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斯古普塔的个人简介
达斯古普塔(1885~1952) Dasgupta,Surendranath 印度哲学家,梵文学者。早年受教于克里希纳加尔社团学校和学院,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西方哲学。曾任吉大港学院教授,加尔各答省立学院哲学系主任,加尔各答国立梵文学院院长,加尔各答大学哲学教授和英国爱丁堡大学梵文教授。曾到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访问并讲学,多次作为印度代表参加国际哲学大会。
简介
达斯古普塔 生于孟加拉省库什蒂亚的一个梵文学者家庭,卒于勒克瑙。青少年时受教于克里希纳加尔社团创办的中学和大学,毕业后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归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并致力于印度哲学史的研究。曾任吉大港学院哲学教授、加尔各答省立学院哲学系主任、加尔各答国立梵文学院院长、加尔各答大学哲学教授和英国爱丁堡大学梵文教授。曾应邀到美、英、德、法、意等国访问和讲学,多次代表印度哲学家参加国际哲学大会。
著作
达斯古普塔在学术上的重要建树是撰写了一部代表印度民族观点的5卷本《印度哲学史》( 5卷本)一书著称于世。于1922~1952年陆续出版,依据梵文、巴利文、印地文和其他各种印度地方语言的原始资料,系统地论述了印度哲学从吠陀、奥义书时代一直到16世纪的发展过程,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哲学流派的理论和各对立学派之间的思想论争。一反此前以西方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印度哲学的风气,主张印度人应当以自己民族的观点来研究本民族的哲学历史,整理自己国家丰富的哲学资料。《印度哲学史》的出版使他闻名于世界,此书已经成为印度国内外学者研究印度哲学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对研究印度哲学有重要参考价值。他的哲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所著的《印度的唯心主义》一书中。
此外,他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另一部著作――《印度的唯心主义》中。
出生国家简介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马尔代夫等国隔海相望。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
“印度”一名来自印度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汉张骞通西域的时候,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来称为天竺、贤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后在其著作中始称印度,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约公元前14世纪,来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地区征服了当地土著,于公元前一千纪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隶制国家,从而形成高度发达的文明。婆罗门教形成于这一时期,以神的名义制定的种姓制度一直影响到今天。
公元前6世纪之后,印度进入了十六大国时期,内战频繁,并出现了反对婆罗门教统治地位的沙门思潮,佛教、耆那教随之兴起。内部的纷争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腊人相继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伟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佛教。孔雀王朝于公元前185年灭亡,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直到公元4世纪,古代印度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兴起,带来了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在笈多时期,从古老的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印度教兴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代印度文化达到了颠峰。
从公元8世纪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不断侵入南亚次大陆,同时也将伊斯兰教传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成为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与耆那教日渐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突厥贵族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逐步控制了南亚次大陆,使这里成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19世纪末期开始,印度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独立运动,其中以甘地为首的不合作运动为民族主义事业赢得群众支持做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印度终于独立。之后经过两次印巴战争,南亚次大陆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国家。
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一直存在争端,但是自2002年开始的双边会谈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减弱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在目前印度的经济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面临了多项挑战,例如严重的人口过剩、环境恶化、大量的贫穷人口以及印度国内的种族以及宗教冲突。印度的经济在过去十年已经大幅度地扩大规模。
当前印度(2001年普查数据),信仰印度教的人数为总人口的80.5%,穆斯林占13.4%,基督教2.3%,锡克教站1.9%,其它教派占1.8%,情况不明的为0.1%.
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四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
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
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
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的有势力。
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的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