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洪阿

时间:2023-12-22 17:32:40编辑:小周

达洪阿的个人简介

达洪阿(?-1854),字厚庵,姓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领导台湾军民抵抗英军入侵的爱国将领。早年为八旗护军,曾参加镇压河南滑县白莲教起义,后升任六品蓝翎侍卫。因他箭法超群,得赏五品三等侍卫,先后出任江西南昌城守营都司、福建建宁镇标营游击、同安营参将、浙江绍兴协副将、贵州威宁镇总兵、福建漳州镇总兵,均有劳绩。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调任台湾镇总兵,赐花翎,加提督衔。1851年(清咸丰元年),达洪阿随从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1853年(咸丰三年),于阜城与太平军作战受伤,死于军中,谥壮武。

基本内容

达洪阿(?-1854),字厚庵,姓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领导台湾军民抵抗英军入侵的爱国将领。

达洪阿早年为八旗护军,曾参加镇压河南滑县白莲教起义,后升任六品蓝翎侍卫。因他箭法超群,得赏五品三等侍卫,先后出任江西南昌城守营都司、福建建宁镇标营游击、同安营参将、浙江绍兴协副将、贵州威宁镇总兵、福建漳州镇总兵,均有劳绩。公元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调任台湾镇总兵。赐花翎,加提督衔。

达洪阿镇守台湾的时候,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一年,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就达四余箱。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起中国白银外流,银价飞涨,财政困难。道光帝就在这一年年底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并率清军多次粉碎英军的挑衅。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英国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攻广州不下,转攻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2月虎门之战,提督关天培壮烈殉国;翌年6月吴淞之战,提督陈化成血战牺牲;同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从此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这期间,除了大陆上的战事外,台湾也战事不绝。

鸦片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入台湾,尤其是美、日两国,一直图谋霸占台湾,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的跳板。有鉴于此,镇守台湾的总兵达洪阿根据清政府的指示,不断加强战备,对水陆十六营大约一万四千六百名官兵进行战时训练,并且派人联络各路义军首领和村庄长老,共同订立公约,添设义勇壮士,人人各自为兵。在台的士绅也积极出资修筑炮台,装备器械,与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等官军同心协力,准备抗击外侮,保家卫国。达洪阿亲自领导备战,布置各战略要地的防卫,凡墩台、炮口都战旗林立,守卫者一日三次进行演习。

公元1841年9月29日,英舰“纳尔不达”号挟舢板船多艘窜犯台湾鸡笼口(今基隆)的万人堆,发炮击毁兵房一间。面对英国侵略者,台湾军民立即组织了反击。参将丘镇功,守备许长明、欧阳实等当即发炮回击,三沙湾炮台也发炮响应。丘镇功亲自发放八千斤巨炮一发,击中“纳尔不达”号,桅杆拦腰折为两段,绳索纷纷断裂,使之不得不随潮退出口外。恰巧又遇狂风巨浪,怒潮叠起,波涛汹涌,英舰随即撞礁沉没,船员大多落水。守卫清军文武官将带领兵勇驾船出港,俘获一百一十四人,杀死五人,英军头目一人投水,一人乘舢板率残众逃窜。其他各营闻信,也纷纷前往截击,先后俘获一百三十余人,击杀二十余人,捞取火炮十门,搜获英文图册多件,守台官军大获全胜。

一个月后,英舰再次驶入淡水、鸡笼等地,欲救援被俘人员,不得要领,遂以“大船突入,直扑二沙湾台,炮发猛烈,破我台石兵房”。二沙湾炮台三面环山,一面接水,清军恃险守卫,附近村庄义勇壮士也齐至助战。英军见我人众山险,仰攻不利,不得不畏难而退。事后,审问俘虏得知,这次英军共派出兵船二十余艘前往浙江,同时派三艘三桅船到台湾,准备伺机窥台。三船开行后,另外两艘遭风受阻,只有“纳尔不达”号抵达台湾海域,却被英勇的守台军民歼灭了,留下了一百六十八名俘虏。为了防止英军报复,达洪阿等向朝廷奏请五事:塞港、御炮(即筑土墙、挖壕沟、埋竹签、设地雷)、破(查获)其鸟枪、守城、稽查奸民等,并一一施行。

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2月30日,英舰三桅船一艘带着四只舢板船又来进犯淡水、漳化之大安港,随船而来的还有广东汉奸黄舟等七人,想勾结台湾的内应乘机作乱。达洪阿与姚莹设计,募渔船投向敌舰,担任向导,诱使敌船从土地公港驶入并搁浅,埋伏的清军乘机出击,又获大胜,杀死英军及雇佣军数十人,活捉俘虏四十九人,还有五名广东汉奸。缴获的鸟枪、腰刀等武器,还是镇海、宁波清军被夺的营械。总计英舰先后五次进犯台湾,两次被歼,船沉人亡;两次被击退败走,还有一次溜走了事。英国侵略者在侵台过程中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以后再也不敢入犯台湾了。即使路过近台海域,一见有清军水师的船只,就赶快竖白旗远避。达洪阿领导的台湾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无懈可击,只得灰溜溜逃窜。

达洪阿领导台湾军民取得抗英斗争的辉煌胜利,使清廷大为安慰,认为这是大快人心、大扬国威的胜利,称赞达洪阿智勇双全,不负委任,特给他赐号“阿克达春巴图鲁”,加太子太保衔。在愁云惨雾浓锁的晚清战争史上,达洪阿及台湾人民的战绩奏响了一首令人回肠荡气的凯歌。

但英军无法在战场上得到的东西,却在谈判桌上得到了。《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诬蔑达洪阿冒功捏奏,枉杀台湾遭风洋人,要求放还俘虏一百九十四人,并惩办台湾抗英官员。屈膝卖国的清廷派闽浙总督怡良赴台确查,怡良奏请查办达洪阿等人。

对此,台湾军民义愤填膺,纷纷罢市;达洪阿手下精兵干人,攘臂奋拳,跃跃欲试。众人手执一香,赴钦使怡良行署泣诉,“全台士民远近奔赴,佥呈为镇道申理者甚众”。最后还是在达洪阿的劝阻下才避免了事态扩大。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月清政府被迫将达洪阿革职下刑部狱,8月即决定加恩免罪,10月赏三等侍卫,充哈密办事大臣,继而又赏副都统衔,任伊犁参赞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等职,赏戴花翎。1850年(道光三十年),授副都统。咸丰皇帝继位以后在谈到大学士穆彰阿倾排异己的罪过时,就以达洪阿作例子,说: “像达洪阿、姚莹这样尽忠尽力的人,穆彰阿也要陷害他们。”指的就是台湾战事大获全胜,而达洪阿等反而被定罪之事。达洪阿等人的战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从此彪炳史册,功载春秋。

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达洪阿随从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1853年(咸丰三年),于阜城与太平军作战受伤,死于军中,谥壮武。

上一篇:邓玉芬(英雄母亲)

下一篇:陈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