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治

时间:2023-12-13 22:20:11编辑:小周

陈守治的个人简介

陈守治,笔名陈瘦愚,号乐观词客,晚号乐观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南平县樟湖坂(今南平市樟湖镇)一个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后考入北平大学,因家贫无力支付费用,中途辍学,回归故里教书。

基本内容

陈守治先后任樟湖印山小学教员、西芹小学教员、福建陆军一旅三营书记长、南平县督学、尤溪县教育科科长及尤溪中学、省立沙县师范、南平中学、福州高农、福州第一中学等校教员、南社闽集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及福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50年代初停止执教,悉心编写有关中小学书籍,印行有《国语同音韵字典》、《注音符号手册》、《作文材料》、《作文指导》、《酬世应用文》等。还编著《闽腔注音符号》、《福州话怎样转变普通话》、《福州音简易识字法》、《同音母字表》、《毛主席诗词格律试释》、《暂用新韵》等稿本。

陈守治担任过多种报刊的编辑、记者工作。曾任尤溪《沉钟报》、《尤溪报》、南平《剑报》、《新南平》、沙县《心兵》、福建《小诗界》、《小闽声》、《兰心》等主编;任过南京《芳草》社记者,福州《超然日报》、《新民日报》、《福州日报》、上海《爱国报》、《馨报》、《晶报》、厦门《民钟报》的特约记者、特约撰述员。他主编的都是文艺版或文艺副刊。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杂文、剧本等文艺作品,发表于海内外报刊。出版著作有杂文《愚窝杂拌》,剧本《胡靖出家》、《女教师》等。

陈守治一生追求进步,酷爱文学,渴望以文会友,以期声气相应,参加福州逸社、常州苔岑社、上海乐天社、春申社、北京梯园雅集、汉口迪社、阜宁醒旧社、汕头壶社、南京芳草社和福建逸仙艺苑社,计39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应邀为有关部门写了许多回忆文章,如《回忆南社湘集及闽集》。有关南社诗词,辑入《南社丛谈》、《南社诗选》。

陈守治19岁开始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和词的创作。他提倡词学革新,主张在“婉约”、“豪放”两大词派外另立“平易”一格,接近口语、散文,变化入词,多抒情、少写景,多铺叙、少比兴,多白描、少典故,据事直书,以期“旧瓶装新酒”,读者易懂,新人易学。他的词作风格秀逸自然。词稿近万首,散见于海内外报刊、专集。出版有:《神交唱和集》、《乐天安命室词删》、《愚窝诗词话》、《愚窝诗词年刊》、《瘦愚三十初度唱和集》、《徐陈唱和词》、《乐天楼填词图题咏集》、《陈瘦愚词选》(上卷)等30多本。追溯南平历史,有词作留传下来,属于南平籍的仅4人,即北宋状元黄裳,南宋冯取洽、冯伟寿,南宋探花潘方。所以,陈守治在晚年时称“南平第五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守治被聘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积极为祖国的文化事业笔耕不止,写下10多万言的文史资料。在《红楼梦》勘误、孝女曹娥碑考等工作中作了不少贡献。第一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第13条注释,把福建军阀卢兴邦误为卢新铭,陈守治写信反映后,作了更正。

陈守治在耄耋之年,不顾年高体弱,依然渴望为祖国的文化事业作贡献。作品有《双剑化为龙》、《南平大事记》、《冯超骧传记》等50多篇。1985年还参与点校数10万字的民国版《南平县志》。91岁时,他赋诗一首:“幸叨微俸更何求,爱作诗文不肯休。在世寿须逾百岁,著书意欲到千秋。偶思振笔研红学,未得双栖慰白头。热血一腔心尚壮,进军u2018四化u2019助宏猷。”陈守治于1990年9月9日逝世,享年94岁。

上一篇:刁彝

下一篇:曹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