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之蔷

时间:2023-12-09 14:02:22编辑:小周

单之蔷的个人简介

单之蔷,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毕业于吉林大学,曾担任过高中数学教师、环境保护局的职员。1985年分配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部,后来到《中国国家地理》。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副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发行量近百万册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拥有广泛的读者,各行各业人士如媒体、探险者、摄影师、白领、学生、老师等都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广大读者。

介绍

单之蔷先生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执行总编,他熟悉编辑业务,善于策划和组织编辑为广大读者喜爱的专辑和报道, “上帝为什么造四川”、“选美中国”等专辑不断的刷新杂志发行的奇迹。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秦岭,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亲历过许多艰险,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生平

单之蔷经历复杂,做过许多工作。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与其他文科生不同,单之蔷对科学、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单之蔷从事的工作与“地理”有关,因为地理科学离人文科学最接近。

在单之蔷任主编以来,杂志策划的“给中国最美的地方划个圈”、“上帝为什么造四川”、“走遍世界去问河”、“大香格里拉”、“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等专辑不但创造了发行的奇迹,更成为许多人的经典珍藏。

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正是许多人羡慕单之蔷的地方。但他却笑称,“走”并不是他的本来目的。他曾经也是闭门造车的编辑,直至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邀来到四川旅游。走一圈之后,发现普通人们对四川的印象,还局限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老一套上。这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川西上,甘孜、阿坝、凉山,广大的土地,众多的雪山,特别是四川的雪山和雪峰,四姑娘山、贡嘎山、海螺沟等,庄严圣洁,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名山大川有着不同的凛然大气之美。

“看山要看极高山。”这是单之蔷在“上帝为什么造四川”专辑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理念,他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歌咏的都是东部的风景,却忽视了西部的壮丽河山,中国人的审美应当来一场革命,进入到欣赏冰川的时代。他的这个理论,得了很多人的热烈响应,当时四川的一帮学者文人,也为他这个外来者的观点而叹服。

自此,《中国国家地理》慢慢成熟,而单之蔷也开始了更多的行走。行走越多,他越觉得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对自己祖国的山川河流有基本的了解。在川藏线上,他遇到过一群年轻人,他们都是大城市里的白领,辞了职走完了川藏线,却没有任何收获,也不知道身边就有着壮丽的景色。这让他更坚定的树立起帮助人们掌握地理知识的念头,他说这样会让人生更丰富。

作为一名行者,单之蔷非常喜欢走在路上的状态。就像文艺复兴一定要回到希腊的源头,他如果想做一篇地理报道,就一定会亲自去那个地方看看,而每次都会有着出人意料的惊喜和发现。

他说,摄影师的照片永远是令人信不过的,你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眼睛。他原来以为中国已“没什么稀罕的地方”可去,但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在香格里拉地区,他看到了与现代婚姻制度并存的一妻多夫制,在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是四个兄弟共一个妻子;在常人通常认为危险重重的珠峰,他看到美丽的冰塔林,走在其中,脚下的石头仿佛用水冲洗过一般,在阳光下闪着蓝幽幽的光。

经常在西部地区行走,单之蔷的考察生活并非人们所想像的轻松休闲的旅游观光,而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在敦煌附近,他们一行人为了寻找大规模的雅丹地貌,误将车开到一条废弃的国道上,路上到处是流沙,汽车很快就没会油……而近乎绝望之中看到的亮光,让他们欢欣鼓舞;在珠峰,从未有人进入过的冰塔林美丽而充满着陷阱,到处都是冰裂缝、冰湖,连当地向导也极力劝说单之蔷不要下去,但单之蔷“一意孤行”,他笑说,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最险之处。

走过很多路的单之蔷,叹惜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去,很多的书还没有读。看过这多风光,他一直坚持自己来写专辑前的文章,他说,只有亲自写作才能去关注自然、研究自然。

单之蔷是杂志社的总编,喜欢写字、看书、引经据典,比如为了写三峡,他会查出《唐诗三百首》里有54首关于长江的诗,有12首关于三峡的诗;他用喜欢隐匿的中国四合院建筑和好炫耀、抢占制高点的西方城堡建筑作比较,用地理知识解释关中盆地文化和雅典山地文化的区别……此外,他还有很多受到争议的“离经叛道”的论断,比如认为植树造林是个神话,质疑任何大型造林工程,为此动用了美国生态学家克罗门茨的“顶级群落”理论;青藏铁路开通,他宣称又一座长城诞生了,使他受到很多网友的抨击。他的文字风格呈现出户外人士的自然和稳重,同时又能令我们体会到读书人那种匡正天下的激烈情绪和冲动,他总是急于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山、湖、高原、湿地在城市里讨要一个恰当的“名分”。

他在自然世界和文明世界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跑。在一个极端,他和同行的难兄难弟在冰川、沙漠中跋涉迷路,为一个朋友在登上冰川后全裸自拍兴奋不已;在另一个极端,他作为一名单位人,每月必须按商业法则推动杂志社的流程,统筹每月杂志的按时出版,除了写序言,还要穿西服打领带,不定期进行读者见面会或做演讲……

显然,单之蔷已经适应了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的生活,每月一次,他像钟表一样摇摆一次,而且每次,他都准时摆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告诉记者,为了赶稿,自己有过在海拔5000 多米的冰山,或烈日炎炎的沙漠戈壁,刚刚喝完面汤,便压着帽子、穿着冲锋服、戴上耳机,在键盘上敲打出他的经历;可以想象,他敲出的,不是别的,是他一直在干,并想继续做下去的事――建构中国的形象。

语录

我一直相信风景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你去遇到的。这就好比土著人看一个复杂的显微镜,他完全不懂得这个现代文明设备的好处,只有一个大概知道的人,才可能领会出它的好处来。一个人只有对西部风景有一些感性认识,才有可能去的时候发现其美。我不是地理专家,我是个杂志主编,我能做的事情,是去影响更多人,让更多国人从审美的角度去喜欢中国的山水,尤其是西部的。

作品

中国景色

《中国景色》一书是10年来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卷首语第一次择其精华,围绕着一个“认识中国”的主题,用“山、水、冰川、青藏高原、国粹、国家、地方”7部分搭建了一个把握中国的模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巧妙的总结,既概述出了中国的景观特色、地理典藏,又精确地提炼出作者对中国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的把握,彰显出作者对中国大地的真切认知和感悟。

《中国景色》一书还收录了百余张精美的图片和地图。单之蔷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尽管这是一本文集,但却是按新书的标准来打磨的,除了布局精心的主题和结构以及对文字的细致梳理之外,每张图片的说明也都由他亲自撰写。以求用更翔实的证据表达他对中国山水景观、人文地理的鲜明认知。

于坚对于该书的评价:

《中国景色》是本散文集,但这本书与风花雪月的旅游散文有天渊之别,鹤立鸡群并且野心勃勃。大部分文章过去都在《中国国家地理》作为卷首语发表过,作为该刊物的老读者,我每次拿到刊物,总是先看单之蔷这回又发表了什么高见。他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知识渊博,见解新颖深刻,时常振聋发聩。

作为在读者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地理》,它如何建构中国形象非常重要,这影响着中国读者的大地观点。

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重要,我担心的是,今天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思想了,《中国景色》将在风光旅游书籍的名目下被谈论一番,其中的真知灼见被轰轰烈烈地遮蔽起来。

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的文章

横断山与东南亚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4期

幕后英雄祁连山 单之蔷 田捷砚(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3期

青海的三面孔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2期

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1期

为珠穆朗玛峰正名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9期

6 “高亚洲”的魅力:最美的冰川大国 单之蔷 张超音(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9期

7 最少人见到的最稀有风景冰塔林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9期

8 最富有美景的村庄――来古村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9期

9 桃花源里有冰川――米堆村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9期

10 中国的腹地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8期

11 从“浮毯”到“花海”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7期

12 “四大国宝”:何以避免灭绝的命运? 单之蔷 奚志农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6期

13 太白:中国东部可以感受雪山的地方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6期

14 秦岭:把中国一分为二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6期

15 农牧交错带中的废都:统万城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5期

16 泾渭何时分明过? 单之蔷 关海彤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5期

17 我们为什么没有国家公园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2期

18 从海边到海边,再到海边――美丽的加拿大 单之蔷(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2期

19 温哥华岛――这里竟是雨林的世界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2期

20 落基山――现代人的心灵避难所 单之蔷 尚书(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2期

21 如果你没被它征服,是因为你离得太远――大瀑布 单之蔷 托木尔(摄影)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2期

22 中国的美景分布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期

23 北京曾经是水乡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3期

24 青藏高原的另一面:秀美与妩媚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25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白色盐滩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26 “湿”的魅力――写在2月2日世界湿地日之际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27 中国的水乡在青藏 单之蔷 张超音...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28 青海湖:中国湖泊的形象大使 单之蔷 田捷砚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29 盐湖:上帝的晾台 单之蔷 张超音...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2期

30 文明嗅着味道前行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期

31 英雄黄万里和“河官”王化云 单之蔷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年5期

32 北京曾经是水乡 单之蔷 董倩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年4期

33 中国鲍鱼与法国蜗牛 单之蔷 中文自修:中学-2004年7期

34 茶的力量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9期

35 China――景德镇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8期

36 中国地图上的空白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37 大香格里拉序篇――八大重合横断山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38 这里的婚姻真精彩:一妻多夫·走婚·横断山考察记――雅砻江 流淌女性文化的江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39 婚姻竟影响了民居的美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40 山河不是流水线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41 湿地是诗地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5期

42 高棉的微笑和西方的大炮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4期

43 向自然“示爱”――评国花、国鸟、国石、国树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3期

44 盈盈一握的陆地――地峡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2期

45 莱茵河、罗讷河、黄河、淮河欧洲休闲观光 中国建坝正忙 单之蔷 张翼飞...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1期

46 欧洲与中国河流要对话――休闲的莱茵疲惫的黄河 单之蔷 张翼飞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1期

47 罗讷河让我想起都江堰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1期

48 英雄黄万里与“河官”王化云 单之蔷 惠怀杰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1期

49 贵州:山上有“文化”,美景在地下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0期

50 中国鲍鱼与法国蜗牛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1期(曾转载于医药保健杂志-2004年02B期、《读者》杂志)

52 四川:这里的雪峰静悄悄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9期

53 看山要看极高山――古人不爱极高山 单之蔷 吕玲珑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9期

54 长城是书脊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8期

55 把病历像故事那样去写作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7期

56 星空不再浪漫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5期

57 莱茵河:穿越西方文明的腹地 单之蔷 徐裕根...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5期

58 食物里的“达尔文”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2期

59 “家”是一个大空筐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2期

60 恐龙灭绝与“核冬天”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1期

61 河流有生命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0期

62 山东―催生想象的地方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期

63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9期

64 河内战争早已成记忆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7期

65 会安:帆船时代的缩影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7期

66 胡志明市:西贡河西醒来了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7期

67 中国的水乡与法国的奶酪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2期

68 从“科普”到“科传”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2期

69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5年报道回顾 单之蔷 李雪梅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2期

70 谁知今年“山地年”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2期

71 巴夏礼的膝盖与圆明园的大火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1期

72 去云南,看多样性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0期

73 地图的革命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8期

74 万图手中过,世界心中留――访世界级的地图收藏家谭兆璋 单之蔷 姜平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8期

75 GIS:这就是未来的地图 单之蔷 姜平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8期

76 文明有强弱,文化无优劣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7期

77 城市应是“沉积岩”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6期

78 碉楼、三星堆、黄山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4期

79 阳光海浪塑悉尼 单之蔷 地理知识-2000年8期

80 尼罗·黄河·亚马逊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2000年12期

媒体报道

在海拔5600多米的珠峰冰塔林里,单之蔷拿出电脑转储存卡中的图片。

《中国景色》单之蔷著

珠峰冰塔林中的一根冰柱,它晶莹剔透,像一把指向蓝天的茅。

这些冰塔像一个远航的船队的一片洁白的船帆。

“打个比喻,如果说,中国风景的形象像一张脸,那过去只有半个中国的脸被认识和发现,但还有半个脸的形象还“养在深闺人未知”。《中国景色》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要颠覆中国传统中的山水自然审美观,关注过去传统审美观里没有的山山水水,让中国风景的形象这张脸变得完整和丰满。”

推荐阅读

螺旋藻抽检结果矛盾因方式不同三大油企去年政策性亏损超千亿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度0.65元[组图]深圳光猪跑各种搞怪扮相[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孙立坚:中储粮垄断收购有何目的  ――单之蔷

认识另外半张“中国脸”

信息时报:《中国景色》的书封很有意思,下面是山水,上面是雪山。两种风景,一个委婉,一个大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否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景色在你心中的形象?

单之蔷:下面的山水,指的是桂林山水,在这里代表中国的东部地区景色。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中,东部地区的景色,比如,西湖、太湖、黄山、庐山等等,一直都聚焦着世人关注的眼光,它代表一种根深蒂固的主流审美趋向,诞生出了数不清的诗、画、音乐与传说。

而上面的雪山,在这里代表中国的西部地区景色,那是些终年积雪的雪山,有很多壮丽的冰川。但中国传统的审美眼光中,虽然也有关注,却寥寥无几。除了审美,当然这也应该与古代的交通设备简陋有关。简陋的交通设备让人们根本没办法攀登上雪山。所以,人们的眼光最多也只是远眺一下雪山而已,就像杜甫诗歌里写的那样――“窗含西岭千秋雪”。在日复一日的眺望中,这些雪山越来越远离了主流审美,甚至中国西部地区的雪山冰川等许多景观都没有名称,更谈不上欣赏雪山冰川的诗词书画,因此由主流审美产生的评价、符号、意义等这样那样带有主流霸权的语言,几乎都不能从雪山里滋生出来。因为它们无法经过语言的“初选”,自然缺乏“拥趸”和“FANS”,成为了“话语权”之外的寂寞风景。

打个比喻,如果说,中国风景的形象像一张脸,那过去只有半个中国的脸被认识和发现,但还有半个脸的形象还“养在深闺人未知”。《中国景色》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要颠覆中国传统中的山水自然审美观,关注过去传统审美观里没有的山山水水,让中国风景的形象这张脸变得完整和丰满。

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设计师介彬,很理解我想建构中国山水完整形象的意图。《中国景色》的书封,便是他构想和设计的。我觉得,他的这个构想和设计,与我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意图,不仅非常吻合,而且很有创意。这个封面形式感很强,中国西部风景的代表性符号――雪山与东部风景的典型――桂林山水利用水中倒影这一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中国东西部的风景有了一种审美与人文上的对接。

信息时报:怪不得阅读你的《中国景色》,有很深刻的一个感觉――书中很重要很精彩的一部分,便是展示与建构那些远离主流文化的审美视野,那些非常缺乏“拥趸”和“FANS”,却又极具个性特色的中国景观。你其实是在和读者一起去感知和挖掘,那些一直掩隐于中国景色深处的震撼,――还有寂寞!

单之蔷:风景是通过诗词文章描绘和赞颂等一系列的文化去建构的。那些缺乏“拥趸”和“FANS”的风景,却没有这样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它们一向还没有进入人们的意识中。

比如,壮美的海螺沟冰瀑布,离成都并不遥远,但却很少人前去欣赏,更甚的是,因为海螺沟冰川是海洋性冰川,上面堆满了石头泥沙,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洁白样子,所以,有些人站在了海螺沟大冰瀑的面前,也视而不见,还一个劲地问冰川在哪里?有一次,在海螺沟冰瀑布上,我就听到了一对母女的对话,女儿问:冰川在哪?母亲答:不知道。

而中国还有很多类似这些震撼人心的风景,一直还是“山花寂无主,自开且自落”。我觉得,让那些“山花寂无主,自开且自落”的风景走进世人的视野,是一件亟待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触摸冰川是我最热衷的事情

信息时报:《中国景色》一书中专门有一大章节是讲述“中国的冰川”的。请谈谈,你攀登上冰川与雪山时,有着怎样一种特别的感受?

单之蔷:我非常喜欢冰川喜欢雪山。除了上面所说的要颠覆中国传统中的山水自然审美观的缘由,还有一点,是因为冰川让我感到了一种宏大的终极力量的存在。

在冰川上,几乎没有什么生命痕迹,不论是微生物、细菌、生物等等的生命都基本停止了。当你站在冰川上,寒冷、寂寥、空旷,那种感觉,超越了生与死,有了一种突破生物圈的震撼与极致感觉。这时候的你,脱离了城市,脱离了郊区,脱离了村庄,脱离了农田,脱离了森林,脱离了植物,脱离了动物,甚至脱离了生活,把人类的任何文化包装,也一层层地彻底甩掉了。这种异样的感觉,与平时的生活,完全是两重天。所以,每一次,我总是被冰川的这种宏大与终极的美所打动和折服。因而,触摸冰川,就成了我最热衷最向往最兴奋的事情。

信息时报:那你主张“看山要看极高山”,这也是与你钟情的冰川有关吧?

单之蔷:所谓极高山,指的是指海拔5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500米,有着雪线和雪峰的大山。在川西――横断山区,我就看到了许多摄魂夺魄的极高山。可惜的是,过去这些山一直隐藏在幕后,中国山岳文化的聚光塔始终没有照临到这些山中的“灰姑娘”身上。

古人不爱极高山,主要是因为没有海拔的概念,及与此相关联的绝对高度概念,这让相对高度不那么明显的极高山,在人们的视野里难以感到其壮观。所以,我们一说到山,就是泰山、峨眉山、武夷山、黄山、庐山、华山等等大多是海拔止于3000多米的山。

但当我真正地深入了西部地区的很多“荒野”,我才了解到了其实那些没有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的极高山,有着非常惊人的美。比如,南迦巴瓦、贡嘎山、稻城亚丁的三座雪峰等等,白雪皑皑,直逼云天,美得摄人心魄,而攀登它们的难度,也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么美这么雄奇的山,但为什么以前从没听人提起过呢?由此可见,强大的主流文化,在我们头脑中造成的偏见,一直在左右着我们的审美追求与审美体验。

美国的普林斯顿·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说过那么一句话:“一个世代的意象和解释很少能为后一代所满足。人们不断搜索新的更为完善的形象与合乎时代信仰的解释。”我提出极高山的观点,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极高山,以一种现代视野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去完善与建构中国景色的形象。

信息时报:10年来,你频繁地行走与深入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荒野”腹地与冰川世界。你一直都在这些“被人遗忘的风景”里,做着发现寂寞之美的工作。其中一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吧?

单之蔷:难忘的故事,真是很多,尤其是深入冰川之地,充满了危险,容不得有半点的差错,而且因为海拔高,根本没有什么通讯方式。还有那种“冷”的感觉,更是让人受不了。

有一次我们去长江源,快到长江源的姜根迪如冰川了,我们的车与后面的车走散了,车也开不了了,车上的向导告诉我离冰川还很远,但我心中有一个愿望――我要亲手触摸到万里长江的起点――姜根迪如冰川。因此我一个人向着冰川走去,此时已近黄昏。开始时,天空晴朗,蓝天白云。在沱沱河的乱石中,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着……冰川仿佛近在眼前,但却总也走不到跟前,这是西部雪山冰川地区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距离假象。就是你看起来很近很近的东西,其实离你很远很远,有一位冰川学家告诉我:你心里的距离乘10才是真实的距离。当我艰难地走到冰川脚下时,天快黑了,冰川好像童话中一片神奇的古堡,明亮洁白,在暮色里熠熠闪光。冰川的末端好似城墙,有如雉堞一样的一个个凸起,是一座座冰塔。我找到一块石头坐下,背靠冰川,心里异常的温暖。我实现了我的心愿:触摸冰川。天渐渐黑了,更糟的是天气突变,瞬间风雪弥漫……返回的路上,视线看不出多远,除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地下砾石,没有任何东西,心里有些恐惧,担心迷路被风雪吞没……突然看到了两个影子,以为是什么野兽,吓了一跳。原来是寻找和接应我的伙伴来了。风雪中,他们伸手拉我爬上一个陡坎,一瞬间,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建构中国的形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信息时报:你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任执行主编,写了十年的地理随笔,你感觉有什么巨大的改变与收获?

单之蔷:当我还只是了解中国东部风景时,对中国我还没有那么强烈的自豪感。但当我对中国西部地区的“荒野”之地深入了解后,我却对中国的山水充满了无比的自豪和热爱。随着我对中国西部的了解,我对中国的热爱比十年前不知深了多少倍。中国的景观自然带、气候带、地貌、植被非常丰富,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如我们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有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有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有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有世界分布最广的喀斯特地貌等各种各样的自然地带,还有海洋、海岸、海岛等与海有关的自然地带。现在我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景观最丰富、最多样、最美丽、最壮丽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跟中国匹敌。而在十年前我却说不出这样的话。

这10年来我频繁关注的西部“荒野”之地,但这还远远不够,比如对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对我国辽阔的海洋,海岸,海岛我关注的还远远不够,中国的形象在我心中还处在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随着时代精神的转变,中国的形象也在不断的变换,因此建构中国的形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物简介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副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

作为一个地理专家和学者,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祁连山(600720,股吧),横断山,秦岭,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亲历过许多艰险,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一篇:北魏安定王

下一篇:查尔斯·马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