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生的个人简介
陈景生,生于广东,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师承岭南画派关山月及黎雄才老师。曾于海南岛工作二十余年,深深被当地原住民文化所吸引,于是开始跟着原住民一起生活。同经历,也开始以画笔记录起原住民文化的点点滴滴。
1995年移居台湾,老师仍然无法忘情对于原住民的钟爱,于是又开始追逐起台湾各个原住民族群。多年不断流连于各个部落族群,爬遍了每座山头,收集着故事,描绘着部落群像,也同时赞叹着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多元与独特。为了获得更精准的咨询,老师甚至还到政事务所调阅人口普查的资料,无怪乎不论是泰雅族的鲸面、布农族举世闻名的八部合音、赛夏族的矮 灵祭 、达悟族的独木舟等经典画面,在老师的笔下总是那么细腻动人,防护老师也是其中一员。
创作经历
1932年生于广东化州县
1960年毕业广东美术学院
1961年版画《建设中海南华侨大厦》入选第四届广东省美展
1964年担任中学及师范专科学校教师
1965年水印版画《工余 》入选第五届广东省美展
1970年版画《海疆卫士》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1987年广东省化州县《回馈乡亲》个展
1989年广东省广东书画院个展
1994年香港国际《水墨新风》连展
1994年香港美术研究会联展
1995年台湾彰化县立图书馆及中国国际商业银行邀展
1995年韩国文化部邀请联展,水墨画《迎新娘》入选展出
1997年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邀展
1998年台北国际艺术中心个展
1999年台中大甲农会邀请展
1999年台东艺术村联展
2000年彰化县立图书馆邀请个展
2000年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邀请个展
2000年台北国立你是博物馆高雄分管个展
2001年国立中正纪念堂个展
2001年台北佛光缘美术馆个展
2003年国立国父纪念馆个展
2007年彰化县原住民文物馆邀请展
2008年台东美术馆邀请展
2009年国立台东生活美学馆个展
2009国立中正纪念堂展出
作品受到国家单位(教育部、原住民委员会……)及各县市文化中心收藏。
人物轶事
“我的绘画创作,离不开关院长的爱护,他值得我一生追忆。”生于广东、学于广东 ,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走向晚年的陈景生最难忘却的却是家乡的水土以及学画初期与关山月的师生情。岭南派画家陈景生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吐露心声,讲述了他与画作伴五十余载的苦与乐。
关山月送字画不敢要
1932年,陈景生出生于广东化州县,从小对绘画颇有天赋的他在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那个时候岭南画派最富盛名的关山月任职院长,版画是陈景生最先接触的绘画类型。
“学了一年多版画,我却对国画情有独钟,于是改报了国画系,从事山水画的创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岭南画派在广东风生水起,受到关山月和黎雄才等代表画家的推动,学习岭南派是大多数国画学子的心声所在。
腼腆还有些木讷的陈景生在一次下乡采风的机会中,结实到了院长关山月。“他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化州的,他很开心,说原来是小老乡,然后又看了几幅我的作品,自那以后每半年一次的下乡采风,他都会带着我。”陈景生告诉记者,60年代化州和阳江还未分开,在当年都属于一个乡镇。在和关山月学画的那段日子,陈景生的绘画技艺得到了飞速提高。“他画画的时候,我是不能动笔的,他采风的时候都要我站在旁边看他是怎么构图、怎么运用水墨,等他画完了,我才开始作画。”
陈景生求学时期,正是国内物资非常紧缺的年代,在生活上,陈景生也多次受到关山月的照顾。“每次见到关院长,他都会问我生活费够不够,说要送我字画,还总把烟拿出来给我抽,不过这些我都u2018不敢u2019要。”陈景生毕业数年后,关山月依然从各方面关照爱徒,关山月出任广东画院院长期间,积极为陈景生筹备个展,让他的作品能够被更多艺术领域人士知晓。
在广州美院的最后两年,陈景生的作画水平已经相当成熟。毕业后,陈景生服从组织广东省人事局分配,在海南岛文昌中学做美术老师,这一呆就是二十年。陈景生很关注民俗生活,热衷挖掘当地最古朴的习俗,并将其画入纸中。在海南岛的时期,椰子树、少数民族等元素开始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游历全国偏爱民俗风
回到化州后,陈景生又在化州师范学院做了几年美术老师,由于自己的四个女儿都在香港生活,为了和家人相聚,陈景生开始定居香港。“去香港的时候自己年纪也大了,为了不给女儿负担,我成立了书画班开课教学,不过却很不习惯都市生活。”陈景生回忆称,香港紧凑的生活节奏和现代生活让他活得很疲倦,都市生活也不能给他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63岁那年,陈景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只身投奔生活在台湾的亲戚。“1995年的台湾人缺少对中国画的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版画。”初到台湾,陈景生便开始成立画室,对学生进行中国画的初步教学。岭南画派当时在台湾并不被人认知,但由于陈景生作画技艺高超,很快便有人慕名找到陈景生学画。其中,还有学生家长愿意免费为陈景生提供住宿,并在陈景生需要采风时,充当司机。
陈景生的大本营位于台湾彰化员林镇,是个山清水秀之地,在那里他重新找到了绘画的灵感,并创作出许多优秀国画。很快,台湾许多艺术馆便联系陈景生举办画展。而陈景生的国画,也获得了台湾许多政要的青睐,2009年,曾有文化领域高官借走陈景生10幅作品欣赏,也有政府官员提出想要收购他的画。
在台湾,陈景生一如既往地关注当地原住民生活,并以此为核心,融入版画技巧,并以原住民的传统服饰、纹样搭配、族群生活为背景创作。其中,他的人物独具风格,无论男女老幼,在额头以及脸颊两边的颧骨,以黑晕突显其凹凸,而鼻子、嘴型仅以线条勾勒,成为自己独树一帜的绘画特色、
81岁高龄不忘学习
步入晚年的陈景生依然不忘学习创作,只要有时间,他便带上作画工具四处采风。“关院长每次看到我都交代我要多写生,多作画,笔耕不能停。陈景生都会要求女儿女婿带自己出门看看走走,然后把采集的灵感跃然于纸上。
陈景生参加东莞举办的中国画作品展,大开了眼界。“我画了一辈子的水墨画,第一次见到国画还能如此素雅,这值得我学习。”陈景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一次观展给他很多灵感,他决定用台湾的槟榔树为原型,悉心研究也创作一批清新素雅的国画。“我要让槟榔子挂满树梢,全部都是淡彩作画,槟榔树下还有两只飞鸟经过。”虽然还未动笔,但景色早已在他心中。
2007年,陈景生停止教学,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他到处写生,哪里有好景色他就会在哪里出现。虽然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但还勇于挑战台湾两千多米高峰,完成采风。
谈到自己的故乡化州,他告诉记者:“很想回来,我是很思乡的,化州还有我两个弟弟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家看看。”
在台湾十八年的生活,让许多人希望陈景生能够在台湾定居,但都被陈婉拒。“你可能不会想到,在台湾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还经常要香港的女儿为我办理续签。”陈景生笑着说道。
人物评价
陈老师更擅长版画及水墨画。数十年累计的笔画工法,加以游遍中国各个名山大川,不论是跌岩起伏的大山大水,苍松翠柏 的林木松柏、气韵 生动的人物画等,观者仿佛随着老师的画笔任意穿梭时空,忽而坐看云起处,忽而同游于江河之上…。
江山万里,处处皆有情,陈老师的作品描绘了千山万水,也描绘了有情人间;多变的题材及深刻的观察力隐约透露老师丰富过人的阅历,也展现了近一甲子的深厚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