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尼乌斯

时间:2023-12-18 23:06:13编辑:小周

恩尼乌斯的个人简介

恩尼乌斯QuintusEnnius(c.239BCCc.169BC),又译埃纽斯,是古罗马诗人,写过戏剧、史诗和其他文学作品,在古罗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受西塞罗敬重。

人物简介

恩尼乌斯的全名是昆图斯·恩尼乌斯。他出生于公元前239年,出生地是意大利东南部的卡拉布里亚(或称墨萨皮亚)的鲁狄埃,家庭属地方贵族,自称是古代墨萨皮亚人国王的后裔。鲁狄埃是一座古老的意大利城市。虽然它不是希腊移民地,但是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很早就同整个地区一起希腊化了。这使得恩尼乌斯从小便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长大,以至于帝国时期的传记作家斯维托尼乌斯(公元2世纪)称他是“半个希腊人”。他除了知道当地的奥斯基语和希腊语外,大概在少年时期就很好地掌握了拉丁语。他可能主要是在塔伦图姆受的教育,学习希腊文学和哲学。由于他从小在地方贵族环境中长大,因而他在政治方面倾向罗马,对罗马怀有好感。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他曾在罗马军队中服役,任百夫长。公元前204年,他在撒丁岛引起了时任财政官的老卡托的注意,成为他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卡托回罗马时,让他随行。此后他卜居罗马,住在阿温提努姆山的平民区。那里是诗人和演员经常会聚的地方。据斯维托尼乌斯说,他在罗马像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一样,“讲授两种语言”。在这期间,他显然同时从事文学活动,从而促使他同孚尔维乌斯·诺比利奥尔、老斯基皮奥等这样一些富有影响的希腊文化崇拜者接近,与自己来罗马时的保护人、对希腊文化影响持否定态度的老卡托的关系逐渐疏远。在罗马生活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罗马对地中海地区一步步的征服过程。公元前189年,恩尼乌斯作为诗人,随执政官孚尔维乌斯出征希腊的埃托利亚。恩尼乌斯在自己的诗歌里歌颂了孚尔维乌斯的这次出征。恩尼乌斯与希腊文化崇拜者的接近显然引起了卡托的不满。据西塞罗说,卡托曾经在演说辞里严厉指责孚尔维乌斯带着诗人去行省。一般认为,卡托在这里指的就是孚尔维乌斯带恩尼乌斯出征那件事。公元前184年,在孚尔维乌斯之子的努力下,恩尼乌斯获得罗马公民权。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政治待遇,难怪恩尼乌斯本人欢呼道:

我们现在成了罗马人,先前是鲁狄埃人。

尽管恩尼乌斯在罗马生活期间与不少贵族很接近,但他一直生活清贫,直到七十岁高龄,于公元前169年去世。西塞罗称赞他“乐于贫老”。

作品简评

在恩尼乌斯一生的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给他带来最大声誉的著作是史诗《编年纪》。《编年纪》完成于作者晚年,现传六百多行残诗。据老普林尼说,该史诗初为十五卷。西塞罗曾经从《编年纪》中称引道:

现在一般把这两行诗视为第十五卷的结尾。

《编年纪》全诗叙述罗马人的历史业绩。叙述从特洛亚毁灭开始,然后顺次叙述罗马的建立(第一卷),王政时期和共和制的建立(第二、三卷),高卢人的入侵(第四卷),罗马向意大利扩张(第五、六卷),迦太基的建立和第一次布匿战争(第七卷)。从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从第八卷起),叙述变得比较详尽,包括马其顿战争(第十卷)和对西亚的征服(第十一至十四卷)等。第十五卷叙述至公元前189年孚尔维乌斯进行的埃托利亚战争,第十六至十八卷可能将事件续叙到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开始。未及公元前168年战争结束,诗人便去世了。据西塞罗说,恩尼乌斯在叙述中把第一次布匿战争略去了,因为诗人认为“已有人叙述过”。恩尼乌斯在这里指的显然是奈维乌斯的《布匿战纪》。

史诗一开始,诗人谈到荷马在他梦中显现,鼓励他写作,似乎荷马的灵魂神奇地进入了他的躯体。由第一卷传下两个片段,是传世片段中两个较长的片段。其中一个十七行诗,伊利娅叙述父亲埃涅阿斯在她梦中显现,告诉她他们家族将会忍受许多不幸,然后幸福降临。另一个片段叙述罗慕卢斯和瑞穆斯建立城市的情形。他们为城市奠基,都想获得权力,于是进行占b,以决定谁将统治城市。占b结果,罗慕卢斯获胜。瑞穆斯对此显然不满,在他跨越建设中的城墙时,罗慕卢斯把他杀死,说道:

由于马克罗比乌斯在《萨图尔努斯节会叙》中经常称引恩尼乌斯的诗句,把它们与荷马的《伊利亚特》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类似的段落相比较,从而使恩尼乌斯的《编年纪》中有一些片段得以传世。现举一例,从中可以看出恩尼乌斯的诗歌风格及其对荷马史诗的模仿和继承。恩尼乌斯在以矫健的骏马喻勇武的将士时写道:

荷马相似的段落见于《伊利亚特》第六卷第506―511行:

荷马用马比喻的是特洛亚王子帕里斯重新披挂出城参战的情形。帕里斯在与希腊将领、海伦的前夫墨涅拉奥斯决斗中被打败,潜回宫中的卧室,兄长赫克托尔批评他,当城外军队正在因为他而激战,许多人在战斗中倒下的时候,他不该如此偷闲。帕里斯接受兄长的批评,心中有愧,重新振作精神,披挂出城。荷马和恩尼乌斯都以槽头的马吃饱后脱缰而出,奔上原野为喻,比喻物的共同性使人们相信恩尼乌斯是受到荷马的启示,沿用了荷马的比喻,但具体描写又存在很大的差异。荷马的比喻像他经常采用的那样,实际上是描写了一个过程,讲了一个故事,即一匹马吃饱后脱缰而出,心怀傲气地奔上平原,首先习惯地去河水里洗个澡,然后矫健地去牧场。荷马的语言简洁朴实,六行诗中只用了一个形容词“流水悠悠的”形容河流,用了两个副词分别恰如其分地说明马把头“高高地”扬着,双腿“迅捷地”奔跑,然而却用了十二个动词,其中七个是形动词,四个是人称动词,一个是谓语动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给人以明显的动感,一副自然的景象,充满生活的气息。然而恩尼乌斯在采用类似的比喻时,则是描写了一个场面,即一匹马吃饱后高傲地挣脱缰绳,奔跑于原野,跑得气喘吁吁,口吐白沫,给人的感觉是力量和紧张气息,显然是用来比喻某个骁勇的罗马将领。此外,恩尼乌斯叙述时注重描写,五行诗中只用了四个人称动词,一个形动词,然而却用了六个形容词,“高傲的”心灵,“翠绿的”、“辽阔的”草地,“隆起的”鬃毛,“白色的”涎沫,此外还特别强调那匹马不是一般吃饱食料,而是“饱食”(fartus,源自动词farcire,意为“充满”,“装满”)。以上情况表明,恩尼乌斯着意的不在于叙述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而在于描绘一个可视的画面,并且注意对描写对象进行修饰。

从流传下来的一些片段看,恩尼乌斯还对荷马的其他叙事手法进行过模仿,如荷马式的夸张。有一个片段中写道:一个号手的脑袋被砍下了,号角还在继续呜叫。需要指出的是恩尼乌斯在继承希腊史诗传统的同时,还广泛采用了拉丁民间诗歌的一些叙述手法,例如首韵法。他对首韵法是如此喜好,有时甚至用得过分,如有一行著名的诗原文是这样的:

《编年纪》没有采用罗马古代的萨图尔努斯格律,而是采用了希腊传统的史诗格律六音步扬抑抑格。拉丁六音步扬抑抑格与希腊格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诗人对拉丁语的语音特征,对这种格律形式的适应性进行了现实的探索。在恩尼乌斯的六音步扬抑抑格中,最后一个音步的格律重音往往与词汇重音相重,行中停顿大部分在第三步的第一个长音节后,以扬扬格代替扬抑抑格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上一篇:陈守礼

下一篇:邸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