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伦(画家)的个人简介
陈嘉伦:女,汉族;1986年生于天津;当代知名画家、艺术家;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知名画家、艺术家
简介1986年 出生于天津市。
1989年 在自家墙上画了一只大公鸡,被发现其艺术天赋,随被送入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学画,并且开始学习书法。
1990年 小学时入天津市少年宫,正式学习水墨画,从师纪振民、张焕,书法从师窦振文。
1992年《小学生作文》封二发表国画《戏蟹图》、《白菜》、《丝瓜》;天津市《金弓杯书画大赛》优秀奖。。
1993年。《小学生作文》封二发表国画《鸡》、《育雏图》、《荷花》、《山户人家》等。《果珍杯漫游太空儿童书画大赛》优秀奖。
1994年 《碧水金鳞》获《天津市环保少年儿童书画展》优秀奖、《在海上的幸福生活》获天津市《家家福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奖、《畅游》获日本第二十三回原展奖、《小学生作文》封二发表儿童画《课间》、《教室》、《扫除》、《桌椅》、《小学生作文》封二发表水墨画《梅》、《兰》、《竹》、《菊》等。参加《天津市青年心系世乒赛百米画卷》绘画大赛,绘制《芙蓉锦鸡图》、《乐想》获《天津市第八届国际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大赛》二等奖。
1995年 从师何家英,常获萧朗、溥佐等名家前辈点拔《小学生作文选》发表《雪梅》、《十里河香》、《鹰》、《垂竹》、《小学生作文选》发表扇面《朱竹》、《梅花双禽》、《月季》;作品《日月星辰》获《日本元展》第二十四回赏状;《双鱼戏月》获《天津市第九届国际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东望》获《特色校书画展》二等奖;《风竹》在《今晚报》第10版“翰墨苑”发表;《自画像?梦》获日本平成七年《日本版画展》赏状;国画作品《雄鹰》、《雨竹》在《天津市首届成人扇面画展》并首次拍卖两幅扇面《朱竹》、《腊梅》;代表天津市少年儿童出访日本大阪、奈良、神户等地;参加国际绘画交流展,进行艺术交流。
1996年 由天津市华夏未来少儿艺术基金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在天津举办《陈嘉伦个人画展》 展出作品80余幅。作品《山涧》获《天津市第十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二等奖;作品《黑猫》获《华夏未来少年儿童绘画大赛》二等奖;书法作品《书山有路勤为径》获《全国新世纪杯中华少年书法大赛》三等奖;捐赠国画作品《雄鹰展翅》由天津市政府赠送给国际友人;个人事迹《小荷才露尖尖角》选入《天津跨世纪人才――榜样在我身边》一书。
1997年开始学习西洋画,素描色彩,从师任占英。作品《咖啡厅的早上》获《天津国际少儿书画展》一等奖;作品《初春》获《今晚报益加一杯――庆十五大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小学生作文选》发表书法作品《于无声处听惊雷》国画作品《牡丹》、《邹菊》、《飞鹰》作品《雪竹》在《今晚报》第11版“翰墨苑”发表等。
1998年 应邀向“天津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主委会”捐赠个人绘画50幅;由天津文化部组织,应邀去罗马尼亚、进行青少儿绘画交流,录制节目作品《小憩》获《天津市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池塘》获《天津市第十二届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作品《月光》获《天津市我爱祖国儿童书画大赛》一等奖。
1999年 作品《墨竹》(144cm×85cm)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和廖静文女士参观徐悲鸿纪念馆。作品《墨竹》在《家长》杂志发表;《毛驴》、《双俊图》、《牡丹》等10余幅作品参加《津门小书画家优秀个人书画展》;作品《窗前的百合》获《天津第十三届国际少儿书画展》一等奖;作品《繁荣昌盛》获《天津市少年儿童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00年 考入北京市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开始四年的正规美术训练,学习西洋绘画;并系统的学习了西方美术和中国美术史,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系统专业的训练期间经常观看各大画展翻阅各类国内外书籍,在视野上得到了很大扩展,为今后从事美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期间大量临摹古典印象派大师的作品,自己一些绘画作品被画廊收藏,此期间又接触到设计、对舞台美术、电影影像和服装设计开始萌生兴趣。
2001年 作品《景物?鸭酒瓶和葱》、《室内一角》编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作品选》。
2002年 作品《北京菜市场》编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优秀作品选》。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
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几年后回国。至今一直创作。
名家点评致陈嘉伦同学
文/何家英
来信收悉,很高兴你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一定的主张。你的思考和疑惑是十分可贵的。
忽视中国画或者说看不起中国画是附中的或传统了,自“文革”前就如此,这也是中央美院偏重西画的结果,今天附中的是这样的局面,尤其是“后现代”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同学的选择就不足为奇了。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上面可述的原因之外,学生对中国传统的认识不足又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在当代艺术中缺少有震撼力的中国画作品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没说,是社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恶果,近百年来中国文化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和摧毁。到了“文革”尤有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的当代艺术信息在国人长期封闭之后大量之后大量之涌入一方面使国人看到了丰富的艺术世界。又一方面在这种冲击面前不知可措,反传统的思维,是西方与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思想,于是传统反的更加坚决,连西方的传统也反掉了。当然传统中存在许多陈腐的东西,与当今人的意识格格不入,西方文明的进入,是有利于改变这种局面的,并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遗憾的是,在否定陈腐文化的同时也连同优秀的传统一起否定了。我的意见是什么东西也不能全盘的接受或全盘否定了。要善于选择其有价值的东西来为表达自己的感情服务,应善于从中西绘画中找出相同的规律,自然地融合,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你们的学习就是全面的,任何孤立地学习都是无益的。学完了西画再学国画,恐怕到时西画意识是难以改变的,如果能同时不能对中国画的学习,学好西画还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对整体的把握和处理,对施彩的认识,对视觉的开发都有好处的。如果选择国画系,也希望不要放松对西画的研修和鉴赏。要提高整体的绘画修养,包括设计方面也要学一些,可能对绘画更方便。
不论选择什么专业但最终落实在中国画上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这是个信念,不是以什么手段谋生的问题。要在民族文化上,有所创造和发展,才能有意义的,跟着西方跑尤其跟着“装置艺术”跑永远跑不出个自我来。这是条死胡同,西方人也困惑,当代艺术该怎么走?这是全世界性的课题。那种以“艺术”的名义于那些骇人听闻不正当的极端行为,是将艺术引向死亡。多媒体的艺术现在时髦,用不了多久也就没意思了,绘画艺术应是永恒的,这也是人们要反思回归的问题。西方在一百年中把传统割断了,现在看起来十分可悲。中国人不要重蹈覆辙,中国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精神是不可被“照相”所替代的。其中的先进意义是需要充分认识的。笔上流露的才是人的真个性,画的真风格。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关爱,需要和谐、需要用人的体温创造出心灵的东西来的。
希望不要丧失信念,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我们有可成就的时刻,中国乃至世界需要有头脑的人去完成中国的当代艺术这样一个大课题的。我们的艺术会随着国家的强大而在世界上大放异彩的。
人是要有点笃信精神的。
2003年4月25日
清代抗法英雄
陈嘉伦(1850~1905),原籍福建莆田,移居赤坎文章湾东村。抗法英雄。
陈嘉伦自小务农,在家乡种菜为生。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日本入侵台湾后,经常在福建沿海骚扰抢劫,人民受尽凌辱,四散奔逃。陈嘉伦和父亲陈一辉被迫带领族人一百多人,离乡背井,南迁广东,落脚赤坎埠郊。
陈嘉伦择居文章湾东村。当时文章湾是海边沙滩,人烟稀少。嘉伦带领众人建村,用泥土筑墙,盖起茅房,使每户皆有屋居。大部分人垦地种菜,挖塘养鱼,小部分人挑担赶圩做小买卖或入埠找工做。陈嘉伦以种菜为生,生活有所着落后,娶妻生子。
嘉伦体魄强壮,臂力过人,肩能挑300多斤。他为人好打不平,见义勇为。对帝国主义入侵,极为愤恨。具有反帝复明思想的陈嘉伦,早晚练习武功,考上遂溪县武秀才,为族中兄弟所敬佩,也是赤坎埠郊屈指可数的武秀才。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军占领凉山,北犯镇南关,中法战争爆发。曾任广西提督,时任广西军务帮办冯子材派人到南路招募新兵,嘉伦报名参军。他随军出征,参加收复镇南关大战和攻克凉山重镇战,两战歼法军数千,法军大败。陈嘉伦英勇杀敌,战绩显赫,成为著名的抗法勇将。中法停战后,他回赤坎,前往海南参加比武,大胜而归。从此附近乡村兄弟,都拜他学艺。他便在村中办起教学练武场所,甚受群众爱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4月,法军入侵海头汛。陈嘉伦义愤填膺,立即通告族中兄弟和练武徒弟,联络地方志士、三点会友,共谋抵抗法帝的入侵。他又与南柳、海头圩、黄略村、麻章圩乡民群众取得联系,声援抗法斗争。他的活动引起广州湾法当局的注意,并查悉他曾在冯子材部参加攻克镇南关和凉山抗击法军,便派人跟踪暗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陈嘉伦在赤坎遇害,终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