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彬(河北大学教授)

时间:2023-12-20 09:32:22编辑:小周

常彬(河北大学教授)的个人简介

女,1969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女性研究会会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员,郭沫若国际学术研究会会员,韩中比较文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女性文学。

人物经历

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

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

曾在贵州大学中文系、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任教,2006年6月到河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

1988年晋升为助教。

1993年晋升为讲师。

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晋升为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研究生课程:中国女性文学、现代文学经典。

省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讲教师。

主要贡献

承担项目

1.2010年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主持,10BZW94),12+12万元。

2.2006年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主持,06CZW012),7+7万元。

3.2006年中国博士后一等基金项目:20世纪前50年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4.2011年教育部哲社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研究(主持,11JHQ046),9万元。

5.2005年韩国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对韩叙事变迁(中方合作者),25万元。

此项目由韩国教育部立项,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杨义研究员、

博士后常彬,韩国学者李腾渊教授,日本国士馆大学教授藤田梨那五位学者合作完成。

6.2010年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主持,HB10QWX044),1万元。

7.2010年河北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邻国的镜子照中国: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主持,SD2010063),1+1万元。

8.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2万元。

9.200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中国女性文学话语发展百年流变(主持)。

10.2007年河北大学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主持),1万元。

11.2003年海南教育厅项目:语言与社会性别(译著,主持),0.4万元。

12.2002年海南社科规划项目:张爱玲的文学辐射(主持)。

13.2001年海南师大青年基金项目:国人灵魂的勘破者:鲁迅与张爱玲(主持),0.2万元。

科研论文

1.A Century of Korean Narrative in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2期。

2.《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 《新华文摘》2010年第2期。

4.《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

5.《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6.《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7.《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8.《虚写革命实写爱情:左联初期丁玲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不自觉背离》。

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年第1期。

10.《讲话精神下丁玲创作的“痛”与“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

11.《异国锦绣河山与人文之美的故园情结:抗美援朝文学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2.《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3.《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4.《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5.《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中国文学年鉴2007》。

16.《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中国学术年鉴2007》。

17.《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中国文学年鉴2005》。

18.《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中国学术年鉴2005》。

19.《讲话精神下丁玲创作的“痛”与“变”》,《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0.《追求中的失落:从谢冰莹冯铿看1930年代左翼女性的从军想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1.《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 《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2.《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23.《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4.《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五四”及20年代女性母爱写作的理性反思》,《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5.《以五四爱情神话为为背景谈张爱玲小说》,《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6.《英雄之血与女人之血:从电影魔鬼女大兵想到的话题》,《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7.《鞭挞颠覆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被“活埋者”的控诉:关于小说蓝调石墙》,《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9.《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反思》, 《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3期。

30.《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1.《胡风文艺思想精髓及悲剧初探》, 《广东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2.《从诗经看上古先民的生殖崇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3.《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 《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4.《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 《当代贵州》2000年第5期。

35.《发达国家高考制度比较谈》, 《理论与当代》2003年第9期。

36.《图象与文字的新结缘:摄影文学之我谈》,《理论与当代》2003年第5期。

37.《残酷的性别分类与暴力》, 《作家杂志》2002年第9期。

38.《贞操情结及其他》,收入王红旗主编《中国妇女在行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39.《残酷的性别分类与暴力》,收入王红旗主编《中国妇女在行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40.《作者情感态度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河北学刊》2000年第4期。

41.《从“红白玫瑰”看张爱玲对男性霸权文化观念的颠覆》, 《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42.《从婉约闺阁到剑侠革命:秋瑾诗文与早期女性自觉》, 《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3.《浮世丑怪众相图: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4.《殊途同归的欲望表达: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性”与“病”之比较》, 《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5.《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对韩叙事》,中韩日国际学术会议“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韩国叙事变迁研究”主题发言论文,韩国首尔,2005年10月。

46.《抗战时期的丁玲创作》,“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北京,2006年8月。

47.《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中韩比较学学会“抗日战争与嘉兴叙事”主题发言论文,中国嘉兴,2009年4月。

48.《女人的战争与女性镜像:抗美援朝文学之朝鲜叙事》,“共和国文学六十年”国际研讨会论文,中国长春,2009年8月。

49.《晚清以降中国作家的朝鲜认知:兼谈郭沫若的此类题材创作》,“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济南,2010年8月。

50.《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成都,2010年10月。

51.《战争中的女人与女性镜像:抗美援朝文学叙事》,“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中国海口,2010年11月。

52.《寻找父亲――五四文学“弑父”主题遮蔽的另一文学现象》 ,“文学思潮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厦门,2011年11月。

53.《中国作家的韩国战争叙事》, (韩国)《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7年第10辑。

54.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2010年7月10日,“燕赵讲坛”。

55.《地缘政治下的灾难叙事:抗美援朝文学论》, 《贵州作家》2010年9-10辑。

56.《异域想象:抗美援朝文学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12日。

57.《女性生命的体验:萧红创作论》, 《文艺报》2011年1月26日。

学术著述

1.《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专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专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3.《广告中国女性形象批评》(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待出)。

4.《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的文学视界》(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5.《创新作文大系》第三卷(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6、《经典作文阅读写作》第七册(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荣誉记录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2.“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3.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第一层次(2011年)。4.河北大学“巾帼十杰”优秀女教工(2011年)。5.河北省社科研究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2011年)。6.河北省第7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7.保定市第10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8.河北省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9.河北省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2008年)。11.中国妇女研究会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12.河北省作家协会2010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10年)。13.河北省作家协会2007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07年)。14.河北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创新二等奖(2010年)。15.河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7年)。16.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17.海南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奖(2002年)。

上一篇:德吉草

下一篇:德罗萨里奥·德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