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钰

时间:2023-12-21 05:09:02编辑:小周

范振钰的个人简介

范振钰(1927―2008)相声演员。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出师后,加入天津和平区曲艺。1979年与高英培一起调入全总文工团。善于揣摩故事情节,研究人物心理,捧得稳、准,严丝合缝,恰到好处。高英培与范振钰合作40余年,配合默契,珠联璧合。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范振钰的黄金搭档高英培于2002年去世。 著名相声演员范振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17日凌晨5时1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2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8年11月20日上午10时在天津北仓殡仪馆举行。

范振钰 - 个人资料

范振钰(1927―2008)相声演员。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再传弟子。专事捧哏。出师后,加入天津和平区曲艺团。十年动乱,在工厂烧锅炉。“四人帮”垮台后重返舞台。1979年与高英培一起调入全总文工团。2008年11月17日凌晨5点12分,因心脏衰竭在天津总医院去世,享年81岁。

范振钰捧哏,善于揣摩故事情节,研究人物心理,捧得稳、准,严丝合缝,恰到好处。高英培与范振钰合作40余年,配合默契,珠连壁合,他们创作和表演的主要节目有: 《钓鱼》 、 《跟谁对着干》 、 《不正之风》 、 《教训》 、 《皆大欢喜》 、 《一对沙发》 、 《大家研究》等。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范振钰 - 因病入院

郭德纲急探范振钰

范老做了气管切开手术,郭德纲回天津探望

念旧情郭德纲急探范振钰

两人曾合作近四年如今范老做手术身体虚弱难说话纸笔传情仍关心他人

82岁高龄的相声名家范振钰上周刚做完气管切开手术,郭德纲还特地赶回天津探望。

郭德纲在经纪人王海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天津,看望十年前就与自己合作过的老前辈范振钰。郭德纲告诉记者,上周三刚刚做完气管切开术的范先生身体还十分虚弱,目前只能靠胃管进流食。

范先生看到郭德纲来访,情绪很激动,但是却不能说话,只能靠手中的纸、笔进行简单交流。

他在白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字,没有一句是关于自己的病痛,都是对别人的关心:“注意身体”、“你忙”、“你带队伍回去吧”。

由于郭德纲前来探望,病房周围一时间围满了看热闹的医护人员和病友。为了给范老一个正常的休息环境,郭德纲就不得不尽快离开,一共只停留了二十几分钟。一说要走,范老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讲到这段,郭德纲也放慢了语速:“我心里也不好受啊。可是我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尽量安慰他。”

郭德纲回忆道,十年前他刚到北京的时候,曾经跟范老合作过近四年的时间。当时范老在和平门有一套平房,也给了他一把钥匙,俩人经常在这里对活。

郭德纲表示,回头有时间再去看范老,他说:“范老还说7月份要办专场,我跟他说包在我身上。等他身体好点,我再好好问问他想怎么办。”

范老病情追访

做完手术瘦得脱了相

范振钰的徒弟――德云社演员高峰是近来探望范老最频繁的人,他详细介绍了范老的病情。
范振钰以前经常腿疼、脚肿,但是一直也没有仔细检查过。直到今年年初,才查出是股骨头坏死,随后做了手术,但股骨头很快滑出,于是又回到医院治疗。

由于范老呼吸系统一直不是很好,所以上周做了气管切开手术。老人现在只能吃流食,顶多在粥里加点虾仁,近来消瘦得十分厉害,已经瘦得脱了相。

这几天,范老的情况已经比上周略有好转。如果能安全度过本周,危险系数将会降低很多。

范振钰 - 从艺经历

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出师后,加入天津和平区曲艺。1979年与高英培一起调入全总文工团。

范振钰 - 捧哏特点

善于揣摩故事情节,研究人物心理,捧得稳、准,严丝合缝,恰到好处。

范振钰 - 搭档

高英培(1928―2002)相声演员。天津市人。1948年正式拜赵佩茹为师。1951年满师后,开始撂地演出,老艺人周德山、吉评三等都给他捧过哏。

1954年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同范振钰结成对子。1958年和1962年,与范振钰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十年动乱,被下放到天津纸制品厂蹬三轮。“四人帮”垮台后重返舞台。1979年调到全总文工团。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高英培艺术功底扎实,表演风格火爆,尤其擅长表现天津市民生活,语言节奏和舞台气氛与观众心理相吻合。

范振钰 - 经典作品

高英培、范振钰:《钓鱼》
甲:相声啊,就是语言的艺术。

乙:哎,对啦。

甲: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可不简单。首先来说,得具备几种条件。

乙:都要什么条件?

甲:要求我们演员呢,五官相貌得端正。最主要的呢,是眼睛,必须要眼神好,口白还得要清,而且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

乙:得明白。

甲:因为它是个综合性的艺术,我们这个工作很不简单。

乙:是啊。

甲:可是有人把我们这工作看得很简单。

乙:谁呀?

甲:我们街坊有一位,就是这样。他是天津人,说话天津口音,没事儿老跟我聊天儿,“哎,高英培,我有工夫儿,咱们掺和掺和,行吗?”

乙:什么叫“掺和掺和”呀?

甲:我就跟他说啦,“您可掺和不了,我们这是艺术。”“得啦!别来这劲儿啦!嘛艺术啊,你们那玩艺儿有嘛?”

乙:好嘛,太轻视我们啦。

甲:哎,他这个人就这样:看什么工作都容易,看什么工作都简单。

乙:实际呢?

甲:把他搁在哪儿,哪儿不行。

乙:嘴把式!

甲:对啦。我们院里西屋住着两家儿,在钢厂里工作,业余的时候儿有个共同的爱好。

乙:爱好什么呀?

甲:爱好钓鱼。这个钓鱼是个慢性子活儿。买个鱼竿儿,来个鱼钩,一根鱼弦,来个漂儿;下好了鱼食,也许搁着,抽烟,这儿看着鱼漂儿。多咱鱼漂儿往下一沉,一甩竿儿,就钓上来啦。

乙:对,是这个意思。

甲:慢性子活儿,急脾气行吗?急脾气到河边上一呆:走!咦?怎么没上来?走!嗯?走!咦,怎么上不来呢?走!好,上不来没关系,我下去吧!

乙:他下去啦!这是钓鱼吗?

甲:摸鱼呢!人家西屋两家老钓鱼去,回来在院里熬鱼吃。他爱人看着眼馋啦,就跟他说:“唉,我说二个他爸爸!”

乙:谁?什么“二个他爸爸”呀?

甲:他们有个孩子,小名儿叫“二个”。

乙:噢,指着孩子叫的。

甲:对啦。“唉,我说二个他爸爸,你看人家西屋俩大哥呀,没事老钓鱼去,回来就熬鱼吃,这玩艺多哏儿!”

乙:看着哏儿啊?

甲:“咱们甭说熬鱼啦,哪怕咱们来顿鱼汤呢!”

乙:呵,她还够馋的!

甲:他可就接过来啦,“嘛玩艺儿?老钓鱼呀?我也不是吹,我不去就完啦。我要去呀,我到那儿,闭着眼拿个百儿八十条来!”

乙:拿多少?

甲:这钓鱼有钓百八十条的吗?

乙:没见过。

甲:他爱人一听高兴啊,“唉哟,二个他爸爸,你要能钓,明钓点多好!”“行啦,你甭管啦,明儿我盯着钓去吧!”可真不含糊,出去之后花六块钱买个鱼竿儿。

乙:还真下本儿。

甲:一进门儿,“哎,谁?二个他妈妈,你给我烙个糖饼!”

乙:烙糖饼干吗?

甲:“我钓鱼去!”

乙:噢,饿了好吃。

甲:“嗯,拿面口袋给我改个兜子。”

乙:那干吗呀?

甲:“搁鱼。”

乙:面口袋搁鱼呀?

甲:“对啦!没告诉你嘛,闭着眼拿个百八十条来!”

乙:有把握!

甲:还真不简单。早晨七点半走的,下午四点半他回来的。

乙:钓多少?

甲:一条没钓来。

乙:好嘛,白去啦。

甲:一进门儿他爱人就问他:“唉哟,二个他爸爸,你钓来了吗?”“钓嘛呀!别提啦,咱去晚啦!我到那儿一看哪,好家伙,这拨儿过去啦。”

乙:什么过去啦?

甲:这鱼有论“拨儿”的吗?

乙:没听说过。

甲:“这拨过去啦,归其我一打听啊,明儿还一拨呢。我给你钓明儿那拨去吧。有嘛事儿明早起再说吧,你先睡觉吧。”第二天早晨,“哎,二个他妈妈,你给我烙俩糖饼。”

乙:俩啦!

甲:“今儿我多搁点功夫。”还是那钟点走的,又是那钟点回来的。

乙:这回钓多少?

甲:一条没钓来。

乙:还是白去。

甲:一进门儿,他爱人又问啦:“哎哟,二个他爸爸,你钓来啦吗?”“钓嘛呀!别提啦,到那儿还真赶上这拨儿啦,我呀下好竿儿啦,来了几个小孩儿洗澡,噼里啪啦一扑通,没啦。”

乙:这个寸劲儿啊。

甲:“急得出了一身汗,归其我一打听:好家伙,明儿还来一拨啦。”

乙:又一拨儿。

甲:“明儿这拨儿太好了,我给你钓明儿这拨去。明儿我要钓不来,听了没有,你到河里盯着捞我去!”

乙:要自杀呀!

甲:他要跳河!正在这阵儿,同院有个姥姥在他们屋里串门儿,打算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大哥,我劝你吧!你看人家西屋俩大哥老钓鱼呀,你可钓不来呀!你说你在院儿里说了多少大话啦!哪样事儿你办成的?往后像这类话少在院里说,约不来多寒碜哪!”

乙:哎,这可是好话。

甲:他倒跟人急啦!“姥姥,您这怎么啦?他们约得来!我钓不来?我告诉您:姥姥,就冲你了这话我钓去,明儿我钓去!明儿我钓不来,我不在这门口住啦,我冲你搬家!我,哎……那谁,二个他妈妈,你给我烙仨糖饼!”

乙:又改仨啦?

甲:他爱人一边烙着饼,一边就琢磨啦,“哎哟,二个他爸爸,你可真哏儿啊!鱼呀你是一条没钓来,你饭量可见长啊!”

乙:悖】刹回肀寺穑

甲:第三天七点半走的,八点半他不钓啦。

乙:不钓啦?

甲:扛着鱼竿儿奔鱼市儿啦,上鱼市儿踅摸去啦!一进鱼市儿,把卖鱼的吓了一跳:“哟!怎么这位钓我们这儿来啦?”他过来还问哪:“掌柜的,这多少钱一斤?”卖鱼的一瞧,这位怎么扛着鱼竿儿买鱼呀?“您问这个,两毛五一斤,一块钱四斤。”“两毛五……活吗?”“您看,个个活。”还真不含糊,个个活。“嘛,你啦,您给我来四斤,来一块钱的。”人家给他称四斤鱼,“给您搁哪儿?”“别搁哪儿,分量够吗?”“您看,四斤高高的。”“嘛四斤高高的?你再给饶一个,再烧一个。”

乙:这叫什么人格呀?

甲:没办法,四斤高高的,人家又饶一个,“给您搁哪儿?”“倒兜子里头。嘿,这拨就算我赶上啦!”

乙:还赶上啦!

甲:拿着鱼可就回家啦。到家进门就这一嗓子,把同院的全喊出来了,“我说二个他妈妈,你把大木盆给我拿出来呀!好家伙,我可赶上这拨儿啦!”

乙:这嚷什么呀?

甲:为的是让同院的知道知道他钓来啦。

乙:这是卖派。

甲:一嚷嚷呢,同院都出来啦。姥姥也出来啦。木盆往院里一搁,一放水,一倒,这鱼真不含糊。

乙:怎么呢?

甲:这鱼一见水,个个活。他可就忘了一样。

乙:什么呀?

甲:买的鱼跟钓的鱼不一样:钓的鱼有大有小,什么鱼都有;买的鱼一般大。

乙:对呀!

甲:姥姥越看这鱼越纳闷儿,“大哥,你这鱼都一般儿大呀?”“对啦,姥姥,这拨都一般儿大。这叫技术,不一般大咱也不钓。没告诉您嘛,闭着眼也拿个百儿八十条来。”“不对吧,大哥,你这可别是买的吧?”就这句话,他可急啦!“哎,姥姥,你看这怎么叫买的?我告诉您哪,姥姥,咱们在一院儿住这么些年啦,咱们都是老街坊啦。照您这样说,我来个半身不遂,您在我身上可缺了大德啦!”

乙:悖

甲:他爱人一看,在这院里栽这跟头干吗呢,打算给打个圆盘,“唉哟,姥姥,您可别这么说话呀,这么大年纪,说话可真不是地方。这怎么是买来的,怎么是买来的?是钓来的,是钓来的。二个他爸爸,你甭着急啦,是钓来的。这鱼可能有二斤多。”他接过来啦,“嘛玩艺儿,二斤多?四斤还高高的啦!你不信你问去,就这样儿,掌柜的还给饶一个啦。”

乙:还是买的!

范振钰 - 徒弟


赵津生、腾生祥、彭 华、于志勇、郭伯良、何世铭、王传林、丛波、杨俊杰、马腾翔、刘春山、张德起、高峰

上一篇:博托洛

下一篇:董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