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杨松的个人简介
杜杨松,派名(按杜氏世系排列的名字)芳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都昌县和合乡西田畈杜家村人。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第38代孙,江右(江西)杜氏始祖杜策(南康府君)第35代孙。 1957年8月16出生,1973年7月毕业于和合五七中学。恢复高考的第一年(1977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 1988年6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1993年6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处长。从事专业
所学专业和现从事的专业是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
学术论著
1.庞振山,杜杨松,燕建设,杨生强,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1-136。
2.朱介寿,蔡学林,曹家敏,高德章,赵风清,杜杨松,汪洋,中国华南及东海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及演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308。
3.杜杨松,江云华,叶桂顺。浙西金鸡岩火山岩型金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72。
4.杜杨松,王德滋,陈克荣。浙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147。
5.S.Augustithis著,周济群和杜杨松译。基性和超基性岩结构图册及其成因意义。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284。
个人荣誉
1991年7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中国东南部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证书号90-03505),排名第五。
1994年1月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2001年11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1年12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先进个人。
教学科研
主要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火山-侵入杂岩及与成矿关系以及包体岩石学的研究工作,重点在火山碎屑流与涌浪堆积的岩相模式、区域火山岩系列演化、火山作用机制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特别是利用岩石包体和矿物的巨晶研究壳幔相互作用与岩浆-流体-成矿过程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用VisalBasic和Autocad编程技术开展地学图形数据处理与资源环境经济评价,特别是环境矿床学方面的研究。
科研贡献主持进行和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5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ST等索引和摘录。
教学科研工作经历1988年7月至1990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矿产系博士
1991年7月至199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矿产系副教授。
1995年7月至1995年11月――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教授。
1993年6月至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1999年12月至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指导老师。
学术交流
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内华达大学地球科学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多次到美国、韩国、巴西、英国、俄罗斯、瑞士、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科研合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参加国际会议):
1995年7月24日至 1995年11月5日,赴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地球科学系进行短期 国际合作研究(IET基金资助)。
1996年10月15 日至1997年1月1日,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短期国际合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4月14日至1999年4月19 日,赴韩国大田忠南大学参加韩国资源环境地质学会第32届年会暨1999年矿床学术讨论会。
1999年6月1日至1999年6月12日,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美国地质学会科迪勒拉分会成立百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
2000年4月7日至2000年4月13日,赴韩国汉城延世大学参加韩国资源环境地质学会第33届年会暨东北亚矿床学术讨论会。
2000年4月26日至2000年5月2日,赴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参加美国地质学会科迪勒拉分会2000年会。
2000年8月1日至2000年8月5日,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参加第二届全球华人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0月8月6日至2000年8月15日,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
2000年8月16日至2000年8月20日,赴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进行短期访问交流。
2001年4月12日至2001年4月17日,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莫斯科勘探学院参加第五届地球科学新概念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1年4月26日至2001年5月5日, 赴韩国鞍山汉阳大学参加韩国资源环境地质学会第34届年会暨东亚矿床学术讨论会。
2001年12月18.日至2001年12月22日,赴中国香港参加第三届两岸三地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2002年8月17日至2002年8月24日,赴瑞士达沃斯参加2002年戈尔德施密特国际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
管理经历
1.1992.07-1997.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副处长
2.1997.10-2000.0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处长
3.2000.09u20132003.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
4.2000.10-现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5.2003.04u20132003.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处长
6.2004.04-现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处长获奖情况
1991年7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中国东南部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证书号:90-03505),排名第五。1994年1月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0年11月被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2001年12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先进个人。
科研课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夕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总结及成矿机制研究,2009.01-2011.12,国家地质调查局危机矿山办公室项目(编号20089938),总经费500万元
2.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底侵作用与壳幔混源型岩浆-热液成矿系统,2008. 01 u2013 2010.1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编号308006),项目副负责人,经费25万元
3.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2007. 01 u2013 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40672045),总经费40万元
4.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2006. 07 u2013 2007.12,云南迪庆有限责任公司(编号0632),总经费40万元
5. 安徽铜陵-繁昌地区中生代岩浆底侵作用与成矿关系。2003. 01 u2013 2005.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40272034),总经费30万元。
6. 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底侵作用。2002. 01 - 2005.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编号40133020)子课题,总经费18万元。
7. 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底侵作用。2002.01-200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133020),总经费18万元。
8. 长江中下游铜陵和宁芜大型矿集区,1999.10-2004.12,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课题(编号:G1999043206),课题副负责人,本人经费40万元。
9. 华南地区岩石圈结构-岩石包体研究。2001.01-2002.12,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计划研究项目子课题(编号:20001010203-C),总经费6万元。
10. 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及其岩浆-流体成矿意义。1998.01-2001.12,国家攀登预选项目子课题(编号:95-Pre-39-01-03),总经费10万元。
11.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壳幔作用及与成矿关系。1999.01-20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872106),总经费23万元。
12.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底侵作用及与成矿关系。1999.06-2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编号:4011140163),总经费8万元。
13. 西藏玉龙-芒康铜矿带找矿耙区优选。1999.07-1999.1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编号:96-914-03-04-05),总经费10万元。
1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壳幔深部过程及与成矿关系。1996.07-1999.12,国家资源部“九·五”重点项目子课题(编号:9501112-04),总经费5万元。
15. 两广交界地区花岗岩中岩石包体的类型、成因及其地质意义。1995.01-199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472104),总经费11万元。
16. 安徽铜陵花岗岩中下地壳岩石包体研究。1995.01-1997.12,IET教育基金项目(编号:9402),总经费4600美元。
17. 花岗岩中岩石包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与下地壳演化。1996.10-199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编号:96(澳)008),总经费3万元。
18. 安徽铜陵典型矿床-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研究。1995.01-1996.12,地质行业基金项目(编号:9521),总经费3万元。
19. 浙西金鸡岩金矿成矿机理与找矿耙区优选。1993.09-1995.12,地矿部直管局定向基金项目(编号:9524),总经费10万元。
20.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1990.01-199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8900014),总经费4万元。
21. 安徽铜陵岩浆岩及有关矿床的特征和成因。1988.07-1990.07,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8948),总经费0.5万元加1000美元。
相关论文
主要论文中文论文1. 张智宇,杜杨松,张静,庞振山,李大鹏,贾鹏飞,安徽贵池铜山岩体SHRIMP锆石U-Pb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地质论评,2011,57(1):印刷中。
2. 张智宇,杜杨松,张静,庞振山,李大鹏,贾鹏飞,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2010,29(6):999-1016。
3. 李大鹏,杜杨松,张静,庞振山,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构造及其对矿化的影响,地质与勘探,2010,46(6):1051-1060。
4. 侯通,张招崇,杜杨松,宁芜南段钟姑矿田的深部矿浆-热液系统,地学前缘,2010,17(1):186-194。
5. 杜杨松,秦新龙,曹毅,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硫化物-氧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矿床地质,2010,29(1):71-24。
6. 涂伟,杜杨松,李顺庭,高志伟,宁芜盆地蒋庙橄榄辉长岩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矿物岩石,2010,30(1):47-52。(EI检索)
7. 杜杨松,德高业精的学者楷模-记王德滋院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9-10。8. 向文帅,杜杨松,曹毅,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与橄榄安粗岩系研究,矿物岩石,2009,29(3):36-42。(EI检索)
9. 庞振山,杜杨松,王功文,郭欣,曹毅,李青,云南普朗复式岩体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岩石学报,2009,25(1):159-165。(SCI检索)
10. 庞振山,杜杨松,王功文,曹毅,云南普朗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地质通报,2009,28(4):531-537。
11. 郭欣,杜杨松,庞振山,李顺庭,李青,云南普朗斑岩铜矿蚀变带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现代地质,2009,23(3):465-471。
12. 曹毅,杜杨松,蔡春林,秦新龙,李顺庭,向文帅,安徽庐枞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及其岩石包体:对碰撞后到造山后构造环境转变和岩浆演化的意义,高校地质学报,2008,14(4):565-576。
13. 杜杨松,曹毅,袁万明,楼亚儿,李顺庭,鲁鑫,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碰撞后到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壳幔相互作用-来自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证据,岩石学报,2007,23(6):71-77。(SCI检索)
14. 杜杨松,李顺庭,曹毅,秦新龙,楼亚儿,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底侵、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现代地质,2007,21(1):71-77。
15. 蔡劲宏,杜杨松,阿尔泰山南缘中泥盆世苦橄岩中单斜辉石的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26(2):141-146。
16. 王功文,郭远生,杜杨松,范玉华,郭欣,庞振山,陈建平,基于GIS的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三维成矿预测,矿床地质,2007,26(6):651-658。
17. 楼亚儿,杜杨松,安徽繁昌中生代侵入岩的特征和锆石SHRIMP测年,地球化学,2006,35 (4):359-366。
18. 楼亚儿,杜杨松,安徽繁昌-铜陵中生代侵入岩的黑云母特征和成因探讨,矿物学报,2006,26 (2):175-180。
19. 杜杨松,李铉具,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高校地质学报,2004,10(3):332-342。
20. 杜杨松,秦新龙,李铉具,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来自矿物巨晶和岩石包体的证据,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2):109-116。
21. 杜杨松,秦新龙,田世洪,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中生代岩浆-热液过程:来自岩石包体及其寄主岩的证据,岩石学报,2004,20(2):339-350。(SCI检索)
22. 杜杨松,车勤建,秦新龙,楼亚儿,花岗质岩石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4):334-339。
23. 杜杨松,刘金辉,秦新龙,楼亚儿,窦金龙,岩浆底侵作用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3,13 (3):237-242。
24. 秦新龙,杜杨松,李铉具,尹京武,郭熙凤,安徽铜陵地区角闪石堆积晶包体中出溶氧化物、硫化物的发现,科学通报,2003,48(18):1982-1989。
25. 楼亚儿,杜杨松,花岗质岩石成因分类研究述评,地学前缘,2003,10 (3):269-275。
26. 杜杨松,窦金龙,秦新龙,戈尔德施密特2002年会报道,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48转59页。
27. 秦新龙,杜杨松,田世洪,李铉具,金尚中,尹京武,安徽铜陵曹山辉石闪长岩中含磁黄铁矿-黄铜矿的角闪石巨晶的首次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自然科学进展,2002,12(8):834-838。
28. 田世洪,杜杨松,秦新龙,李铉具,金尚中,尹京武,安徽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矿物包裹体研究。地学前缘,2001,8(4):422 - 428。
29. 杜杨松, 田世洪和李学军。安徽铜陵天马山矿床与大团山矿床流体成矿作用对比研究。地球科学,2000, 25(4): 433 - 437。(EI检索)
30. 王功文,杜杨松。玉龙铜矿带成矿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找矿靶区优选。现代地质,2000,14(2):158-164。
31. 王功文,杜杨松。切比雪夫曲线拟合实现玉龙斑岩铜矿体深度预测。地学前缘,2000,7(2):526。
32. 杜杨松。壳幔成矿学初探。矿床地质,1999, 18 (4) : 341 - 346。
33. 杜杨松, Ken D. Collerson和赵建新。两广交界地区S-型花岗岩中麻粒岩包体的特征、成因和地质意义。岩石学报,1999, 15 (2) :309-314。(SCI检索)
34. 杜杨松, 江云华和叶桂顺。浙西金鸡岩金矿床的特征和成矿机理研究。地球科学,1998, 23 (3): 262 - 266。(EI检索)
35. 杜杨松, 江云华和叶桂顺。浙江金鸡岩金矿床中银金矿和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现代地质,1998, 12 (2): 214 - 221。
36. 杜杨松。对“大陆地质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一文的讨论。高校地质学报, 1998, 4 (1): 118 - 120。
37. 李学军, 杜杨松和杜勋。成矿流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计算。地学前缘, 1998, 5 (2): 333 - 334。
38. 李学军, 杜杨松,胡金文和方建勤。安徽铜陵大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热液成矿作用研究。地球学报,1998,19 (增刊):30 - 38。
39. 杜杨松和李学军。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岩石包体研究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探讨。高校地质学报, 1997, 3 (2): 171 - 182。
40. 杜杨松。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现代地质,1996, 10 (2): 169 - 174。
41. 杜杨松。火成岩中下地壳岩石包体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4, 13 (3): 33 - 39。
42. 杜杨松。论酸性、中酸性火成岩中岩石包体的分类与命名。现代地质,1994, 8 (2): 127 - 132。
43. 杜杨松。花岗岩类中岩石包体研究与隐伏矿床(体)的寻找 ― 以安徽铜陵地区为例。南京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1994, 6 (3): 351 - 355。
44. 杜杨松。包体岩石学-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地球科学,1994,19(6):726。
45. 杜杨松。酸性、中酸性火成岩中岩石包体的成因类型和基本特征。载于何科昭,杜杨松和仲力(主编),中国地质大学校庆4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1: 108 - 115。46. 杜杨松。安徽铜陵地区岩浆岩和有关矿床成岩成矿机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 (2): 38 - 40.
47. 沈渭洲,陈繁荣,刘昌实和杜杨松。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 (2): 186 - 194.
48. 杜杨松,王德滋和陈克荣。浙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的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地质学报,1990, (3): 215-225.
49. 杜杨松。浙东南沿海酸性、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石英正长岩及其岩石包体的特征和研究意义。载于黄惠泽和曲政(主编),中国第一届博士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 234 - 243.
50. 杜杨松。试论熔结凝灰岩中塑性碎屑内晶质结构的成因。岩石矿物学杂志,1990, 9 (2): 124 - 130.
51. 杜杨松。广义火山碎屑岩的结构类型及其分类命名讨论。地质科技情报,1990, 9 (1): 16 - 18.
52. 王德滋和杜杨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0, (3): 186 - 188.
53. 陈克荣, 杜杨松和陈小明。论火山碎屑流和涌浪堆积的特征和成因模式 ― 以浙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岩石学报,1990, (1): 66 - 74.
54. 杜杨松。火山碎屑涌浪堆积的特征、鉴别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中国科学(B辑),1989, (12): 1294-1301.
55. 杜杨松。浙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及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 (4): 65 - 76.
56. 杜杨松和周旬若。浙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形成条件的实验模拟。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25 (1): 83 - 91.
57. 陈克荣和杜杨松。论银山铜铅锌矿与德兴铜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方向。地质与勘探,1988, 24 (1): 9 - 13.
58. 杜杨松和陈克荣。德兴银山铜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火山作用间的关系。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 7 (4): 287 - 294.
59. 陈克荣和杜杨松。论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 23 (1): 54 - 63.
60. 王德滋, 陈克荣, 杜杨松和曾家湖。江西德兴银山火山机构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地质学增刊。1984, (4): 1 - 8.
国际交流论文1. Dapeng Li, Yangsong Du, Yi Cao, Yafei Wang & Xin Lu, Mesozoic collision-related magmatism and crustu2013mantle interaction along the Anhui seg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east-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1, 待刊 (SCI检索)
2. Yi Cao, Yangsong Du, Zhenshan Pang, Shunting Li, Jing Zhang & Zhaochong Zhang, Underplating and assimilation u2013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Mesozoic intrusions in the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East China: evidence from xenoliths and host plutons.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9, 51(6): 542-555. (SCI检索)3. Gongwen Wang, Jianping Chen, Yangsong Du, Three-dimensional localization prediction of deposit and mi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in Sanjiang region, China, Proceedings of IAMGu201907 Geomathematics and GIS Analysis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Hazards, 2007, 102-105. (SCI检索)
4. Du Yangsong, Lee Hyunkoo & Qin Xinlong. Underplating of Mesozoic mantle-derived magmas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evidence from megacrysts and xenoliths.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4, 78(1): 131-136. (SCI检索)
5. Qin Xinlong, Du Yangsong, Tian Shihong, H. K. Lee, Yin Jingwu & S. J. Kim, Discovery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4, 15(1): 36-45.
6. Du Yangsong, Tian Shihong & Li Xuejun. Contrast in fluid metallogeny between Tianmashan and Datuanshan ore deposits, Tongling, Anhui.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3, 77(1): 116 u2013 124. (SCI检索)
7. Qin Xinlong, Du Yangsong, Lee Hyunkoo, Yin Jingwu, Guo Xifeng, Fe-Ti oxide and Fe-Cu sulfide exsolution in amphibole cumulate xenoliths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 48(23): 2626-2634. (SCI检索)
8. Guo Fusheng, Xia Fei, Peng Huaming and Du Yangsong. Tectonics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central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2, 26(1): 52 - 62.
9. Guo Fusheng & Du Yangsong. Crust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Continental Dynamics. 2000, 5(1): 49 u2013 58.
10. Du Yangsong & Li Xuejun. Petrologic and mineralogic study of enclaves in plutons in the typical mining districts of Tongling, Anhui and its bearing on the process of magmatism - metallogeny.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nglish edition). 1999, 18(3) : 208 - 218.
11. Du Yangsong. Are they formed by undercooling crystallization or devitrification? -On origin of various textures in plastic fragments of welded tuffs. Earth Science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English edition). 1996, 7 (2): 161 -164.
12. Du Yangsong. Pyroclastic flow deposits, East Zhejiang, Southeast China: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a petrogenetic model. Proceedings of PACRIM u201895·New Zealand. 1995, 187 -191. (ISTP检索)
13. Du Yangsong, Wang Dezi & Chen Kerong. Mesozoic volcanic - intrusive complex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south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Their features, petro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1991, 4 (1): 37 - 49. (SCI检索)
14. Du Yangsong. Characteristic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yroclastic surge deposit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1990, 33 (11): 1399 - 1407. (SCI检索)
桃李满天下
教学情况每年主讲研究生必修课《现代矿床学》,每年主讲研究生选修课《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
指导研究生情况到2003年7月止,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名,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到2003年7月止,已毕业地质工程硕士1名,提前攻读博士1名。现在读硕士生10人,地质工程硕士5人,在读博士8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秦新龙(2001)郭福生(2000)车勤建(2002)徐尚义(2002)楼亚儿(2001)陈新燕(2002)张学文(2002)李顺庭(2008)曹毅(2008)刘绍峰(2009)李大鹏(2009)张智宇(2008)
在读硕士研究生刘金辉(2001) 窦金龙(2001) 郭熙凤(2001) 卢树东(2002)张敏(2002) 韩九曦(2002)李津(2002)戴志峰(2003)李艳华(2003)杨立志(2003)鲁鑫(2005)莘丰培(2007)胡利芳(2007)李莉(2007)高浮萍(2007)许逢明(2008)向文帅(2008)
在读工程硕士生庞振山(2001)张兴辽(2001)米广尧(2002)庞尔成(2002)王外全(2002)毕业研究生 (括号内为毕业时间):江云华(1995)吴培水(1996)李学军(1997)庞保成(1998) 王功文(2000) 田世洪(2001)丁天才(2002) 蔡春麟(2003)
学术兼职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秘书长。
《高校地质学报》、《地质科技情报》、《地学前缘》和《现代地质》编委。
2003年3月7日,受聘为东华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现代矿床学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