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京的个人简介
陈幼京,女,籍贯浙江鄞县,出生于北京。1933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国青年》、《解放日报》编辑。1945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主任,《北方文化》、《华北文艺》编辑。
个人简历
陈幼京(1955~1984),女,籍贯浙江鄞县,出生于北京。
陈幼京是作家李诰映缕笙嫉呐3缕笙际切轮泄沙て鹄吹牡谝淮难缆奂摇U憬恕1933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国青年》、《解放日报》编辑。1945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主任,《北方文化》、《华北文艺》编辑。建国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协第二、四届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因“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冤案被错划为“右派”。后任杭州大学教师。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后调北京任矛盾文学奖评委,《民族文学》杂志主编。1987年离休,1988年1月16日病逝。陈企霞是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中的重要人物。
因为戴上了反革命的帽子,陈幼京小的时候就离开父亲。1971年初中毕业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三连劳动锻炼。1977年转到宁夏永宁县插队。1978年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陈幼京是七八级最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宁夏作家协会工作,开始写诗。1982年毕业后先在宁夏作家协会工作,旋即调任北京《文艺报》编辑记者。1984年11月8日自杀身亡。出版有诗集《春花秋叶》。
部分诗作
无题
我离开天堂时
上帝给我一支灵魂的笔
我来人世间
大地给我一张生命的纸
于是泪和血合成了墨汁
于是笔便在纸上写成了字
我把我化作了它
又把它献给了你
因为
因为夜色没有褪尽
我爱你星星那般闪亮的眼睛
因为晨雾挡住黎明
我辨认着你歪歪斜斜的脚印
因为真善丑恶并行
我赞颂你纯洁美丽的心灵!
因为泪水没有流尽
我寻找你痛苦深沉的激情
因为灵魂不得安宁
我品味着你无声的心音
因为路途无限延伸
我渴待着你骄傲地向前掘进!
我们
我们
是属于未来的!
祖国千百年了,
而我们却这样年轻,
人类亿万代了,
而我们却刚度过童年,
假如青年就象太阳,
那我们正在向中天升起,
将去把未来点燃!
我们摔倒过,
伤疤还明显可见;
我们做过恶梦,
但已把它
留给那消失在黑夜的睡眠;
我们有过失望迷茫的目光,
但已让它
凝固在不再来的瞬间!
我们
是属于未来的!
我们是人类生命的延续,
是祖国新的开端。
我们将昨天的风
鼓起今日的帆,
在晨光中
思索着,探求着向前!
我和你
有时你象探寻的清风
而我则是缠绕的雨丝
在你索求的乐曲中
我飞舞着追随你跳动
有时你象深沉的苍穹
而我则是缄默的星辰
在你纷繁的思绪中
我思索的眼睛悄悄地闪动
有时我象滚动的雷鸣
而你则是跳跃的闪电
我用激荡的声波
赞颂你锯齿形的光影
有时我象飘零的雪花
而你则是阴暗的乌云
我用凝固的泪珠
融化你忧郁的感情
无题
在你的本子里
画下我的眼睛
在你的手心里
写下我的名字
在你的衣上
留着我的泪痕
在你的枕下
藏起我的诗集
可是
我的心呢?
你准备
将它放在哪里?
苍天
因为你虚无缥缈
绝望的人对着你呼唤
因为你高不可攀
跪着的人把你拜成神圣的偶像
因为你变幻无穷
愚昧的人寄希望于你
因为你深不可测
好奇的人将你当作探索的对象
有这样的。。。
沉默
有这样一种沉默
它象大海一样深沉而又不平静
还有另一种沉默
它是麻木和没有思想的象征
然而我要告诉你说:
前一种沉默是痛苦
后一种沉默是“幸福”
悲哀
有这样一种悲哀
它用甜酸苦辣的魔手抚摩着我的心灵
假如它是一个人
假如这种动作是一种爱抚
那我将扑倒在他的怀里放声大哭!
心绪
有这样一种心绪
它翻腾的时候
我要上天!我要入地!
啊------我要死!
它平静下来
却化成一曲祝福的歌
一句话
有这样一句话
说出口便是祸
点着了就是火
它只能悄悄在心里说
不!即便是说在心里
就连自己也不敢相信
让我们一起走
可听见白云对清风说:
“我不愿独自停留,
让我们相伴成偶,
因为有共同的去向,
让我们一起走!”
可听见星星对月亮说:
“我受不了夜的寂寞,
让我们相爱永久,
因为能彼此照亮,
让我们一起走!”
朋友,
假如你寻找生命的绿州
我愿永远将你护守,
因为有着同样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走!
走在同样的路上
高是高傲的性格
深是深沉的悲伤
你说是由于沉重的悲哀
才将头颅这样高昂
为信任我听从了你
只因不愿倒在你的身旁
高是巍巍群峰的头颅
深是茫茫无际的穹苍
你说来到这个世界
是为了寻找太阳
为光明我抬头仰视
只因和你有同样的希望
高是思想的翅膀
深是深邃的眼光
你说要有向上的精神
还要有探索的愿望
由于理解我相信你
只因和你走在同样的路上
雾
爱你的说你深沉
说你含蓄而自成一体
厌你的说你迷离
说你朦胧而不成体统
然而在大自然里
总得给你留个位置
既然谁也无法消灭你
那就有你的存在的意义
诗泉
有一串泪珠
象露水一样光闪
是因为黑夜沉重的悲哀
是因为万物对太阳的思念
然而天亮之时
它消失了
再也无法寻见
有一根琴弦
象地平线一样无边
是因为紧绷在天地中
是因为横架在人世间
然而天黑之时
它消失了
再也无法寻见
有一首小诗
象流不尽的生命之泉
是因为泪珠滚落
是因为琴声悲喑
然而大地沉默之时
它消失了
只能在内心深处寻见
精神乐队
组织起一支精神乐队
谁告诉我
怎样指挥才好?
神经的弦
弹呢,还是拨?
血脉的管
是笛,还是箫?
情绪是什么拍节
意识该怎样定调?
组织起一支精神乐队
谁告诉我
怎样指挥才好?
心儿撞击胸膛
是什么鼓?
灵魂发出轰鸣
是什么琴?
感情的音符应如何跳跃
生命的乐章哪一段才是高潮?
写给诗的诗
为何给你以火?
可知我为你
燃烧过多少次!
为何给你以泪?
可知我为你
心碎过多少次!
藏着爱
带着恨
怀着固执和傻气
我从字里行间
歪歪斜斜地向你迈着步子
告诉我
你曾告诉我
有一种树
它只在林火爆发时
才播撒自己的种子
你曾告诉我
有一种鸟
它五百年必在烈火中自焚
然后在灰烬中更生
那么我问你
有一个古老的民族
该怎样代代相传
有一片冬天的国土
该怎样复苏和更生
告诉我吧
朋友,告诉我
――为什么你默默地
不作回答,却凝视前面!
朔方情诗
小时候,我有过
绿色的希望,
那是春天的憧憬,
夏日的热情和遐想;
小时候,我还有过
金色的满足,
那时秋天的收获,
冬日的回顾和展望。
因为有那样多的向往,
因为有那样多的索求
我从遥远的地方
来到溯方
为了寻找
童年梦里彩色的世界。
于是,我又获得了
殷红的爱
黑紫的恨,
淡黄色的欢乐,
深蓝色的坚强,
然而,也有过一种
灰白色的失望
和透明的哀伤。。。。
如今,希望变成
金色的了,
是因为抹去了冰凉的泪,
又听见了自己的歌声;
如今,我还有了
绿色的满足,
是因为寻到了生命的笔,
写下了塞上的诗,
一行,一行。
春花和秋叶
我
我将秋天的叶子
和春花放在一起
于是,我懂了
什么是希望
什么是回忆
我将秋天的叶子
和春花放在一起
于是,我懂了
什么是追求
什么是遗弃
春悄悄地走
秋默默地来
大地在深深地沉思
于是,我写下了
这生命的诗
这含泪的字
我认识的陈幼京
我不知道,下面的文字对一个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人来说,是不是恰当;对了解陈幼京的朋友来说是不是合适。但这么多年来,总想写点什么,送给远在天国的她。
认识陈幼京是在连队的四块黑板,在我的印象里,每个星期会站在高高的板凳上,把四块黑板报描绘得漂漂亮亮。大约一个多月以后,我也站到了黑板的前面,和她做起了搭档。
之后,连队建立起了图书室,当时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管理,经常因为到了规定开放的时间而没能到岗,让很多的战友失望,图书室需要增添人手,于是,陈幼京又担起了业余管理的任务。
这样的工作关系,大约延续了五六年,直到我去学校当老师,把出黑板报和图书室交给其他人后。
交往多了,自然对她的了解也就多了。 和她的交谈中,知道了她家庭的情况。父亲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经历,父母亲在上海的认识及到延安后的生活;看到了她父母解放初期进北京后住在中南海的记录,父亲出国的资料;听她诉说55年以后,父亲受到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和受迫害的种种原因,令她感到十分心痛的一件事,是她到兵团前去和父亲道别,见面的地点竟是在地窖里……
在屈辱中长大的她,性格忧郁、内向,但她从没有停止过对生命的追求。正如她在《答朋友问》里所写的“我总在竭力寻找/没有时间留给无聊/我寻找:人的善美/生的奥妙/我寻找:爱的欢乐/恋的苦恼/只是索求得过多过多/获得的却太少太少/所以,没有时间留给无聊/我总在竭力寻找”。
陈幼京到连队后是分在文艺班的,这是因为她会小提琴。文艺班是连队武装排的一个班,进去的大多是成分好的,偶尔有个别,也是因为有他人无法替代的特长。陈幼京非常明白这一点,除了拼命地学习,总是十分低调地工作和生活,但她的才华使她在连队众多的女战士中成为瞩目的和有争议的人物。
因为她的才,连队文艺的骨干不能缺少她,连队的通讯报道不能没有她,她在连队入了团,还曾经是团支部的宣传委员。N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和优柔、内向的性格,每次在用她时,总会有些争议,有的人甚至对她一直歧视,这使她再一次地饱受了那个年代的痛苦。这一切,可以在她《写给爸爸七十岁生日》这首诗中得到印证:“我是你最小的女儿,/但从来就害怕你的名字。/在那不忍回忆的年月,/因背负你颠倒的名字,/人们便对我鄙视唾弃;……”。
陈幼京在刚满月时,她的父亲就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这就注定了她的童年不能象其他孩子那样天真无暇地度过,从她懂事起,就被这沉重的包袱压着,学习是她排泄心中苦闷的最好方法。平湖在文章中提到的那张金鸡独立是她初学绘画的作品。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学画画时,她说,素描是基础。于是,可以经常看到她空余时间就拿着一支笔在认真地画,很快,成绩就出来了。那年,周恩来去世了,连队要开追悼会,我们那个和外界不太互通的连队没有一张周恩来的画像,陈幼京就动手画下来,战友们对她的成绩赞叹不已。刚认识她的时候,应该说,钢笔字写得并不漂亮,但她的恒心和努力,终于看到了她那一笔娟秀的字体。
77年,陈幼京去了宁夏永宁插队,主要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功课,这样,我们之间的联系就少了。78年,她考上了宁夏大学,终于圆了她的大学梦。79年初,我回到了杭州,而她的父母也在平反后住到了北京,我们之间失去了联系。 再一次见到她,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80年/81年,因为雷峰晨曦和她在大街上的偶然相遇,使得我们之间又有了一次交谈的机会。这时,她已经在文艺报工作,思想显然有了很大的变化,闲谈中突显出了她的睿智和深度。
回北京后,陈幼京给我寄来了一本她的油印诗集《春花秋叶》,诗集收录了她的四十余首作品,不少作品曾经在《诗刊》、《新月》、《青海湖》、《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著名诗人蔡其矫为诗集作序。
时,我在工厂上班,很少有出差的机会,偶然一次去北京,便想要去见见老朋友,很不凑巧,她去了外地出差。
不久,得到她离开人世的消息,令我心情沉了下去。一位年轻的诗人,过早地走完了她崎岖的生命之路,令我们扼腕。诗人吴淮生为陈幼京写下了“春花好,秋叶寄情真。才得惠风催蓓蕾,竟抛泪雨吊诗魂。魂去卷留痕。”的悼句。
92年,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她的诗集,并编入塞上诗丛,著名作家李参抛模饣瓷靼稀8行怀掠拙┑哪盖祝盟俏⒈〉氖杖肼蛳铝瞬簧偈矣行乙驳玫搅艘槐尽
陈幼京的骨灰现安放在杭州的南山公墓,和她父亲长眠在一起。每年的清明,都有战友去看望她。
她走了,但战友们没有忘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