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彬(清朝)

时间:2023-12-22 21:03:04编辑:小周

方文彬(清朝)的个人简介

方文彬,徽州人,清咸丰年间,民间反清运动进入高潮,徽州饱受战乱之苦。咸丰末年,孤身一人流落到了衢州,被一家豆腐作坊收留下来做了帮工。

同治初年,掌握豆腐制作工艺的方文彬来到常山,在县城横街靠赊借原料开起了属于自己的豆腐店。小有积蓄后他开始购置田地,租给无地可种的农民,成为常山一大富户。

造福常山

接济穷人

家境殷实的方文彬觉得常山父老乡亲对他有再造之恩,遇到穷苦人家来买豆腐时,不但不收钱,还时常以钱物接济。当时,方家产业基本集中在县北五里今金川街道上埠村),村里的田地几乎都被方文彬买下。

当地村民进城必须经过傥溪,傥溪上的木桥年久失修,每逢雨季,路人经过此桥无不胆战心惊。方文彬得知后数次出钱雇人修葺,无奈傥溪水流湍急,修好的桥还是频频被洪水冲垮。不堪其烦的方文彬毅然决定在傥溪上建一座牢固的石桥。在找来工匠匡算费用后,他留下500亩良田作为造桥经费,其余家产分给了两个儿子。

建筑桥梁

造桥工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开始启动,前期进展可谓顺利。第二年,眼看工程即将完工,在卷拱时桥梁却数次被洪水冲倒。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方文彬郁积成疾,大病不起。弥留之际,心里仍牵挂着工程进度的方文彬嘱咐妻子翁雪姣和儿子们一定要把桥造好。

方文彬故居

建筑结构

方家老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最早先建起后进,经数次扩建,形成主体建筑加北侧附房再加后花园的格局。主体建筑为典型的徽派风格,坐西朝东,占地约38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平面呈纵长方形。硬山顶,马头墙,阴阳合瓦,穿斗式结构。墙体上部用青砖,抹白灰。下部用红砂石质条石铺砌。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前天井、正厅、天井、中进、后天井、后进。前进正门门楣上方以刻有几何纹饰的砖细围出长方形门额,中砌青砖。门额上方施门罩,以青砖叠涩出檐。

正门前筑4级红砂石阶。青石质门框、门槛、门枕石,门槛较一般民居略高。三合土地面,红砂石天井。天井四周檐下牛腿雕刻自鸣钟、花瓶等图案。前廊带卷棚,南北两侧各开一门方便通行。北侧门与附房相连通,南侧门通上水三弄。正厅明间悬挂“尚义家风”匾。中进被分隔改建,已无法知其原貌。前廊南侧门通上水三弄。中进与后进在后天井处原以圆门相贯通,后被改造封闭。后进改建较少,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前廊北侧开一边门,与厨房相通。厨房西、北侧原为方家后花园。各进间原有通道皆被改造封闭。附房被改建分隔成数间。

老宅现状

解放后,方文彬故居的主体建筑仍归方家后人所有,其后花园由政府统一管理分配,现部分用于银行宿舍,部分用于民宅。方文彬出资建造的傥溪桥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1994年1月12日被常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方文彬故居,略显破败的大门上钉着一块蓝底白字的门牌,上面印着新时代赋予这座老宅的烙印“上水三弄11”。 老宅老矣,然而方文彬翁雪娇这对伉俪感恩图报、诚信守义的精神如常青树,永远扎根在常山。他们以自己行动诠释的“尚义家风”将在三衢大地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陈若萍

下一篇:德寿(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