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介厘的个人简介
杜介厘,1916年生,山东郓城县人。1935年参加西北军第三路军,1937年底随81师参加对日作战,1939年参加八路军。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在抗日烽火中有着怎样难忘的经历?且看这一个一个他亲历的传奇故事……基本内容
1935年,第一部以有声电影创作手法拍摄的电影《桃李劫》在全国各地上映。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报效祖国――
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正是在这一年,19岁的杜介厘从家乡出发,参军入伍,奔赴抗日第一线。
初战失利,死人堆里捡条命
1937年底,侵华日军加速了旨在灭亡中国的战略行动,占领平津的日寇沿津浦线南侵山东。鲁西北重镇德州、省会城市济南相继沦陷,杜介厘所在的81师也从济南退守到单县一带。
这年的农历正月,为阻止日军继续南下,杜介厘所在的81师决定夺回汶上县城。事前侦察得知,城内只有日军矶谷师团一部约600人,孰料在行动前的头一天,日寇增加了1500多人的兵力,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子夜时分,杜介厘随81师三营360多名战士摸到城下,攀上木梯翻越城墙。
杜介厘跟三营攻进城内后,沿着墙根往前冲,突进不到一百米就遭遇了日军猛烈的炮火阻截。顿时硝烟腾起,尘雾弥漫。日寇“歪把子”机枪射出的子弹像雨点似地打来,身边的战士成片倒下。一颗子弹从杜介厘的指缝穿过,击中手臂,连着肉皮把手里的枪也击落下来。激战至翌日黎明时分,率队冲锋的旅长唐邦志见部队损失惨重,破城已无希望,只得下令撤退。
满腔义愤的杜介厘向鬼子射出了最后一发子弹,然后转身从死去的战友身上取下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鬼子的子弹在他身旁呼啸而过,墙上立即出现蜂窝状的窟窿。逼人的气浪持续地在耳中汹涌,同时撞击着他的胸口。当他咬紧牙关爬上城墙向下望时,才发现墙头离地面足有三丈高,墙边的木梯断的断、倒的倒,不少士兵正慌不择路地往下跳,墙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黑黢黢的墙石、黑黢黢的人体笼罩在一片稠厚的暗红色彩之中。杜介厘猫着腰继续向前挪,瞧准一堆尸体闭眼纵身一跳,他跌倒了,趴在那里不能动弹。约莫过了一阵,他竟摇晃着从死人堆里站了起来。这时,他才感到左手一阵剧痛,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似的,军服也被鲜血染红。
当晚,81师阵亡官兵多达800余人。杜介厘所在的三营一连仅剩下13人,全班只有他和另一名战士幸免于难,但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负伤挂彩的杜介厘不得不离开部队,回到山东郓城老家养伤。
机智报警,抗大师生虎口脱险
1938年4月,日军占领郓城。伤势刚愈的杜介厘从家中翻出三枝藏匿的步枪,在当地组织了一支抗日义勇队。不久,杜介厘和他的“游击队”利用地形成功地伏击了一小股日伪军,缴获一挺机关枪和一批“三八大盖”(即三八式步枪,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壮大了革命队伍。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杜介厘的“游击队”归入八路军东进支队,他被先后任命为区队、八路军独立营二连连长。1941年2月,组织上抽调杜介厘去抗日军政大学 冀鲁豫分校学习。
抗大是共产党为培养抗日骨干力量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学员大多是各抗日根据地连以上干部,在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栋梁之才。这面在抗日烽火中猎猎飘扬的光辉旗帜,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抗大 冀鲁豫分校设有2个军事队、2个政治队和2个民运队,共有学员700多人。当时的校长是朱志伟,政训部主任袁孝汾,杜介厘所在的军事队队长是王凡。在抗大分校两年的培训期间,杜介厘不仅学到了基本的文化知识,领会了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政策,还掌握了一些游击战术和军事技能。
抗大分校的教学条件非常艰苦:课堂就在野外的树林,黑板是向老乡借的门板,学员席地而坐,双膝一并放上背包就是课桌;墨水是用染布的蓝靛调制的,而笔则是用削尖的树枝或家禽的羽毛做成的。分校还时常受到敌寇的袭扰。有一次,一小股鬼子趁着夜色前来偷袭,两名放哨的学员牺牲了,分校不得不经常转移,随时更换校址。
1941年5月,分校转移到了东阿县绿豆村。当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杜介厘和山西籍学员吕凤山被安排到离村口一里地的哨位站岗。上岗前,杜介厘就提议不要蹲在预设的掩体内,而是要把哨位挪到十米外的枣树林里。拂晓时分,前方浓密的高梁地里突然传来沙沙的响声,大片的高梁杆也不住地晃动。吕凤山开初还以为是刮风,而杜介厘则立即作出了机警的判断:“不对,这肯定是小鬼子偷袭!你瞅咱们头上的枣树叶儿为啥一动不动?”话音刚落,七八个日伪军哗啦一下扑向哨位掩体,谁知却扑了空。趁敌人还未回过神来,杜介厘他俩就扔出了两枚手榴弹。随着两声巨响,高梁地一下子冒出黑压压的一大群日伪军。“砰砰砰砰!”四下里顿时枪声大作。
激烈的枪声惊醒了正在村里熟睡的抗大师生。杜介厘与前来接应的军事队200多学员沉着抵抗,且战且退;400多敌人则紧追不舍,咬住不放。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其他学生安全转移,军事队有意朝另一个方向撤离。当撤至三华里外的一个村庄时,队长王凡正打算重新集合队伍,这时冷不防一粒子弹突然袭来,击中了班长常凤达的头部,霎时血流如注。指导员扑上去想扶起他,也不幸中弹牺牲。王凡于是迅速将队伍带进村后的青纱帐里,才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事后,抗大分校专门就此召开了总结表彰会,杜介厘受到了校领导的口头嘉奖。校长朱志伟表扬道:“此次是智勇敢,首先遇害的就该是他,我们恐怕也都难逃此劫。”
临危受命,突破日寇“铁壁合围”
1942年初,抗大毕业后的杜介厘回到部队,不久升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二分区独立团侦察参谋。当时二分区辖鲁西南范县、 鄄城等12个县,各县都先后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从这一年开始直到1943年底,抗战进入了最艰难的岁月。日寇在华兵力的75%和全部伪军都用于对各抗日根据地展开更为残酷的军事进攻,并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这是日军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向华北抗日军民全面进攻的新阴谋,是敌“治安肃正”计划进一步的发展,“总力战”进一步的实施。敌人建马路、修据点、筑炮楼、挖封锁沟,并抽集机动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企图歼灭我军、摧毁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加之华北连续干旱,一些地方颗粒无收,抗日军民忍饥挨饿,有时只能用野菜树叶充饥,根据地的斗争进入极其艰难的时期。这期间,杜介厘所在部队战斗减员和自然减员都很大。
党中央毛主席指出1941年以后抗日根据地的困难是“黎明前的黑暗”,鼓励全党全军增强团结、克服困难、积蓄力量、争取胜利,并且宣布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和《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强调了必须彻底实行“精兵简政”,使战争的机构适应战争的形势,要求各个根据地都要展开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指出这将会发生根本性质的效果,使我党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应对这严峻的局面,根据地依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军分区缩编为独立团,营精减为连,连精减为排。部队化整为零,以排为单位坚持开展游击战。
1943年10月12日,日寇调集了三倍于我的兵力,对巨野、菏泽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战术。分区独立团团长杨育才、政委关圣志及两个连战士共300余人,在安兴陷入了鬼子的重重包围之中。敌人出动骑兵,从四面八方气势汹汹地扑了上来。
独立团作战参谋马德担负起了指挥任务,他带领全体战士朝一个方向猛突。机枪、步枪、手枪一起发射,弹光闪闪,犹如海潮般轰鸣,好不容易打开一道口子,但马上又被两旁蜂拥而来的鬼子给堵上了。敌人密集的炮火在前方交织成了一张死亡之网,鬼子的骑兵也不时向突围的人群冲过来挥刀乱砍。不到10分钟,就有上百名战士倒下,没有突出去一个人。马德也在组织第二次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眼看着鬼子逼得越来越近,包围圈缩得越来越小,剩下的战士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团长急忙叫杜介厘代替指挥。在这万分危急之际,杜介厘灵机一动,举起驳壳枪大呼一声:“各连以班为单位分散突围!”他护着团长、政委及警卫员,带头向鬼子的侧翼冲去。其他战士也纷纷调头,分别向四处突围。
杜介厘他们一口气跑了10里地,接连击毙两名追赶上来的鬼子骑兵,才逃脱这场大难。后来回部队清点人数,才知道这次突出重围的八路军战士,只有43人。敌人的“铁壁合围”,充斥着雷霆与血腥,充斥着尖啸与惨叫,我200多战士壮烈牺牲。而那来自石缝、来自泥土、来自断桩的轰然声响,将永远回响在杜介厘的耳畔。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杜介厘身经百战,戎马倥偬。1945年8月,杜介厘终于和战友们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场上这难忘的点点滴滴,凝蓄成红色琥珀,在那段峥嵘时光里熠熠生辉。
杜介厘:我们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他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在抗战的烽火里,身经百战。当记者采访他时,动情处他动起手中的拐杖,就像当年摆弄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三八大盖”一样精神。
1935年,日寇的铁蹄踏遍我东北三省,强占我胶东半岛。国难当头,19岁的杜介厘参军入伍,随时准备奔赴杭日前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军进攻华北,中国军队奋起抵抗。8月,杜介厘所在部队接到增援北平守军的命令,从济南出发,连夜赶往北平,途中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交火。面对敌人的铁甲战车、杜介厘没有丝毫畏俱,冲锋在前。1938年正月,在攻打汶上县县城时,杜介厘在枪林弹雨中冒着危险,率先爬上城墙,被呼啸而来的子弹击中手臂。负伤挂彩的杜介厘不得不离开部队,回到山东郓城老家养伤。
1938年4月,杜介厘回到老家不久,日军占领了 郓城县,许多乡亲惨死在日寇的枪炮和屠刀下。民族恨、家国仇涌上心头,伤势未愈的杜介厘翻出家里藏匿的三支枪,又动员附近的乡民把家中的武器捐献出来,组成了一支抗击日本鬼子的地方武装。6月,在离郓城县城20公里的地方,杜介厘和他的“游击队”成功伏击一小股日军,缴获了一挺重机枪和一批“三八大盖”,壮大了当地的抗日武装。
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杜介厘所在的抗日地方武装,和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的八路军东进支队,结成统一战线,建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抗日民众大队黄河支队正式成立,杜介厘被任命为区队长。
1941年,升任独立营二连连长的杜介厘,被派往抗日军政大学冀鲁豫分校学习。当时,离学校20里地的地方,就驻扎着一支日军。杜介厘说,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学校不得不经常转移课堂或把学员拆散分开上课,教学的条件相当艰苦:门板做黑板,石头当座位,鸡毛和树皮当笔。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杜介厘学到的射击规范、军事要领和作战技能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后来的历次战斗中都派上了大用场。
1941年5月的一个凌晨,杜介厘和另外一名抗大同学在离村口一里外的地方站岗。突然,浓密的高粱地里传来沙沙作响的声音,受惊的小鸟四处乱飞。杜介厘敏锐地察觉到一定是有敌人来偷袭。他迅速向高粱地里扔了一颗手榴弹,果然一股数百人的日伪军冒出地面,顿时枪声大作,惊醒了村里熟睡的抗大师生。很快,学校派出一支军事队增援,其他学员才得以安全撤离。如果不是杜介厘的机智和果敢,及时牵制了敌人的偷袭,很多学员和战友的生命恐怕很难幸免于难。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杜介厘和战友们运用游击战术,和敌人展开了持久战。他率领战友们扒铁路、炸碉堡、毁据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极大地挫杀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
1943年10月12日,在巨野、菏泽根据地反击日军“铁壁合围”的战斗中,分区独立团作战参谋马德英勇牺牲,全团战士损失过半,形势十分危急。危难之中,杜介厘临危受命,指挥剩下的两个连突出铁桶似的包围圈。激战中,杜介厘果断冷静地采取分散突围、逐个歼灭的方式,且战且退,最终带领100多人突出重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抗日的有生力量。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杜介厘身经百战。1945年8月,杜介厘终于和战友们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