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熙的个人简介
陈延熙,常做人名,在中国较为常见。比较出名的有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陈延熙以及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延熙等。
人物简介
陈延熙(1914年-1990年),江苏省建湖县人,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烟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种研究。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在果树病理学、病原物生态学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概念以及据此而创制的“增产菌”,为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
生平简介
陈延熙,1914年12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他天资聪慧,富正义感。1932年毕业于扬州中学,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时值“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亡之际,他开始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先后协助过胡乔木、陶铸同志工作。由于反动当局的迫害及工作需要曾辗转就读于山东大学、金陵大学,因此延长了学业,至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烟草病害及水稻抗胡麻斑病育种研究。1942年起在金陵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从事真菌生理研究,于1944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转赴铭贤农工学院任讲师,讲授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及微生物学。
1946年赴四川大学执教植物病理学,同年秋至北京大学农学院任讲师,讲授植物病理学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年12月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陈延熙任植保系副教授,为本系及外系大学生开设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同时开展大量研究工作。1957-1960年,陈延熙作为访问学者,赴原民主德国植物病理研究所进修,在此期间,他还在原联邦德国的哈莱大学等单位作短期访问和研究。1961年春回国后,接替林传光任普通植物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招收研究生,并担任培养进修教师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他心身受到极大摧残,罹病在身,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众多困难,完成了美国科学院编著的《植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一书的翻译。1979年,他主持筹建成立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后继任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
陈延熙以渊博的学识、创造性的工作和深刻的辩证分析能力为同行所称赞。他历任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会、华北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先后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奖1项,1983年被评为农牧渔业部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
个人简历
1914年12月23日 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
1941年春 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
1941年-1942年夏 金陵大学助教。
1942年-1944年夏 金陵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44年-1946年秋 铭贤农工学院讲师。
1946年-1946年秋 四川大学讲师。
1946年-1949年 北京大学农学院讲师。
1949年-1952年 北京农业大学讲师。
1953年-1956年 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
1957年-1960年冬 原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病理研究所进修。
1961-1990年12月9日 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兼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成就贡献
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陈延熙是一位有创见的科学家。他善于钻研,思维敏捷,勇于创新,重视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中国植物病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941年他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时,他的“小麦叶斑病研究”论文就证明附球菌的弱寄生性。1942年他的硕士学位课题――真菌生理的研究,发现柑桔青霉菌的孢子萌发需要生长素,这一发现较国外早十多年。1949年他的“腐霉菌的无机营养”论文发表,其后进一步研究该菌的营养问题,发现氨基酸的毒害作用,较国外又早十余年。
50年代初期,中国东北苹果树腐烂病暴发,为害严重,陈延熙应生产急需赴东北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对该病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树体抗病性下降而引发流行的,这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苹果树势为主体的防病策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还对苹果锈果病及炭疽病进行了研究并有专著和论文发表。苹果生长后期发病严重的炭疽病,经他的潜心研究,发现病原菌并非仅在苹果生长后期侵染,在幼果期即开始侵染,但病害并不立即发展,病原菌在幼果内呈潜伏状态。在果树病害方面,陈延熙还对柑桔黄龙病进行过研究,虽然当时误认为是病毒所致,但却也发现中国存在柑桔速衰病毒,而且具有无症体内带毒现象。他在研究甘薯黑斑病时,也发现类似现象,尤其是甘薯干腐病菌不仅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而且可与黑斑病菌复合侵染甘薯。在他指导的林木树皮腐烂病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植物病理学关于病原物侵染的认识。
生物防治开拓者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从土传病原菌生态学的研究发展起来的。早在40年代,陈延熙就对土传病原菌――腐霉菌生理进行过研究。50年代中期,他对中国橡胶病害,尤其是根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海南岛没有橡胶白根病,并建议种植三叶橡胶。数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他的建议是正确的。为了系统介绍国外关于土传病原菌生态学及土传病害防治新进展,他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专著《根病真菌及其防治》一书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学术界。50年代后期,陈延熙在德国进修期间,重点研究植物病原物的拮抗菌。60年代前半期是陈延熙形成独特学术思想的重要阶段,他在果树、林木、大田作物病害的研究中,揭示了多种病原物存在潜伏侵染及植物无症带菌现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片面强调病原物在致病中作用的唯病原观点对植物病理学发展的有害影响,成为后来他提出“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新概念的基础。联系到当时国际植物病理学界将生态学观点引入植物病理学,在土传病原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物防治的观点,可以说陈延熙已与这种观点不谋而合。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他在这方面的探索。
1978年,陈延熙较系统地查阅了国外植病界的文献,决定进一步开展土传病原物生态学的系统研究,并且发现棉花导管中不仅有病原菌,还存在为数众多的多类微生物。同年,他在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召开的阳朔会议上作了题为“现代植物病理学及其发展”的报告,对中国植物病理学的恢复起了推动作用。他的报告融合了他的学术观点,即植物病理学中的生态学观点。
为了更有力地推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学科发展,在陈延熙主持下,1979年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室,主编了内部刊物《植病生防》,组织编译了《土传病原物生态学研究法》、《丝核菌的生物学与防治》、《微生物生态》等书,这些材料和书籍至今还为同行们参考应用。除招收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外,在他主持下,生物防治研究室还举办了为期3年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进修班,指导校内外青年植保工作者进行以开展研究工作为主、边研究边学习的培训;在大田、蔬菜、果树、林木及药用植物等广阔领域进行全面探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为新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发现,植物体表和体内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能侵染植物造成病害的微生物、不浸染植物但对植物有害的“害菌”,及能抑制病原物减轻病害或刺激植物生长发育的“益菌”。这些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和植物之间在一定环境下存在互作关系。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以及数十年科研、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植物体自然生态系的新概念,并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创造了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增产菌”。1984年,在他主持下在江苏无锡召开了中国规模空前的“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发展。1986年,他为研究生开设一门新课――生态植物病理学,系统地介绍这一新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他的研究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于1988年由农业部批准成立了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
农民的忠实朋友陈延熙认为,植物病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在于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植物病害防治问题。他不仅这样教育年轻一代,而且身体力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苹果产区苹果树腐烂病严重流行,损失惨重,各级领导部门号召科技人员赴第一线研究解决造成农民饥苦的病害。陈延熙毅然走出高等学府深入实际,不辞辛苦实地调查研究,走访果农,取得第一手资料,并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经数年的艰苦研究最终解决了该病的防治。50年代中期,南方柑桔疮痂病发生严重,急待解决。陈延熙亲赴浙江黄岩,经试验证明,波尔多液有良好防治效果,很快在大面积柑桔园中得到应用,其后又进一步在南方各省得到推广。甘薯是重要粮食作物,由于黑斑病猖厥,构成甘薯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有的省份,甚至耕牛因喂食生有黑斑病的甘薯而中毒死亡。陈延熙应生产之所急立即投入研究。在深入东北病区开展广泛的试验研究中发现,采用硼砂浸甘薯种薯,能有效地减轻黑斑病为害。之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向领导部门、技术人员及群众进行宣传,作出示范,很快为群众所接受并在大面积上得到应用,减轻了黑斑病的为害。
90年代初,中国对日本的外贸出口板栗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大量干腐病,病栗外观症状不明显,但果仁干缩而不堪食用,严重影响板栗外销。陈延熙领导的研究组,投入研究,并很快找出了板栗干腐病的病因,发现其为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在运输过程中因板栗失水,抗病性下降而导致发病。他们提出通过控制生态条件抑制发病的措施,解决了这一国内外的难题,保证了中国板栗出口。这项研究成果受到日本同行的高度赞扬。
陈延熙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最大贡献,当属增产菌的研制和应用。他根据植物体自然生态系的概念,选出对植物有益、对病原物有害的微生物,增殖后用于植物,改善植物自然生态系,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他还提出开展植物―微生物生态工程研究的设想。他所指出的这一方向具有鲜明的应用意义。70年代以前国内外对生防菌的筛选,主要自土壤和根际采样分离,以平板抑菌作用为指标。研究对象则主要是抗逆能力不强的荧光假单胞菌。他和他的助手们发现,植物体表和体内存在大量抗逆能力很强的芽孢杆菌,其中一些菌株不仅与植物亲合力强,而且具有防病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他决定重点对芽孢杆菌进行研究。
他的这一决策是出自强烈的要将研究成果用于农业的愿望,因为国外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研究受其抗逆力不强而难于大面积商品化应用。关于有益微生物的筛选方法,他强调用植物活体,因为只有这种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也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对其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陈延熙认为大田多点对比试验兼设小区对比试验的田间试验方法,可减少小面积土壤间差异的影响而具有生产部门和生产者都能看到,具有示范作用,易于为群众理解和接受等优点。陈延熙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亲自去各省检查试验,尤其是1986年以后,在不同省市对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增产菌应用试验示范进行专家现场评议会时,他必定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此时,他已是年逾七十并由于胼骨软化而不得不手拄拐杖行走于田埂的老人,同行领导、专家和农民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增产菌的田间试验、示范取得成功以后,为能尽快将这一科研成果大面积用于农业生产,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向领导汇报,并举办各地技术人员培训班,出版增产菌通讯等,进行宣传和技术培训。同时,还由他亲自主持成立“增产菌试验研究联合体”,组织全国推广应用。通过共同努力,增产菌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令人嘱目的作用。据统计,在陈延熙辞世的1990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4种作物上已使用了增产菌,累积面积达2620 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使这一技术不断发展,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他一再强调必须保证菌剂质量。当他身患重病,已不能口述时,还在病床上用手写给去看望他的同事们,可见他一片服务于农业的赤诚之心。
陈延熙致力于科学研究服务于农业生产,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对农民来信十分重视,有问必答。当他收到农民来信,称他为“农民的忠实朋友”的时候,他满怀感情地说:“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主要论著
1、陈延熙:《小麦斑点病》,《农林新报》,1941,18(16~18):38~40
2、陈延熙,林传光:《卵菌生理之研究,阴离子对于腐霉菌的抑制作用》,Chinese Jour Agr..1949(1):143~152
3、林传光,陈延熙:《Pythium aphaniderm atum(Edson)Fifz之氮素营养与数种氨基酸之抑菌及拮抗作用》,《科学》,1950(32):219
4、陈延熙:《甘薯黑疤(斑)病(植病丛刊第二种)》,上海:中华书局,1951:1~22
5、陈延熙:《神秘的茭白和不难消灭的玉米黑穗病》,《大众农》,1951(5):184~186
6、陈延熙:《甘薯黑疤病的苗期防治》,《农业科学通迅》,1951,3(7):20~21
7、陈延熙:《谈苹果树腐烂病的刮治问题》,《农业科学通讯》,1951,3(6):5~9
8、陈延熙:《苹果树腐烂病》,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9、陈延熙:《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世界农业》,1984(8)
10、陈延熙等:《增产菌的应用与研究》,《生物防治通报》,1985,1(2):22~23
同名人物
一代太极宗师陈延熙,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六世人,系“牌位大王”陈长兴之孙,“太极神手”陈耕耘之次子。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卒于民国十九年(1848-1929),享年八十一。公乃陈氏太极第八代主要传人。
延熙公天资聪慧,好学上进,文武具佳。少时,文能“四书五经”了然于胸,出口成诵;武即年方五岁便与兄延年随长辈精习太极。
习武须得天赋异秉,更须勤练不缀,公二者兼备。在前辈们的熏陶下,闻鸡而舞,冬练严寒三九日,夏练酷暑三伏天,日练太极四十遍,寒来暑往,功夫随日推移,年岁增长,功夫渐入佳境。年方十八便于沟北、鑫齐名,行拳已臻出神入化、气势磅礴,炉火纯青,架式气势磅礴、轻灵、沉稳,刚柔相济。出手灵活、善变、快猛,力沉劲整,干脆有力,发人于瞬间。深得有本师爷和耕耘公、清萍公、仲`公等前辈们的喜爱,有本师爷指教甚多,受益最深。
公祖上多为镖师,善骑善射。延熙公从小练就一身马上功夫,能飞身跃上飞奔之马,马肚藏身更为小技,延熙公精陈氏各门拳械,尤其善长枪术、剑术,金钱镖更为精湛,枪、剑之势如行云流水,神龙再现,金钱镖独步一时,如探囊取物,百发百中。
延熙公年少时便对博大精深的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爱不释手,随身携带,习武之余,勤于精研,对祖传骨科更为拿手,二十余岁医名便闻名乡里,并把中医之理融于拳术之中,对陈门绝技,抓筋、按膜、点穴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耕耘公长年走镖在个,故留长子延年在家照看老母,操持家务,延熙公十八岁便随父走镖,偶而也代父走镖。清朝末年兵荒马乱,盗贼四起,押镖途中更是荆棘满地,险阻重重。
一是公代父走镖到山东地面,只见山路崎岖,树木遮天,实为匪人出没之地,见此景,公嘱咐众镖师和随从小心行进。正行间,一声哨响,贼人四起。为首者执明晃晃的鬼头大刀,甚是凶煞,此时镖车速围一起,公暗嘱擒贼先擒王,必须以绝技的功夫治住匪首;又思:世道腐乱,匪者多为势所迫也,不可轻伤人命。于是不动声色,两枚金镖以极快之势正中二大王侯二之手,只听“哎呀”一声,刀已落地,三大王苟三还未明白,其手中刀也砰然掉地,几乎一瞬间又是几个匪徒兵器掉地。众匪徒大惊,公历声喝道:“我乃陈耕耘之子陈延熙,今代父走镖这里,你等也敢截镖,我念你等初犯,只伤你等手、臂,未取你等首级,你等还有什么话要讲?”此时正赶山大王郑横得报,率一杆人前来接应,见此情境急呼:“小的们,跪下,谢好汉手下留情,好汉莫非豫北陈家沟太极陈?陈沟乃武术圣地,以后凡见陈字旗,任何人不得靠近,切记!”延熙公走镖轶事甚繁,不能一一叙说,仅举一二,以后逐一详述。
纵观延熙公走镖途中,险阻重重,打斗甚多,但延熙公艺高胆大,心思缜密,依靠陈氏声威和众镖师的拥戴,上下齐心,总能逢凶化吉,化险为易,未曾有过闪失。
清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民从揭竿而起,比比皆是,也有鱼目混珠,借世道混乱,强取豪夺,打家动舍,为非作歹者有之。为保家园,豫省各府县、各村镇份份建立武术团社,教习本乡青少年习武。光绪二十年(1894年),沁阳名绅张作仁受乡邻之托,到陈沟聘拳师到沁阳授拳。因陈沟除悍贼“大头王”而早已名扬天下。陈氏族人敬重张氏为人善道且与陈沟有亲戚关系,恰逢延熙公探友归来,闲赋在家,遂应邀前往马坡授艺(同时到马坡授艺的还有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八卦名手贾岐山)达六年之久。成材者有张宏,张闹、李遇(后出家)、傅振嵩等人,其中傅振嵩成就最大,傅振嵩(1881年-1953年)字乾坤,号剑南,深得延熙公之真传,精通各种器械,太极枪、太极剑尤有独到之处,演练起来,堪称人剑合一,人枪合一,傅不仅艺从延熙公,更得德于公,极重忠、孝、仁、义深为武林同道赞誉。傅成名后常年在外,每回豫省亲均不忘师恩,必到陈沟探望公,聆听恩师教诲,并与众师兄弟演习,切磋在外的收获,验证自己功夫,在延熙公调教下使功夫更上一层,终成一代大师,人称“国术圣人”。傅振嵩晚年采众家之长,集太极、两仪、八卦之精华创“傅氏太极”,饮誉大江南北,为太极的光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光绪二十六(1900)袁慰亭(世凯)时任山东巡抚,抵莱州县界见鲁人为耕耘公所立碑记,大惊暗嗔:“太极拳为河南陈门所精,沟内陈家行侠尚义,功盖于世,吾早有所闻,但齐鲁乃英雄豪杰之地,武林高手辈出,能为异乡人立碑颂其武艺,实为罕见”。遂派人到陈家沟访邀耕耘公,到陈家沟知耕耘公已作古多年,遂邀请延熙公到鲁授艺。
袁崇尚武艺,袁府各派武师众多,且不乏高手名家。延熙公来,袁喜出望外。翌日,袁坐大堂,与众武师名为接风,实乃验证公之功夫,公以舒展、稳健、大方、圆润多变、刚柔相济的低架势向袁及众人展示了深奥、精湛、出神入化的太极风采,陈氏世传太极风貌,真乃“外如处女、内似金刚”,令众人耳目一新。与众武师过招,轻灵、身法多变,逢硬不顶,柔化刚发,化劲时能柔如棉絮,软似无骨,身法多变,使力大、力猛凶狠者,摸不着方向,找不到着力点,发劲时,恰到好处,迅猛如雷,犯者立扑,使人防不胜防,真是“一羽不能加”、“挨到何处何处击”,在袁府有了肘打罗铁腿,靠打李半天之美谈。一连数日,但凡交手者无不败北。众武师纷纷折服。就这样,延邪熙公以精湛的武功,独特的技击,高尚的武德,赢得了袁府上下表睐。从此,延熙公名扬齐鲁大地。公随袁慰亭的调迁,由鲁至津六年,与宋世通、杨洪修等齐鲁名士多有来往。陈氏一门,极重孝廉,听到老母病重,延熙公辞别袁府,袁府上下恋恋不舍,袁赠以重金,并嘱母病好速归。
公抵豫回陈家沟,朝夕伺候老母,为母送饭喂药,母睡才敢入眠,常常衣不解带。母亡,公为母守考三年,未出豫省半步,潜心整理拳架之理、之用,精心传授弟子,深钻养生之道,深研中医之理,中药之效,不分贫富贵贱,济世救人。其间荐谢功吉去津教授袁氏子弟。
民国五年(1915),清化镇(博爱县)大学士怀庆知府杜严(清末进士,翰林学士,师豫学堂监督,河南咨议局议长,历任河南民政厅长和广西政务厅长,为官清廉,政绩斐然,乐善好施,众口皆碑)。因素闻延熙公侠义之名,深为孝、艺(功夫)、义(行侠尚义)所感,遂往陈沟拜访,两人互慕其名,一见如故,你来我往,遂成至交。杜严有一子名毓泽(1897-1990),遂拜延熙公为师,习练太极,后延熙公自觉年老,推荐其族侄陈铭标教杜毓泽“忽雷架”(此架为清萍公关门弟子李景彦所创,此架多发劲,且发劲如惊雷再现,之快、之猛而得名)和炮捶。故杜毓泽即晓大架、小架,又会“忽雷架”,松田隆智写武术史中讲“杨家得陈家之一部,而杜家得陈家之大部也!”,杜公在二位名师的悉心亲授下,刻苦修炼,终成大家,杜公曾为台湾太极拳协会理事长、顾问,杜公得真传,深谙太极各种练法和用法,在台湾举行的武术大会上杜公以八十高龄演练的太极让使人大开眼界“此乃太极之真髓也!”
太极以盛誉扬名于四海,广泛传播于我中华大地有两大盛期,一是杨公露禅三次下陈家沟,学艺十八载,艺成到京,威震武林,人称“杨无敌”让世人知太极。二是陈发科去北京传艺,独步一时,人称“太极一人”,让世人识陈家拳本来面目,学者众多。自此陈氏太极广为流传,成为最负盛名的“武林奇葩”。1928年,北平同仁堂乐老板久闻陈沟名,为护堂持重金邀陈沟太极高手前往。发科公受族人所荐,义无反顾,毅然北上。行前依陈门规矩“闯天下者,必到(陈家)祠堂过招”。这天延熙公、陈品三两个武林泰斗以八十岁高龄坐镇祠堂,亲检发科公功力直至满意,行前延熙公谆谆嘱道:北平自古乃藏龙卧虎之地,各门、各派高手云集,你的功夫我和鑫老业已放心,你可大胆前往,要向你剑南师兄一样尊重各门各派以德赢人,让人家心服口服,交手时点到为止,轻易不可伤人,要广交朋友,多行善事,我陈门太极才能立足武林!发科公一行进京后谨遵公嘱:“凡事德为先,口不满,手不狂,常言“咱不中”凡不得已与人交手,则采、、肘、靠,擒、拿、跌、打兼施并用,从无败北,武术诗人杨季子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持刚强”。
公晚年闲居陈沟,一边行医造福乡梓,一边授徒“教下些子弟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当时陈家沟沟北小架名手多出于陈鑫公名下。沟北大架名手亦多出于延熙公名下。公择徒甚严,只有德才兼备者才可授之。依其悟性而授之,一生门徒众多,仅陈沟顶尖高手就有(大杆)发科、(大枪)陈三省、(轻功)宝渠、(单刀)王萍、(双锏)王燕,以及陈居明、陈镜明等顶尖高手。
公一生豪爽,为人正直,乐施好善,医术高明且为人随和极具大家风度,沟里沟外家贫者常解囊相助。公行医不辞辛苦,遇患小病者随手诊治,分文不取,对贫困者更是送医送药,医德之高,令人敬仰,方圆数十里人称“当世华佗”。行医传奇甚多絮不言表。
延熙公一生为弘扬太极,让太极走出陈家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公不愧为陈沟陈氏十六世杰出的代表人物,一代太极宗师。现流行传于世的陈氏大架多出其门。
延熙公一生习武行医,讲究调养,注重养生,武功超群,身体硬朗,古稀之年鹤发童颜,尚能健步如飞,与人交手亦能发人于丈外,雄风不减,是集武术,中医于一身的盖世奇才。1929年秋公安然下世,享年八十有一。
其时(1929年)广东省主席李济深邀其师兄傅振嵩南下广州任“两广国术”总教练,傅与顾汝章,万籁声,王少固、耿海联袂南下(这就是武林上的“五虎”下江南)傅振嵩教授陈氏太极,形成了北京有延熙公之子陈发科,南京国术馆有公之侄陈子明,广东有公之高徒傅剑南,使陈氏太极显赫武林盛极一时,得到迅速的传播,公在九泉之下也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