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清华教授)

时间:2023-12-08 15:36:32编辑:小周

方朝晖(清华教授)的个人简介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代表作有《文明的毁灭与新生》,《“中学”与“西学”》。

人物经历

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及安徽大学客座研究员等。多年热心国学的传播,开设中国思想史、儒家经典导读、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等方面课程,担任清华大学学生社团西麓学社及国学社指导老师。

2020年2月15日,获山东省公示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建议人选。

主讲课程

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儒家经典导读”(全校人文选修课),“儒学与修身”、”中国思想史专题“,“中国思想史研究”(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等,曾经开设的英文课有:”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课), “China encounters the West: from Qing dynasty to republican China”,“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Chiense Modernity”(后两门为美国Syracus University等校本科生课程)。其中“儒家经典导读”为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核心课及全校精品课。

多年热心国学的传播,参与指导多个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读经班,担任或曾任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国学社及西麓学社指导老师,亦在校外参加大量以指导大学生或社会人士读国学经典为内容的夏令营等活动。

主要贡献

迄今为止出版学术论著9部,另在Philosophy East &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哲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国内外一流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共出版成果字数300百万字左右)。

观点及成果

早年学习西方哲学,博士毕业后开始逐渐转向国学研究,从此以国学为精神的归宿。基于其由“西”入“中”的特殊个人经历,其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了哲学和史学的训练,注重吸收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若干不同学科的新成果新理论,对西方儒学也较关注。多年来在儒学与中国现代性、“中学”与“西学”的关系、现代中国学统的重建、儒学与未来中华文明重建、为“三纲”正名、、《左传》研究等领域多有成果和新见。(“三纲”词条)

①左氏义法

2001年出版《春秋左传人物谱》(上下册)一书,将《左传》中的150余位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的汇总和评点,意在突出《左传》一书在人物、纪事等方面的独特义法,与《春秋》义法相独立。该书虽欲突出《左传》的思想史意义,然于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亦能提供检索方便(李学勤先生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亦肯定此书“以人系事”对思想史研究之意义)。从《左传》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复杂人际心理等来看,本书与其后来作者注重从中国文化的习性、中国人的关系本位心理等角度来研究儒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是一脉相承的。

②“中学”与“西学”

2002年出版的《“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何兆武序)一书在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该书以若干中国哲学范畴为例,来说明现代中国人用西方学科体系来肢解原有的国学体系,用西方学术范畴来解读国学传统,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问题,盖因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学术,与希腊以来以求知为宗旨的西方学术传统本为不同性质的两类学术,虽可相互启发、彼此补益,但终究不能相互归并、纳入同轨。2007年出版的《思辨之神:西方哲学思潮选讲》一书对此也有表达。沿着这一思路,现代中国学术的最大困境,可能来自于在以“西”解“中”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真精神丢弃了,另一方面也没有真正接受西方学术的认知主义传统。所以现代中国学术的致命问题是学统的迷失。具体表现为现代中国学术研究的话语系统始终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建立起真正属于自身的意义世界,让学人们从中找到让自身精神升华和灵魂不朽的终极归宿。这方面的想法在2010年出版的论文集《学统的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万俊人作序)得到了较为集中的表达。

③学统的重建

在学统的重建方面,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作为中国传统学术主流的儒学今天能否复兴。在其一系列论著中,方朝晖试图说明,儒学或中国古代学统的现代传承面临着两个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第一是让它从现行学科体系中独立出来,即回归经学。因为现行学科体制是为培养知识而设,这不符合国学的基本精神,而且与国学原有分类方式不相容。其二是结合现代人的语境和生活状况,重建修身之道。儒学或国学是以践履、功夫为基础的,没有功夫,国学就失去了生命;没有践履,儒学就丧失了灵魂。在这方面,2008年初版、2011年再版的《儒家修身九讲》一书作了初步的尝试。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以宋明理学为线索,融合儒道释,针对现代人的精神心理问题,来说明儒家修身传统在现代语境下被激活的可能性,包括如何将静坐等功夫应用到现代人身上。

④儒学与中国现代性

2011年出版的《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陈明序)反映作者对中国现代性未来图景的预测,而其根本宗旨则在于为一种可能出现的、不同于西方文明样式的未来中华文明样式论证。本书主要不是从哲学/形而上学立场,而是较多从文化心理/文化习性这一视角来理解未来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认为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植根于西方文化历史土壤,虽会成为中国现代性的重要内容,但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形成的惯性决定了,未来中华文明仍然会以治人而非治法、贤能政治而非民主政治、伦理本位而非制度本位为主要特征;中国文化未来的核心价值仍然是仁、义、忠、信等,而不是民主、自由、人权等。在该书前言及跋中,作者交待了本书写作的基本动机,即在牟宗三、唐君毅等老一辈新儒家之后,重新回答未来中国的道统、政统和学统问题,实即未来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该书强调,文明重建是今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使命。

批评与回应

①关于儒学与现代性

2011年8月31日,在举办于清华大学的“儒学与中国现代性学术研讨会”上,陈来、徐友渔、秦晖、秋风、陈明、张国刚、任剑涛、贝淡宁、干春松、彭永捷、杨学功、曹峰等多位学者就《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一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批评意见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以秦晖、徐友渔为代表的,认为西方现代性特别是民主、人权等内容是普世价值,儒家的价值理想可能更适合于西周时期的熟人社会,而非主要依赖于制度约束的现代社会;二是以陈明、秋风等人为代表的,认为中、西文化都不能用某种抽象的本质绝对化,建立在这种绝对化基础上的文化模式学说,不足以解释中国现代性的未来。对此,方朝晖在回应中认为,现代性本来就是多元的,秦、徐缺乏文化相对论视野,没有解答民主等价值需依赖于具体的文化历史土壤才能有效运作的问题;至于文化模式学说作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基础,本来就不是寻求儒学的先验基础,只是把文化模式作为一种经验科学的假设来解释儒学和它之间的关系。

②关于“三纲”与中国文化价值

2010年2月10日,方朝晖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怎么看u2018尊王u2019、u2018忠君u2019和u2018三纲u2019――读刘泽华、张分田国学论文有感”一文,批评人们从民主/专制二分式思维和进化论历史观出发,将儒家的“忠君”、“三纲”等价值观误解为维护专制的工具;提出“三纲”的本义并不是指无条件服从,而是指从大局出发、按照良知与道义做事;儒家式的贤能政治比以党争和大众运动为特色的民主政治更适合于中国国情。文章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多位学者的强烈批评。周思源、王也扬、张绪山、赵庆云等多位学者随后在《中华读书报》撰文,认为方朝晖混淆了文化的时代性,不能因为民主成长过程中的曲折而否定它,更不能漠视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今天的)之间天然的差异和对立。对此,方朝晖撰文进一步论证,“民主政治只不过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制度安排,而不是可以超越具体的历史文化处境普遍有效的政治制度”;并从中国文化的人际本位特征入手,具体说明了为什么以党争和大众运动为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此后,方朝晖又分别在《天津社会科学》、《战略与管理》、《共识网》、《爱思想网》、《儒家邮报》等发表论文多篇,批评李存山等人误解儒家“三纲”;并出版专著《为“三纲”正名》(2014年1月),系统分析“三纲”思想的来源、产生背景和真实含义,全面反驳视“三纲”为下对上的绝对服从、来源于黄老法家、产生于秦汉大一统的政治现实、以维护集权专制为宗旨这一传统观点。

专著和教材

1)《“三纲”与秩序重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2)《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保持自我),Seoul: Wisdomhouse Publishing Co., Ltd., 2014;

4)《学统与迷失与再造:儒学与当代中国学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儒家修身九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版;

7)《春秋左传人物谱》(全二册),齐鲁书社2001年版;

8)《思辨之神:西方哲学思潮选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重建价值主体――卡尔?雅斯贝斯对近现代西方自由观的扬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理想国家的宣言:〈理想国〉》(与朱清华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为“三纲”正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12)《国学修身智慧》(光盘),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性论文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Systema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Philosophy East and West,52:1, pp. 36-49, January, 2002(夏威夷)A Study on “Philosophy” as a Western Term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The XXI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August 10-17, 2003 ISTANBUL, TURKEY;Metaphysics or Xing (er) shang xue? A Study of“Metaphysics”as a Western Philosophical Term in Modern China,(quoted twice in the new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 Number 1, Volume 1, December 11, in an article by Jeeloo Liu titledReconstructing Chinese Metaphysics(pages 156-158) 20.0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cember 2005,Vol. 5, No. 1,pp.89-107;“中国文化的三个预设与新文化运动的宿命”,《探索与争鸣》杂志,2015年第9期;亦发表于:2015年世界儒家大会(曲阜:2015年9月27-28日)等。法治中国同样需要礼教文明重建――从中西方制度文明的比较展开,《学术前沿》2014年第11期上,页15-33;从政道到治道:中国文化的方向与出路(一)(二)(三),《国学新视野》(香港),2014年6月夏季号、9月秋季号及12月冬季号。“本质论与发展观的误区:性善论新解”,第一届孟子国际学术研讨会,山东邹城:2014年6月6-8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北京:2014年9月24-28日;“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办,深圳:2015年1月24-25日;“国家治理理论与问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联合举办,北京:2014年11月13-14日(香山饭店);2014年9月24-28日;修订版发表于《国学学刊》,2014年第3期,页25-32。政道重要还是治道重要――关于中国政治未来方向的一个思考,《江汉论坛》2014年第4期,页71~75;重建王道:中国改革的出路新探,《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6期(总第284期),页25-30;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精神世界――关系本位、团体精神和至上的亲情,《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05下,总第26期,页6-34。从中国文化传统看制度决定论之浅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05上,总第25期,页70-79页。(原名“如何为中国立制度:答复批评”,发表时更名)什么是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权威?――评白鲁恂《亚洲权力与政治》一书,《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总第249期),页198-213。人伦重建是中国文化复兴必由之路,《文史哲》2013年第3期,总第336期,页83-93。从政道到治道:中国文化的方向与出路,2.5万字,《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3下,总第22期,页36-55;从《春秋》义法到《左传》义法:以楚灵之难为例,《国学学刊》(季刊)2012年第四期,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页11-26;是谁误解了三纲――答复李存山教授(下), 《战略与管理》(内部版),2012年第7/8期,2012年8月30日,页98-120。是谁误解了三纲――答复李存山教授(上), 《战略与管理》(内部版),2012年第5/6期(2012年6月30日),页78-101。从毛诗风教看中国研究的范式危机(下), 1.3万字,《国学新视野》(季刊)2012年6月,夏季号,页69-85;从毛诗风教看中国研究的范式危机(上), 1.5万字,《国学新视野》(季刊),2012年3月,春季号总第五期,页55-70页;“三纲”真的是糟粕吗?――重新审视“三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页47-52。中国文化的模式与儒学:以礼为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页83-91;《国学学刊》(人大主办)2009年第2期(两文内容有别)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24卷)页127-135“现代儒学的困境与出路”, 国际退溪学会《两先生往复书》讲读班“春季学术会议”(高丽大学金彦钟教授主持),2009年3月27-28日安东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编,李宪堂主编,《新亚洲论坛第二辑: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支持项目2008-2009年度中国赴韩学者学术论文集》(首尔:首尔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页79-91;《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页39-45;“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学术研讨会”(国际儒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北京:2009年9月22日-26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基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5-41页,亦载《学灯》(第五期,2008年1月)25.文化习性、社会整合与儒家传统的现代性,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36-41页“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 ,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国际儒学论坛),2004.12.3-5;又载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五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第88-111页。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页80-90“风”与中国文化中的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12-17页“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总第102期),页124-131;从ontology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复旦学报》,2001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1.6.11-18;从学问与学科之别看中学与西学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年2月,春季卷,总第22期,页63-78;又载黄克剑主编,《论衡》(第2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页236-267;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学术季刊》(上海),2000年第4期。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1.2.2-10。

上一篇:彼得罗保罗斯

下一篇:村井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