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麟

时间:2023-12-14 20:00:57编辑:小周

陈仁麟的个人简介

陈仁麟(1913―1994),福建龙岩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团政委等职,陈仁麒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旅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师政委、纵队政委。建国后,历任兵团政委、大军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我军的政治工作,善于团结军事主官,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战斗英雄董存瑞就是其部队产生的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基本内容

烽火连天,硝烟弥漫。
一群人民解放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英勇地向前冲杀。突然,敌桥[型暗堡吐出凶猛的[火舌,成片成片的[解放军指战员在敌军机枪扫射下纷纷倒在血泊中董存瑞――冀察热辽十一纵队九十六团六连六班班长,手撑炸药包,拉响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
一声巨响,敌桥型暗堡灰飞烟灭。
冲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发出呐喊,踏着英雄的血迹,旌旗所向,怒潮般地卷向敌阵。
这是我国广大观众熟知的革命战争电影《董存瑞》的一个片段。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
40年后,即1988年5月25日,纪念隆化解放40周年的日子里,一位两鬃斑白的老将军,再次来到了隆化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这位老人,就是当年隆化之战的指挥者之一、冀察热辽十一纵队政委陈仁麟将军。
陈仁麒将军后来在《纪念隆化解放四十周年》(《英雄血染隆化城》)中说:“每当我想起解放隆化时,各部队出征誓师会上,那高昂的士气,u2018誓死解放隆化u2019的决心,战斗中那种全军上下一往无前,为了人民的事业置生死于度外的气概,我总是激动不已。”
战火纷飞、戎马使F的解放战争岁月一一浮现在这位闽西龙川河畔走向大江南北的老将军的眼前,恍如昨日。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第十三旅闽籍两将军挥师攻坚围场。
1947年,被誉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转折年代。在东北战场,东北野战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迫使其转人防御固守。
“东总”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为改变东北战局,决心发动夏季攻势,指示冀察热辽部队予以配合,围场之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行的运动攻坚战。
原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在《战略性反攻中的冀热察部队》一文中回忆道:
1947年3月17日,冀热察军区发动热西战役的作战方案正式形成,决定首先夺取丰宁,然后指向风山或郭家屯,牵制围场、隆化之敌。3月25日,司令员段苏权、政委刘道生、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苏启胜等军区主要领导又一次审定了此作战方案,并报请上级审定批准。
“东总”3月二十七日报中央,建议热河、晋察冀采取大部队的进攻,牵制敌十三军、九十三军东调。
4月13日“东总”又致电冀察热辽军区,七天或十天后开展攻势,坚决果敢作战,配合东北大攻势。
4月20日,程(子华)代司令员兼政委和李运昌副司令员电示冀热察军区,为充分进行作战准备,把战役行动推迟到五月十一日,部队集结待命。
4月21日,冀察热辽军区电告冀热察军区:预定十三旅担任对围场主攻;五旅位于围场至隆化公路两侧、张家窝钵、姜家窝铺(边培山西)一带打援。
主攻围场部队冀热察军区独立十三旅,旅长黄鹄显、政委陈仁麟,一为闽西上杭人,一为闽西龙岩人,同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烽火走过来的铁军战将。(独立十三旅有关战斗情况参见本书《常胜“旅长”黄鹄显》)
围场,为当时热西重镇,位于隆化县城以北80公里处,隆化至多伦公路在镇中穿过,有三角山(小锥子山)、西大山(1316高地)、天宝山(1239高地)、锥子山,山山相连,地形复杂,山势险要。这些高山为围场守必据、攻必取的重要屏障。
围场守军自1946年10月7日进占围场之后,经过8个月的工事构筑,已形成完整的环形防御体系,守备坚固。国民党军狂妄地吹嘘“围场为热河第一坚强之据点”、“塞外前线之乐园”。
据守围场者主要为国民党十三军四师十团三营及战防炮连、保安三大队,总计千余人,“兵精”粮足,武器精良。
陈仁麟将军在纪念围场解放40周年之际,撰文《围场攻坚战》,深情地回忆道:
我至今还记得三十七团的干部战士在攻打围场的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校长李德生为纪念陈仁麟题词。攻出发地集结,宣誓出征的情景,为解放围场、夺取胜利,抱必死决心的英雄气概,气壮山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实现自己的哲言,为中国的解放在奋起冲锋中倒下的先烈们。段苏权将军在《战略性反攻中的冀热察部队》中说:
围场战斗打响后,各路打援部队积极活动,尤其是兄弟的十六旅和十七旅动作迅速,使得承德、赤峰、隆化、丰宁之敌受制于我各打援部队,眼巴巴地看着围场敌人被歼,没有一个敢于出面救援。这也是我们能够顺利打下围场的原因之一。
围场攻克,我夏季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已达到,于是五天后,在冀察热辽军区首长的亲自指挥下,又挥师南下,围攻隆化,实现程子华“打下围场仅是开始,打下后继续发展”的战役设想。
独立十三旅自1947年4月平定堡战斗之后,在龙门所进行了短期整训。陈仁麟负责组织对部队进行了政治和形势教育,使指战员认清了转入战略反攻的大好形势,通过控诉国民党军侵占热河欺压人民的罪行,激发广大指战员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全旅上下,同仇敌情,求战心切。
围场之战,关系重大。4月27日,旅长黄鹄显、政委陈仁麟召集十三旅团以上干部,发扬军事民主,详尽地研究攻打围场的战术和技术。旅教导队将连、排干部集中训练。团专门训练班长和各种战斗小组的技术骨干。全旅上下都在开动脑筋,进行各种想定作业,为避免纸上谈兵,又多次在野外进行实地演练,反复演练攻打碉堡时,火力队、爆破队、突击队的协同动作。
5月1日、2日,独立十三旅由赤城、龙门所出发,沿上黄旗、郭家屯,向围场开进。
5月5日,独立十二旅拔除了上黄旗据点,歼灭敌十三军四师十三团300余人。
5月6日,独立十二旅进至上黄旗的上瓦窑沟村。丰宁(大阉)驻敌来袭,独立十三旅英勇作战,歼敌120余人。
风山镇守敌国民党第十三军第四师第十二团第三营5肋余人前来救援,激烈的战斗遂在上黄旗附近烟筒沟梁打响。
上黄旗之战,是冀察热辽军区攻打围场的“前哨战”。原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将军在《战略性反攻中的冀热察部队》一文中记述道:
我与刘道生政委决心歼灭该敌。黄鹄显旅长、陈仁联政委当即指挥该旅第三十九团担任主攻,第三十七团由丰宁(大阁)县长陈道明引导下担任配合。战斗在上黄旗附近的烟筒沟梁展开。敌人借助险峻的烟筒沟梁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居高临下,拼命地与我军所拼。
三十九团从烟筒山东南面发起进攻,恶战多时,久攻不克。富有山地作战经验的独五旅十三团投入战斗,从北面、西面发起进攻,夺占主峰。黄鹄显、陈仁麟命令三十九团、三十七团发起冲锋,攻歼混乱守敌。
此战,毙俘敌300余人,缴获机枪7挺,火炮3门,长短枪近百枝。承德援敌到达烟筒沟梁时,战斗早已结束。
5月8日,前卫三十七团第三营进至围场大头山时,与敌一骑兵团遭遇,当即将敌击溃。
5月14日14时许,独立十三旅遏进围场。
落日时分,群山在夕阳的余晖下,一片血红。
独立十三旅旅长黄鹄显、政委陈仁麟带领营以上干部,登上了吉布汰沟西北的二号高地,对围场地形、敌情和工事构筑作了进一步勘察。
黄鹄显、陈仁麟就此向参战部队下达作战任务:
三十七团在团长王振东、政委韩仰山指挥下,以一个营进至1310高地和西大山无名高地一线,对半截塔方向警戒,负责攻城部队侧翼安全。如敌人从半截塔方向来援,坚决歼灭之。若敌不来援,该营则由南向北沿山脊向锥子山方向攻击。团主力在汰沟东西一线展开,歼灭城西南角碉堡群及三角山之敌,务须于拂晓前攻占三角山,尔后向镇内发展进攻,协同三十九团歼灭城内守敌。
三十九团在团长白斌、政委萧泽西指挥下,以一部兵力迂回至敌侧翼,由东向西攻击,主力向南门及东南角实施主要突击,力争拂晓前突破。尔后向北继续扩张战果,在三十七、三十八团配合下歼城内守敌。
三十八团三营(缺九连)在团长郑寿才、政委鲍启样的指挥下于拂晓前夺占滴水湖西北山和飞风岭,成功后一部向东城佯攻。余为旅预备队,配置在吉布汰沟村附近,除对六道岔方向警戒外,随时准备按旅的命令加人战斗。
炮火阵地设在1027.4高地西南山坡。
旅指挥所设在七号西侧无名高地。
陈仁麟在《围场攻坚战》一文中写道“想想承德撤退,围场等地相继被敌侵占之前后形势,想想那时军队和人民的郁郁心情……仅8个月时间,我们又打回来了,围场即将回到人民的怀抱。我们的干部战士胸中的怒火就要喷发了。”
15日凌晨,随着鲜红的信号弹腾空升起,攻城部队咳亮的军号声划破了夜空,激烈的枪炮声震得地动山摇。攻打围场的战斗开始了。
围场之战打响后,承德、赤峰、隆化、丰宁之敌,受制于十六旅、十七旅打援部队,不敢轻举妄动。
15日凌晨,参战部队经一番苦战,扫清敌外围警戒,占领了攻击阵地。下午1时,三十九团一营(欠4个排)首先向敌发起进攻,随后三十七团、三十八团分别向守敌发起进攻,攻克东西高地,突人城内,分割歼灭城内守敌,残敌向北门逃窜,遭十三旅堵击、围歼。至18时,战斗胜利结束。
军区首长通令嘉奖:“此次围场战斗,十三旅在14小时内攻克了最坚固防御,歼灭十三军十团第三营及战防炮连、伪府保安大队等500余人,缴获甚多,这为我军攻坚战斗之范例,该旅指战员坚忍卓绝、大无畏英勇的至高精神,殊堪嘉奖”。(练建安《八闽开国将军》)
人物传记《塑我军魂――记我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陈仁麟》中记载:“辽沈战役前夕,十一纵队奉命挺进冀东,先后两次完成出击北宁线的任务,切断敌陆路交通,堵死华北敌军出援关外的道路,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韩先楚将军《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一文中记载:“1948年9月12日,战役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打响。十一纵队并指挥冀察热辽骑兵师,由建昌营地区出发,先后攻克昌黎、北戴河。”
原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司令员贺晋年将军、副司令员周仁杰将军的回忆文章――《挺进冀东斩断北宁线》则记述道:
1947年7月至9月,全国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东北国民党军遭我军1947年夏、秋1l冬三大攻势打击之后,已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中央军委、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惟怪,于1948年4、5月间就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方针,为此,“必须确立坚决攻占锦州,全部控制北宁线的决心。”
在辽沈决战前夕,第十一纵奉命挺进冀东,先后两次完成“东总”赋予的出击北宁线任务,正是在上述总的作战意图下进行的。
北宁线西自北平东到沈阳,从天津塘沽起沿渤海湾向东伸展,全长200余公里,沿线有天津、塘沾、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山海关、锦西、锦州等重要城镇。是连贯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命脉。国民党军依靠这条铁路,不仅可使华北与东北两大战区相互支援,同时又可以从秦皇岛、葫芦岛得到海上援助,实施海陆机动。北宁线成丁东北国民党军的输血管、生命线。因此,蒋介石集团始终把“确保北宁线”作为战略计划的重点。
1948年5月,隆化战斗结束后,冀察热辽军区“前指”命令十一纵到平泉以南集结待命。6月10日,“东总”电令:“十一纵及骑兵师去冀东配合杨罗耿作战,组织准备在8月半后返回锦州附近,牵制锦州之敌,以便北线全力攻长春。”
十一纵接令后,在贺晋年、陈仁腆率领下,挥戈南下,经喜峰口人关,挺进冀东。
此前,华北野战军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兵团为牵制华北敌军,配合东北野战军主力“关门打狗”挺进冀东。该部以三纵吸引平古线主力,以四纵及四旅攻击丰润、棒子镇、野鸡培等敌据点。此举,调动了平古线8个师敌军紧急驰援。与此同时,由山东烟台海运北宁线的国民党第八军独一旅、四十二旅亦在秦皇岛登陆,拟向昌(黎)、滦(县)段以西增援。华野三纵则乘敌东援之机,再次出击平古线,连克石匣、小营等重镇,围攻古北口要塞。东援敌军见状,掉头西援。敌北宁线由此空虚。
冀察热辽军区“前指”决定乘虚而入,出击北宁线。
兵锋所向,直指昌黎。
冀察热辽军区“前指”作出部署:主攻部队为十一纵。
昌黎城背山面海,位于北宁线中段,距唐山82公里,距秦皇岛45公里,是滦河以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昌黎守备坚固,守敌为国民党军统系统别动队改编的交通警察第三支队司叙部及其所属第八总队全部、第五总队一部、河北保安二十一团和地方反动武装伙会,共400余人。
十一纵接受战斗任务后,贺晋年、陈仁麟等纵队领导考虑到此次由友军和地方部队协同出击北宁线,既要攻打敌人困守的城镇和车站,又要打援和破坏交通,任务比较繁重和复杂,必须协同一致。遂根据“前指”命令和敌军情况,提出“打中间,抗两头,全线出击,快打快收”的战斗方针。6月21日,十一纵下达攻击昌黎作战部署:24日扫清敌外围据点,次日下午1时展开总攻击。二十一师、二十二师主力、华野十一旅分别从城东、城东南、城西同时攻击,三十二师攻取北戴河,统制秦皇岛之敌。
华野四纵则部署于十一纵西侧,攻取景家店、石门、安山、后封台,并在朱各庄、攀各庄一线构筑工事,阻击滦河西敌东援。
6月24日晨4时,各部按计划同时投入战斗。下午4时许,十一纵队胜利结束了昌黎外围战斗,昌黎之敌陷入重围。
在昌黎东侧。三十三师九十七团展开攻击北戴河时,秦皇岛守敌企图西援昌黎。情况紧急,贺晋年、陈仁麟果断决定提前对昌黎发起总攻。
25日6时30分,纵队发出总攻信号。炮兵旅立即开始40分钟炮火轰击,妻时,地动山摇,烟雾弥漫。15分钟后,三十一师发起冲击,奋勇作战,仅用1个半小时即突破昌黎城。
在十一纵总攻昌黎之前,秦皇岛西援之敌第八军独一旅、四十二旅在飞机、舰炮掩护下,于25日晨6时,向十一纵三十三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三十三师扼敌去路,阻敌于北戴河以东。
10时许,昌黎守敌全线动摇,向南溃逃。十一纵前堵后追,至13时,战斗全部结束。西援之敌西援无望,亦于当日退回秦皇岛。
此役,十一纵共歼敌2320余名,生擒敌交警三支队中将司令汤毅生、少将参谋长薛涤愁、第五总队少将总队长周铭勋,缴获大量美式武器装备。
十一纵攻克昌黎,威震敌胆。2日后,国民党军东西两线集中4个师又3个旅兵力,同时向昌黎攻击前进。十一纵奉命撤离昌黎,向北转移。至此,十一纵完成了首次出击北宁线的任务。
昌黎之战后,贺晋年、陈仁麒率部继续在北宁线滦县至山海关一段寻觅战机。为解除心腹之患,8月3日,驻滦县一线的国民党军九十二军、六十二军、十六军等主力分路向北进犯3三河方面的国民党军暂三军同时东进,合击十一纵,企图将十一纵消灭在滦河西岸。十一纵东渡滦河,与敌周旋。从而牵制了大量敌军,使之无暇他顾。
8月20日,“东总”电示十一纵:“为着整个作战行动的需要(为着东北主力作战及减轻敌对两杨兵团的注意),我军需将滦县(不含)到昌黎一带之敌歼灭,铁路彻底翻毁,枕木烧毁并动员群众挖路基。十一纵应执行上述任务,时间自定,但三四日内即出动为妥。杨罗部已占领石匣、小营,敌注意力已转向平承线,你们这h任务完成:华即准备奔袭山海关的任务。”
正当十一纵积极行动之际,国民党军九十二军一部、六十二军一个师于8月23日先后过滦河,在石门、安山、昌黎一线集结。“东总”令十一纵原地待命;
9月上旬,华北野战军主力为配合即将展开的锦州战役,继攻克香河、武清后,猛攻三河,将华北敌军主力紧紧拖住。
北宁昌滦段已无敌主力部队。9月11日,贺晋年、陈仁麟率部兵分三路自西向东横扫北宁线昌滦段,连克石门、安山、张庄、后封台,再克吕黎;
十一纵横扫北宁线昌滦段,切断了华挫敌军从陆上增援东北的通道。为扩大战役行动,十―纵奉命奔袭山海关一线,堵敌海上通道。
15日,十一纵将昌黎城防移交十五分区警备团,继续东进。17日,三十二师攻克北戴河;三十三师、三十二师于同日攻占秦皇岛西面制高点起云寺、烟筒山,兵锋直指秦皇岛海港。
此时,国民党军六十二军两个师进逼昌黎。贺晋年、陈仁麟令三十二师火速返回驰援。经数次攻防战斗,国民党军不支遂退回滦河以西。
贺晋年将军、周仁杰将军在《挺进冀东斩断北宁线》中说:“在十一纵出击北宁线滦县至山海关的同时,四纵和冀察热辽军区三个独立师,在北宁线关外西段大举出击。我军将滦县至锦州的各点守敌一概分割,彻底切断了锦州与华北的联系,锦州成了一座孤城。”又说“十一纵队挺进冀东前后共三个多月,在北宁线昌滦段攻城夺点,破路炸桥,歼敌万余,迫使敌人疲于应付,无所适从。”

上一篇:陈庭萱

下一篇:德约科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