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红的个人简介
1986―1990年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政教系本科,1990年留校,1990―1994年为阜阳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师。1994―1997年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1997年留校在南京大学德育教研室任教。1997―2000年在职攻读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2000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现况
现为 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女性主义思潮,西方德育思想。开设课程: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研究生,《现代西方社会思潮》、《西方道德教育专题研究》。
代表成果
学术论文主要学术论文(独立作者):
01、1996,“看不见的奴役:当代西方新女权主义批判之的”,《福建论坛》第6期。
02、1997,“唯物史观与妇女解放理论的思考”,《求实》第3期。
03、1999,“后现代主义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04、1999,“性别与阶级――当代西方女权主义诠释女性解放的两种角度”,《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05、1999,“西方女性解放的神学思考:人性的失落与复归”,《开放时代》7、8月号。
06、1999,“文化霸权与性别视角”,《北方论丛》第5期。
07、1999,“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述评”,《浙江学刊》第6期。
08、2000,“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变革还是继续?”,《福建论坛》第4期。
09、2001,“父权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女权主义的理论透视”,《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10、2002,“失去目标的女权主义运动――u2018平等与差异的二难困境初探u2019”,《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11、2004,“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反思――兼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
《德育改革与创新――高校青年德育教师的实践与探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2、2005,“试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13、2005,“女性解放的哲学思考――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消解”, 《福建论坛》第3期。
14、2005,“弗罗伊德与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15、2007,“他者与主体:女性主义视角”,《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
16、2007,“异质之女性: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17、2007,“性别正义与家庭正义的建构:女性主义政治学与伦理学的视野”,《浙江学刊》第6期。
18、2008,“后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判”,《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19、2008,“三八妇女节活动剪影”,《妇研纵横》第86期,台湾大学妇女研究室2008年4月出版。
20、2009,“《第二性》与厌女症”,《粤海风》第1期。
21、2009,“再思女性的主体性”,《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第3期。
22、2009,“性别与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第3期。
23、2009,“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政治”,《深圳大学学报》第4期。
24、2009,“克里斯蒂瓦女性主义哲学探究”,《法兰西思想评论》第四卷,同济大学出版社。
25、2010,“女性主义立场论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一流期刊)第2期。
26、2010,“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理论”,《性别、理论与文化》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1日 第1版。
27、2011, “全球化语境下的女性解放”,《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8、2011, “公民身份与尊严: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参与编著01、1999,李振第、邹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9、10章,红旗出版社。
02、2002,杨明主编:《思想道德修养》第2、4章,南京大学出版社。
03、2004,张锡生、杨明主编:《现代职业道德与通用能力》第2章,南京大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01、2006―2007,“当代西方道德文化批判”, 南京大学“985二期工程”,主要成员。
02, 2006--200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南京大学“985二期工程”,主要成员。
03, 2007--2009, "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基金项目", 主持人.
学术交流与学术获奖
01、2004年12月,第9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广州。获“优秀论文奖”。
02、2006年3月,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南京。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03、2006年12月,全国妇联 、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理事会(扩大),北京。博士学位论文获“ 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一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三等奖”。
04、2007年1月,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学,“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第一期培训”,福州。
05、2007年3月,华南师大、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国外马克思主义重大前沿问题探讨”研讨会,广州、深圳。
06、2007年7月,清华大学,首届“性别与哲学对话”论坛,北京。
学术会议
2004年12月,第9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广州。
2006年12月,全国妇联、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理事会(扩大),北京。
2007年1月,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学,“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第一期培训”,福州。
2007年3月,“国外马克思主义重大前沿问题探讨”研讨会,广州、深圳。
2007年7月,首届“性别与哲学对话”论坛,清华大学:北京。
2008年6月24-25日, 南京大学-布朗大学性别研究工作坊,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2008年11月10-13日,“波伏瓦及其当代的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京大学:南京。
2008年11月27-28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妇女发展论坛”,全国妇联:北京。
2009年7月17-19日,“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基于全球的、跨国的及各国的现实与视角”国际研讨会。北京。
2010年9月17--19日,“第四届性别与哲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全国“妇女/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年12月16-18日,“政治哲学若干前沿问题高级国际研讨会”,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2011年7月15-16日,“《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6-2010)作者交流研讨会”,全国妇联 妇女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