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弥白

时间:2023-12-15 15:45:31编辑:小周

曾弥白的个人简介

曾弥白,女。发育生物学家。江苏常熟人。194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至1942年为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简介

曾弥白,女。发育生物学家。江苏常熟人。

人物经历

194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至1942年为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两栖类胚胎诱导中外胚层细胞的反应能力和神经胚期各种中胚层结构的决定和分析,并着重应用各种电镜技术观察其超显微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应用冰冻蚀刻技术研究细胞连接在胚胎发育中的形成和作用,首次看到东方蝾螈紧密连接的形成和细胞的极性有关,并研究了间隙连接在发育的早期和较晚时期的变化。七十年代在几项女性避孕药的作用原理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曾弥白 女,1918年10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常熟,汉族,194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燕京大学研究生院肄业,因珍珠港事变辍学,1942一1945年上海南屏女中、中西女中任英语、生物学教师。1946―1950年北京大学生物系助教。1950一1989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她在科研岗位上工作40多年。1977一1980年她从事计划生育研究。她和临床医师一起到城市、郊区和育龄妇女座谈,了解她们的要求,协助选用合适的避孕措施,取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对胚胎发育的知识,进行某些甾体避孕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及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她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利用各种实验手段和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分析了神经系统早期形成的机理,以及中胚层结构,如肌节和脊索,决定和分化过程中胚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前人尚未报导过的结果,提出了新的见解。她发表论文50多篇,是博士生导师。她多次出国参观访问,1979年作为中国科学院女科学家代表团团长到日本,1982年到印度参加亚太地区发育生物学教学和科研讨论会,后来又多次到日本、德国、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她和日本、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研究,有经常性交流,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她热爱教育工作,年青时代大学毕业后,曾担任中学英语、生物学教师,后来参加中国科学院工作,除培养研究生和进行科研工作外,还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讲课,直到退休后八十多岁还继续为研究生上课。不少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正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她曾任“细胞生物学杂志”主编和“实验生物学报”及“Cell Research”编委。她三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78、1982、1984年)及上海市巾帼二等奖(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1995年两次,二等奖一次1997年)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

上一篇:陈宪年

下一篇:方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