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良

时间:2023-12-11 19:04:52编辑:小周

崔国良的个人简介

崔国良(1931.7.7-)。固体火箭推进剂与发动机专家。河北省阳原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61年获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研究员、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人物简介

姓名 崔国良

任教专业 理学-材料科学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性别 男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物生平

崔国良,1931年7月7日(农历5月22日),出生于察哈尔省阳原县(今河北省阳原县)小县城的一个普通人家,父母都是平民百姓,凭籍一片薄田为生。阳原县地处穷乡僻壤,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百姓普遍生活困苦。崔国良的家庭也非富裕之户,因此在他读完小学后不长时间,就被家里送到张家口一个小商店里当学徒工,这时他只有14岁。在旧社会里,学徒就是奴仆,他每天只是烧火做饭,跑前跑后,端盆倒水,伺候店主,根本谈不上什么习技学艺。屈辱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心理渐渐萌生了要上学、学本领、走出去的念头。于是在1946年,张家口惟一的、又是公费的中学――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招考二年级插班生时,他毅然偷偷去报了名。时值寒冬,崔国良干完了早晨例行的工作后,手提毛笔和墨盒,从张家口市的南端急匆匆地步行到城北这所中学的所在地。当坐在考堂上时,他惊讶地发现两手的末节手指已冻得变白发僵了,只能满把握笔答卷。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有幸的是苦难换来了甘甜,他非常珍惜,在学校里一心读书,发愤学习。两年后毕了业,旋即考进北京第三中学读高中。他真的走出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了。不久,北京宣告解放,一个新天地展现在他的眼前。首先是享受到了人民助学金,不用为生活问题而犯愁了。于是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同时在党的抚育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51 年高中毕业,考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学习。该校在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时改为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后,他读推进剂专业。在新中国的大学里,学习条件好,生活靠政府,他如鱼得水,一如既往地努力,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活动,学习更加勤奋,政治思想也愈趋成熟,理想信仰亦日益坚定。在1956年毕业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崔国良经过考试被遴选为留苏研究生。随即人北京外语学院学习俄语,1957年9月,进入前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专攻固体火箭推进剂。这一专业实际上是国防部五院李乃暨主任在他出国前为他选定的,也就是说从那时他就被安排好将来要投身航天事业了。在莫斯科4年间,他一方面更加扎实地学习理化基础理论,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掌握基本研究方法。这夯实了他的专业基础。当时他研究的课题是,筛选表面活性物质,改善硝化棉吸收硝化甘油的动力学过程,以提高双基药的均质性,减小其燃速的波动。他的课题研究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5月回国。

崔国良回国后,立即加入国防部五院在三机部第三研究所联合开发固体火箭技术的队伍,投身固体复合推进剂研究,从此就与这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随着这一事业组织机构的变迁,他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直到航天部、航空航天部、航天总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委、秘书长、副主任等职务,并曾担任内蒙七机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型号副总设计师,原国防科工委固体推进剂专业组组长和高能推进剂联合攻关组组长等。在这些岗位上,他主持或领导研究成功聚硫橡胶、聚丁二烯丙烯酸、端羧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以及硝酸脂型等诸多品种的固体复合推进剂。在攻克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中的不稳定燃烧、药柱裂纹和装药脱粘等三大技术难关和解决众多型号固体发动机研制中的种种难题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代和改进型返回式卫星、第一颗和改进型通信卫星,以及多种战术导弹等的成功发射中,都凝聚着他的业绩。可以说,在我国固体复合推进剂从低能到中能再到高能的发展道路上,在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的前进征途中,时时倾注着他的心血,处处挥洒着他的汗水。也因此他多次受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外还获得光华基金一等奖,航天奖等多项奖励,并于1980年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92年、1993年分别荣立航空航天部三等、二等功各一次。他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8年被选为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曾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这些是国家和人民对他几十年的工作成就和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

崔国良在国内外学术技术界也多有兼职,曾任原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备部)科技委固体推进剂专业组组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还曾被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聘任为兼职教授;他还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成就荣誉

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负责研制成功多种推进剂,广泛用于战略、战术和宇航发动机,有3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研制成功含铝推进剂,根除了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解决了大型药柱裂纹;提出人工脱粘方案,保证了药柱结构完整性。任某高性能推进剂联合攻关组组长,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经验证达到了高比冲、高密度、高力学性能、高装填分数的目标,使我国成为拥有当今最先进推进剂的国家之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论文

三维燃面计算方法的比较与实体造型方法的特点

上一篇:比尔盖茨

下一篇:陈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