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銮的个人简介
陈銮(1786~1839),字仲和,亦字玉生、芝楣,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朝官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道光二年(1822年),副主浙江乡试.京官考核为一等。五年,擢松江知府,调署江宁。值水灾,赈恤得宜。调苏松太道。设黄浦江救生船,浚吴淞江口。升苏松粮道。历广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升江苏布政使,又升江西巡抚,再调江苏。在各地修水利,建义仓,禁鸦片,颇有玫声。道光十一年,从春至冬,湖北沿江、汉各地皆遭大水,捐银数千两为家乡助赈。后升两江总督,兼署江南河道总督。十九年,冒暑行阅,病卒。辑有《先正格言》10卷,著有《耕心书屋诗文集》,《楚名臣言行录》等.
生平
陈銮的父亲是江宁盐商的账房。陈銮18岁那年省亲,盐商看他气宇轩昂,又是新秀才,同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二年后,他的父亲丧亡,服丧三年,家道中落,他的母亲命陈銮到江宁做百货买卖,向盐商称贷,不只不借,盐商派人拒绝联姻,遂退婚。陈銮借钱没借到欲进京赶考,盘费用光了,在江南如何另谋生计。钓鱼巷与他所住的客栈部元,名妓李小红看在眼里,陈銮虽憔悴却不失英爽之气。问明原委,有侠义之心的李小红赠送白银五百两,劝他应试。嘉庆二十四年陈銮乡试中举。嘉庆二十五年一举考中鼎甲第三名进士。
道光二年,陈銮出任浙江乡试副考官。道光五年二月,京察一等,经部引见,依例候补道府。当时,与陈銮定亲又退婚的盐商女已经亡故,盐商为李小红脱籍,将李小红接回家,并以小红为义女,在江宁完婚,以后双双进京,将老母接府,婚后又添了个小子。又得盐商十万两嫁妆,陈銮不计前嫌,阖家和睦。以后至道光十九年,独具慧眼的小红也被封为一品夫人。当时人说李小红有“帮夫运”,陈銮一路官运亨通。此事成为当时流传世间的一段佳话。
道光五年七月,陈銮升松江知府。第二年以海运漕粮、兑运完浚、办理妥顺,赏陈銮加道台衔,调任苏州知府。道光七年,陈銮以催漕出力,经部议叙。调署江宁府,正值闹水灾,赈灾抚恤得当适宜。道光八年,挑浚吴淞江工程完成竣工。陈銮在任上疏浚吴淞江口,设置黄浦江救生船,得旨升用。道光九年,陈銮升江西督粮道,又调补苏州府,署苏松太储粮道,遂又改任苏松常镇太粮储道。道光十年,以苏州、常州一带运道浅滞,陈銮未能先事予筹,下部议处。不久升广东盐运使。道光十一年,升浙江按察使。
道光十二年,湖北闹水灾,他捐款数千两,以助赈。升任江西布政使,后任江苏布政使。陈銮重视水利,认为江南农田以水利最为重要。于是议定开太仓、浏河、昭文白茅河及各系水脉支河。此后,旱涝有备无患,田亩收获成倍增加。当时宝山海塘毁坏已长达五十多丈、华亭海塘也坏五千六百多丈,于是,陈銮筹款兴筑、用复工实。道光十三年,兼署江苏按察使。不久,特授陈銮江苏巡抚。道光十六年,任江西巡抚。
道光十七年,丰城县雷公脑等处溃堤。陈銮上奏请在小港口建石闸,按时开启关闭;在东岸建石坝以防御水势冲击。此后,再未形成水患。任上,他修了先贤澹台子墓、陈蕃汉太傅祠等。后陈銮又调江苏。江苏闹旱灾、蝗害,庄稼歉收。陈銮上奏请求缓征税、建义仓、禁鸦片。道光十八年,陈銮筹议查禁鸦片烟章程,下命推行。
陈銮始终洁身俭素,乐善好施,对蕲州百姓实在、仁义。他建陈氏家庙,在江夏置义田四百余亩以祭祀祖先,赡补家族资用。他仿效范文正法,置义田义庄。道光帝亲书匾额,赐赏他。他教子有方,三个儿子皆在朝为官。他办事实心,不辞辛劳,鞠躬尽瘁。
道光十九年后,又署理两江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陈銮亲自督察巡阅。陈銮奏江苏各州、县、卫秋季木棉歉收,请分别缓征,以纾民力。道光帝诏如所请。不久,陈銮终得病而亡。卒年54岁,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都,赠太子太保衔。
作品
辑有《先正格言》十卷,著有《耕心书屋诗文集》、《楚名臣言行录》,三楚名贤墨迹摹勘上石的《楚帖》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