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右铭的个人简介
陈右铭(1922年6月-2011年),男,湖北武昌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陈右铭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解放战争中,参加多次战斗,曾三次受奖,五次负伤,历任班长、团长。新中国成立后转入海军,历任快艇支队长,舰艇研究院一所所长,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六机部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等职。其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已出版100多万字的文集《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博海心酬》和三本诗词集。2011年病逝。
人物生平
1938年,陈右铭参加抗日游击队。
1940年,陈右铭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陈右铭调任海军某快艇大队长,1955年任支队长。1958年被确认为海军第一位过技术关的支队长,《人民海军》报1958年2月27日长篇报导“苦学五年,外行变内行”介绍陈右铭的事迹。
1963年,陈右铭调任国防部七院一所所长。
1966年,陈右铭任舰艇研究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9月主持院科研工作,兼任六机部“0九工程办公室”主任任。
1967年,陈右铭任七院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国防科委“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
1969年,陈右铭任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中央军委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和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副主任。
1970年,陈右铭任国务院、中央军委综合远洋测量船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
1975年,陈右铭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兼任以上三个办公室的主任。
1979年,陈右铭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1983年,陈右铭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
1986年,陈右铭离休后,任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期间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一等奖。
主要成就
“造船专家”
陈右铭被称作“中国核潜艇元勋”,是完全靠自己学习成为业内的专家。1952年,陈右铭刚从陆军调到海军工作的时候,陌生的环境让陈右铭张口不敢说,伸手不敢摸。之后的5年中,陈右铭努力钻研,认真请教,不仅熟练掌握了本职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还学习了海军其陈右铭兵种的战术技术性能。1958年2月的《人民海军报》以《苦学五年,外行成内行》为题,对鱼雷艇支队长陈右铭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号召全体海军军官向陈右铭学习。
1964年,陈右铭调任国防部七院一所担任所长,后来又担任副院长。陈右铭依然向专家学习,向技术工人学习,大胆攻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陈右铭领命组装从苏联购买的导弹艇散件,进行试验,并取得发射成功,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称陈右铭为“造船专家”。出国谈判考察时,有的国家甚至在陈右铭的车前插上“上将旗”。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陈右铭被任命为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并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核潜艇工程范围广泛,在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涉及到几十个省、市、自治区及所属的2000多个工厂,涉及到国务院和解放军的十多个部、委、局及其所属的上百个研究院所;涉及到高精尖技术和几十个学科。这个巨大工程,主要是通过核潜艇工程办公室来规划、计划、管理和总协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历十多年,核潜艇终于下水,国防科工委史料集中,评价陈右铭主持的核潜艇和办公室,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总理曾经对陈右铭说:“你下一步可以着手研究航空母舰了。”
主要作品
1、撰写了有关海军建设和海洋科学的论文20多篇,撰写各类文章30多篇。
2、出版《回顾与思考》、《万里烽火?千里波涛》、《搏海心筹》,将近120万字。
3、2019年7月出版《中国核潜艇备忘录》
亲属成员
夫人:胡志江
子女:陈晋南(教授)、陈建民(文史工作)、陈燕青、陈小穗(医务工作)、陈小宁(科研工作)
人物评价
在组织领导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中,陈右铭主持的国务院、中央军委“0九工程办公室”,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专委关于研制中国核潜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组织协调、管理实施各项研制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陈右铭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长期呕心沥血,对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组织管理工作大胆细致,决策果断,在组织全国各有关部、委、省、市、厂、所的大协作攻关中,重视采纳科技人员意见,发挥了极高的组织协调才能。在研究设计、制造、试验等各研制阶段,尤其在中国第一座陆上模式堆以及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试验试航中,亲临现场,参与指挥协调,不论技术风险有多大,工作生活条件多么艰苦,陈右铭都坚持与科技工程人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共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陈右铭为开创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右铭担任“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主任期间,承担了中国核潜艇研制、试验的行政及技术总指挥的双重重担,成功地组织全国大协作及技术攻关,殚精竭虑,为成功研制第一代两型核潜艇立下巨大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