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绿的个人简介
邓新绿(教授、博导,)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现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实验室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多年以来,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并负责了多个研究课题项目。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958年7月,毕业于湖南湘乡一中
1963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
1963年8月至1983年2月,在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二室从事科研工作
1983年2月至1989年8月,在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实验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989年8月至1990年8月,在西德于利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访问学者)
1990年8月至今,在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核物理学会会员
中国核学会会员
辽宁省核学会理事
“CHINESE PHYSICS LETTERS”特约评审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高压强流等离子体开关的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1--2002.12,18万,项目负责人
2.异型件表面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2002.1―2004.12,24万,主要成员
3.微波等离子体鞘层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跨学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994.4―1998.12,40万,项目负责人
4.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微波ECR等离子体源全方位离子注渗系统,u2018九五u2019国防预研项目,1997.7―1999.12,150万,项目负责人之一
5.全方位离子注入中强流高压快速等离子开关技术与应用研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试点项目,1997.7―2000.12,20万,项目负责人
6.等离子体鞘层的时空演化特性及其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1994.1―1996.12,10万,项目负责人
7.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u2018863u2019高技术青年基金项目,1992.5―1995.5,10万,主要成员
8.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2.1―1994.12,5万,主要成员
9.正电子与多环芳烃兀电子湮没行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8.1―1991.12,2万,项目负责人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与诊断方法
2.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应用
3.高压强流等离子体开关及其应用
4.先进磁控溅射技术及其应用
出版著作和论文:
发表论文60余篇
申报发明专利4项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980年因出色地完成国防科研任务而荣获国防科工委重要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981年“Pu239裂变截面的测量”等获国防科工委重要科研成果奖四等奖
1982年“用裂变径迹法普查铀矿的研究”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6年“低温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获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硕士生4人,博士生2人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硕士生7人,博士生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