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蔼士(民国时期)

时间:2023-12-30 10:19:13编辑:小周

陈蔼士(民国时期)的个人简介

陈蔼士(1880-1954),名其采,别号涵庐,陈英士的胞弟。九岁读完四书五经,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庠生。民国政要,在财政、金融、水利等方面多有建树。

基本内容

生平简历

1896年春,经二哥陈英士介绍,赴上海就读中西书院(东吴大学前身),专攻英语。不久转入南京金陵同文馆及江南储材学堂,攻读普通科学。当时,陈英士已感到“武备之不可缓”,力劝陈蔼士去日本学习陆军。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选派留学生出国,陈蔼士被派赴日本学习。先进成城学校修习日文,后入陆军士官学校。陈蔼士以第一期步兵科考第一名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

1902年23岁时回国后,即去桐乡石门看望还在善长典当行习商的陈英士,谈了不少在日本时的所见所闻,使陈英士下了“易地改业,另谋出路”的决心。同年,陈蔼士赴湖南长沙任武备学堂总教习与监督,兼湖南新军标统。他与陈英士密通声气。

1905年陈英士去长沙,参观了陈蔼士所统的新军,要陈蔼士留意联络湖南革命志士,尤要在新军中发展力量,为反清革命作准备。陈蔼士不单照做,还筹措经费给陈英士,助其去日本留学。第二年,陈英士赴日本留学,陈蔼士继续不时给予接济。此时,他调南京任陆军第九镇新军正参谋。据陈果夫回忆,1911辛亥那一年他20岁,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读书,日本留学已回国的陈英士到南京,让陈果夫与同学组织成立了陆军第四中学同盟会分部,经常聚会策划南京起义。第九镇的军人,因受陈蔼士的反清革命教育影响,给了他们各种帮助。后来在光复南京战役中,第九镇新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在同一年,陈蔼士被调北京,升任中枢军咨府第三厅厅长,掌理全国新军及调度,兼任保定军官学校监督。驻保定陆军第九镇的统领吴禄贞,是同一年与陈蔼士去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同学。他反清立场坚定,留学时就加入了兴中会。一直以来,他借带兵的优势,伺机将部队变成革命军为革命党人服务。陈蔼士与他意气相投,经常一起密议策反计划。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即山西省宣布独立。清政府命吴禄贞率兵前往镇压。他非但不受命,还认为这是支持革命党人的最好时机。他在娘子关附近,与阎锡山会晤,共同组织了“燕晋联军”直攻北京,同时在石家庄扣留清军南运的军火。11月7日晚,吴禄贞不幸被人暗杀于石家庄火车站。陈蔼士得到密报,清政府对他也要下手,于是仓促逃往上海。

军咨使良弼也是陈蔼士、吴禄贞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的同学,他发现吴禄贞被刺、陈蔼士即潜逃上海后,认定他是革命党无疑。于是制造离间谣言,说是陈蔼士杀了吴禄贞而南逃。已被推为沪军都督的陈英士为消除同志的猜疑,将刚到上海的陈蔼士交都督府军法处审查。而就在此时,吴禄贞遇刺案真相被揭露,正是良弼(次年1月26日被同盟会会员彭家珍投弹炸死)派人收买了吴禄贞的卫队长马蕙田充当凶手。事实终还陈蔼士一个清白。事后,陈氏兄弟更受同志敬重。

1912年元旦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陈蔼士被孙中山委为大总统府咨议兼江苏都督府参谋厅长。孙中山辞职后,陈蔼士绝对不愿在袁世凯掌权的政府里工作,回湖州到沈谱琴创办的吴兴经武学堂任教。未几,学堂遭袁世凯封禁。后应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冯耿光之邀,他出任中国银行总文书。江苏南通大实业家张謇慕其为人,聘任为设在江苏东台的大丰公司总经理。奈因东台地处海滨,陈蔼士周身遍发湿疹久治不愈。回上海就医时,他受中国银行行长宋汉章之邀,重返中行。初任杭州分行副行长,不久代理行务。1924年发起组织湖州旅沪同乡会,定名“湖社”,被选为理事长。

1926年北伐军兴,陈蔼士任浙江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浙江政治分会委员。他化名“陈安”,往返上海及沈家门等地,与金融界巨头宋汉章、钱新之、陈光甫等积极为北伐军筹措军饷。

1927年3月,北伐军底定南京,陈蔼士先后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江海关监督、江苏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导淮委员副委员长等职。

1930年冬,国民政府筹设超然主计制度,任筹备主任。次年4月主计处正式成立,任首任主计长。

1946年因病辞职,出任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其间曾兼任中央银行常务理事、中国银行董事、交通银行常务董事暨代理董事长、中英庚子赔款保管委员会董事、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等职。

陈蔼士因心脏衰弱、气喘病发作,于1954年8月7日在台北去世,享年75岁。9日大殓,蒋介石题“痛失勋旧”以悼,葬礼极其简单。9月27日蒋介石发布“褒扬令”,对他在财政、金融、水利等方面的建树作了充分肯定,将“生平事绩,宣付国史馆”。

上一篇:楚离陌

下一篇:丹尼埃尔·哈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