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企业家)

时间:2023-12-03 21:27:26编辑:小周

范浚(企业家)的个人简介

范浚(1902-1933),原名范延林,字子澄,化名“糖甜”,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大安村人。是中共寿宁党组织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亦是寿宁农民武装斗争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

烈士简介

1927年考取福州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在福州台江参加爱国示威游行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受尽严刑,坚贞不屈。后由寿宁籍名流保释出狱。1930年冬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回寿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12月底在寿宁大安成立全县第一个秘密农会,1931年5月以寿宁鳌阳小学教导主任的身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点,筹建农民武装。1932年4月遵照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指示,深入农村组建了农民武装“红带队”。1932年10月,中共寿宁特别支部成立,当选宣传委员。期间以“教法”为名积极发展红带会组织,为组建红军游击队奠定了基础。此后率领红带队开展“五抗”(抗捐抗债抗粮抗丁抗税)斗争,建立西区革命根据地。1933年6月中共寿宁县委成立,任县委书记。期间因在革命斗争的策略上意见不一,与福安中心县委之间发生较大矛盾。同年11月,福安中心县委以委派范浚赴江西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由,将寿宁县委领导人范浚、韦银英二人调到福安,在福安赛歧的淋渺送他们启程后秘密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福建省委重新审理这个事件后,追认范浚为革命烈士。

生平经历

1924年范浚毕业于鳌阳小学,同年考入福州师范初中班。1927年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文史科,专修文史。在同学、中共党员朱增江等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他在率领福州高级中学同学开展反日游行、冲击日本驻闽领事馆时,因遭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而被捕,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而被保释出狱。1930年冬,范浚被党组织派回寿宁开展革命斗争,随即在大安、交溪等村召集贫苦农民开会,成立了寿宁县第一个秘密农会组织―――贫农小组,还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为解决活动经费,他背着父母卖掉部分田产,将卖田产的钱用于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5月,范浚被聘为鳌阳小学教导主任,并以此为掩护,和校长、中共党员叶秀蕃一起秘密发动鳌阳及周围的茗溪、仙峰、泮洋等村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批赤色农会。

1932年4月,范浚遵照中共福州市委指示回到大安,以防匪为名,向国民党寿宁县政府申请组织“红带会”。经获准后,挑选了20名年轻力壮的农会会员,以设坛“学法”为名,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闽东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红带会。同年10月,中共寿宁特别支部成立,范浚当选为宣传委员。1933年初,范浚率西区红带会队伍相继在大安、大熟、泮洋、半岭、犀溪等地打土豪、做财政,镇压了一批捐棍粮胥。4月,他又率领红带会队伍在大安桥头垄伏击国民党海军陆战队一个连,毙敌10余人,俘敌3人,缴获长短枪7支。桥头垄之战打响了寿宁革命武装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年5月,叶秀蕃被中共福州市委派往福鼎开辟新区,范浚任寿宁西区党组织领导人。6月,中共寿宁县党部在寿宁县犀溪乡仙峰村成立,范浚任党部书记。

由于当时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主要领导人不信任寿宁县西区革命领导人,以至福安党组织和寿宁党组织领导人之间产生隔阂。1933年10月,福安中心县委以派范浚出席江西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名,将范浚和中共寿宁县党部办事员韦银英两人召至福安,然后派人送范、韦启程。在福安境内的林渺上船时,错误地将他俩秘密枪杀,范浚时年仅31岁。

历史遗迹

范浚墓, 位于寿宁县大安乡官田场西北。墓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面宽3.2米,进深3.1米。葬于1993年,龟背形坟堆前的祭台上悬山顶碑亭。范浚(1902―1933),名延林,字子澄,寿宁县大安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福州被捕入狱,1930年冬出狱后,中共福州市委派回寿宁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中共寿宁特支成立,范浚为宣传委员。1932年范浚在大安建立闽东第一个农民武装――“红带会”,1933年10月牺牲于福安赛岐。1992年,叶飞为其题写“范浚烈士墓”。2003年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法拉·可汗

下一篇:伯·拉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