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伯施曼

时间:2023-12-17 03:48:42编辑:小周

恩斯特·伯施曼的个人简介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译为恩斯特·柏施曼。德国建筑师。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

恩斯特·柏石曼他在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宣统元年)间穿越了中国的十二个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由于历史的变迁,柏石曼的这些论著已经成为后人所无法逾越的中国古建筑史领域的里程碑。

人物简介

1902年,德国建筑学家柏石曼首次途经印度来到中国。直到1906年,一项酝酿已久的考察中国建筑的计划才在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实施。在长达四年(1906-1909)的对于中国各地建筑首次的全面考察中,柏石曼跋山涉水穿越了十二个行省,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反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内容的极其珍贵的老照片。回国之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从而成为这一领域无可争辩的权威。

1906年8月,33岁的德国青年恩斯特·柏石曼(Ernet.Boerschmann),站在一艘远洋轮船的甲板上,此次借道美国、日本,他望着远方,欢快的心,早已飞往了浩渺的目的地――那神秘而诗意的华夏大地。这次,他将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重返中国,其目的是考察中国的建筑艺术。

人物成就

柏石曼发现,在中国,人们认为太阳是生命的创造者。这一点表现在所有房屋、宫殿、城市的位置上,它们的中轴线都是指向南方,即正午的太阳。这种建筑观念对于生活的外部形式产生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就连在最小的家庭里,主人也会在门口迎接客人,然后陪送他沿着建筑的中轴线走到轴线顶端的客厅里,然后坐在客人的旁边,在交谈的时候他们都面朝南方。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中轴线设置是在北京。京师的内、外两城都被一条巨大的朝南中轴线一分为二,位于这条中轴线顶端的皇城也坐落于五个山峰的煤山脚下。在这儿的雕龙宝座上,皇帝可以朝南远眺辽阔的帝国,从而君临天下。在皇帝的生日或过年的时候,文武官员和天下的百姓就会聚集在每个城市或村庄的寺庙里,向皇帝顶礼膜拜。他们在行三跪九叩大礼的时候,都是面朝北方,以便能朝向天子这面太阳的镜子。

柏石曼在中国的广泛旅行也使得他能够对于南北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例如他认为华北的建筑风格比较凝重,看上去显得雄伟壮观;而到了华中,建筑风格就已经变得更为轻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这类建筑的最完美范例可见于四川这个最美丽和最富饶的省份。

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宝塔建筑也情有独钟。认为它们虽然起源于印度,但经历了一种真正中国式的发展。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中国人对于完美风景不可分割之组成部分的一种阐释。然而在很多方面,它们是一种外来的因素,尽管中国精神已经丰富了它们,使它们变得更加深奥,并且使它们跟自己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然而中国人并不想要离开地面。攀登高峰与中国人最深处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在这一方面,他们跟热衷于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教堂和皇宫的西方人正好相反。中国人喜欢贴近地面,而地面正是他们深沉艺术气质的源泉。

上一篇:贝瑞·邦兹

下一篇:邓国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