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兹·舒伯特

时间:2023-12-11 14:42:41编辑:小周

法兰兹·舒伯特的个人简介

弗朗兹·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从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成为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歌童,同时在学生乐队演奏小提琴,并学习作曲。在此已作有歌曲、重奏曲、钢琴曲和交响曲。1813年起,在学校任助理教师,并从事作曲。仅1815一年内就创作了250余首歌曲。1818-1824年任宫廷音乐教师。去世时还不满32岁。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简介

法兰兹·彼得·舒伯特(1797-1828),素有[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郊区的李希塔尔,他9岁的时候,乐器演奏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父兄。11岁时的舒伯特进入了康维特音乐学院就读,从此舒伯特便开始尝试作曲,只要他灵感一来,乐思就源源不断,甚至连上课的时候也不停地写曲。舒伯特所写的曲子非常受到校长萨里耶利的欣赏,甚至还特别交代和声老师卢度卡来教导舒伯特,不料卢席卡竟然向萨里耶利报告说:“似乎上帝自己在教舒伯特,这孩子不等我教就样样都性了”。

1913年,舒伯特离开了康维特学院,选择了教书的职业。白天教书,而晚上则是利用时间不停地写曲。1914年舒伯特为李登德大教堂百周年纪念日写了他生平第一首完整的弥撒曲,并且亲自指导首演,结果演出非常成功。舒伯特的名声就在这一次因缘际会下渐渐的被众人所知。

1815年是舒伯特创作最丰富的一年了,光是艺术歌曲,就写了一百四十多首,其中包括了不朽的名曲,如[野玫瑰]、[魔王]等。另外,舒伯特也在这一年完成了他的第三、四、首交响曲,两首弥撒曲以及其他各式器乐曲。而舒伯特所写的艺术歌曲中,除了以哥德和席勒等名诗人的诗作为歌词外,也采用了一些比较鲜为人知的诗人作品来谱曲,使得那些原已被后人遗忘的诗人,却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而流传于世。

1823年格拉芝市音乐协会颁赠舒伯特荣誉会员的头衔,为了回报,舒伯特将他所写的第八号交响曲送给了协会。这首作品只完成了两个乐章,到了第三乐章仅写了两个小节就没有继续下去了,而为什么舒伯特不把不开的迷,这首曲子便是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尽管今日大家已经公认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可是在当时,直到他去世为止,他仍是默默无闻的一个人。

贫困的作曲家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hubert)于1797年1月3日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父亲是一位教师,也略懂一些音乐知识,会演奏一些乐器。他常常在业余时间里聚集一群音乐爱好者在家中举行音乐会,有时,还和家人一道演奏,以消遣自娱。舒伯特因此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薰陶。在家人的演奏中,小舒伯特还要随时纠正父兄的错误。

家里子女众多,生活困难。舒伯特11岁时,投考了食宿免费的康维特宫廷歌手学校。入校不久,舒伯特就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有时还代理指挥。1812年,又开始从著名作曲家萨利埃里学习理论。

舒伯特在寄宿学校时,名为免费,其实度日极为艰难。隆冬时,房内没有火炉,每日两餐也难以为继。舒伯特受冻挨饿,更没钱买谱纸用来作曲。多亏同学斯邦慷慨相助,才为他解了难题。 在校期间,舒伯特的作曲长进很快,1813年为学校乐队写出《第一交响曲》,但不幸即在同年因变声离开了学校。

为了分担父亲的家累,舒伯特来到父亲所在的学校任教。刻板的教书生活令舒伯特十分厌烦。他希望能辞去工作一心作曲,但辞职后便无以为靠,因此,只好勉难为之,为小学生们一遍一遍地耐着性子讲解拼音、文法。即使如此,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上仍然硕果累累,这时他又有四部交响曲告竣。

1817年,舒伯特终于铤而走险,毅然辞职,只身来到维也纳。

年轻天真的舒伯特哪曾想到,此时正值欧洲封建势力复辟后最黑暗的年代,维也纳的奥地利梅特涅政府更是反动势力的大本营,那里暗探密布,军警如云,稍有不慎,动辄获咎。舒伯特于一文不名中来到维也纳,无依无靠,只好做家庭教师谋生。不觉之中,结交了一群朋友。

舒伯特这般朋友都是具有民主思想、憎恶黑暗统治、热爱艺术的贫困青年。他们出入相随,在一起无所不谈。对于反动统治当局,更是大加抨击,毫无顾忌。舒伯特才华出众,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深遭梅特涅政府忌恨。

舒伯特与这些穷朋友,他们有饭同吃,有屋同住,不分彼此,相濡以沫。

舒伯特是近视眼,11岁起就戴起了眼镜,眼镜盒也是随身携带,须臾不离。有一天,突然发现眼镜盒失踪了,仔细一找,原来一位朋友拿去改成了烟斗,正用来吐雾喷云。

朋友之中有位画家,他的画室内有台钢琴,答应舒伯特可以使用。但画家本人也要在画室作画。为了互不干扰,俩人约定,凡画家不作画时,便张一面白布窗帘为号,舒伯特始得入内用琴。不想画家灵感一来,常把舒伯特的事情置诸脑后;或者虽未作画,也不免忘记践约。舒伯特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位可怜的音乐家只好踟蹰街头,磨炼自己的耐心。

政治环境的险恶,生活条件的窘迫,都未能阻遏舒伯特坚持音乐创作。

轶闻

第一件事是说舒伯特独自出行,饥肠辘辘之下,不觉进了一家酒馆。就座后,他才忽然悟到自己身无分文,正要离去,看见餐桌上有一张报纸,随手拿来浏览。不想报上有一首小诗清新优美,动人心弦。诗中写道:“睡吧,我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抚着你……”。舒伯特心中的旋律随着诗句飘逸而出。他掏出纸笔,顺着思路,一气呵成。他坐在那里,反复吟唱,已浑然忘我。酒馆老板忙乱之中,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寻声而至,才知道是一位青年在作曲。老板很喜欢这首新歌,希望青年人抄一份给他。舒伯特提出交换条件:一盘烧土豆。双方痛痛快快达成协议。谁能料到,这份用一盘土豆换来的手稿在舒伯特百年之后竟卖到四万法朗! 另一件事是说他和朋友在郊外一家小酒店聚会。一位朋友随身带着一本莎士比亚诗集,舒伯特便顺手拿来翻阅。在大家的谈笑声中,他已沉迷于诗句之间:“听、听、云雀在天空唱,太阳之神升起。他的马群在泉边饮水,泉边铺满了鲜花……”见诗生情,旋律悄然而至。舒伯特不禁说道:“多美的旋律,可惜没有谱纸!”一位朋友闻声便在菜单上画上五线,递给舒伯特。于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写成了。它就是当今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听、听、云雀》。也有人说这次写的是另外一首歌:著名的《小夜曲》。既是传说,不深究也罢。

关于《鳟鱼》这首歌也有轶闻。

据说这首歌是他半夜醒来躺在床上构思的。当时,他推敲已定,未及点灯便立刻探身起来,不料在黑暗中将墨水洒在谱纸上。这首乐谱的原稿至今仍然完好无损,上面还留着当年的大块墨水痕迹,可为佐证。

舒伯特一生作品颇丰,其中歌曲多达600多首以上。他是18、19世纪以来的第一位以优秀歌曲闻名于世的音乐家。他在歌曲中所表现的对被欺骗、被损害的弱者的同情,正和当时处在封建复辟巨大压力下的维也纳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息息相通,这些歌曲又充分地吸收融合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特性,所以一经面世,便不胫而走,很快在维也纳广为流传。舒伯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钢琴伴奏三者水乳交融、配合密切,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人们称舒伯特“歌曲之王”,毫不过誉。他还写有许多其他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因为作曲家过于贫困,这些交响曲在他生前一直未能有演奏的机会。 舒伯特与贝多芬都住在维也纳,长达30年。贝多芬长舒伯特27岁,舒伯特在宫廷歌手学校就读时,贝多芬早已名及遐迩,成为一代大师了。舒伯特非常崇敬这位伟大的前辈,但碍于腼腆,一直未敢登门拜望。后来,为了使作品出版顺利,出版商鼓动他去请贝多芬出面推荐。生计要紧,舒伯特终于壮胆而去。但时值贝多芬外出,他只好留下带去的作品怏怏而归。贝多芬在病中看到了这些作品,高兴地说:“这里有天才在闪光!”舒伯特闻讯后,大喜过望,连忙去拜见贝多芬。贝多芬这时已心力交瘁,极度虚弱,他握住这位年轻作曲家的手说:“我的灵魂属于你!”说完,便溘然而逝。在贝多芬的送葬队列中,有一位青年手持火把走在前面,因巨大的悲痛而不能自已。他就是才华横溢的贫苦作曲家舒伯特。

翌年,即1828年的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间。人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安葬在贝多芬的身旁,墓碑上刻道:“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经历

佛拉兹·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里赫田塔尔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校教师。舒柏特的童年是贫苦的,但家里人都喜爱音乐,使他自幼就接触到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和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促进了舒柏特在音乐方面的早熟。

舒柏特自幼跟随父亲和两位哥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他以出色的童年担任了里赫田塔尔教堂合唱团的歌手,半进入了供给食宿的寄宿学校。在学校的五年中,由于舒柏特的艺术才能,在管弦乐队中,由第于提琴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并指挥演奏了不少作品。假日在家里,经常和家人举行弦乐四重奏(两位哥哥拉小提琴,舒柏特中提琴,父亲大提琴)。这一切,使他直接体会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得到了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13岁时,开始写作器乐曲,15岁谱出最早的序曲,16岁完成第一交响乐(D大调)。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很多歌曲、大合唱、奏鸣曲,和奥地利民间舞曲素质的12首小步舞曲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已显露出舒柏特抒情性和歌唱性的创作风貌。

1813年,渴望做一名自由艺术家的舒柏特,毅然离开寄宿学校,但是为了谋 生和逃避兵役,只好在他父亲的学校里充任代用教师(这个职务可以免服为期14年的兵役)。在1813-1817年的几年中,舒柏特坚持自学和写作,同时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并深入钻研了德、奥的民间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写了5部交响曲、15首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唱剧、喜歌剧、宗教音乐、室内音乐等,而收获最大的是他写了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纺车旁边的玛格丽特》、《魔王》、《野玫瑰》、《鳟鱼》、《死神与少女》等,显示了舒柏特非凡的创作才能和鲜明的歌曲创作方面的特点。

1818年,舒柏特坚决抛弃了教师职务,来到维也纳,愤怒的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舒柏特一直没有固定的职务(他生性讨厌礼义,更不肯做宫庭乐师而听命于显贵)。因此,1818-1828年这10年中,他是在穷因潦倒中度过的。但是,这10年也是他创作思想更成熟、更定型的时期,新的作品像洪流一般从他笔下流出。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进步的艺术家小组。宫庭歌剧院歌手佛格尔(Vogl)成为第一位“舒柏特歌手”,不断演唱和介绍他的歌曲。从25岁起舒柏特的作品才慢慢有人出版,也获得一些声誉。但是,所得的稿酬却少得可怜,天才的音乐家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

由于朋友们的调解,1822年,舒柏特和他的父亲重归于好。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上,疾病的折磨和现实生活对他的精神折磨一起向他袭来,使他陷入深深的育痛苦之中。他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我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觉得第一件事物都具有青春气息的那个幸福的时候了,来代替它的,是对悲观现实的不幸的默认,幸而我还在尽可能地用我的想像力来装饰这个现实。”“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已化为乌有,爱情和友谊也只能带给我痛苦,我的安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了^”。

1828年3月26日,朋友们在维也纳为舒柏特举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品演奏会,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长期的穷因生活和精神折磨,使舒柏特一病不起,同年11月19日逝世。死时还不到32岁。根据他的遗愿,亲友们把他埋葬在一年前去世的贝多芬的墓旁(一年前他曾为贝多芬的葬礼执绋)。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舒柏特最后10年的代表作品有:《未完成的交响乐》、《C大调交响乐》、《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郎》(Die Schone Mullev)、 《冬之旅》(Wintevveise)以及《天鹅之歌》曲集等。

舒柏特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体裁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歌曲、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小品。就其创作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在反动的梅特涅政权残酷的高压政策下,舒柏特的题材是以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从中表现出社会给人们所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突出地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徘徊。同时,也有许多

表现出人类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体验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生活与流浪、孤独、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互相交织着。

舒柏特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他把民间音乐的素材与古典的体裁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民间歌曲和风俗舞蹈是他作品的艺术基础。

歌曲的影响贯串在舒柏特人部创作之中。他用如歌的曲调来表现器乐作品中主导的、诗意的形象。而且往往用以前创作的抒情歌曲的曲调来作为器乐作品的主题,如《“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便是歌曲“鳟鱼”主题的变奏;《d小调四重奏》采用了歌曲“死神与少女”的主题;《钢琴狂想曲》是用“流浪者”歌曲为主题等。

舒柏特的和声具有逻辑性。他充分运用大小调和各种三度调性对比以主等音转调等手法,呈述的方法也很多样。同时,通过调性、音区、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刻画音乐形象,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等,具有典型的浪漫派的音乐风格。

相关资料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9626.html

2.http://www.xgesx.cn/blog/user1/wangyoulie/archives/2006/2007.html

上一篇:本·伯南克

下一篇: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