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九

时间:2023-12-20 18:33:52编辑:小周

陈世九的个人简介

陈世九(Chan Sai Kau,1952年出生),香港已退役足球员,1970年代香港最佳右后卫。曾先后效力南华、愉园、星岛等多支香港甲组球队,并且是香港足球代表队主力,退役后移民英国。

足球员

简介

陈世九(ChanSaiKau,1952年出生),香港已退役足球员,1970年代香港最佳右后卫。曾先后效力南华、愉园、星岛等多支香港甲组球队,并且是香港足球代表队主力,退役后移民英国。

履历

1968年,陈世九“上山”加盟南华,逐渐成为球队主力,并且协助南华以不败姿态,夺得1977-78年度香港甲组足球联赛冠军。1978-79年度,愉园向南华展开高薪挖角,陈世九与队友蔡育瑜与冯志明,一同以当年最高薪的5000元月薪,联袂加盟愉园。1987-88年度,陈世九转投重返甲组的老牌球会星岛,效力两个球季后,于1989年夏天宣布挂靴。

成就

陈世九是1970年代香港足球代表队主力右后卫,参加过世界杯外围赛、亚洲杯外围赛、贺岁杯足球赛。1975年6月24日亚洲杯外围赛,香港队互射12码以13:14不敌北朝鲜、1977年世界杯外围赛扬威新加坡、1979年首届省港杯足球赛等港队经典战役,陈世九均是正选上阵。

昆虫学家

简介

陈世九(1905―1988),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浙江嘉兴人。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34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以鞘翅目叶甲总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叶甲总科三科分类改进为六科系统,为国际同行采用。发表昆虫新种700多个,新属60多个。

50年代开始研究物种问题、分类原理和进化规律。

1975年总结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指出:进化在物种又变又不变的矛盾统一中进行;把分类特征区分为新征与祖征,指出新征是变的产物,体现间断,是分的依据,祖征是不变的保持,体现连续,是合的根据;所著《进化论与分类学》,首次将物种概念、进化原理和特征分析,综合为进化分类学的一个理论体系,为分类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概念和特征分析方法。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编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人物生平

陈世九,1905年11月5日生于浙江嘉兴郊区一书香之家。祖父曾举秀才。父陈坚,字志巩,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返里后曾在乡间创办小学,中年时举家迁居城内,经商理财,成为嘉兴商界知名人士。嘉兴是鱼米之乡,也是稻螟经常猖獗危害之区。陈世九自小目睹广大农民于灾后生活无着之惨状,心里充满对农民的同情。其父于早年曾发起成立并参与我国第一个民间治虫组织――治螟委员会,指导农民科学治虫,在家中也经常谈论螟害和科学治虫的方法,在他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日后选攻昆虫学打下了思想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研究员兼主任,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

1951年参加九三学社。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他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共发表论文和专著约185篇、册。多年来,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博研众论,觅疑勇进,努力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思想,结合其丰富的生物分类实践经验,探讨生物进化的哲理,讨论生物分类的几个基本问题:物种概念、系统原理和特征分析,综合为进化分类学的一个完整体系,并且对进化论作出了若干补充和发展。

成就

陈世九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除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所所长工作之外,还兼任了《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编委、《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的主编等。还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荣誉委员,他还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委、荣誉委员;《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编委会副主任,以及《中国科学》编委,《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等刊物的主编等职。还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论著

1 陈世九.昆虫纲的历史发展.昆虫学报,1955,5(5):1―43.

2 陈世九.关于物种问题.科学通报,1957,2:33―43.

3 陈世九.分类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昆虫学报,1961,10(4―6):321―338.

4 陈世九.生物进化的辩证法.科学通报,1975,20(8):348―357.

5 陈世九.进化论与分类学.昆虫学报,1977,20(4):359―381;又:增订重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又: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 陈世九.生物进化史上的十件大事.科学通报,1978,2B(3):138―145.

7 陈世九.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2(5):14―16,45.

8 陈世九,陈受宜等.生物的界级分类.动物分类学报,1979,4(1):1―12.

9 陈世九.物种概念与分类原理.中国科学,(B辑),1983,(4):315―320.

10 陈世九.进化论的若干基本概念.进化论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8.

11 陈世九,虞佩玉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

物种概念是生物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在达尔文以前,人们相信物种是不变的,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上帝的创作。达尔文的进化论(1859)阐明物种是变的,否定了物种不变的观点,进化通过物种的演变而进行,遂使进化思想取得了胜利。随着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陈世九发现,许多新的事实说明,变与不变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物种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进化是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进行的。

在本世纪30年代,随着群体遗传学的进展,阐明了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稳定性,从而给物种以相对稳定的概念。50年代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双螺旋结构具有这样的机理:一方面能够自我复制,把携带的遗传信息制成复本,传给后代,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另一方面,通过核苷酸碱基序列的变化,又有无限的变异潜能,为物种提供无限的进化前程。

分类学的事实也许更能说明问题。一切生物都具有共同的遗传语言,使用共同的遗传密码(不变),但每一物种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又各不相同(变)。一切昆虫在成虫期都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足三对(不变);一切甲虫在成虫期都具有一对鞘翅(不变);但每一种昆虫或甲虫又各有特点,千差万别(变)。每一物种都保持有自己的又变又不变的历史。

从遗传机制和分类事实,陈世九作了如下结论: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变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变是绝对的,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物种在又变又不变的矛盾中演变。这一“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是陈世九的进化论与分类学的理论核心和立论根据。

物种概念与分类原理

分类系统是进化的历史缩影,这是进化论为分类学提供的理论依据。分类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如何使分类系统正确地反映进化历史。分类是通过特征对比而进行的,事实上,是分类特征反映进化历史。分类工作的关键在于特征分析。

陈世九指出,分析分类特征,首先应把特征分为两类:新征和祖征。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种征,种征是物种的新征,是随着新种的形成而产生的特征,代表物种的变的一面。每一物种又都具有它所隶属的一系列的上级单元特征,这些上级特征都是物种所保持的祖征,代表其不变的一面。新征与祖征是相对的,种的特征对物种本身来讲是特有的新征,对种下单元以至种内个体来讲,则是共有的祖征,各级单元都是如此。所以上级单元的特征是下级单元的祖征,本级单元的特征是本系获得的新征。同一特征,在这一情况下是新征,是变的产物;在另一情况下又是祖征,是不变的保持。

各级单元的特征有一定的出现时序,单元的级别愈高,其特征的出现时间愈早,界级特征早于门级,门级早于纲级,纲级早于目级,目级早于科级,等等,这叫做特征时序。上下单元之间的特征时序反映了祖征的阶段发展,祖征是进化的历史记录,体现了连续渊源,是追溯系统关系的根据。对立单元之间的特征对比显示了新征的独特性质,新征是本系的起源标志,体现间断发展,是建立单源系群的根据。

物种概念与选择原理

人们把自然选择区分为两大类型:前进性选择和稳定性选择。陈世九指出,前者是变的促进,后者是变的抑止。所谓稳定性选择,系指在环境相对稳定下的选择,它的特点是保持群体中的常态型个体,淘汰两端的变异较大的个体。事实上,自然选择的作用也是又变又不变的,它有促进变的一面,又有稳定不变的一面。这是自然选择的两重性,和遗传的内因结合,成为物种又变又不变的一种外因。

我们的选种工作同样地贯彻着变与不变的矛盾。良种的选育是从旧变新的过程,选成后的保育是保持不变的过程。两种过程都要通过选择,前者的目的是“要它变”,后者的目的是“要它不变”。人工选择是不断的选种与保持,不断的“选―保―选”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变与不变的矛盾。

所以,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依据:没有变,便没有选择与进化;没有不变,也不会有进化,因为有利的变异便无从保存、积累、传代,自然选择学说也就不能成立了。

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

陈世九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学说。

大量生殖与生存斗争 按照达尔文学说,大量生殖是生存斗争的原因,自然选择的根据,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陈世九指出,大量生殖又是生存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适应现象,是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进化路线与自然选择 在讨论《生物界级分类的新概念》中,魏泰克(1969)指出,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物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决定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陈世九进一步阐述,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养自己,又供养异养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问题是“光合”,核心要求是“抓光”。菌类,包括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或动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菌类取食的特点是“吸收”,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面(吸收面)”。动物也是异养生物,它们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动物的取食方式是“摄食”,它们生命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抓食”(其反面是避抓)。所以植物进化是适应于“抓光”的斗争,菌类进化是适应于“抓面”的斗争,动物进化是“抓食”的斗争。三种斗争都是取食的斗争,取食斗争又决定于取食方式,正是三种取食方式(或营养方式),决定了生物进化的三条基本路线。根据以上事实,陈世九总结了三个结论:

1、取食斗争与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的含义十分广泛,包括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外界物理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条进化路线的事实说明,取食斗争是生存斗争的主要矛盾,“进化是植、菌、动三条取食路线的生存斗争”。这是其第一个结论。

2、路线因素与具体因素 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路线因素和具体因素。以动物为例,基于它们的抓食路线,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导致“感觉――神经――运动”等复杂器官系统的发展,表现为进化的路线方向。但每一物种,根据其一定的机体水平和生态地位,又各自适应于一定的生活条件,表现为进化的具体方向。所以“自然选择作用于两种因素”。这是其第二个结论。

3、内因与外因 变异与遗传作为生命的特征是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作为外界条件对变异的考验是外因。这是一般的理解。三条取食路线是以前所未曾注意的内因,因为决定路线的营养方式是生物本身的特征,不是外界条件。这是其第三个结论。

总的来讲,三条路线本身亦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上一篇:方诗铭

下一篇:寸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