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光

时间:2023-12-12 09:00:27编辑:小周

程璧光的个人简介

程璧光(1861年-1918年2月26日),广东香山人;中华民国初年海军将领。程璧光原为广东水师广丙号舰管带,曾参加甲午战争。北洋舰队覆没后,由程向日军提交降书。事后程被革职,转而参加革命。民国成立后,一度任北洋政府下之海军总长。同乡老友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后,程率舰队南下广州支持护法。后于广州被暗杀。

人物生平

早年

程璧光,字恒启,号玉堂,中山县(市)南区田边村人,生于农民家庭,父程培芳,字立培。璧光排行第三,父亲程培芳在美洲经商,1871年病故于檀香山,璧光扶柩归里。1872年,以生计无着,投奔其姐夫陆云山。时福州船政局刚制成“靖远”炮船,由陆云山管带,陆云山命程璧光习航海术。

加入海军

1875年,程璧光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驾驶。毕业后上“扬武”舰当练习生。后历任南洋水师“超武”炮船管带、“元凯”炮船管带、福建水师学堂教习、广东水师“广甲”快船帮带等职。积功擢都司,调升“广丙”舰管带。

甲午海战

1894年5月,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往北洋会操,演习时“广东三船沿途行驶操演船阵,整齐变化,雁行鱼贯,操纵自如”,“中靶亦在七成以上”。会操结束后,朝鲜局势渐趋紧张,程璧光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此议,“广乙”、“广丙”二舰因留北洋,“广甲”舰返回广东解送岁贡荔枝后,亦留北洋。于是广东三船皆编入北洋水师。

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附近海面挑起战争,9月17日,北洋海军主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展开大战,当时“广丙”在港口执行警戒。中午12时50分战斗打响后,程璧光指挥“广丙”舰于午后1时半赶到战场投入战斗,2时40分,“广丙”发炮击伤日舰“西京丸”,并引发火灾,“福龙”鱼雷艇趁机发射鱼雷两枚,当时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海军中将正乘坐在“西京丸”上,自以为“我事已毕”,惟瞑目待毙。可惜两枚鱼雷都未击中,侥幸逃脱。海战中,程璧光腹部被弹片击中,血染内衣。

1895年1月30日,日军开始进攻威海卫,此后北洋海军被困于威海卫港内。2月11日,提督丁汝昌和护理左翼总兵署“镇远”管带杨用霖皆拒降自杀。部分洋员与威海卫营务处提调牛昶炳等商议降事,决定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以丁汝昌名义向敌乞降。12日,由程璧光乘“镇北”炮舰将投降书递交给日军旗舰。17日,日军开进刘公岛,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末时期

战后,程璧光被革职回故里。其弟奎光,时任广东水师“镇涛”船管带,因与孙中山同乡关系,在广州加入兴中会。程璧光归乡后,经孙中山及其弟劝说,亦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计划泄露,程璧光逃至南洋槟榔屿。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洲,路过槟榔屿时,程璧光谒之,李鸿章劝其回国并为之请免甲午之战全军覆没之责。

程璧光回国,复供职于海军。后历任兵舰管带、船政司司长、统领巡洋舰队等职。1911年4月,曾率海圻号巡洋舰远赴英国,参加英王加冕仪式。后因古巴和墨西哥发生大规模的排华事件。程遂帅舰访问古巴,当地华人热烈欢迎,而古巴总统慑于海圻舰军威,只得向程璧光表示:“古巴军民绝不会歧视华侨。”海圻号在古巴停泊,计划休整后访问墨西哥,墨西哥政府不等海圻舰造访,便就排华事件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中国军舰才取消了访问。程璧光在航行中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炮舰外交。

北洋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闲住在上海。但袁对他住在南方很不放心。1913年春,袁派员邀他入京,聘为海军高等顾问,继又任他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参议。其后,袁世凯阴欲复辟的逆迹渐显露,程璧光内心很是郁闷。1915年秋,他曾给朋友写信说:“惟时势不佳,实足令人厌世,恨不得早死为快也。”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黎元洪早年供职水师时,曾在广甲舰任管轮,为璧光属下。此时,极力推荐程璧光为海军总长,得国会通过。程在以后的“府院相争”中,站在“府”的一边,成为黎元洪的支持者。

1917年4月,在对德宣战问题上,黎、段之间的矛盾白热化起来。为了向总统和国会施加压力,段祺瑞电召各省督军入京,于25日举行军事会议,海军总长程璧光与陆军训练总监张绍曾也被邀出席。段宣布其对德宣战的主张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张“赞成总理外交政策”的签名单塞给出席者,让大家签名。各省区督军或其代表,皆仰承段的意旨,签署“赞成”,惟程璧光写:“如国会一致,当服从多数民意。”使段很不高兴。其后,参战案经国务院提交到众议院审查时,段祺瑞指使军警、流氓,演出“公民团”包围议会,殴辱议员的闹剧,一时群情激愤,舆论大哗。程璧光与外交总长伍廷芳、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等向段建议内阁引咎总辞职,被段拒绝。于是当天晚上,程璧光等四人分别向总统提出辞呈,使原来就残缺不全的段内阁只剩下“总理”一人。到5月23日段祺瑞被黎元洪免去总理职务后,北洋系各省督军在段的唆使下,纷纷宣布独立,并准备以武力逐黎。程璧光见事机危迫,即电饬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舰驻扎大沽,表示对黎的支持。6月初,程曾请黎离京南下,愿率舰队护送,黎不同意。程不得已只得先行出京,9日抵沪,当日即召集各舰舰长开会,研究对付叛督办法。

护法时期

自段祺瑞当国,挟督军团乱政以来,西南各省及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都站在同情黎的方面。程到沪后,与当时在沪的孙中山、唐绍仪、岑春煊三人有所接触,研究共同拥黎反段的办法,中山曾为海军筹措军费,鼓励程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

6月,张勋北上,国会被迫解散。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日本使馆。程璧光在沪闻讯,派军舰三艘北上秦皇岛,想迎接黎元洪南下,未成功。3日,程与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联衔发表了声讨复辟、拥护共和的檄文。

1917年,孙中山鼓励程璧光与北洋政府脱离关系。7月21日,程璧光率部分舰只举义南抵广州,并于次日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史称护法舰队。9月10日,军政府成立,孙中山被选为大元帅,程璧光任海军总长。1918年2月26日,程璧光在广州遇刺身亡,刺杀主使人至今成谜。1919年1月20日,广州军政府追授为海军上将。1922年7月20日追赠其为勋一位海军上将。

程璧光传略

程璧光,字恒启,号玉堂,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生,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父亲程培芳在美洲经商,1871年殁于檀香山,璧光扶柩归里。营葬后,迫于生计,在福建依靠姐夫陆云山生活。云山时任靖远舰管带,命其习航海术。十五岁,入马江船政局的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被派当扬武舰见习生,后历任超武舰帮带、元凯舰管带、福建水师学堂教习、广甲舰帮带,广丙舰管带等职。

广甲、广乙、广丙三舰皆广东水师。1894年,广东水师派程璧光为粤舰领队,率领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北上会操。会操毕,中日战争将爆发,粤舰被留作后备力量。璧光上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请求率领粤舰赴前线作战。李鸿章许之,于是三舰编入北洋舰队参战。璧光奉命率舰护陆军东行,在大东沟洋面与敌舰接仗。一次,璧光立广丙舰上指挥作战,腹部受伤,血染内衣。

黄海大战后,李鸿章即采取“保船避战”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内,不准出海作战。1895年1月,日军进犯威海卫,月底,威海卫南北炮台均沦入敌手。日海军堵塞威海卫东西港口,由海陆发炮夹攻,清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遂陷于绝境。提督丁汝昌下令各舰管带沉船殉国,或冒死突围,士兵哗噪抗命,各管带亦拒绝执行。丁汝昌不得已,2月11服毒自杀。丁死后,海军副提督英人马格禄(Mu2032clure),伙同美国顾问浩威(Howie),借丁汝昌名义作降书,派程璧光向日本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投递。这是他一生对人讳言的事。

甲午战争后,程璧光被解除官职返里。

在这以前,孙中山在广州策划革命时,经常与陆皓东、郑士良等聚谈时事,璧光与其弟奎光因与中山同乡关系,时常参加聚谈。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并建立兴中会广州分会,程奎光(时任镇涛舰管带)人会为会员。程璧光解职返里后,中山着奎光约他见面,劝他入会。璧光初表现犹豫,经其弟力劝,才答应入会。1895年10月,兴中会起义的计划泄露,中山出走,程奎光与陆皓东等被捕牺牲。璧光惧牵连,逃到南洋槟榔屿,久久不与革命党人发生关系。

1896年春,李鸿章出使赴欧,路过槟榔屿,程璧光请见。李问程何故南来,程答:“甲午之役全军覆没,朝廷方降罪矣。”李说:“此大事于一人何尤,且归,吾当为君电解之。”于是程璧光回国,复职于海军衙门。

1896年6月,李鸿章推荐程璧光为监造军舰专员赴英。1899年,程璧光率海天,海圻二舰回国,担任海容、海圻等舰管带。以后又调任北洋营务处会办。1907年,陆军部内设海军处,程入部为船政司司长。1909年,筹办海军事务处成立,南北洋海军统一分为巡洋、长江两舰队,程璧光统领巡洋舰队。1910年冬,清廷改筹办海军处为海军部,以载洵为海军大臣,程璧光任第二司司长,载洵对程相当倚重。

1911年5月,英皇乔治第五行加冕礼,清庭派贝子载振为大使,程璧光为副使聘英致贺。事毕,程又奉命率舰前往墨西哥、古巴慰问华侨,道经美国,曾入谒美总统。这时,清庭在英订造的肇和、应瑞两舰造成,程奉命从古巴再到英国,携两舰回国。

同年10月,当武昌起义爆发时,程璧光尚在英未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有使其主持海军之议,伍廷芳等电促他速回,但他延宕到1912年夏才回到上海,袁世凯早已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了。程见此情况,遂辞去一切职务,闲住在上海。但袁对他住在南方很不放心。1913年春,袁派员邀他入京,聘为海军高等顾问,继又任他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参议。其后,袁世凯阴欲复辟的逆迹渐显露,程璧光内心很是郁闷。1915年秋,他曾给朋友写信说:“惟时势不佳,实足令人厌世,恨不得早死为快也。”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黎元洪早年供职水师时,曾在广甲舰任管轮,为璧光属下。此时,极力推荐程璧光为海军总长,得国会通过。程在以后的“府院相争”中,站在“府”的一边,成为黎元洪的支持者。

1917年4月,在对德宣战问题上,黎、段之间的矛盾白热化起来。为了向总统和国会施加压力,段祺瑞电召各省督军入京,于25日举行军事会议,海军总长程璧光与陆军训练总监张绍曾也被邀出席。段宣布其对德宣战的主张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张“赞成总理外交政策”的签名单塞给出席者,让大家签名。各省区督军或其代表,皆仰承段的意旨,签署“赞成”,惟程璧光写:“如国会一致,当服从多数民意。”使段很不高兴。其后,参战案经国务院提交到众议院审查时,段祺瑞指使军警、流氓,演出“公民团”包围议会,殴辱议员的闹剧,一时群情激愤,舆论大哗。程璧光与外交总长伍廷芳、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等向段建议内阁引咎总辞职,被段拒绝。于是当天晚上,程璧光等四人分别向总统提出辞呈,使原来就残缺不全的段内阁只剩下“总理”一人。到5月23日段祺瑞被黎元洪免去总理职务后,北洋系各省督军在段的唆使下,纷纷宣布独立,并准备以武力逐黎。程璧光见事机危迫,即电饬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舰驻扎大沽,表示对黎的支持。6月初,程曾请黎离京南下,愿率舰队护送,黎不同意。程不得已只得先行出京,9日抵沪,当日即召集各舰舰长开会,研究对付叛督办法。

自段祺瑞当国,挟督军团乱政以来,西南各省及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都站在同情黎的方面。程到沪后,与当时在沪的孙中山、唐绍仪、岑春煊三人有所接触,研究共同拥黎反段的办法,中山曾为海军筹措军费,鼓励程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

6月,张勋北上,国会被迫解散。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日本使馆。程璧光在沪闻讯,派军舰三艘北上秦皇岛,想迎接黎元洪南下,未成功。3日,程与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联衔发表了声讨复辟、拥护共和的檄文。

当段祺瑞在北方布置圈套,引张勋上钩,又以讨逆英雄自居,拒绝恢复约法时,孙中山在南力酝酿的护法局面略有头绪。7月上旬,孙中山、章太炎等乘海军军舰先行赴粤。21日,程璧光与林葆怿率领第一舰队南下广州,翌日,海军自主宣言自沪发出。宣言否认国会解散后的非法政府,提出三项主张:(一)拥护约法;(二)恢复国会;(三)惩办祸首。

这是程璧光在中山示意下发出护法的第一声。当时海军第一舰队拥有较大的巡洋舰,是海军主力。南下护法的第一舰队军舰先后有海琛、海圻、永丰等八舰,连同原驻广州的楚豫、永翔二舰共计十舰。舰队南下途中,段祺瑞着萨镇冰、刘冠雄来电劝诱北归,程、林未予理会。海军的这一行动,使护法声势加大,也使北洋军阀大为震惊。

第一舰队抵粤后,受到各界的欢迎,同时国会议员即纷纷南下。9月1日,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10日,军政府宣告成立,程璧光任海军总长。

广东当时是桂系军阀的势力范围,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陈炳j为广东督军。但又有李耀汉、李福林、魏邦平等广东地方势力。桂系对中山军政府采取表面不干涉,实际不承认、不支持的态度。在这几种势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程璧光由于兼有广东人、国民党元老和桂系的朋友三种身份,受到各方面的拉拢,成为调和派。

先是,广东省长朱庆澜(当时倾向孙中山)有警卫军二十营,称“省长亲军”,由陈炯明任“亲军”司令。8月中旬(海军抵粤不久),朱庆澜忿桂系排挤,邀请程璧光、李烈钧、陈炯明密谈,打算把“亲军”改编为由程指挥的海军陆战队,免为桂系吞并。8月26日,朱被排斥下台,“亲军”二十营被陈炳j强行接收了去。与此同时,段祺瑞以中央名义派傅良佐代谭延]为湖南督军,9月9日傅良佐到长沙,湖南形势日急。到这时,陆荣廷才感到北军南犯,有侵犯桂系地盘的危险,必须调整与孙中山军政府的关系。10月2日,陆邀请程璧光来南宁举行会谈,决定了两广当局联名讨段,援湘的计划,由程璧光、陈炳j、谭浩明、李耀汉通电声讨段祺瑞的罪行,提出迎黎复职,恢复国会等主张,并任谭浩明为援湘联军总司令,出兵援湘。通过程壁光这条渠道,11月陆荣廷又邀军政府大元帅代表举行梧州军事会议,陆同意了把二十营“省长亲军”交还国民党,由程璧光节制、陈炯明指挥,去福建开辟进攻北洋政府的第二战场。

两次会议后,桂系表面与军政府合作,暗中却玩弄联冯制段的花招,向北方伸手求和,并处处与孙中山为难。中山气极了,想用海军驱逐粤督陈炳j,因程壁光不主张与桂系决裂而未实现。1918年1月3日,孙中山直接密令豫章、同安二舰舰长炮击观音山督军署,代理广东督军莫荣新电请程璧光调处,程急忙命令两舰停止炮击,并将两舰舰长撤职。

军政府与桂系之间的矛盾,虽到了几乎决裂的程度,但1月下旬,湖南方面的桂湘联军进攻北军,收复了岳州,同时在广东方面,桂军林虎,沈鸿英等部对受段祺瑞驱使的龙济光也展开了进攻,这是中山系国民党人所欢迎的,于是矛盾又暂时缓和。在此形势下,孙中山命陈炯明率粤军进驻汕头,方声涛率滇军进驻潮州,准备开辟福建战场,以与湖南战场相配合。程璧光原决定率各舰出发,协助征闽,及闻讨龙战争开始,遂调遣军舰游弋北海、闸坡、崖门等地,堵截龙军。海军的活动,使从琼崖登陆的龙军与其根据地失去联系而败退。

孙中山的军政府在法理上应是护法各省的最高权力机关,但事实上两广、滇、黔、湘皆是自主的独立王国,各省军阀自行其是,使军政府形同虚设。而程璧光虽名义上为军政府海军总长,但他更多地迁就地方军阀,与中山精神很不协调。1917年冬,唐继尧、岑春煊、李烈钧等有组织西南各省联合会以谋护法各省之统一的倡议。岑、唐以及陆荣廷是想以联合会取代军政府的职权,并准备与北京政府妥协谋和。1918年1月,公布了条例,并开了成立会。对此会的成立,程璧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条例一经宣布,就遭到国民党人的反对和章太炎的痛骂,称之为“李完用第二”。

联合会议搁浅,滇、桂军阀又与政学系议员,益友社员相勾结,策动以联合会与军政府合并,把军政府改组为合议制,以削弱大元帅的权力。程璧光为此向中山疏通,并于2月2日由程璧光邀请孙中山、莫荣新等在海珠开会商讨,使中山不得不表示同意。

当军政府酝酿改组期间,广东军人李福林、魏邦平,翟汪等人,借口龙济光部尚未荡平,电请陆荣廷以莫荣新专任讨龙军总司令,而以程璧光兼任粤督。这是广东地方势力以“粤人治粤”的口号,排斥桂系势力的表示。正当这一易督活动进行之际,2月26日下午八时,程璧光被人刺杀于广州海珠(海军办事处所在地)对岸,弹中胸部,即时殒命。一般疑刺客为桂系军阀陆荣廷、莫荣新所派遣。军政府大元帅追念程璧光护法之功,在广州海珠公园为之建立铜像,以兹纪念。遗体于1919年1月葬于江苏宝山。(1960)

个人轶事

民主易帜

在远航美洲时,得知清朝已经灭亡,官兵们纷纷请求程璧光宣布易帜。程的做法非常“民主”,他下令全舰官兵在舰上集合,然后下令拥护满清的站左舷,拥护共和的站右舷。这个类似内伊元帅率军面对拿破仑时的做法引来了全体的欢声雷动,所有的人都站到了右舷,连舰上的吉祥物波斯猫都不例外。

访问美国

程还率领中国海军官兵应美国政府邀请进行了访问,为格兰特将军墓献上了花圈。格兰特作为将军威名远扬,作为总统却糟糕之极,被评为美国最糟糕的十个总统之一,死后能够得到中国人如此的尊崇,也算可以瞑目了。

遇刺之谜

现场情况

程璧光从议员苏某的酒筵上回家后,曾往返于秘书室三次,叮嘱秘书把适才收到的来电诵读一遍,指示了处理意见,然后整衣匆匆外出,仆人吴某 跟随其后。不过 20 分钟,外面陡然响起枪声和人声,仆人吴某飞奔入内,大声叫道:“总长被刺啦!快来人呀!”大家急忙随之奔出户外,吴姓仆人接着说:“我送总长下艇渡河,看到对岸有人向总长发枪。”说话间,渡艇已掉头回到海珠,程璧光正倒卧在艇中。诸人慌忙下艇,把程璧光抬入卧室。 这个仆人吴某,可以说是程璧光遇刺时的隔河目击者。遗憾的是他只看到对岸有人向程璧光放枪,至于凶手的身材、打扮、面容,均未见到。程璧光遇刺的目击者,还有两个为他摇船的“D妇”(广东沿海的一种船家妇女),她们提供的情况稍微详细一些。据说,她们把船摇到对岸后,程璧光踏上水梯,准备登岸,走到最末两级的时候,突然有凶手窜出向程璧光连发两枪。当即听到程璧光高呼:“抓凶手!抓凶手!”转身欲回艇,但是已经力不能支,全身倾倒于木梯上。D妇母女把程璧光扶回小船,此时程 已奄奄一息了。人们追问凶手作何打扮,D妇母女说:当时,天已昏黑,景物已难以辨认。行凶者好像有两个人,都是穿的黑色短衣,一副夜行人打扮, 埋伏在木栅栏旁,当小艇靠近时,突然冲出,迎面枪击。附近的行人听到枪 声后都狂奔散去,凶手即乘机逃逸,转眼不见踪影。D妇母女提供的情况, 比吴姓仆人为多,她们看到了行凶者的服饰、人数和埋伏地点,但这点线索, 对于查找凶手来说,仍是远远不够的。

验尸报告

被刺一个小时后,法国军医加沙布博士对其作了详细的尸体检查,并写了如下的验尸报告:“程总长被击时,一弹由其左体之第四肋骨空间穿入胸部,复由其第五肋骨空间穿出,其胸前及复胸之衣,均为大动脉之血淹浸。查验时,体尚温暖,未僵硬。综以上之观察,可断定总长被枪击后, 当即殒命。其致毙之原因,乃一子弹由右向左斜下,贯其心肺,及心之左下房而出。”

凶手分析

程璧光被刺的原因,也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有些论者写道:“1918年1月,两广和滇、黔等省军阀在广州组成u2018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u2019,同孙中山主持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他们枪杀了拥护孙中山的海军部长程璧光,并勾结国民党右派议员操纵非常国会。”西南军阀认为海军是当时孙中山所实际能够依靠的军事力量,而孙中山又主要是通过程璧光这个关键人物来联合海军的,除去了程璧光,就等于对孙中山釜底抽薪。显然,这些论者认定程璧光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拥护孙中山”, 从而成为西南军阀破坏护法运动的障碍,遭到西南军阀的忌恨,中了滇桂军人的黑枪。

但是,征诸史实,这种说法不一定合乎情理。因为程璧光虽是追随孙中山南下护法的,但是到了广州以后,由于握有两广财政的桂系军阀以供给海军军饷为笼络,他便已由拥护孙中山转而依附桂系了。时人说,“因大元帅 府款项支绌,海军人员遂琵琶别抱,转视线于莫荣新。”护法阵营内部,主要存在着三种力量:一是西南军阀;二是孙中山系;三是海军。海军的向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法海军虽由孙中山动员南下,但孙在广东并无可靠 的财源,而桂系则握有两广财政。为了孤立孙中山,西南军阀允诺每月拨10万洋元为海军饷糈,海军遂因此而转向,“先是依违于桂系和孙中山之间,以后更VV倾向桂系”,在一系列问题上站在桂系一边牵制孙中山。程璧光曾提议推荐陆荣廷为西南盟主,“主持大计”;而在“非常国会”已经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后,程璧光竟也迟迟不受孙中山委任的海军总长一职,孙中山亲登“海圻”舰敦请也无济于事。这意味着海军不愿直接受辖于军政府,而要保持独立性。在公开场合,海军也很少表示拥护孙大元帅,而仍是要求黎元洪复位,提议陆荣廷出任护法首领。

在护法各派的内部冲突中,程璧光采取偏袒西南军阀的立场。西南军阀的一再刁难和阻挠,使孙中山忍无可忍,1917 年底决定以武力驱逐桂系督 军,命令海军炮轰督军署所在地观音山。但是程璧光唯恐开罪桂系,拒绝执行,并把海军舰艇都调至黄埔,严加看管,以防孙中山直接指挥海军。某次,孙中山侄子孙振兴乘船运送新兵从黄埔经过,海军竟突然开枪射击,孙振兴当场饮弹而亡。本来,在孙中山率海军南下护法之初,西南军阀还因畏惧海军力量面对国民党人“不敢显有异同”,此时海军的表现使桂系顾虑顿消, 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破坏护法,督军莫荣新竟然接连把孙中山派出的招兵人员诬为“土匪”,就地枪决。孙中山忍无可忍,再次于1918 年初炮打督军 署。鉴于上次海军拒不执行命令,这次孙中山亲率卫队登上军舰,命令海军 开炮。谁知第二天程璧光就以擅自行动为由,把执行孙中山命令的“同安” 舰长温树德和“豫章”舰长吴志馨撤职,引起护法人士的强烈不满。孙中山把粤军和部分滇军列为尊重军政府的部队,而把海军剔除在外;随后,他又公开批评海军到粤后不肯急进,过于小心,以致使护法运动“以最好之时机, 最易之事业,亦不能稍有起色。”

南下海军对护法运动所起的最大不良影响,是积极参与组织“护法各省联合会议”和改组军政府的活动。1917 年底,海军附和桂系,联名发表“护法各省联合会议条例”,规定以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和海军程璧光为联 合军事代表,而孙中山则只居一个政务委员空名。这样,所谓“护法各省联 合会议”,实际上成了“拥护实力派以抵触军政府的组织”。护法人士称此为“乞降之兆”,章太炎说:“观其条例行事,干预宪法,则是倪嗣冲第二也;预派议和代表,则是李完用第二也”;主张“早应派遣警兵立时解散”。联合会议搁浅后不久,海军又与滇桂军阀和一些投机政客提出“修正军政府 组织案”,要求废除大元帅,设多人总裁,实际上是要剥夺孙中山的领袖地 位,使实权掌握在西南军阀手中。军政府改组后,孙中山愤而离穗赴沪,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以往论者多将护法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西南军阀的破坏,当时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的邵元冲则指出:“桂系即使横暴,若海军能坚持护法南下时之主张,则桂系犹将有所忌惮而不敢恣睢。无如当时之海军惟利是附,一经桂系之利诱,即不能自坚其初心,桂系遂益得而为所欲为矣。” 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觉悟到,旧式海军“皆无才而多坏”,理解到革命不能依靠陆上军阀取得成功,同样也不可能依靠海上军阀得到胜利,从而产生出“将全国海军根本改革之决心”。

凡此种种,都表明程璧光在政见上与桂系并无分歧,显然,程璧光与西南军阀搭档得很好,与孙中山则离心离德,既然如此,滇桂军阀有什么必要采取极端手段暗杀他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程璧光之所以被刺,是由于他与桂系军阀的权力之争, 被时任广东督军的莫荣新买嘱刺客所暗杀。章太炎撰《赠勋一位海军上将前海军总长程璧光碑》文中说:1918年2月,“始议改建军政府,以政务总裁易元帅,孙公尚持重,久亦不能违众议。议未定,广东人欲以君(程璧光)为督,而君由是殇也。”又说:当传闻将由程璧光取代莫荣新为广东督军时, 程璧光收到了许多善意的警告书和恶意的恐吓信,但他均付之一笑,不以为 然,没有加强戒备,终至遇刺身亡。

这种看法,同样有懈可击。要程璧光担任广东督军的议论,这并非第一次,在此之前就曾经有过一次。1917 年 8 月,广东督军陈炳j秉承陆荣廷的 旨意,逼走了亲近孙中山的广东省长朱庆澜,并处处阻挠军政府的行动,结果护法人士和广东民众强烈要求撤换陈炳j,陆荣廷迫于众怒,遂建议程璧光继任广东督军,但程璧光却声称无意督军之任,一再推辞不就。据台湾出版《程璧光殉国记》载:陆荣廷曾对程璧光说:“治粤仍以粤人为宜,广东督军的职位,非你程璧光莫属”。陈炳j和广西督军谭浩明,也都在一旁反复劝说和敦促,但程璧光仍“力谢不敏”,表白道:“我此番率海军南下, 是为护法救亡而来,事情如果涉及到个人权位,就不是我所乐意听的了。” 一天晚上,程璧光已入睡,谭浩明突然来访,“复以督军事相怂恿”,自称 他系诚心推戴,别无他意,希望程璧光千万不要怀疑,但程“仍坚拒,不为所动”。所以才由莫荣新继陈炳j任广东督军,连孙中山对程璧光的“小心 谨慎”也大为不满。既然上次由桂系军阀首脑陆荣廷提议程璧光接任粤督, 程都始终不为所动,又怎么能断定他这次就一定会破例呢?史料记载:当传闻程璧光将取莫荣新而代之的时候,实际上是“粤人推戴公之意虽殷,惟公始终不允担任”,并一再支持莫荣新留任粤督。考虑程璧光的用心,“一则欲表示自己绝无权利争竞之意,以为同人倡;一则欲以其全力经营西南大局之发展,不欲以粤事分其精神,此其所以对于粤督一席,屡让不逞也。”这 里的分析也许有溢美之嫌,但起码当时程璧光已经看出广东督军一职是一颗烫手的栗子,他不敢也不愿去捅桂系这个马蜂窝。对于程璧光的态度,莫荣新当然是清楚的,也就犯不着担心他来抢自己的位置:况且,在桂系和孙中山系相持并峙的局面下,程璧光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两方面都要争取他, 恐怕谁都不至于愚蠢到刺杀他而冒与海军为敌的危险吧?

其实,剖析程璧光被刺一案,不能只注意西南军阀的言行,而把北洋军阀完全排除在外。汪精卫在为《程璧光殉国记》作序时说:程璧光率海军舰队南下护法后,北洋政府曾派遣使者来向他“游说万端”,他却坚持说:“如 果想要我罢兵息争,并不困难,只要恢复约法、恢复国会就行。”由此可见, 程璧光之“与非法者争,为国是而争也。争之不已,而至于与非法者以兵革相见,为国是而兵革相见也。乃至以兵革相见之故,为奸人忌,以至于死, 为国是而死也”。程璧光在世,受威胁最大的是北洋系军阀。首先,程璧光与黎元洪关系非同一般。上引《程璧光墓志铭》说:“黎公既践位,锐意完葺,海军,知非君无可恃者,又时袁氏余挤犹在,举事数不如意,亦欲倚君为心膂,用以自强,以是委任甚专。君既视事,尽罢前总统昏制”。可见黎元 洪起用程璧光,主要目的就是要程掌握海军,结为强援,以与北洋军人相对抗。在黎元洪与北洋军阀的一系列冲突中,程璧光都是旗帜鲜明地率领海军 站在黎大总统一边,表现出鲜明的反段(祺瑞)立场。1916 年夏,段祺瑞上台伊始,废弃民元《临时约法》,数日后,海军各舰队暨各舰长即联合通电宣告独立,表示“非俟恪遵元年约法,国会开会,正式内阁成立后,北京之命令,概不承受”。1917年5月,段祺瑞故伎重演,指使暴徒包围国会,殴辱议员,时任海军总长的程璧光立即和其他内阁成员共同提出辞职,使段祺 瑞成为一个空头总理。同月,总统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总理一职,北洋督军蠢蠢欲动,企图举兵谋叛。海军闻讯,当即派遣战舰前往安庆江面,镇慑首先倡乱的安徽督军倪嗣冲。这些都表明,程璧光与北洋军阀不是一条船上的人,海军掌握在他的手里,北洋军阀就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其次,程璧光率舰队参加护法后,对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东南沿海省区威胁极大,连北洋巢穴京津也处于海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孙中山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向来革命之成败,视海军之向背。此次率海军主力舰队 南来,已操制海权矣”。他自信有了海军的援助,再出动1万陆军,那么只要10天就可以打到武昌,把握中原要冲,从而迫使北洋军“非降即逃而已”。 海军的南下,加强了护法阵营的武力,曾经支援护法军队攻占长沙,又曾配合护法军征讨福建,并且平定了两广地区与北洋军阀相勾结的叛乱。事实表明,程璧光可能会与西南军阀拉拉扯扯,但他与北洋军阀则是势不两立的。 由于程璧光率领海军主力舰队参加护法,增强了护法阵营的军事实力,使得北洋军不敢放胆进攻南方,对他,北洋军阀当然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当时,北洋军阀派遣许多密探在西南地区活动,他们的间谍报告中对程璧光 和海军的动向十分重视,这很可能就是在捕捉对程下毒手的时机。刺杀了程璧光,既可以彻底剥夺黎元洪的武力基础;也可以拆孙中山护法军队的台; 还可以在护法阵营内部制造矛盾,挑起争端,以坐收渔人之利;又可以利用刘冠雄等人把程璧光带走的海军重新拉回来为己所用。真可谓是一石数鸟之计!程璧光刚刚被刺,段祺瑞的主要助手徐树铮就立即致电新任北京政府海军总长的刘冠雄,认为南下海军失主,势必群龙元首,可能北归,要刘冠雄 “务乘此机切实注意,早日下手”。由此可见,刺杀程璧光,正是北洋军阀所迫不及待要做的事。

上述推测,不可谓没有道理。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确切的证据,而仅凭推理是不能成为历史的。所以,程璧光究竟为什么被刺,可以说还是民国史研究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人物评价

程海军出身,曾作降使,虽非其过,亦为受辱。后又卷入内争,以致身死。可说是乱世之中海军的一个悲剧。

上一篇:程仿尧

下一篇:杜里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