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熙晋的个人简介
陈熙晋(1791―1851),原名津,字析木,号西桥,义乌城区湖清门人。官至都匀府、宜昌府知府,人称“西桥太守”,有政声且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堪称一代鸿儒。人物简介
陈熙晋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应贡生试,浙江督学、侍郎 汪由敦奇其文,视为国士,举为优贡。次年考充镶黄旗教习。道光五年(1825),以教习出任贵州省龙里县知县,不久调任普定县知县。十二年,迁仁怀同知。为官清正,执法严谨。任开泰知县时,教徒聚众扰黎平,熙晋平息骚乱,仅捕为首者,余众悉放还。普定县境土豪,每利用旧俗聚众称雄,魁首号为“牛丛”,获“盗”不送官而辄积薪焚杀。某土豪为泄私愤,诬良为盗,连焚3人,吏不敢捕。熙晋坚决予以重刑,自此少有杀人焚尸者。二十二年,调任湖北省宜昌知府,6年间清理积案1700余件。二十九年,楚地大水,灾民逃聚宜昌,熙晋毕力抚绥,并报请以工代赈修葺城垣,灾民免遭饥馑。三十年,母丧,辞官归里,次年病逝。生前积书数万卷,公余精研古籍,订疑纠谬,务穷原委。著作有《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古文孝经述义疏证》、《帝王世纪》、《贵州风土记》、《骆临海集笺注》、《仁怀厅志》等。
秉公执法
陈熙晋从小聪颖好学,博闻强记。 嘉庆二十四年(1819),应贡生试,浙江提督学正、侍郎汪由敦极为赏识他的才学,视为国家难得人才,举为优贡。并拿出他全部的家藏图书供陈熙晋披阅。陈熙晋如获至宝,刻苦精研,由此学问益进。次年(1820),陈熙晋30岁,经考试被授为镶黄旗教习。道光五年(1825),陈熙晋35岁,他以教习出任贵州龙里知县。他才思敏捷,断案清晰,初次为官,就表现出非凡的处理政务能力。每遇民间诉讼,他总是认真剖析案情的是非曲直,从不糊涂断案,草菅人命。一次,龙里发生一起杀人命案。现场发现留有“钉鞋”的鞋印。此时,有人状告某民与死者有仇,并发现其家中藏有“钉鞋”。皂吏即将疑犯缉拿归案并施以酷刑,迫其招供。这入觉得有口难辩,竞屈认行凶事实。陈熙晋升堂问案,总感此案有些蹊跷,经仔细核查鞋印,发现他的“钉鞋”与凶案现场留下的鞋痕不符,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这日,陈熙晋带领衙役、杵作等前往坟地开棺验尸,发现围观者中有一穿“钉鞋”的人正在偷看,行迹可疑。陈熙晋即刻命人将他抓捕审讯。经验鞋印,发现他脚上的鞋印与案发现场的鞋痕完全吻合。经过周密审讯,在铁证面前,案犯终于供出行凶杀人的事实经过。从而避免了一场冤狱。
雍正四年(1726)到九年(1731),曾多次发生苗族农民起义,直到乾隆初年方始实行自治。乾隆颁沼:“苗民诉讼,作从苗俗习惯,不拘律例”。为加强封建统治,清政府在云、贵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世袭土司,设置府、厅、州、县等行政区域。不久,陈熙晋调普定县任知县。普定系云贵接壤处,苗民聚居,民风粗野。陈熙晋深入体察民情,为革除陈规陋习,转变民俗民风而竭尽全力。他不畏强暴,坚决铲除乡霸恶绅,使百姓得以安生。该县土豪,利用旧俗聚众称雄,设头领称为“牛丛”。每抓获“盗贼”,亦不送官府查办,而是自行用焚烧之刑罚处决。有一“牛丛”,为泄私愤,倚仗权势,竞诬良为“盗”,连焚3人。官府怯于他是地头蛇,只能听之任之,百姓更是噤若寒蝉。陈熙晋查清事实后,坚决将他绳之以法。从此“牛丛”再也不敢擅自杀人焚尸,百姓额手称庆。
贵州是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在 清王朝的统治下,各族劳动人民备受朝廷官吏和汉族地主以及本民族头领的奴役和剥削,生活极度贫困。由于统治阶级昏庸无能,贪赃聚敛,大量兼并土地,使流民急剧增多,各地不断出现饥民索食和武装暴动。一些官吏、地主和少数民族的头领为其私利,经常挑起民族纠纷,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常发生械斗和仇杀。每当发生狱讼争斗,陈熙晋总是深入体察,循情处置,绝不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他任贵州开泰知县时,邪教徒蒋昌华聚众骚扰黎平,妖言惑众,蒙骗百姓,受愚弄的百姓不明真相,纷纷跟从,致成扰乱,危害治安。陈熙晋指挥若定,及时平息。对为首者予以严惩,对胁从者则晓之以理,劝其退教,并悉数放归,不予追究,深受百姓称颂。云南省行文贵州省,要求协助缉拿“乱党”王士林潜于贵州的党羽。陈熙晋接到文书后,出其不意,将属下的“乱党”全部捉拿归案。但经审讯,发觉并非罪大恶极者。就报请从轻发落。
陈熙晋在 贵州任职17年,从不滥杀无辜,以图邀功请赏。先后任锦屏、永从诸县知县,仁怀同知,广顺州知州,都匀知府。总是兢兢业业,勤于朝政,功垂苗疆。陈熙晋治理地方高屋建瓴,眼光远大,处处从大局出发。永从县地处偏僻,多为崇山峻岭。有湖耳、永安二土司所辖50余村寨,距离府地偏远,不便管理。而与之相近的锦屏县苗族疆域窄小。身为知县的陈熙晋从便于治理的角度出发,报请割二土司属地归锦屏。这一来,十分有利于行政管辖。锦屏县的毛坪子寨盛产杉木,商贾贩子车来人往,云集此地,多发生争斗狱讼。他又奏请在毛坪子设立巡检,以加强治安设防,惜未能获准。这一建议后被收入他的著作《黔中水道记》一书中。其他许多勇于为民请命的政见都存于该书中。
道光二十二年(1842),陈熙晋已年过半百,头生花发。这年他奉调离开贵州,官授湖北宜昌知府。调任后,龙里、仁怀百姓感恩戴德,建生祠,以示纪念。宜昌府,原隶荆宜道。顺治初,为夷陵州,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6),升为府,属湖北布政司,辖二州三县。陈熙晋领命赴任,由于前任知府不理政务,积案如山。他上任伊始,即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干,清理政务,严明法纪。六年间清理积案1700余件。
道光二十九年(1849),湖北发大水,灾民纷纷逃聚宜昌。陈熙晋全力抚绥,并报请以工代赈修葺城垣,巩固水防,使灾民免遭饥馑。任期满,陈熙晋将行,数千名百姓遮道为其送行,人们声泪俱下,历数其功,场面感天动地。道光三十年(1850),陈熙晋母丧。请求辞官归家,为母守孝。次年,终因多年积劳成疾,病逝家中,终年61岁。
著书立说
陈熙晋 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藏书数万卷。他精研古籍,订疑纠谬,务穷原委。是江浙有名的藏书家、经史学家,也是研究骆宾王的著名学者。他把宜昌府的书斋命名为“愿规吾过之斋”。政暇常挑灯夜读,潜心研习,熟谙经史。每与人论及经史,《三通》历朝会要,便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衮衮成诵。陈熙晋学贯古今,精于考据。凡天文、地理、礼乐、星纪元不旁搜互证,力求援引正确。至关纲常、名教之防,用兵战事、生杀予夺之事,更是引经据典,详加考证,不肯稍有疏漏,妄加揣测。他深入辨析,证诸群言,断以己意,撰成《春秋规过考信》9卷、《春秋述义拾遗》8卷。著有《春秋规过考信》、《春秋述义拾遗》两书,一为辑佚,二为后人研究经史提供了宝贵的依据。除此,陈熙晋还著有《古文孝经述义疏证》5卷、《帝王世纪》2卷、《贵州风土记》32卷、《黔中水道记》4卷、《宋大夫集笺注》3卷、《骆临海集笺注》10卷、《日损斋笔记考证》l卷、《文集》8卷、《征帆集》4卷、《仁怀厅志》20卷。特别要指出的是,陈熙晋集毕生精力为《骆宾王文集》作笺注。他搜集了大量资料,旁征博引,对诗文作了详尽的笺释,补录考证。其引采之宏博,诠注之精审,向为世人所称道。他使《骆宾王文集》不仅恢复完整的面目,而且通过他的笺释,使每一篇诗文都和当时的史实以及作者的生平结合起来,贯穿着一条完整的线索,他的力作《骆临海集笺注》成为骆宾王文集的传世佳本,为后人研究骆宾王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廉洁楷模
陈熙晋一生 清贫,他虽为官多年,却始终恰守廉洁自律原则。除应得的俸禄外,从不贪赃枉法,巧取豪夺,是个有口皆碑的清官。他终生同情民生疾苦,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他生活俭朴,从不贪图享乐,身后既无豪宅华居,也无大宗财富留与子孙,甚至连他自己的著作也无力刊行。如《春秋规过考信》成书当在道光二十七年(1896)宜昌任上,而其刊刻却在过半个世纪后(1896),由后人襄助才得以完成。从陈熙晋次子陈元颖的诗作中,我们也可略知,他确末给其儿孙留下遗产。陈元颖,字栗园,官授贵州铜仁县省溪长官。咸丰元年(1851),父丧,归家守孝,遂无意为官。同治元年(1826),太平军占领义乌,家遭兵焚,贫病交困。光绪三年(1877)卒于家中,时年52岁。著有《栗园诗草》1卷,义乌先贤黄侗于1933年奉先父遗愿取60岁寿金为之刊印,现藏于 义乌图书馆。其间有几首感怀诗,很能说明陈元颖家道贫寒,以至于落到以瓜代粮、无以自存的地步。曾题《绝粮》诗一首:穷山深入太颠连,粮绝空余翠釜悬。强说生死关大事,清宵多露履瓜田。又题《冬至夜数梦先严慈》一首:合节滞殊方,心依俎立房,未能营薄祀,数梦侍高堂。关雪 冥冥黑,春晖宛宛长,神魂一相隔,尘劫浩茫茫。而另有《冬至夜数梦先严慈》一诗,则抒发了为人子的陈元颖未能偿先父遗愿,将其文章行世的无穷愧意。其中诗曰:名世文章付属深,等闲亦共劫消沉。悠悠往事无穷恨,第一难扪是此心。
纵观陈熙晋的一生,他是一个清官,为了 黎民百姓, 殚精竭虑, 两袖清风;他更是一名有成就的学者,一生勤勉,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品行和操持仍值得今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