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标

时间:2023-12-11 03:14:39编辑:小周

蔡成标的个人简介

蔡成标,男。1963年5月出生,浙江东阳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 1982-1986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系读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2) 1986-1989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系读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至今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获得博士学位,任副教授、研究员。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

(2)现代铁路轨道结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3)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设计。

主要贡献

科研成果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高速列车安全服役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列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安全设计”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列车与线桥结构动态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速列车线路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

(5)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现代铁路轮轨动力性能匹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6)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7)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轨道刚度合理匹配仿真分析”

(8)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9)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行车动力学检算”

(10) 铁道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高速铁路减振型轨道结构动力学仿真计算”

(11)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的研究”

(12) 铁二院科技研究开发项目“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通用参考图设计”

(13) 铁二院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无砟轨道吸声结构设计与力学可靠性分析”

期刊论文

Lateral hunting stability of railway vehicles running on elastic track structure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SME 2010, Vol.5, No.4, pp. 041009-1-9 (EI,ISTP)

高速铁路工程中若干典型力学问题 力学进展 2010年,第40卷第4期:358-374 (EI)

横风环境下铁路车辆振动响应分析 系统仿真学报 2010年,第22卷9期:2081-2124(EI)

车辆作用下板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及验证 铁道学报 2010年,第32卷第4期:70-73(EI)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动力学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45卷第4期:493-497(EI)

无砟轨道路基面支承刚度理论计算及应用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第31卷第1期:21-25 (EI)

一种轮轨两点接触数值计算方法 铁道车辆 2010年,第48卷第8期:1-4 中文核心

减振型板式轨道合理刚度动力分析 铁道建筑 2010年,第5期:105-107中文核心

高速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的动力学评估方法高速铁路技术2010年,第1卷,第1期,pp.1-5

无砟轨道路基面支承刚度理论计算,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第1期

遂渝线无砟轨道动力学性能研究,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第8期

客运专线道岔前后轨道刚度过渡段动力学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第3期

无砟轨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两桥(隧)之间短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研究,铁道建筑,2005年,第9期

高速列车与桥上板式轨道动力学仿真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04年,第5期

浮置板轨道过渡段的动力学设计,铁道建筑,2003年,第12期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寒冷地区无缝道岔的理论与实践,铁道学报,2003年,第5期

不同轨下基础轨道连接的动力特性分析,铁道学报,2002年,第2期

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时的动力作用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期

荣誉记录

2009年成果"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5);2007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2006年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5年成果"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2004年成果"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2003年成果"铁路提速线路强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1997年成果"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及其控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2)。

上一篇:成景俊

下一篇:常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