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院士)的个人简介
陈薇(1966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兰溪人,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5级,少将军衔。
她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究。2003年,她带领团队研制出新型干扰素,成为首个“阻击”SARS的药物,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其牵头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突破了世界性难题,让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疫苗走出国门。
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人物经历
在SARS肆虐期间,陈薇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IFN-ω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并完成了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000名医护人员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药物对防范一线医护人员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成果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评价其研究团队“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拼搏奉献”。
汶川地震期间,陈薇曾担任国家卫生防疫组长,并赴灾区一线;北京奥运会期间,陈薇参与“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带队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任务;2014年底,由陈薇领衔的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获得临床许可,进入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医学期刊《柳叶刀》。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基层一线军队人大代表时,曾听取陈薇的工作汇报。
2015年7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隆重举行了晋升少将军衔仪式,总后首长向唯一的一名晋升女军官颁发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签署的少将军衔命令状。
军衔晋升
2015年7月10日,总后勤部举行了晋升少将军衔仪式,总后首长向唯一一名晋升女军官陈薇颁发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签署的少将军衔命令状。
社会兼职
全军生物武器损伤防治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典生物技术副主任委员、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等,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妇联执委。
研究成果
多年来一直从事生防研究,领衔承担了多项国家、军队重大研究项目,都出色完成了任务。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 “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获得荣誉
2003年荣获第14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第二届“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全军“非典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总后“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 中华英才”提名奖及年度“青年科学家”提名。
200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
2006年当选总后勤部“科技银星”。
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9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奖。
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1年12月2日,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年11月入选“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人。
2016年1月,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16年1月19日,被评为“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2017年10月25日,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8月2日,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陈薇入选建议人选名单。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签署主席令,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出席节目
2012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节目嘉宾。
教育成果
作为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她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用真诚感动人心,用豁达稳定人心,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和人文环境,放手培养更年轻的优秀人才,加强梯队建设。
共招收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25名,联合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2名。
2002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并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以来,招收博士、硕士生研究生70余名,培养了一支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的科研创新团队。
2011年她的研究团队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就有32人,平均年龄30岁。已有3人晋升副研究员,有6名博士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