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诒的个人简介
丁祖诒(1939年8月29日-2012年3月12日),是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院长。1964年六年制高压电器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5年,他受命西安市科协创建了西安地区大型学术团体“西安翻译协会”,并当选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7年创建了西安翻译学院;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98年被破格评为教授; 2001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2001年10月陕西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2001底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12年3月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代表作品有《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人物简介
丁祖诒教授自1997年起,任陕西省政协第十届常委(教育组)。
1999年、2000年,近百位驻华使节两度专程来陕西参观该院并座谈,在全国引起反响。陕西省长程安东盛赞“西译”是陕西社会办学的楷模。
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开拓者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祖诒教授已于2012年3月12日13:50在西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3岁。
此外,丁诅诒教授还翻译刊出了近百万字译文,80年代主编了30万字《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90年代中期参与编写出版《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10多部陕西省自考指定教材,9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
2004年,方舟子指责丁祖诒教授发布假消息,声称丁祖诒教授被“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评为“中国最受尊敬大学校长”,并被转载到中国国内许多新闻媒体。稍候,方舟子向洛杉矶时报证实该文章存在,但是一则付费广告。由于有很多人询问此事,洛杉矶时报的工作人员Janette Dean正式回复说:你送来的图像看来是我们报纸在2004年10月4日第B-6页的扫描或拍摄图像。(图像上面用红字标记的“2004年11月10日”看来是在后来拍摄或扫描时加进去的。) 这个关于某个联盟做了一次调查提名中国顶级大学的加框文字,的确是一个付费广告,而不是由《时报》记者或其他任何记者根据调查而得的事实所写的文章。同时方舟子也发现“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为一个叫贺玉民的人在2004年5月新注册的。
2007年4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美国50州高等教育联盟”并非“子虚乌有”,方舟子等没有证据表明洛杉矶时报文章是付费广告。但是洛杉矶时报早已表示那就是一则付费广告。该判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丁祖诒教授于2012年3月12日13:50于西安病逝,享年73岁。
成功背后丁祖诒教授,一个靠自学成材的落榜生,为落榜生创办了一所全国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这是一所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民办大学,一所家喻户晓享誉华夏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
直面困难艰难困苦,对弱者来说是一场灾祸,而对丁祖诒却是一笔财富。
46年前的一个夏天,18岁的丁祖诒教授以优异成绩被国内名牌大学青睐,但却因“政审”不合格而“落榜”。他发誓:今天我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总有一天,我要登上大学的讲台。
40多年来,他由工人到助理工程师,由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由过去的“黑五类”到今天的省政协常委,由过去的“牛鬼蛇神”到如今中国民办教育界屈指可数的“东方之子”……他被众多国家研究机构聘为高级研究员,被国务院授予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被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
或许是与他落榜生的经历有关,丁祖诒教授对落榜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进行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高等专业人才,他们同样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
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愿望,年近半百的丁祖诒教授在自己落榜的30年后,面对一群像他当年一样向往大学殿堂的落榜生,开始了人生的拼搏。1987年,他创办西安翻译学院。1993年10月,他断然买下一家国营大厂的旧址,在全国率先摆脱了民办学校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格局。
16年来,丁祖诒教授在15平方米的院长办公室里至少睡了10年。他节衣缩食,但他会花几千万元建校园网和图书馆,花几千万元为学生配置专业实验室,花几亿元建教学大楼和公寓楼。他办学严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得让学生叫苦,但又和蔼到可以与学生共同嬉戏。
书写辉煌桃李不负园丁苦,如潮赞叹满乾坤。16年来,西安翻译学院依靠学费自我滚动,凭借拼搏进取,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1500亩校园和49万平方米校舍,成为拥有12亿元净资产、年收入2亿元的全国民办大学;它与美、英23所知名大学一次性签约联袂合作;它有98%的就业率,它的学生被世界500强和北京各大企业所青睐;它有3万名全日制住校生,为国家输送了十万余名有用人才…… 丁祖诒的魅力在于他对民办教育的执著。在西译,丁祖诒一反普通高校单一专业的常规,创造并实践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大学后继续教育融为一体;把专业深造与现代技能合三为一,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
丁祖诒教授说,民办大学的兴起,为非国家财政的人力资源开发开辟了一条非常规跨越式发展之路。对于民办大学立法的基点问题,他也有独特的观点:民办教育立法基点应从办学者转向以200万民办大学学生为主体,变管理为保护和扶持。
西安翻译学院优质的生源群体、良好的校园氛围、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她当之无愧地摘下了《中国高校网》评出的“最佳民办高校之首”等桂冠。世纪老人冰心曾拉着丁祖诒教授的手,勉励他要将“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伸。国学泰斗季羡林教授在丁祖诒教授受北大特邀前往讲学期间热情地约见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约见你并不因为你是校长,而是因为你为两万多名落榜生播种了希望。”
丁祖诒教授掌管着数亿元的资产,却抽着1元钱一包的廉价香烟。他说,自己白手起家创业的12亿元资产没有一分属于他个人私有,那全是国家的。
丁祖诒教授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建立一所东方最好的民办大学,就像美国的私立大学“哈佛”那样。因此,西译一开始就注重走向世界。西译有2000多名毕业生出国深造。西译公派美国杜布克大学留学的大专生冯君、顾莉娅和余卓涌均已取得硕士学位。
中国国情网、国家文化网、国家中西部网在推介了丁祖诒和他的西安翻译学院之后,互联网上掀起了探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之路的热潮。人们纷纷通过网络电话表达自己对丁祖诒和他所献身的“第二希望工程”的赞叹之情,西译的招生咨询电话也几乎被打爆。
如今的西译,正在实现由“落榜生”向“线上生”和3年大专向4年本科的转化,向“东方哈佛”的目标挺进。“东方哈佛”的梦是美好的。丁祖诒说,但那毕竟需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的拼搏才有可能实现。
观点语录
在其位谋其政这个成绩的取得,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这就是被许多专家谓之"西译现象"的一个大课题,1996年、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三次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召开的"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教育模式高层研讨会""西译现象高层研讨预备会"和"全国民办高教研讨会"就对我们这个模式和现象进行了探讨。
我认为素质教育是我们学生一双翱翔在市场经济的翅膀,这是一双任何风雨也折不断的翅膀。为什么这样说呢?当素质教育十年前还处在一片空白的时候,我们就大胆地提出并实践了素质教育,这种奥秘恰恰在于推行了使许多人听起来挠头的素质教育。在办学之初,我们学院就面临着一个办学方针的严峻选择,一穷二白的民办学校用什么来吸引生源?因为这里没有"清华"、"北大"的金牌加身,只能去奋斗一张还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自学考试"毕业证来取得国家承认的承认的大专学历(当然, 我们现在被批准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 拥有了1/3的出题考试权),即使是这样一张毕业证书,也是需要翻译学院竭尽全力、亦步亦趋地跟着"自考"的指挥捧转,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学生有一门课通不过,拿不到这张铜牌。然而,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一开始就横下一条心一改旧的教育体系。创造与市场经济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系。我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包括旅游、贸易会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我们果断地提出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复合型教育模式,将拿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不拿学历而拿上岗证的大学后继续紧密结合,将专业理论学习与现代化实践技能培训融为一体,以培养复合实用型的人才为目标的崭新教育体系。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后的一年半内,首先学习英语大专的全部课程,打牢坚实的外语基础,继而在后一年半除保留英语长线科程外加开学院设立的各种选修涉外专业,如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旅游、计算机应用、涉外秘书、市场营销等。同时,在校期间还必须学习多种现代化技能,如外文打字、微机应用、礼宾礼议、现代公关外贸函电、书法、小汽车驾驶。
正像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21世纪有三个通行证,一是外语、二是微机、三是汽车驾驶。我们用超前长远的战略眼光创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专业和现代化技能培训合而为一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这么一来,我们一批又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我们这个学院就自然而然地就造就出来。他们不仅有国家承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而且有学院颁发的专业和技能资格证书,既会外语又懂专业,还掌握多种现代化技能,走向社会,非常实用,用人单位非常欢迎,我们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被抢聘一空,这十多年来已成为事实。许多用人单位年年来要人,尤其是一些三资企业非常欢迎我们西安翻译培训学院这些多才多艺的多面手,只要一说是西安翻译学院的学生就刮目相待,我们的牌子正是在素质教育这块磨石上打磨出来的,而且越来越耀眼。就拿我院今年毕业近2000名学生来说,在临毕业前两个月的五月底,就被上门的168家三资企业聘走了97.3%。在全国就业难的情况下, "西译"连续第十年取得了推荐的满堂红。
发展民办教育我国的民办教育,过去称私学,它源渊流长,从古代春秋时期的孔子一直到南宋的朱熹,再到近代的武训、陶行知等,在我国悠久的民学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伟大的教育家,他们曾辉煌于世界。而从解放以后,民办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及"极左思潮"的影响,一度曾被取缔,在那时即使是国办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使得我们民办教育得到复苏。民办教育得到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开始由起步阶段步入今天民办教育的春天,这个机遇应当说是非常难得的。当前我们发展民办教育有一个很好的背景,同时,也因为过去曾是一片荒凉的处女地,从而它就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什么说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呢?因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有近13亿人口这个大背景,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人数庞大,这个"未来的工程"单单靠国办教育的发展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这个担子必然落在民办教育的肩上。因而社会上也就涌现出一大批民办学校。我们不是沙特阿拉伯,沙特是很富有的,它的国策规定每一位家长必须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大学受高等教育,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不送孩子上大学家长就要受到处罚。这主要是他们很富有,人口又少。而我们现在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恰恰在这个概念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我们是处在"初级阶段",经济较落后,国家又没有能力拿出那么多钱发展高等教育,因此,将发展民办作为权宜之计。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国家富有了,就可以不需要发展民办教育呢?我们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美国很发达,日本也很富有,但是他们民办教育至少是和国办教育并驾齐驱的,甚至超过了国办教育。美国最有名的是私立"哈沸"大学,它名列美国大学的榜首;在日本最有名的是私立"早稻田"大学,它也名列日本所有大学之首。这些富有的国家民办教育尚且超过了国办教育,更何况他们的人口还比我们少得多,这应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样板。我们应该从长远着眼,我们并不是因为经济暂时落后才让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必然会作为主角进入一个辉煌的时期。
发展民办教育是人心所向。我们现在处于独生子女年代。 那么多家长,那么多独生子女,那么多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几乎占到二分之一,这么多学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家长既不甘心也不忍心自己的子女停留在高中毕业的水平上。而未来要求我们的学生更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若还停留在中学水平,将成为"现代文盲"。现在落榜生与日俱增,长期流落社会也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我也相信这些落榜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应该接受未来的挑战和担负起这个造就"第二希望工程"的使命,这就是我对民办教育的看法和前景瞻望。
寄语年轻人我要对3部分年轻人说3句话。第一,不要因为一次的高考失利就认为前途渺茫,条条大路通罗马。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厄运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更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年我也是落榜生(主要是因为政审不合格),一时很苦闷,感到自己一下子从理想峰巅坠入到残酷深渊,但自己经过左奔右突,又选择了不断进击的路,付出了比常人艰苦百倍的代价,终于又站在大学讲台上,这些戏剧性的变化,是逃避现实的人不可能体验到的,只有勇敢地进入社会,在社会中闯荡一番,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机会是用苦换来的,不付出阵痛不可能分娩出机会。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关键时刻,就是一两步",若自暴自弃,就会失去人生的许多机会。每一位成功者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几乎都是在最为紧要的时刻,在最为风声鹤唳的时刻。正是这样,他们挺了过来,抓住机会和命运抗争,才使人生在"山重水复"之后便又"柳暗花明"了。毋庸置疑,在这个处处渲染成功充满种种诱惑和竞争的喧嚣时代,每个年轻人心中都装着自己美好的梦想,都有一张自己构想的人生蓝图,怀揣着这梦想的蓝图,他们就会踏上苦苦圆梦的征途。我们学院只会让他们欢呼,不会让他们沮丧。因为我们有实力有信心使他们在这里成才。
第二,广大在校生,加入了翻译学院就要把这条路走到底,坚定信念,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将学费用在改善教学条件上。
第三,给予我们的毕业生,你们已经投入社会,要有社会精神,要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努力克服一切苦难,同时,在你们需要帮助的,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创建学院
西译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民办大学都提出培养复合实用型人才的口号,作为民办大学的领头羊,西安翻译学院的u2018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u2019,与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你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简单的交流后,记者迫不及待地追问起西译年年创造98%高就业率的“葵花宝典”。
丁祖诒摆摆手,笑了:“看来,我们西译的宣传还“春风不度”,我的这次“破冰之旅”就越发显得必要了!”
见到记者的迟疑,丁祖诒告诉记者:“不是我们的模式与他们有什么不同!而是说,全国几乎所有民办院校凡u2018复合实用型双专业u2019教育模式,都是u2018照u2019我这个u2018猫u2019画成u2018虎u2019的!早在10多年前的1996年3月,我就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民办教育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一模式。与会的老教育部副部长杨海波现场发表了u2018丁祖诒教育管理模式值得向全国普通高校推广u2019的感言。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西译大胆地摈弃了公办高校长期以来奉行的u2018单专业u2019教育模式,走了一条民办高教自己u2018复合实用型u2019的双专业特色之路。公办高校进去是这个专业,四年毕业了还是这个专业。我就是利用u2018三个半瓶子醋u2019将u2018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u2019或u2018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u2019这三个“半瓶醋”合三为一,造就西译学子“一瓶半醋”的就业竞争能力,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我们采取的u2018复合实用型u2019双专业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就是着力培养社会和市场所欢迎的u2018万金油u2019。”
丁祖诒举了一个典型事例:“1997年,新加坡银行系统在西安要30名u2018劳务u2019做新加坡的银行职员,要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先到公办外语类院校招了30人,结果全部被退了回来,因为他们一点u2018国际金融u2019专业知识也没有,然后又到财经类院校要了30人,结果也被退了回来,因为他们多为听不懂说不出的u2018哑巴英语u2019。最后试着来到我们这所民办西译院,我们的学生既能连续讲半个小时的英语,又是将“国际会计”作为专业方向的应届毕业生,结果全被录用了,月薪7000元。u2018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u2019是我们西译对中国民办高教的金色奉献。”丁祖诒如是说,脸上洋溢着骄傲。
“公办高校连续扩招了8年, 让半数的民办高校因生源枯竭而过早u2018夭折u2019,而西译却将u2018一年招一个万人大学u2019的民办大学扩招神话,演绎了8年。我们有u2018不以营利为目的u2019的20年传统,我们的u2018无私奉献u2019学生有目共睹,就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灵魂,我们民办西译院才能久盛而不衰,就能将学生培养成才。”丁祖诒满怀信心而道。
力争上游西译于2003年打造的五年专修英语无学历“敢死队”,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名声鹊起。这是一个“五年不拿国家学历”、培养准“同声传译”的翻译研修生院。在这里,五年不准讲汉语,只准讲英语,连校警都要讲英语,如果食堂大师傅不会,就拿手比划,人为地创造了一个小外国独特的全外语氛围。 丁祖诒介绍说,进入研修生院的学生高考分数基本上都在500多分,有的完全可以进入“二本”而“改玄易辙”,他们几乎都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国家的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为什么叫敢死队?苦读5年不拿国家学历,毕业后自主创业,家长学生都要写保证,风险很大,当时我的心都有点悬。”
“最初有很多新闻媒体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西译此举是u2018吃螃蟹还是撞南墙u2019?现在不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还没撞南墙,而且,最近来我院视察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掌新胜也现场赞扬我们的这一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丁祖诒说,经过四年实验,一年只收一百个(四年总共四百人)的“自愿兵”,个个成了“黑马”。不但在全省几乎包揽了所有英语讲演大赛的冠军、亚军或季军,还在多场全国性大赛上与名牌大学选手并驾齐驱连获冠军、二等奖和三等奖。“现在,我根本不用担心招生的问题和就业的问题。”丁祖诒说。
“其实,敢死队的意义不仅在于这几百个人成为紧俏人才,也不是哗众取宠吸引更多生源,而是对社会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和变革。”丁祖诒表示,在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带领西译“创东方哈佛”。
丁祖诒激动地表示:“我在历次的访谈当中都一再声明,我们是在u2018创u2019,是通过几代人或者十几代人的努力,这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我们13亿人的中国应该有一二所民办大学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良好的愿望。我们从来就没有说过我们就已经u2018是u2019东方哈佛。有些人闭着眼睛批判我们,对我们不理解,他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全面的表述,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嘛。好在,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日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讲:u2018建世界一流大学,还应该包括高职和民办高校u2019,我如释重负。他要是早讲十几年,我们也少挨十年骂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就是和创东方哈佛同一概念吗?这两个等意啊,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志气、一个理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争取生源湖南的考生多以“高分段”为主,一直被誉为全国高校的“兵家必争之地”,西译对湖南却似乎“看不上”,丁祖诒解释说,忽略湖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湖南已经有了一所比较大的民办高校――涉外经济学院,再者是由于湖南的近邻江西也是民办高校的“重镇”,那里的学校收费便宜,考虑湖南学子的实际情况,所以无意和江西争夺生源。他表示,高校开学在即,西译的招生全线飘红,此行已与今年招生无关,但是他们非常看好湖南的高分段考生,今后不再忽略湖南生源,并希望湖南一行成为开发芙蓉之国的“破冰之旅”,为明年招收湖南考生做准备。
针对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丁祖诒肯定地表示,他们将不折不扣地按照国家规定,拿出学费的6%,也就是1000万用来支助贫困生。“作为一个办学者,应该有这样的气度,爱心和深情!”丁祖诒感慨。
成就荣誉
06年2月9日,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将“2006年度西安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奖牌颁发给了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教授。 “2006中国西安经济影响力颁奖典礼”由《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主办,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李广瑞等领导和众多西安地区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颁奖盛典。西安市领导相继给西译丁祖诒院长、西凤酒、伟志西服等颁发了“中国西安最具经济影响力的人物”、“中国西安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品牌”、“中国西安最佳和谐企业”等大奖。
丁祖诒院长在发表即兴获奖感言时说:“今天能够荣膺u20182006年度西安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u2019我很荣幸!这项大奖是我们西安人民自己评出来的,这代表着西安人对我们西译的肯定!今天评选出西安10名经济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使我想起u2018安得广厦千万个,让天下寒士尽开颜u2019的千古绝唱,陕西应该有千千万万个经济领域的精英,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将陕西建成西部经济强省,三秦父老才能沐浴真正的和谐,这是我的美好愿望!我们西安翻译学院是公益性事业,比不上同台获奖的大企业家,你们为国家和地方创造了利税,而我们翻译学院只是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译20年的办学和西安晚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西安晚报是品牌媒体,全国民办高教硅谷中的西译也是全国民办高校的品牌,我代表西安民办高等教育向《西安晚报》的媒体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2010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图书签售
图书简介《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七个章节,24万字,文章集纳了社会各方名仕贤达为丁祖诒先生各种文章和人格的经典评述。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有世纪老人冰心的殷殷希望,有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正义呐喊,有冯亦代、黄宗英的援笔飞文,有李瑛、邓友梅、周而复、张胜友、陈忠实、雷抒雁、李西凡、张契等近百位文艺、教育、思想、社科的各界名人对丁先生的文论的洒落起风霜的评介和激励。
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一书,于3月16日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城》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和签名售书活动。
花絮之一3月16日下午一点半钟,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店四楼会议厅,《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一书首发暨签名仪式隆重举行。早早地赶来参加《名人眼里的丁祖诒》首发暨签名仪式的嘉宾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星和丁院长攀谈起来。
丁院长在最后讲话中说:
“本书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生花妙笔的名人诸子大家、编者、出版社甚至是投身于民学的广大学子和家长,是他们,倾注了对中国民办教育的真情和眷恋。
我只不过是一块为民学破土发芽而生就的铺路石,一员为民学呐喊呼号的司号手,一个甘愿弓起脊梁让万千有志青年攀登成材的人梯,一把为民学公平性而勇于出鞘的利剑”!
他动情地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和我的战友们还要继续为中国民办教育鼓与呼, 直到实现教育领域中民办与公办真正平等的u2018共产主义u2019!”
花絮之二快到下午二点钟时,丁院长才从汉唐书局四楼,参加完首发仪式,刚来到一楼大厅外临大街的门前小广场,等候签名的热心读者已经左三层右三层地将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乱中却又自动地排成了几条长龙,他们纷纷对签名售书的主角丁祖诒鼓掌致敬,丁院长更是向热心读者招手致意。 待报幕员的高音喇叭响起,宣布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丁祖诒签名售书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丁院长挥洒起手中的浓墨为第一名读者签上了既钢劲有力又龙飞凤舞的名字,接着一个个,有序地进行着。
赶来首发和签名仪式的,不乏有西译学子、学生家长、西译历届毕业生和慕名专程而来的热心读者。
文集研讨
3月31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丁祖诒文集》首发暨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瑛,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张锲,全国政协文教卫委员会副主任王巨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舒乙,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等出席,阎纲、周明、何西来、雷抒雁等众多评论家、作家以及多家媒体也悉数到场。同时,李瑛、邓友梅为文集首发揭幕,中国文学馆常务馆长李荣胜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了丁祖诒的签名赠书,该书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
研讨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对《丁祖诒文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丁祖诒及其西安翻译学院成功的办学实践表示肯定,认为他的文集是一部“记录教育、记录社会、记录历史”的大作。
大师热评
民办教育大无畏的开拓者
教育家丁祖诒
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著名民办教育家丁祖怡教授昨天因病去世,丁院长是中国民办教育大无畏的开拓者,丁先生以过人的勇气、智慧和引领了陕西民办教育过去20年的发展。
行动改变命运
作家崔道怡
丁祖诒先生是我的老乡,我们都是共饮湖水的人,基于这种情况我一定要发言,尽管你现在已经在陕西落户了,但是你的根还在江苏,还在苏北,我也感到苏北人到陕西的西安,而且做出这样的事业,而且能够引起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多的朋友重视,我也感到光荣。
我觉得丁祖诒同志他的爱心促使他做出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业,因为我们长期在关注中国的教育,我们感觉它存在很多的弊病,好多的学子由于考试差几分结果不能够摆脱自己那种不幸的命运,还在原来的地方挣扎,丁祖诒同志用他自己这样一种爱心,他就说我给你加一把火,差几分加一把火。
学习的榜样
作家邓友梅
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埋头苦干,能够开创这样的成绩,得了成绩以后大家说著名教育家怎么怎么样,这个并不惊人,惊人的是在著名教育家之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有什么苦自己咽在肚子里,这个精神我觉得是伟大的。而且我觉得在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应该这么说,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文人最优秀的东西。这个特点,大家都各自有一点,但是光各自有一点不行,还要把它集中发挥出来。
我觉得首先我们敬重的是丁祖诒的为人。他的事业的成功,包括他这本书的出版是他事业的一个说明,而且这个说明非常完美,我觉得他本人用行动所创造的“作品”,不是文字的“作品”,我觉得不仅仅要感动我们这一代人,而且要感动几代人,太不容易了。
生命实践成正果
著名评论家萧云儒
我觉得丁祖诒先生他年龄比我略大一点,他的命运是很曲折的,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历史环境,使得他的生命发出了我们这代人很少见的光彩。
我读他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丁祖诒先生实际上写了“三”本书。
丁祖诒是教授,能够在实践当中培养出这样的组织能力和精神上的号召力,这的确是传统知识分子所没有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主角在他的书里面交融的非常好。
西译模式值得参考
作家舒乙
我在办文学馆期间,还办过两个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受尽了苦难,所以我今天非常崇拜祖诒的成功,他是办民办教育的一个成功人士,我是办民办教育的失败人,所以我对他第一是表示非常的祝贺、表彰,也表示非常的羡慕。
当代教育发展的心途径
作家何建明
我想我们看待丁院长的创业,看待丁院长对教育的这种追求,还有看待我们西安翻译学院这样的办学的模式,应该要转换一种观念,就是看待中国的民办教育要用我们今天看待民营经济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未来的意义,以及在中国未来现代化进程当中的意义的观念,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到丁院长所追求的事业以及这个学校对中国教育的意义,如果不是从这一点,我们还不能认识到我们整个中国的教育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我们丁院长他所追随的那种价值所在。我是写报告文学的,写教育的也很多,有人让我写新中国的新教育,还有包括舒乙老师他们探索的这种,包括很多教育家都在探索中国的教育到底如何走向,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探索。那么丁院长他这种教育模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价值。
对中国教育的革命性冲击
诗人郑介甫
我认为丁院长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对中国教育制度的一场革命性的冲击,这个冲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办一所大学的意义。当然现在民办大学遍地都是,但是在丁教授当时办大学的时候,面对的是制度方面的障碍,资金方面的障碍,以及不被社会认可,所以这种意义很可能会在一百年以后才会引人瞩目,我们只是对丁教授的作品评论评论,我觉得可能三五十年一百年以后,会对丁教授做出一个很深刻的,很高层次的评价。
我觉得丁院长是教育工程师,实践的工程师。有些人对丁老师存在误解,认为办大学是赚钱,其实不是,一所大学要维持下去要有很多投资。我觉得丁老师文集里面所有的论文、他的演讲稿、他的诗文,激情澎湃,是苦难的积淀和呼喊。与其说是文书,不如说是我们教育和改革的先行者,一个呐喊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坚持铸就成功
诗人蒋巍
我读丁先生的文集,我想到三句非常具有文学感觉的话,我想赠送给丁先生:丁先生是以不可遏制的激情记录教育,是以不可阻挡的锋芒记录社会,是以不可磨灭的光彩记录历史。这就是我读我们丁先生的这部文集所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进入教育我想我们在文集当中看到,丁先生当年扛着面袋子的照片,一幅儒家的学者风采,包括带有老板的气质,那个时候整个一个农民工,我们也看到了他的西译这个学院的起源,是在那样一个简陋的环境让我们感叹丁先生创造了奇迹,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与世长辞
3月12日下午,西安翻译学院网站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开拓者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祖诒教授于2012年3月12日13:50在西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3岁。
丁祖诒教授告别仪式定于2012年3月16日8时30分于西安市三兆殡仪馆长安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