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教授)

时间:2023-12-11 11:29:54编辑:小周

陈勇(教授)的个人简介

陈勇,云南艺术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8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作曲专业本科并留校任教,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理论作曲进修班,1997年破格晋升为作曲教授。现为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省高等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贡献

在国内、省内各种专业音乐刊物及音像出版物中发表作品及论文数百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主要有:

在国家级音乐核心期刊《音乐创作》上多次发表作品,如艺术歌曲《望乡曲》、《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火把节的火把》、《月光恋》、《版纳的春雨》、葫芦丝独奏《芦萧情》、钢琴独奏《赋格曲》等,并担任该刊编委(均由全国著名作曲家组成)。

1997年以来分别出版了《和声学基础应用教程》、《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陈勇艺术歌曲选》及《月光恋――陈勇创作歌曲精选80首》等三部专著,并主编《跨世纪音乐文化丛书》、《云之南音乐文化丛书》及云南艺术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丛书之《音乐学论文集》等三套理论丛书;

所创作的一批艺术歌曲在全国广为流传,在各种声乐大赛中被广泛演唱(许多歌手因此而获得大奖),并被各音乐艺术院校选作专业声乐教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等媒体多次进行过专题介绍,并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东方之子》、《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等辞书。

荣誉记录

作品在省内外各种音乐演出及大型活动中经常使用,在各种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艺术歌曲《火把节的火把》1999年获全国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云南音乐在此项评奖中的“零的突破”,受到中宣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和嘉奖;艺术歌曲《月光恋》1998年获全国“新人新作”大赛一等奖,全国“广播文艺政府奖”及“广播歌选”金奖;艺术歌曲《红土地,红土情》2000年获“首届全国艺术歌曲比赛”特别奖;女声二重唱《布依人家》2001年获全国音乐电视展评金奖;大型民族舞剧《敲响铜鼓》 1998年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音乐创作一等奖;交响组曲《铜鼓魂》2003年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音乐创作一等奖;1999年被中宣部、中国文联、文化部等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年还被评为云南省各文艺家协会首批“德艺双馨中青年会员”;2001年在《云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起的“当代云南最具知名度的艺术家”评选中入围。

印象采撷

――“陈勇先生是云南秀美的山水和醇厚的民情哺育成长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从未离开过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他的基本功扎实,音乐理论知识丰厚,有很好的旋律感,并掌握了较娴熟的多声写作技巧,同时又具有熟悉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突出长处,所以他的作品能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上海音乐学院陈铭志教授

――“陈勇先生的音乐作品,形式与题材多种多样,既有大量的声乐作品,也有器乐作品以及舞剧、舞蹈音乐、电视剧音乐等等。风格别致,配器手法新颖,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云南地方色彩,又有自己的特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仅在传统作曲技法的掌握上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在作曲技法的民族化、现代化方面也做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这从其作品中所使用的调性思维、和声、复调及配器手法、结构逻辑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山东艺术学院李贞华、王希彦教授

――“《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是近年来我国女高音独唱歌曲创作中难得的一首好歌……”

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教授

――“《和声学基础应用教程》一书言简意赅,非常实用。该教材从高师的教学入手,明确地体现了一种改革的精神,既对传统的欧洲古典功能和声进行了浅出的叙述,又对民族调式和声作了简单的介绍,尤其可贵的是结合和声学的教学,使学生不局限在习题的习作中,而很简捷地过渡到为歌曲编配伴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高等师范和声教材是很值得推荐的。”

山东艺术学院王兴青教授

――“音乐把两个少数民族的生命图腾及作者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融为一体,旋律穿成一串把崇尚阳刚之气的彝族表现得更为粗犷、把崇尚阴柔之水的傣家人张扬得更为柔情的音乐项链。音乐超越了镜头和画面的表现力,它已不是单纯的注解和装帧,作曲家以他的艺术个性,对水与火的文化内涵作出的是破译和阐释......”

《云南日报》评论员评论电视音乐片《水与火的民族》

――“《月光恋》以彝族年轻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勾画出彝家山寨特有的月夜宁静、清淡和充满爱情甜蜜的情景,深藏心臆。歌词经作曲家谱曲后,景随情浓,夜随情发,应用了恬静的音乐语言,多变的节奏,加上巧妙的配器,更加烘托深化了这一意象,而使它变为神奇,感人至深,成为了一支不可多得的彝家山寨的u2018小夜曲u2019,它清凌而健美,整个构思、语言和技法都作了大胆的创新,不停留在过去写情歌同出一辙的历史时段上,不加任何佐料,始终按照音形的走向去处理节奏,以节奏快与慢的组合而自然地走向高潮,整个曲体的布局不容任何杂质,而形成清一色的一脉相承,成为别拘一格的月夜清音。总之作曲家围绕通过u2018月光恋u2019这一特定的情景,找到了很富个性的表达方式和贴切的语言色彩,是这支歌的成功所在。”

《云南文艺评论》评论员

――“一曲风格浓郁的创作歌曲《火把节的火把》突破性地荣获了全国u2018五个一工程u2019大奖,它象一朵鲜艳的报春花,迎着新世纪的春风在我省音乐界最先怒放。这首歌之所以能金榜题名,它不是沿着过去走过的创作套路,重复已经用腻的通用老调,或者照搬一色ABC的常用技法,而是以一枝独秀一颗别开生面的匠心,使旋律的流程反映出思维新、技法新、声源新的招数,博得了一致的好评。作者之所以能将只局限于描绘节日火把的一个窄面,去引发照亮广阔的空间,征服了不为大众所关照的这一题材,站稳了脚跟并被全国歌手争相演唱,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作者对某一民族体材,以个性出共性做了深层次的探讨,而得出不愿去追求而要冲出u2018像与不像u2019、u2018承认不承认u2019等不可逾越的幡桅,围绕民族音乐的内核去展开升华,取其精华以求发展,以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功力,让创作的新意与现代的发展意向接轨,找到了自己不同凡响的定位,把握住某种音调的底线延伸开去。在风格上既不丢失彝族本土的音乐特色,也不失掉彝族节日富有的韵味,以多变的演绎塑造出时代品格、调剂出新的色彩,使民族的个性更加突出和浓烈,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经过感情浓缩的语言而为我所有,别他所无,靠层层出新和整体的亮丽,来引发千人百众的共鸣,达到民族的承认和共识。”

《云南文艺评论》评论员

来源:《云艺院报》第98期

上一篇:登·阿德尔

下一篇:查理三世(那不勒斯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