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猷的个人简介
清朝潮阳学者陈英猷,生康熙丙辰十二月初六,卒乾隆壬申八月十八,寿七十七(公元1676―1752年),出身河浦乡,门人称为“叠石先生”,民间称为“死国师”。基本内容
陈英猷字式霭,号石泉,4岁开始认字,14岁参加乡试考取庠生。他专攻《周易》,研究孙吴兵法及武候阵法,评选《史记》、《周礼》、《秦汉》等书。他认为《周易》疑义殊多,提出见解,历14载,撰写《演周易》一书四卷。他的轶事很多,这里略记几则:
据说,寒门出身的陈英猷30多岁时补进廪生,正值朝廷大比之年,踌躇满志的他,东挪西凑足川资,收拾行装,拜别双亲,上京赴考。途中,遇到一位儒生,说是南海人,姓氏相同,也是单身上京赴考,因而,两人认起同宗,言谈投机,同行同宿,形影不离。正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成知己。
一天,日暖风轻,他俩路过一村庄,见晒场上晒柴草。英猷突然止步,仰望天际,对场上的村夫说:“要下雨了,快些收拾起柴草吧!”村夫有点不信,陈儒士举目望天,不慌不忙,笑笑地说:“无须怆惶,虽将降雨,但雨落不到此处。”果然,须臾间,天空布满乌云,暴雨倾盆,但只落在隔河那边,晒场这边滴水沾。对此,陈英猷暗暗佩服陈儒生。
又有一天,他俩夜宿一旅馆。次日清晨,霈雨初晴,空气清新,他俩起床,散步吟诗于庭院。忽见院角有间破屋,传出震耳鼾声,英猷探知屋里睡着客店伙计,于是,惊叫起来:“此屋将塌,人快出来!”但是,陈儒生走至墙壁四周仔细一瞧,然后毫不在乎地笑道:“休得惊慌,只倒墙一道,墙壁倒外不倒内。”果真,有顷出现陈儒生所料的现象,屋里的人安然无恙,英猷又一次对了儒生佩服不已。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陈儒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料事如神,陈英猷相比之下自感才疏学浅,不及他人,今科难以及第,于是毅然不赴京科考,洒泪辞友,回家继续攻读深造。
陈英猷回家后,苦攀书山,博游学海。
在河浦乡西北面一里多远处有座叠石山,盘旋九曲,苍松修竹,林茂草绿,鸟语花香,清幽静寂,风景秀丽,是读书的好地方。陈英猷为排除干扰,以山上的石洞作书房,终日危坐,专心致志攻研《周易》、孙吴兵书、武候阵法,很少回家。其时,有一个多事的村夫为试探他是否向学修业心专志笃,在一个细雨纷扬,寒假风刺骨的深夜,爬上叠石山,悄悄地摸到陈英猷的“书房”边,装着女子娇滴滴的叫声,想借此勾引英猷。但是,尽管村夫怎么装模作样“卖弄风骚”,陈英猷却充耳不闻,宛若无事,照样秉灯读书,没生半点邪念。村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投沙掷石拽树木,假鬼叫,佯妖嚎。然而,陈英猷只是略一举头,继又依旧伏案书写。见此情景,村夫感慨万分,赞叹不止。
据说有一次,陈英猷推测家里的砂锅在某日要摔破,但测不出是何原因,为验证真假,找出原因好再深修。那天他特下山回家,整天不挪寸步守在砂锅旁,饭也不思食,其妻见丈夫如痴似呆对着砂锅静坐注视,再三催叫也不吃饭,怒气之下将锅举起掷地击碎。此刻,陈英猷才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我饭吃得下矣!”
他的女儿嫁给棉城一富户,一次不慎丢失一支金钗,家翁也晓卜算,测出个“豆”字,于是全家人找遍屋后豆园地,踏坏了很多豆苗,始终不见金钗的影子,陈英猷的女儿为此日夜啼哭,怕钗落在他人手里惹出是非,损坏名节,只好回娘家求父亲摔推算。陈英猷据《周易》而测,修书一封叫女儿带去给其家翁,家翁拆阅,但见两句批语:“金钗丢在豆酱钵,何殃屋后豆园崽(苗)?”金钗果然从豆酱钵里捞到。
后来,陈英猷看到社会日趋黑暗,失去从科考作为进身的兴趣,中年在叠石山上扩建书斋,招纳门生,从事教书,学生有来自本地的,也有来自番禺、长沙等地的。他教过的十四位学生中,便有十三人当过官,而他自己,却不望官贵,只是呕心沥血埋头著书,据说他后来竟能排兵布阵,点石为兵,化木为将,呼风唤雨;又传说他在修炼“食东风配海水”时,因“食得入吐不出”而丧命。
朝廷晋封
回头再说那个南海的陈儒生,进京会试,得中榜首,做了国师。在陈英猷自修办学期间,国师曾出京私访,暗察民情,来到潮阳,专上叠石山会晤故友。陈国师发现陈英猷学识超凡,大为佩服,决意回朝荐贤,举荐陈英猷出仕。陈国师回京后,不幸染上重病,命将归去。皇帝为此忧虑,叹道:“爱卿文韬武略,智谋盖世,乃朝廷栋梁,如今若有不测,何人能接替你呀?”奄奄 一息的陈国师奏道:“万岁免忧,臣荐一人,与我不相上下,他乃广东潮阳河浦乡陈英猷是也。”
皇帝闻之,转忧为喜。于是在国师死后,下诏宣封陈英猷为国师,召其进京履职。但钦差来到河浦,陈英猷已亡故,钦差只好带着《演周易》等收回朝复旨。因为是圣命皇封,所以人们自此便称已故的陈英猷为“死国师”。同学时,皇帝还恩赐陈英猷子孙三代为“朝议、奉政、资治”大夫等称衔,供享朝廷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