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一

时间:2023-12-06 04:38:02编辑:小周

曾受一的个人简介

曾受一(1710―1786),广东云浮人,1738年中举,乾隆30年调任江津县令,时江津遭遇连续三年大旱,百姓困苦,人民流离;曾受一联络士绅成立“救命会”,建立义仓赈灾,从广东购红苕种、从江浙购回蚕种桑苗,教民种植,使江津逐渐形成热心农事的风气;江津县城九座城门增建时,为了不增加人民负担,他卖掉故乡的盐田以作费用;后曾受一在合州任上因犯人逃跑,被牵连免职。潦倒之际,江津仕民将他接到县城居住,奉为尊师;还乡后,江津县民自发筹集巨款,汇去为他赎回盐田;后合州案结,曾受一得到平反,再度回江津担任县令;后告老还乡,卒于故乡,噩耗传到江津,仕民悲悼,在县城大土地街区为其建祠永远祭祀,祠名“清廉祠”,也称“曾公祠”。

基本内容

曾受一(1710―1786),字正万,号静庵,广东省东安县(民初改云浮县)河涟乡(今新兴河头镇)竹园窝村(1950年划入新兴县)人。

出身农家,自幼聪颖好学,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清雍正七年(1729年),参加县里举行的院试,名列榜首,成为邑庠生。次年,又获廪饩,进肇庆学府就读。25岁为乙卯(1735年)科捷拔贡,28岁以戊午科(1738年)乡试中举,榜列第二。曾赴京参加会试,列为大挑一等,敕授文林郎。后在四川任官30多年,初任珙县知县,再任江津、开县、綦江、阆中、巴县、长寿等县知县,后升任广安州、合州、涪州等知州,重庆府知府,署理东川兵备道。

曾受一在川任职期间,关心民间疾苦,能致力该县各项建设,如平息匪患、劝学劝农,兴利崇文、创书院、修县志、建城垣、造文塔等,政绩卓著。

乾隆三十年(1765年),曾受一调任江津县知县时,正值大旱饥荒,他首创“救命会”,带头捐俸禄赈灾民,激励百姓生产自救,派人到粤地采购番薯(川人叫红苕)种苗回川,并偕夫人躬身下田教百姓栽植,使红苕扩及全川以至邻省,被百姓称为“红苕菩萨”。后又派人到江、浙购回桑苗蚕种,力倡栽桑养蚕,并劝民储粟备荒。仅一二年光景,江津面貌大变。他还变卖田产,资助维修江津城门、扩建几江书院,为江津培育人才。

曾受一从政清廉,“所到民爱,所去民思”。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告老还乡,江津县民筹二万银相赠,让他回家复购田产,他执意不受,江津县民只好把款汇到他的家乡。他启程回里时,上千江津县民远至重庆送行,泣不忍别。江津县建有“清廉祠”(又称曾公祠),珙县、巴县分别建有德政坊,四知亭,缅怀他的业绩。

曾受一博学经史,著述甚多,主要的有《四书解义》、《向文集纂注》、《尊闻录》、《学古录》等书,为当时的理学名士。他告老还乡后,虽已高龄,仍潜心著述,又著《易说》、《春秋解义》等书。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三月初八日,因病逝世,享寿77岁,葬于村前的山麓。

《广东通志》(1864年重刊版)把他列入《儒林传》。

上一篇:丁水波

下一篇:北口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