产。
水稻作为云南省第一大作物,由于受所处的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影响,在稻田分布、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程侃声不辞辛劳,考察了海拔高度从80米到3000米的广大农区,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50年代末,他提出了“立体农业”的概念,找到了云南的特点和优势,并给生产规划、作物布局、农业区划、稻区划分及品种安排提供了依据。从那时起,“立体农业”的名词就不断出现在云南的科技论文、调查报告、政策文件之中,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他在《适应“立体农业”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云南稻种》一文中,系统地把稻种类型和海拔高度联系起来,明确了云南海拔1750米以下为籼稻区,1750米至1900米为籼梗交错区,1900米以上为梗稻区。弄清了稻种资源在云南的分布特点,其论点曾多次被中外学者引用。
提出“三性重组”观点60年代初,程侃声参加了丁颖主持的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的研究课题。他利用云南山地小范围内的海拔差异观察温度影响,再用遮光或加光探索日长效应,得到如下结果:①云南稻种光温反应型可分17种;②过去被认为是早粳的高海拔地区的水稻,实际是感温性强的“假早粳型”,而真正的早粳则见于云南陆稻中,这些稻种可能在探索北方粳稻的来源上有一定意义;③感光弱、感温不强、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④品种“三性(即感光性、感温性、短日高温生育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由此,他明确提出,可以通过杂交实现品种“三性重组”,培育出具有不同适应性的新品种,并得到了育种实践的证实。
提出亚洲栽培稻的分类体系栽培植物的分类,实际是种以下如何分类的问题。鉴于栽培植物一般分布广、变异多,除形态特征异同之外,生理和经济性状上的差异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分类上植物学家、农学家和园艺学家常常各行其是,难以统一,不少学者还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程侃声在50―80年代,先后组织、参加了多次对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考察,和大家一道共收集了5000多份珍贵的稻种资源,为他研究稻种分类提供了物质基础。他经过翔实的研究,联系水稻生产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分类观点,即“一个较好的分类系统,应该具有包括多种类型的概括性,并能指出它们的遗传和进化关系,具有最大的指示价值,同时又简单明了,在实践上便于应用。”他赞同康多尔(De Candolle)的自然植物和栽培植物在分类上可各成体系的意见,但认为在种和亚种上,两者应保持一致,以确保分类系统的科学性;亚种以下则应多考虑栽培植物的特点,以形态为基础兼顾自然生态和栽培生态作为分类依据,以求将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他在对目前通用的分类方法加以评述以后,对栽培植物的分类提出了如下建议: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型―栽培型―品种,同时对水稻分类系统提出下列体系。
这种体系既照顾到了不同生态群各具特色的现实,又在籼粳两大系的划分上脉络分明。虽然对普通群和生态群以下的生态型尚需深入研究,但已起到澄清混乱、着眼应用的效果。
在籼粳的鉴别指标上,平常书上列举的性状多达十几项。程侃声创立的“形态指数法”只用稻色、抽穗时的壳色、酸反应、一二穗节间的长度、叶毛和粒形6个性状分级记分分类,就可以区分绝大多数籼、粳品种,甚至只用前三个性状就可基本解决问题。他的这种分类法简易快速,经得起杂交亲和力和同工酶分析的检验,已开始为国内一些学者所采用。对存在于稻种起源圈内不太典型的籼、粳品种,他用偏籼、偏粳来处理,并推测形态的遗传分化的不同步,可能是产生这些品种的原因。
他以籼粳分类系统为指导,应用杂交亲合力和“形态指数法”,纠正了过去把许多长粒光壳稻和部分镰刀形长粒稻种误分为籼和粳的问题,明确了在印度次大陆也有不少粳型品种,指出澳、非、美三洲的品种多数属于粳稻,大大扩大了粳稻育种的种质来源,还特别强调了印尼粳稻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对栽培稻起源和演化的探索研究栽培植物起源的权威学者H.И.瓦维洛夫(Bавилов)曾断言,亚洲栽培稻起源于印度。这一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视为定论。1949年前后丁颖曾两次撰文认为,中国的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对印度中心说提出了质疑。接着,程侃声于1957年发表了《整理云南水稻品种在稻种演化上的意义》一文,和丁颖的观点遥相呼应,在稻作界把云南水稻推到引人瞩目的位置。以后的几十年,他用更多、更具体的事实论证了云南可能是亚洲稻东南亚起源的北界。在此后的研究中,程侃声和助手们又获得了可喜的进展:①找到了栽培稻分散起源及籼粳两亚种各有其分化中心的证据;②野生稻有通过“杂交”、“分化”的循环,直接分化为籼粳的可能;③野生稻已有了明显的生态分化,并且本身就兼有一些釉粳性状;④粳稻有可能由野生稻直接演化而来;⑤稻不是野生种,而可能是籼粳杂交产生的。
对于这些研究工作,程侃声清醒地认识到,水稻起源演化之谜,即使把中国的情况搞清楚了,也只是一鳞半爪,其理论和生产应用上的意义还是有限的。因此,应该着眼全球稻区,继续收集国外品种资源进行全面探索研究才能真正揭开谜底。
实践追求
程侃声在从事水稻品种资源研究的几十年中,一向对知识不保守,对材料不“保密”。有些和他共事的人曾开玩笑说:“我们把你的东西都挖走了。”而他却认为:“如果一挖就挖尽了,那只能说明我没有出息。”他相信,只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就会有不断的进步。他也常说:“人不可没有自信,但不能自恃。”所以他在坚持独立思考的同时,更乐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他和北京农业大学的 王象坤教授当年在“籼粳中间型”稻种的有无上有过争论,但志趣一致,意见不同并没有影响他们密切协作共事。他重视不同的意见,总是毫不迟疑地和其它方面比自己训练有素的人合作。他认为在学科、专业日益分化而又互相交叉的今天,一方面需要持之以恒的专门研究,更需要能集各家之长,综揽全局的“通家”。所以他希望真诚、团结、互相协作的学风能够广为传播,让年青的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
在工作中,程侃声总是勤而忘倦、锲而不舍。他进入耄耋之年时,仍然和大家一样准时上、下班,有时晚上和星期天还要加班。他每天都在忙于观察稻种,甚至亲自计数杂交F1、F2代植株的结实率,在数以千计的材料中探索。为能更好地服务于科研、生产,他最重视试验材料在田间的生长表现。他完全忘记了高龄,甚至无视80岁时股骨骨折初愈,从来不听从家人亲友助手们的劝阻,每年总要到高温达35℃的元江县试验点,冒着炎炎烈日,踩着没胫的泥水,用肉眼、放大镜一行行、一株株、一穗穗地观察记载他心爱的材料。每天工作之后,晚上还要写观察心得。在程侃声看来,书上,杂志上都是已有的事例,还没有发现的正存在於客观现实之中,所以他事必躬亲,目睹为快。这并不是他不放心别人的工作,而是力求在常人认为是简单平凡的工作中发掘额外的真知。多少年来,他看过的亲本和杂交后代材料难以计数,在他的头脑里似乎已形成了一套独具匠心的知识系统。只要有人提到某个品种,在多数情况下,他就会如数家珍地说出它的类型、形态、早晚熟、米质,甚至遗传特性和利用前景等等。大家曾多次劝他写一本《稻海探贝》一书,把他的心得体会传诸后世,他却因忙于探索而无暇顾及。他虽然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但也不乏灵感和预见。1972年他在长沙第一次杂交稻会议上,就提出过要利用广亲和的品种。这一个问题近几年已成为水稻育种研究的热点。
乐而忘倦的实践,活跃敏锐的思维,一往无前的追求,构成了程侃声科研活动的一生。正如他自己的诗中所说:
追求,追求,不断地追求,
虽然你将永远有愿难酬,
既不要望洋兴叹,
也不要停棹中流。
简历
1908年3月 生于湖北省安陆市曹家冲。
1931年 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931―1933年 北平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
1933―1945年 先后在广西农事试验场河北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湖北农业改进所、云南开远植棉试验场任职任教。
1946―1947年 任湖北省立农学院教授。
1948―1949年 任云南开远裕云木棉场场长。
1950―1957年 任云南省农业试验站站长。
1958―1966年 任云南省农科所粮作系主任。
1967―1980年 任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80―1983年 任云南省农科院院长、名誉院长。
1999年1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昆明。
主要论著
1 程侃声,王育才.棉作田间试验技术之研究.鄂棉,1937.
2 程侃声,孙方,陈翠云.中国黄麻品类及其栽培之初步研究.云南建设,1944,(4),(5).
3 程侃声.木棉绒长变异之初报.裕云棉场丛刊,1947.
4 程侃声,冉英.木棉枝叶发育之观察.中国棉业,1948.
5 程侃声.棉作田间试验技术之研究(英文).学艺,1948.
6 K.S Cheng.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Root Development of Tree―Cotton in Yunnan.the Empire Cotton Growing Review,1949:119―122.
7 程侃声.我怎样了解和接受米丘林原则(1951年2月11日云南省米丘林学会上的报告).正义报,1951,3,25.
8 程侃声,周季维,李士彰等.水稻栽培技术初步研究总结.农林业务通讯(云南),1954,(5):1―18.
9 程侃声,周季维,张廷智.整理云南水稻品种在稻种演化上的意义.西南农业科学,1957,总第5期.
10 程侃声.云南水稻生产上的施肥和密植问题.西南农业科学,1958,总第9号:80―87.
11 程侃声.适应:“立体农业”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云南稻种.云南日报,1961,4.26―27.
12 程侃声.谈谈云南稻种及其类型关系.云南农业科技,1973,(2):1―9.
13 程侃声.籼、粳、陆稻的鉴别.植物学报,1976,14(1):38―40.
14 程侃声.水稻的光温反应型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1978(2):1―10.
15 程侃声.生物科学的歧路.科学之窗,1980,1―3期.
16 程侃声,王象坤,卢义宣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I.云南稻种的光温反应型和早、中、晚稻.作物学报,1984,10(3):163―171.
17 程侃声,周季维,卢义宣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Ⅱ.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再认识.作物学报,1984,10(4):271―280.
18 王象坤,陈一午,程侃声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Ⅲ.云南的光壳稻.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10(4):333―343.
19 K.S cheng.A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rice cultivars into hsien and keng subspecies.RGN,1985,2:46―48.
20 卢义宣,程侃声,罗军等.云南稻种资源综合研究与利用:Ⅴ.不同光温反应型稻种杂交后代的初步研究.云南农业科技,1985,1:3―10.
21 程侃声,黄乃威,罗军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Ⅶ.于西南亚稻种类型的讨论.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11(3):39―248.
22 程侃声,卢义宣,罗军等.云南稻种资源综合研究与利用:Ⅵ.云南的早粳.作物学报,1986,12(4):270―272.
23 Yu w.J,X.K Wang and K.S Cheng.Classification of the siekle-shaped rice cultivars into hsien and kengtypes.RGN,1987,(4):68―70.
24 王象坤,程侃声,黄乃威等.亚洲栽培稻起源、演化中两个主要稻种类型的研究.遗传学报,1987,14(4):262―270.
25 程侃声.程侃声稻作论文集,云南省农科院印,1987.
26 程侃声,王象坤,卢义宣等.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Ⅳ.论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类.作物品种资源,1988(1):1―5.
27 黄乃威,程侃声,王象坤等.西南亚稻种光温反应性.西南农业学报,1988,1(2):1―6.
28 周汇,Glaszmann,程侃声等.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中国水稻科学,1988,2(1):1―7.
29 张尧忠,程侃声,周汇等.水稻酯酶酶谱的定量分析.西南农业学报,1989,2(3):43―50.
30 张尧忠,程侃声,贺庆瑞.从酯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化.西南农业学报,1989,2(4):1―6.
31 K.S.Cheng,N w Huang and Y.Z zhang.A Supplementarynote on the Sickle-shaped rice cultivars.Rice Genetics Newsletter.1989,6:61―63.
32 程侃声,张尧忠,王象坤,才宏伟.从部分Aman和深水稻看粳稻的起源.西南农业学报,1991,4(4):111―112.
缅怀
程侃声教授简介作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陈其本
程侃声教授,1908年3月28日生于湖北省 安陆县曹家冲,祖父是前清的孝廉,父亲曾留学日本,对文学颇有研究。程侃声幼时在家读私塾,1918年,随父到北京,就读于北师大附小,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完成中学学业。192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其时,“ 五四运动”方兴未艾,爱国主义思潮和 新文化运动在深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欺凌的国土上风起云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行动起来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少年程侃声以“鹤西”为笔名,奋然投身新文化运动,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文和出版译作,如“城上”这首诗,刊于1926年 徐志摩和 闻一多合编的《 晨报副刊》第6期。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童话故事《镜中世界》是他高中毕业前翻译的;与 张骏祥合译的小说《红笑》是1929年由歧山书店出版的。春潮书局还出版了他翻译的《梦幻与青春》(原文名叫洛蒂卡),歧山书店出版了他翻译的《一朵红的红的玫瑰》。
献身农业科学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是中华儿女对强国之道的感悟。程侃声从爱好文学转向报考农学院,并在大学毕业后把毕生精力献给农业科技事业,这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民衣食所系的产业,丰衣足食是贫苦大众的迫切要求,也是青年程侃声立志的毕生追求。
1931年,他在北平大学农艺系毕业后,留校担任王善铨老师的助教。在著名高等学府执教,这对一个初涉工作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程侃声更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去和庄稼打交道。两年后,他去广西农业试验场任技师,随后历任湖北省农业改进所、鄂西农场、云南开远植棉场、云南裕云木棉场等单位的农业技术职务;其间也曾应聘河北农学院任讲师、广西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 湖北省农学院任教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大部份地区相继沦陷,爱国者多是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程侃声从北京、武汉、桂林、恩施辗转来到云南,并扎根于云南。
1931年-1949年,可视为程侃声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研究棉花,也涉及黄麻、烟草、甘蔗和花生等其他经济作物。先后发表过一些科技论文,如“棉作田间试验之研究”(1937),“中国黄麻品类及其栽培的初步研究”(1944),“木棉绒长变异之初报”(1947),“木棉枝叶发育之观察”(1948),“棉作田间试验技术之研究”(英文,1948),“云南木棉根系发育观察”(英文,1949)等。课堂教学与田间试验交叉往复的工作经历,使他在理论结合实践方面得到丰硕的收获和启迪。
新中国成立,1950年,程侃声奉调到昆明,担任云南省农业试验站站长,领导农业科研工作。此时他已42岁,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专业,放弃已经做过近20年的棉花研究,改行研究稻作科学。人到中年,还毅然改变专业,实属不易。
直到1983年退休,程侃声潜心研究稻作科学34年,取得了备受国内外注目的硕果,为发展云南农业生产和我国稻作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从摸清云南农业环境和生产现状入手,深入农村蹲点,亲自下田调查,陆续写出“云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总结”(1953),“认真总结群众经验、掌握农业技术关键”(1954),“巍山县旱秧和懒谷的调查”(1956),“整理云南水稻品种在稻种演化上的意义”(1957),“云南水稻生产上施肥和密植问题”(1958),“适应立体农业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云南稻种”(1961),“水稻选种的生态研究”(1962),“对换种问题进行试验研究的建议”(1962)等指导云南农业生产的科技文章,并选育出127、129、134、174、373,云粳136等优良稻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他根据云南农业环境复杂,耕地垂直分布在海拔70多米到3000多米的特点和作物生育特性,揭示了作物品种适应范围和性状变异规律,首先提出“立体农业”观点,强调推广农业技术必须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的做法。
早在1956年, 周恩来总理发表“论知识分子问题”时,全国科技界大受鼓舞,激发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情。农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物种形成和种内有无竞争等问题,程侃声饶有兴趣,却又觉得空洞的讨论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暗自打算研究三个课题来澄清谜团:一是通过研究籼粳稻的演化来探讨物种的形成,二是通过密植试验来研究种内有无竞争,三是通过异地选育来研究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然而,随后是政治运动迭出,从“大跃进”到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哪有系统进行科研的条件。但他还是陆续为研究这些课题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先后发表了“云南稻种演化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水稻光温反应型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和“从个体和群体关系上看水稻的合理密植”等很有见地的文章。直到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程侃声才在多次考察云南稻种资源的基础上,申请启动大型研究项目“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研究”,通过长期的系列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他在1985年,提出了根据粒形、稃毛、叶毛的有无等主要数据建立鉴别籼、粳稻的形态指数法,被国内外誉为“程氏指数法”,受到广泛采用;并提出了亚洲栽培稻分类的新体系,把亚洲栽培稻划分为五个级别: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生态群(ecogroup)――生态型(ecotype)――品种(cultivar or variety)。这种分类体系澄清了当代国际上稻作分类中的混乱。关于爪哇稻的分类地位,国外有学者把稻种分为籼稻、粳稻、爪哇稻三大类型,程侃声通过杂交亲和力分析和籼、粳稻鉴别标准判定,爪哇稻是隶属粳亚种的一个生态群。关于光壳稻的归属问题,国外认为籼、粳稻中都有光壳稻,程侃声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光壳稻是粳稻中的一个生态群,而不存在籼稻中,即粳亚种(subspecies Keng)是由普通群(ecogroup communis)、光壳群(ecogroup nuda)、爪哇群(ecogroup javanica)组成;籼亚种(subspecies hsien)由早中籼群(ecogroupous)、晚籼群(ecogroup aman)、和冬稻群(ecogroup boro)组成。这个稻种分类法被称为“程氏分类法”。关于亚洲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他认为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亚洲栽培稻起源于亚洲,同时述评了籼、粳稻起源的三种假说;他根据文献资料、考古发现、酯酶分析、基因连锁关系、形态与机能的关系、人为因素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栽培稻的演化作了深入探讨。他不顾年事已高,继续根据稻作科学的新研究和新认识、系统整理和综合归纳自己取得的主要成果,于1993年,出版了《亚洲稻籼粳亚种的鉴别》和《亚洲稻的起源与演化――活物的考古》两本很有价值的专著;在耄耄之年,还为培养农业科研新生力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先后担任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省人大代表和常委、省科协副主席、省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资源研究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1月24日,程侃声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昆明,享年92 岁。辞世前,他还汇编出版了散文集《初冬的朝颜》(上海书店1997 年出版),实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文学夙愿。
道德风范,光彩照人程侃声的一生除默默奉献之外,并无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无论在治学上或是在为人方面都堪称一代风范,人之楷模。
诚笃敬业。人的兴趣和追求往往有联系,当两者难以统一时,如何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反映不同的思想境界。程侃声一生有过两次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均以国家利益和人民需要为重,放弃了个人爱好和已经打下的基础。选定了人生道路就义无反顾,勇攀高峰,这未尝不是拳拳报国之心。
求真务实。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很重要的科学道德。程侃声从不盲从附合,曲意逢迎,即使在疾风劲吹时也不含糊。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有一股把学术讨论政治化的强大逆流,遗传学界一些人把 孟德尔、 摩尔根遗传学斥为唯心的反动学说。程侃声在1951年发表文章坦言直陈,“我们不应该把 米丘林学说变成教条式的东西。”更为突出的事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浮夸之风,甚嚣尘上,水稻亩产几万斤、十几万斤的报道,炒得热火朝天。云南省的有关领导便指定程侃声拟定一个水稻亩产“放卫星”的计划,程侃声婉言谢绝了上级领导的嘱托,认为这种现象充其量是“其志可嘉,其情可悯”。“思想右倾”的帽子便不由分说的扣了下来,使他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新党员,他被停止了组织生活,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才恢复组织生活。这种坚持真理,不计个人得失的凛然气度,受人敬佩。
他对待科学研究工作,不仅踏实严谨,还力求有所创新,经常说:“搞应用科学的人,如果不了解生产情况恐怕是不行的,相反,这才是克服唯书唯上的唯一途径。”强调“搞科学研究一定要独立思考,要有好的思路;搞应用研究的根本思路是:应用理论,检验理论,去伪存真,完善和发展理论。”综观程侃声推出的富于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不就是实践这种治学思想取得的吗?
勤奋好学。除了读书和写作,程侃声别无业余爱好。涉及自己专业的古今中外典籍都在必读之列,特别是当前的新成果、新动态,更是力求及时精准掌握。他对选读的书刊,常加批注,表明自己的见解和发现的问题,为尔后利用它们作铺垫工作。除了专业书,他还喜欢读点哲学、文学、历史和经济方面的书。他认为这对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大有帮助。此外,他还非常重视向农民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他发现“农民所经验到的许多问题,农业科学还没有作过认真的研究。”强调要“尊重农民的经验,不能停留在传统经验上”。他回顾自己漫长的研究历程时说:“我不能不感谢云南这个特殊环境,它不但资源丰富,复杂的生态环境也是国内所仅见的。因此,稻作栽培上,也就有许多书上没有的特点,促使你去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我的生产观点、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就是在这种学习中形成的,群众的许多因地制宜的经验也很启发人们的辩证思维,我后来的工作就得力于这三个观点。”
谦虚谨慎。程侃声写的文章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精炼之作,从不信手拈来、马虎对待,发表科技文章常常要先请同行提意见,然后修改、定稿发表。写科普文章时,还先请粗通文字的勤杂工过目,认为这样的人能懂,农民也就看得懂了。他毕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博学多才,洞察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很强,按说会著作等身的,但他除了发表研究报告外,只出版了两本专著,真可谓“文章千古事”,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程侃声胸襟坦荡,待人真诚,善于团结别人共同工作,和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合作研究一个课题,能做到求同存异,相得益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生活俭朴,操守清廉,但对救灾济贫之类的捐赠,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的。
史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用以评价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之人。程侃声教授兼而有之,无愧于不朽。
据其族人西瓜皮称,程侃声1999年去世,其家乡湖北省安陆市竟没有一处地方可葬,其后人将骨灰撒在当地白兆寺遗址后挥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