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惟一

时间:2023-12-16 06:16:58编辑:小周

方惟一的个人简介

方惟一(1867~1932),原名张方中,又名方还,晚号P庵。新阳(清代割昆山西北境置,民国元年复并入昆山)蓬阆人(今江苏昆山市)。

基本内容

方惟一,父名方赓,早亡。幼失怙恃,育于嘉定钱门塘张家,袭张姓。此有两说,蓬阆、昆山的老一辈人士均说他入赘张家,也有一说是任援道先生撰写《方P庵先生传》中则作“育于张先生,袭张姓”。今两说并存于此,以待进一步考证。惟一早岁博览勤学,好为古文辞,尤工于诗书。光绪十一年 (1885年)以第十名考取新阳县学生员(俗称秀才),逾年补廪膳生员,光绪年间又成为例贡。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请准归宗,由张姓更为方姓,起号方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与同仁创办邑内第一所新式学校――樾阁学堂于半茧园,同年又发起创建亭林学会于亭林祠(大致在今培本小学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昆新教育会和商会成立,即分别被推选为会长。光绪末和宣统年间又当选为江苏省谘议局议员和清政府资政院(相当于国会)民选议员,积极参与政事。辛亥革命爆发后,与同盟会会员一起投身昆山光复活动,胜利后被公推为昆山民政分府民政长(相当于县长),当时百废待举,乃竭尽全力悉心处理政务,颇多政绩。民国后历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上海招商局公学校长、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在韩国钧任江苏省长和王伯群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时,还出任他们的秘书,执掌重要文字的撰写等工作。

方惟一为昆山亭林公园建园立下汗马功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英国威逼清政府签约同意向其英银公司借款325万镑,建造沪宁铁路。次年三月开始勘测路线,勘测到昆山县城时,英总工程师格林逊见马鞍山风景秀丽,意生觊觎之念,在测绘图纸时,故意歪曲路线,将昆山火车站定在马鞍山东南麓(即原北门),并欲霸占马鞍山及周围土地兴建其私人别墅。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昆山士绅和民众的强烈反对,邑人奋起保护主权。光绪三十一年初,上海道已移檄昆山县核办,知县宝颐密告方还速为计,他乃星夜召集同人在亭林学会研究对策,议决电请南京两江总督制止此事,并请求拨该山地,集资开办树艺公司,迫使英人改变初衷,更改铁路路线和车站站址,将昆山火车站建在城南朝阳门外严家角(今站址),维护了地方主权。树艺公司在马鞍山南麓遍植树木,次年辟为“马鞍山公园”,1936年更名为“亭林公园”。

他还博学多才,古文诗词,无一不工,尤精翰墨,名噪江南,堪称诗、文、书“三绝”。时有“南北两方”之誉,南方为方惟一,北方乃袁世凯两个儿子之师、著名文人方地山。清末状元张謇一再对人说:“吾文不如方还。”龙公(姚宛鸟雏)1929年在上海《明极》上连载发表的《龙套人语》(1983年重印出版时改名《江左十年目睹记》)中曾载有方的轶事。方还的书法作品不论大字小楷,均雍容大度,潇洒飘逸,极富书卷气。

1932年4月方病逝于南京,故乡人士特地将他的灵柩挂上专列运回昆山,公葬于亭林公园马鞍山东南麓东斋荷花池畔,并建一亭,立行述石碑于亭中,以资纪念。“文化革命”中,墓、碑、亭均被毁。80年代初,修复整理亭林公园时,在公园东部的曲桥东建造小巧玲珑的四角亭一座,命名为“方还亭”,以纪念这位为故乡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昆山名士。

上一篇:蔡衡武

下一篇:崔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