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t镁

时间:2023-12-17 02:46:48编辑:小周

陈t镁的个人简介

陈t镁,笔名玄美,艺美艺术机构主席,艺美基金会发起人,1969年出生,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

人物简介

t镁女士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后在北京大学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任教两年。2006年,陈t镁女士与亚洲著名艺术机构韩国现代画廊合作成立北京都亚特画廊(doART Gallery Beijing),为亚洲艺术的推广及相互间的交流做出了不凡的工作。2008年,为进一步推广和支持中国艺术活动,她独立设立艺美艺术机构,并担任主席,更先后创立艺美基金会、艺美艺境设计公司。多年来,凭借对艺术市场和学术界的深刻洞察和丰富了解,陈t镁女士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领域建立了广泛稳固的声誉,并与国际众多优秀策展人、资深评论家、艺术机构、艺术收藏家建立了良好关系,与国内多位知名的艺术家长期密切合作。同时,陈t镁女士也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的学术交流,关注慈善事业、文化教育及环境保护,先后创办奖学基金、主办慈善晚会、主办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亚洲当代艺术展、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主办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艺术与空间的主题空间,使全球最重要的政界领导,金融界及商界精英意识到了当代亚洲艺术的魅力,并与国内各界精英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推动亚洲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以及对人类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做出不懈的努力。

个人履历

1969 出生于韩国

1992 取得中国文学学士学位,首尔梨花女子大学

1996 取得中国文学硕士学位,首尔梨花女子大学

2001 取得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2001-2003 任北京大学任教

2003-2004 任职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外教

2003 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基金会,陈t镁教育基金会主席

2006 任doART(都亚特)北京首席艺术总监

2007 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陈t美奖学基金”主席

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韩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2008 创办艺美艺术机构

2007 年(doART 北京 )

“永远不长大- 唐志冈1977-2007” ― 唐志冈个展

白南准个展

开幕展“晚夏新烨”( 刘大鸿/唐志冈/ 曾梵志/张培周春芽/ 叶永青/高世强/ 唐可/ 秦琦/ 贾蔼力/ 包蕾/张辽源/程然/ 张默一)

曾梵志个展“曾梵志”圣艾蒂安 法国

曾梵志个展“曾梵志1989-2007” 首尔 韩国

2008 年(doART Beijing )

“冬眠”― 贾霭力个展

“张英海重工业―文化的革命” ― 张英海重工业个展

DOUGLAS GORDON个展

OLIVIER MOSSET个展

“鸿五月 刘大鸿1988-2008” ― 刘大鸿个展

艾未未韩国首尔个展

2009 年

“世界的面孔”― 德国著名水彩画家赫伯特?贝克个展

“钢琴与水彩的会面”― 钢琴晚宴

“博鳌亚洲当代艺术展及艺术沙龙”― 博鳌亚洲论坛

“与谁同坐”― 曾梵志苏州博物馆个展

“文脉精神,中国版本”― 中国艺术家群展

“新旋律5x5”― 中韩艺术家群展

798双年展之新生代漫画展

爱与希望慈善晚会

2010 年

“迷远”― 张诠作品个展

“易格”― 宋易格作品个展

“主观的真实” ― 冯良鸿,胡声平,杨黎明三位抽象艺术家群展 暨招行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专场沙龙

“ 毕加索写照” ― 吕西安?克雷格在华首个摄影作品展览

林以冰草场地摄影季个展

“静思冥想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遗产”―艺美基金会博鳌亚洲论坛艺术与自然主题空间

“我的孩子,春天来了”― 伟大的德国女性艺术家凯绥? 珂勒惠支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

2011 年

ARTMIA Living艺?境展览

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宋易格/ 杨泳梁作品展

ART HK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宋易格作品个展

个人其他信息――企业介绍

艺美艺术机构

艺美以艺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艺术类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业务范围包含艺术基金会活动、画廊展览、艺术咨询、艺术家经纪、以及艺美艺境为代表的艺术衍生品等多项内容。

艺美基金会主要致力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艺术展览与相关活动,其中包括独立策划展、参加各地专业当代艺术展览会和举办当代艺术论坛等活动。与此同时,艺美还与海外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代理艺术家的艺术项目,为品牌、企业策划各种艺术活动。

艺美基金会

北京艺美艺术基金会是陈t镁博士与艺术家艾曾梵志共同发起设立的北京市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旨在亚洲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具有当代意识的艺术创作之间搭起一座宽广的桥梁,它致力于为不同层面的观众们提供欣赏艺术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艺美艺术基金会将通过境内外艺术爱好者的资助,大力扶持和发展艺术收藏行业,提高艺术藏家的艺术品位与修为,扩展艺术资助者的网络平台。艺美整合一切可为艺术服务的资源,架起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之间接轨的桥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发起人简介

陈 t 镁 博士:

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在北京大学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发起人与亚洲艺术机构韩国现代画廊合作在北京成立都亚特画廊,随后独立建立ARTMIA艺术机构,为筹备艺美艺术基金会奠定了基础。

陈t镁博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时,同时肩负北外“中韩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和“海南中韩交流促进会主席”的职务,肩负中韩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使命,发起和完成了一系列中韩两国高层文化艺术交流的活动。多年来她凭借对艺术市场与艺术学术界的深刻洞察和丰富了解,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领域建立了广泛稳固的优秀声誉;并与国内外众多优秀策展人、资深评论家及艺术机构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多位知名的艺术家长期密切合作。陈t镁女士的资历和经验,将为基金会的公益事业带来优异的艺术品质和广泛的社会资源。

曾梵志 先生:

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潜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之旅遍及全球,作品更是受到各国收藏界的青睐。在2008年,他的作品《面具系列NO.6》以7356万港币成交,创下了同年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价的最高纪录。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里的中流砥柱, 曾梵志一直把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看做自己的事业之一。这些年来,他曾多次出席中国权威慈善机构举办的义拍卖活动,捐赠自己昂贵的画作,让主办方感激不尽。此外, 曾梵志还在其母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以资鼓励培养,优秀的新青年艺术家;并且,他一直坚持资助北大现代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默默地做着贡献。

2009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曾梵志亲自赶到灾区慰问,并给“五彩基金”捐赠了一笔善款,来帮助热爱艺术的灾区孩子们重拾自己的梦想。这也是该基金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单人捐赠。面对公益与慈善事业,就像 曾梵志先生接受采访时所说:“我希望能坚持做一辈子”。

社会评价――媒体报道

*《大周末》第100期纪念刊人物报道 *《悦己》2011年9月刊人物报道 *《优家画报》第131期人物专访

陈t镁:那个照亮生活的艺术梦

每一个假期过后,陈t镁都会从韩国釜山飞回北京继续她繁忙的工作,哪怕是两三天的休息,也能让她焕然一新。而幸运的是,就算在最忙碌的时候,那些艺术机构管理者和策展人的刻板与无趣,也在她身上从不成立。

无意中进入中国当代艺术

陈t镁进入当代艺术领域实属无意,其实“她有能力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做的很好”,老朋友 曾梵志曾毫无保留的这样说道,事实上陈t镁在语言学、比较文学、传统哲学、中医学都颇有造诣。虽然已经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振聋发聩,但她早年仍旧是一名文科生,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当时的她就对周易等中国传统哲学科目尤为热爱。为此,她动身来到中国求学,先后对医学、语言学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2000年时,陈t镁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遇到了著名的比较文学大师乐黛云,这份难得的师承,最终让她取得了北京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担任大学教授之后,她说自己已经准备彻底投入到这份教书育人的职业了,但与此同时艺术热的爆发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了世界收藏机构的宠儿。2006年,亚洲著名艺术机构韩国现代画廊进入中国市场,这时他们正需要寻找一位熟知中国的向导,经朋友引荐,陈t镁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在合作成立北京都亚特画廊(doART Gallery Beijing)的两年后,为进一步推广和支持中国艺术活动,陈t镁创办艺美艺术机构和艺美基金(ARTMIA FOUNDATION),并担任主席,在经历了艺术市场的起起伏伏之后,她凭借对艺术市场和学术界的深刻洞察和丰富了解,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领域建立了广泛稳固的声誉,而这一切都是当初从没想到的。

女性力量的光芒

“柔软”是经常被用来形容陈t镁性格的一个词,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进入艺术领域后,陈t镁一直保持着女性的细腻和爱心。被陈t镁视为代表作“我的孩子,春天来了”― 伟大的德国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正是这一完美体现。 珂勒惠支的个人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而陈t镁也被她的故事所吸引。陈t镁认为 珂勒惠支用自己的作品诉说着她对人性的崇高敬意。“她对生死的洞察是现实的,或许比其他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有自传色彩。”

在筹备巡展的六个月中,陈t镁通过联系国外的艺术机构,以求能将 珂勒惠支带到中国,但因为欧洲美术馆对于巡展的管制非常严格,为了坚持完成这个计划,陈t镁决定个人出资购买一批艺术品以便完成展览。随后,她与专家团队为 珂勒惠支梳理出不同时期的创作脉络,几经筛选,最终从德国和纽约购进的珂勒惠支作品原作40余幅,组成了这次伟大的展览。随后为期一年的巡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而在这之前,将 珂勒惠支引入中国并推崇备至的是另一个大名----鲁迅。在陈t镁的办公室中,她也特意珍藏着由鲁迅亲自编纂的原本 珂勒惠支画册,这本泛黄的画册来自1931年,那时尽管欧洲并没有留下鲁迅的足迹,鲁迅却在形色多变的欧洲艺术界选择介绍了一位女画家来到相距万里的中国,而在近半个世纪后,陈t镁再一次的唤回这个名字,“珂勒惠支的作品让全人类感受到母爱的力量,即使她的大多数作品反映的是沮丧与绝望,但她在向全人类传达着这一概念。作为一名母亲,我为观众奉献此次展览,是出于对 珂勒惠支的由衷钦佩,希望能安抚她受伤的灵魂,让人们感受到珂勒惠支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生活给予的滋养

经营艺术同时也享受艺术,遇到是在难以割舍的艺术家作品,陈t镁会毫不犹豫的收入囊中,一路下来,也编织出自己的收藏体系。 村上隆是她在工作中逐渐深入了解后喜欢上的一位艺术大师,陈t镁用艺术机构管理者的眼光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他的作品拥有无与伦比的商业针对性,甚至有人批评他的作品幼稚、浅薄,但我想在对于世界的文化输出上,他的影响非常之大”。她认为 村上隆继承了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的精神,注重形象塑造,注重媒体关注、商业营销。事实上,一位艺术家的成功绝不仅是他的作品,而是艺术家、画廊、经纪人、拍卖行、收藏家、艺术评论家、艺术媒体、大众混合作用的结果。如今,在陈t镁位于北京草场地的办公室中,陈t镁办公室的最明显的位置上就摆着 村上隆三幅同一系列的艺术作品,而另一半的空间内,还拥有另一种的乐趣享受。

她把一半的空间装备成了舒适的会客厅,不仅拥有各类精致的甜品小食,还有专门定制的比利时手工巧克力。正中间的一张精致的茶几上摆着十几种的茶器和茶壶,繁简不一,桌边是放茶叶的桌子,分门别类的也不下数十种。她爱喝茶的感觉,且并不刻意按照茶道的规矩来执行,“那样太繁复,对于我来说已经失掉了品茶的兴趣”。在她看来喝茶能让人提神,也能让人放松,陈t镁说能在这片刻的味蕾感受中找到自己的平静,进入茶的空间,就会忘掉自己是哪一种身份,能让自己愉悦好一阵,仿佛和那个最熟悉的自己坐在了一起,“再喝这壶茶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

*《时装》2011年9月刊人物报道

陈t镁:帮人实现理想也叫慈善

时任艺美基金会会长的陈t镁至今都忘不了多年前那个尴尬的时刻。那是在天津的一幢小楼,她无意中路过的一个画室,零乱的画作,笔、颜料堆在一幢水泥房子里,四周光光的,这个家徒四壁的房子属于一个青年艺术家,在里面甚至找不到一点食物的痕迹。他只是站在一堆陈旧的画框堆后,露出一只灰暗的,营养不良的脸。陈t镁想不出她能做点什么,扔下一叠钱,她飞快地跑了。

“现在来看,这的确不是个好的方法。”她指的是只凭同情来做事,作为资深艺术机构经营者,她的这些事没有和自己的职业挂上一点钩,那只是来自于一个女人柔软的善念,但显然,这个不够。

“艺术最大的力量就是能激发人对美德的追求,而在中国,一切还都刚刚开始。”这个信念让她除了继续经营自己的艺美艺术机构外,开始正式的做基金会,目的简单――不遗余力的挖掘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群体。“艺术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大量的投入,没有回报的投入。这个由谁来完成呢?应该是由政府、企业以及第三方组织共同完成的,那就需要艺术基金会来承担这样的功能。”

这个出生于韩国,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并教过书的女性中国推广的第一个艺术家就是 曾梵志,而曾梵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基金会的合伙人。他们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撑,此外还有陈t镁的另一个理想,在中国推广国际大师的作品。去年的时候,曾以自己的审美和参透力,改变过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 珂勒惠支作品展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部展和此前的吕西安?克雷格摄影展一样都有个一致的主题,那就是“如果在这个国家人人都爱音乐、爱艺术,邪恶的东西会自己瓦解。”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像陈t镁这样一心一意扶持艺术的行为,和别人为救灾捐款,挖河种树一样,都在切实地营造着生活中真实的美好。

*其它报道列表

*《财富圈》2011年8月刊人物报道

*《罗博报告》2011年9月刊人物报道

*《品位》2011年9月刊人物报道

*《钱经》2011年8月刊人物报道

上一篇:毕仕达

下一篇:法塔里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