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

时间:2023-12-30 18:46:04编辑:小周

单田芳的个人简介

单田芳,原名单传忠,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评书大师、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儿时就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1953年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1956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1958年曲艺团走上了正轨,由个体转成集体,单田芳变成了正式演员。1962年说了《草原风火》《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等30部小说,名气大涨。1979年5月1日起,开始与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合作,他先后录制播出了39部评书。1981年起,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其中《大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时年78岁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获得终身成就奖。

人物简介

家庭情况

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单田芳的爷爷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家境贫寒,是背井离乡的小商贩。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有个杨姓人家,家境相对富裕,杨家人相中了这位山东后生,单田芳的爷爷便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做了倒插门女婿。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单永生、单永魁、单永槐,单田芳的父亲单永魁行二,三个儿子的出生吃黄了爷爷的小买卖。只有老大单永生从事西河大鼓,人称“八岁红”,擅长三弦、书鼓、鸳鸯板,十四五岁就已经红了。后来奶奶说让单永魁、单永槐从长子的道路,从事曲艺。老三单永槐表演评书。单永魁从事三弦伴奏,后与唱西河大鼓的王香桂结婚,就是单田芳的母亲。单田芳的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单永魁是她的弦师,夫妻俩妻唱夫奏,先在天津的茶楼演出,乘船后到营口市。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但因病退学,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钮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和《红色保险箱》等新书。

漂泊童年

1934年12月17日单田芳在营口市出生。之后单田芳随父母奔波于哈尔滨、新京、奉天、齐齐哈尔等城市演出。后到奉天,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1939年,王香桂和单永魁来到齐齐哈尔,当时,单田芳刚满五周岁,需要人照顾。王香桂的两个学徒月梅、小梅自然充当了免费保姆。不就是看管一个几岁的毛孩子吗?结果,小姐儿俩想错了,这个五岁

的“大全子”(单田芳的乳名)居然是超级“淘气包”。

大全子总喜欢到家门外的池塘玩儿,父母责令“两枝梅“严格看管。一天,大全子往“两枝梅”的水里下了药,两名“家庭宪兵”睡着了,他用红绒绳把两个师姐的麻花辫子紧紧绑在一起,随后反锁上房门,快活地奔向了大池塘……折腾够了,才想起两个小师姐。他蹑手蹑脚地摸到窗根底下往里偷窥,中了安眠药的小师姐四肢瘫软,睡得正香,口水长长地流到腮帮子上。单田芳忽然尖起嗓子大叫:“不好啦!大全子掉进水里了,快救人啊……”“两枝梅”霍然惊醒,慌忙朝外狂奔,不料,各自的小辫子已经死死地纠缠在一起,撕扯了很久才分开。然后,披头散发地向门外的大水塘扑去……最后连个人影儿都没捞着,两人绝望地蹲在乱草里。单田芳呢?正躲在暗处哈哈笑哩。“两枝梅”回过身来,鼻子都气歪了。这哪像五岁的孩子,简直成“人精”了!

在单田芳的成长岁月中,不仅目睹了侵略与战争,也见识到了生生死死的“人间地狱”。后来,他的评书里不是江湖侠客,就是绿林飞贼,无论在什么名义下,只要涉及到战争的话题,单田芳总是念念不忘老百姓,他无限惋惜地慨叹:“又要打仗了,老百姓算倒了血霉啦――招谁惹谁了!”这种评书艺术中的“民本意识”,完全脱胎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早年经历

单田芳,中国著名评书演员,1934年12月17日生于营口市,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单田芳随父母奔波于哈尔滨、长春、沈阳、齐齐哈尔等城市演出。后到奉天,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1939年,王香桂和单永魁来到齐齐哈尔,单田芳刚满五周岁,需要人照顾。王香桂的两个学徒月梅、小梅自然充当了免费保姆。这个五岁的“大全子”(单田芳的乳名)居然是超级“淘气包”。

在单田芳的成长岁月中,不仅目睹了侵略与战争,也见识到了生生死死的“人间地狱”。后来,他的评书里不是江湖侠客,就是绿林飞贼,无论在什么名义下,只要涉及到战争的话题,单田芳总是念念不忘老百姓,这种评书艺术中的“民本意识”,完全脱胎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但因病退学,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平原枪声》《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等新书。

1966年,“文化大革命”缓缓地拉开了序幕,身在鞍山曲艺团的单田芳自然逃脱不过,成了众矢之的。据说,此后两年多时间,他的听力嘈杂模糊,几乎什么都听不清。

1968年冬天,单田芳在鞍山市委党校“改造”。1969年4月,被下放道营口的干于沟。“1970年2月2日,单田芳无罪释放离开鞍山。

艺术之路

初次成名

1956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和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艺术水平大进,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三国》、《隋唐》、《明英烈》等十多部传统评书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一颗铜纽扣》、《新儿女英雄传》、《破晓记》、《红色保险箱》等新书,在十年动乱中虽遭厄运,但仍然坚持练功,默诵书词,结构新篇。

1956年正月初三,单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他带来的是拿手好戏《明英烈》,挣了四块两毛钱。在观众眼里,台上的年轻演员风华正茂、浓眉大眼,嘴角儿还挂着一丝谦和的笑容。人们七嘴八舌地品评着,单田芳深深鞠了一躬,稍微清了清嗓子,随后,娴熟地拿起惊堂木,“啪”地一拍,正式开书。早已滚瓜烂熟的《明英烈》就像洪水决堤那样,一泻千里。就这么气喘吁吁追赶了两个小时,最后终于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鞠躬,下台。单田芳谢完幕,里边的棉衣都湿透了。此后,单田芳的心里越来越踏实,书也说得越来越“油”,整个鞍山城都传遍了:“听说了吗?最近,出了个新人叫单田芳!”

1958年,曲艺团走上正轨,由个体转成集体,单田芳变成了正式演员,当时的工资是84元,妻子王全桂是98元。1962年,文化主管部门规定,凡属传统曲艺必须停止,演员必须说新唱新。很快,单田芳说了《草原风火》、《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等30部小说,名气再一次大涨。

单田芳的妻子离开鞍山曲艺团去海拉尔发展,单田芳很快跟着去了,在海拉尔一炮而红,工资一下子涨到180元。后来,他们又去了田庄台,再次大红,从腊月到正月单田芳就挣了4600元。然而,单田芳夫妇这对“个体户”引来了很多非议。迫于各种压力,单田芳回到了鞍山曲艺团,团里给他的工资涨到了98元。但对于私自出走演出还是要做检查,并罚款800元。

为了历练自己,单田芳又选中了鞍山很少有人碰过的《童林传》。在师兄杨田荣的帮助下,单田芳一点就透,举一反三,可以顺着别人的书套子摸下去,能讲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行家听了绝不会产生“剽窃和改装”的感觉。

文革遭遇

1966年,“文化大革命”缓缓地拉开了序幕,身在鞍山曲艺团的单田芳自然逃脱不过,成了众矢之的。

“你在背后说,现在挣钱少,不如单干好……”

“你影射新中国比不上旧社会……”

“你替反革命老子叫屈鸣冤,到处散布对政府的不满……”

辩解还有什么用?单田芳费了半天唾沫,还是被扣上了大帽子:“态度恶劣,对抗运动,存心和革命群众唱对台戏……”

几十个人一同被关进了收容所,那种感觉很像走进了《西游记》中的“无底洞”,既看不到归路,也摸不着前途。单田芳的内心里默默地呼天抢地,“造反派”们却不给他太充足的思想空间。后半夜,忽然一阵吆喝,“反革命”俘虏统统被喊了出来。开来一辆大卡车,人们挤进狭窄的车厢里,摇摇晃晃地驶入了茫茫的夜色。

汽车停稳,车门大开,单田芳第一个跳了下来。由于长时间屈膝蹲坐,两条腿早就麻木了,脚尖儿刚一落下,全身就瘫软在原地,怎么爬也起不来。这时候,一名“造反派”不容分说,迎面就是一脚,不偏不斜,正踢到嘴巴上。顿时,单田芳两眼发黑,头脑轰鸣,突出的牙齿全被打落了。不敢声张,更不敢吵闹,他含着满口鲜腥、炽热的脓血,愣是挺过来了。一口烂牙跟了单田芳好几年,最后只得去看牙医,全部拔掉了,换成满口的假牙。当时,他刚过而立之年。

在高墙内,想起体弱多病的妻子,单田芳就心疼,也不知她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怎么过。当王全桂娘儿仨出现在鞍山市收容所的时候,已是事件发生的十多天之后。亲人相见,恍若隔世啊。一家四口,面面相觑,居然谁也没有一句话,只能靠眼睛交流……

“文革”时代的倒霉蛋儿统称为“牛鬼蛇神”。对单田芳这种“牛鬼蛇神”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还留什么客气?“造反派”的策略就是一鼓作气,穷追猛打。

第一套方案:万炮齐轰。

揭批过程简直是疾风暴雨,强加于人。什么窝藏军火啦、包庇坏人啦、投掷手榴弹啦、迫害“革命小将”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单田芳也毫不示弱,他铁嘴钢牙咬得结实:“手榴弹,没扔;革命小将,没炸!反正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不信,去工人夜大、铁西收容所、鞍山打靶场随便调查吧。”话越说越僵,气儿越来越足,“造反派”最拿手的就是―――打!叫你嘴硬。

第二套方案:收买供词。

“造反派”师弟早就策划好了,他怒视着单田芳,端出了早有预谋的词句:“单田芳,你罪行累累,罄竹难书。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不让你交代了,先听听革命群众的揭发吧!”

话音刚落,便有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声泪俱下的表演就开始了,他无限痛悔地指着单田芳,咬牙切齿地叫道:“我检举你!给我灌输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封建主义流毒,我上了你的当啦!从此,你我一刀两断,划清界限……”检举者如是揭发:“姓单的!你家贴过一张毛主席接见赫鲁晓夫的画像,你竟然指点着说:‘瞧!这两人,正斗心眼儿呢。毛主席笑嘻嘻的,啥意思呀?――伙计,来吧!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保你捞不到任何便宜。赫鲁晓夫又是啥意思呢?――本人来华访问,不捞点儿油水儿,绝不回国’……”调侃领袖,这还了得!检举发言尚未结束,台下便响起排山倒海的口号声:“打倒单田芳!”“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罪该万死!”……

群情激愤,向单田芳劈头盖脸地猛抽起来,“啪,啪,啪!……”身材单薄的单田芳左躲右闪、连连后退,最后竟被对方一掌推出一丈多远,头磕在墙根里,瞬间,天旋地转,爬了半天才起来。皮带挂着风声,雨点似地落下去,单田芳的耳朵“嗡嗡”乱叫――其实,他当场就被打聋了。据说,此后两年多时间,他的听力嘈杂模糊,几乎什么都听不清。

下放改造

1968年底那个冬天,寒冷而漫长。单田芳这批“牛鬼蛇神”是在鞍山市委党校度过的。1969年4月,上边的命令传下来了,所有的“牛鬼蛇神”一律下放到营口的干于沟。

1969年“五一”节,干于沟的“牛鬼蛇神”破例放了假,甚至还破天荒地派发了几瓶葡萄酒,一向滴酒不沾的单田芳开始借酒浇愁。他醉了,趁别人没注意,便踉踉跄跄地跑到户外,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一行孤雁,两地离人。想着想着,可爱的儿女又浮现在眼前,单田芳终于忍不住纵声长啸:“老铁,惠丽,爸爸在这儿呢……”

终于有一天,已经荣升为“指导员”的“造反派”师弟板着脸向单田芳交代:“你最近表现不错,经研究,特许五天假。回家看一眼,马上赶回来。”他抬起腕子,看看手表,又补充道:“五天,不多不少。再过120小时,此时此刻,天上下刀子你也得给我赶回来;否则,后果自负――走吧!”单田芳二话不说,扭头就跑。跑上大路,穿五叉口,过大洼县,上了营口码头的轮渡,直向鞍山驶去……

刚一进院子,老铁和惠丽便小鸟儿似地扑过来,高声呼唤着“爸爸!爸爸……”王全桂望着魂牵梦萦的丈夫,泪眼相对,久久无言。那天,单家真像过大年,浓郁的炖肉香味儿飘满了整个房间、整条胡同。

夜深人静,夫妻俩有叙不完的体己话儿。单田芳敏感地发觉,妻子明显见老了。刚一年,她的眼角眉梢、腮边额头就爬满了新皱纹,她两鬓增白,目光呆滞,当初作为名人妻子的自豪感与优越感,一丝也没有了。她噙着酸涩的泪水凝望归来的亲人,忧心忡忡地问:“你的事儿,啥时候才算完呢?”

单田芳轻轻地叹了口气,喃喃地说:“哪有个完呀。”

“难道,上边也不给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

“说法?哼!他们还肯轻易放了我?”

泪水,轻轻地从妻子的脸上滑落,一滴一滴,凉凉的,掉在单田芳的心上。他粗糙的手,一遍一遍抚摸妻子的双肩和脊背。

不久,单田芳一干人又被准许回城,接着又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单田芳也难逃此运。王全桂的老家在长春市附近,名叫“一间堡”,他们决定就去那里。按照“组织”规定,三间房子按照国营牌价核收,房费外加遣送费,总共七百多块,拿上这些钱,单家四口就被彻底“扫地出门”,从此,与鞍山市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两个孩子都舍不得离开,惠丽撅着小嘴儿不吱声,九岁的老铁哭着喊着不肯就范。单田芳说:“孩子,这次去农村,可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主意呀―――你不是最爱毛主席,最听毛主席的话吗?你想,毛主席叫咱们去农村,你愣不去,他老人家会生气的。况且农村比城里好玩多了,有山有水,有花草有树木……”

老铁的精神头儿来了,追着问:“有苹果吗?”

“苹果?没有。那儿有的是玉米地。”

“好玩吗?”

“嘿!好玩得很,到地方你就知道啦。”

儿子趁机要条件:“去农村,可以;不过,我有个要求。”

“说!”

“你不是说,农村宽广吗?我想在那儿学骑车――你得给我买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单田芳咬牙点了头。

单田芳清楚地记得,离开鞍山的那天是1970年2月2日。王全桂把袖筒里捂得热乎乎的右手轻轻放在了单田芳冰冷的手背上,患难中的夫妻彼此凝望着,谁也不说话。然而,互相却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两人的手握得很紧,也很扎实,似乎用指尖和掌心就可以默默地交流。

书坛翘楚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

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大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并为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中国武侠小说史》一书把其列为大陆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此外,他录制了《薛家将》、《千古功臣张学良》、《七杰小五义》、《隋唐演义》、《铁伞怪侠》、《栾蒲包与丰泽园》(正续)、《刘伶传奇》等多部电视评书并自编自演了《龙虎风云会》(正续)等广播评书。

他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单田芳还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其评书的最大特点。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为他赢得“单国嘴”的美誉。

单田芳从艺半个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100余部15000余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开评书走向市场之先河。单田芳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评书四大名家之一。

个人生活

家常饭不寻常

“我是个不讲究的人,每天粗茶淡饭,萝卜、白菜、土豆是我最爱吃的,炒煮拌炖怎么吃都不腻,但家常饭里有不寻常的道理”。习惯了对单田芳“金戈铁马入梦来”般的仰视,直至与他面对面,听他说出对于饮食方面“顺其自然,粗茶淡饭”的见解,竟莫名地有了种大雅若俗的感喟。“我不下厨,可有一样,我会给做饭的保姆支招,”再往下听,就坐不住了,心想:这哪叫不讲究呀,分明是很讲究――他爱吃咸菜,但为了吃出不一样的味道,他支招给保姆,把咸菜洗净,放上些许香油、味精调味;打卤面好吃,但许多人家习惯于图省事到超市买面条,而他则独独推崇手抻面,“讲究一抻抻出三米长”,卤里面掺和些木耳、笋片等,最重要是菜码的配料要全,什么绿豆芽、韭菜花、芝麻啥的都得有,而五味之首的大蒜则也要派上用场,“那叫一个香”;最要紧的是做米饭的火候,米要洗几次,下锅后要用手指量一量,到一定程度后加火焖。火一起来后,为怕漏气要把锅的周围围好布,直至听到“噗噗噗”的水声后再调至小火,但不要立即掀开锅,“那样米饭香气就全跑了”。在这同时可以做菜,过个十七八分钟后掀锅,这才能确保米饭原有的香味。

“不讲究”的单田芳不仅在家讲究支招,在外也力求吃出他自己的“那一口”来。他喜欢吃营口二本町小吃一条街的切糕,但要等着吃大师傅最新做的。看着大师傅把小推车洗得干干净净,面团一倒一大摊并向两边扩散开来,用刀子一切,分成几块三层厚的豆沙馅、枣馅糕块,往竹筒里一插,“就跟吃冰激凌似的”,单田芳像孩子般用舌头抿了抿嘴,垂涎欲滴的切糕活脱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同样与单田芳有着“食缘”的还有沈阳卖夜宵的老者,知道他爱吃火烧夹肉,每晚11点多老者必挑着担子来到其住处,“火烧……夹肉来”,一嗓子扯出好远,单田芳听到后马上出来迎候,不过拿过用刀切开烧饼再夹上肉的火烧只是第一步,回到屋后单田芳还要来个二度加工――把炭火盆烧得通红,拿出铁箅子,把肉放在上面炙烤,再泡杯上好花茶,直至肉片外焦里嫩后再吃,“那滋味,赛过活神仙!”

滴酒不沾喝花茶

单田芳爱旅游,天南地北哪儿都跑,于是,各地小吃便成了他的最爱,什么天津狗不理、大麻花,南京夫子庙的香干、香豆等等,“见了就流口水”。而最令他魂牵梦萦的则是东北的切糕、酸菜汤、大煎饼,“这些东西既实惠好吃,又有营养”。而若问到他最发憷的是什么,他来了句:“那就是请客吃饭了”。面对五光十色的珍馐美味和人情往复的推杯换盏,他的感觉则常常是索然无味,每次硬着头皮挨到曲终人散,他便赶紧一溜烟儿往家跑,“回来找补点儿粥,就点儿炸馒头片,吃点儿老咸菜才算吃饱。”

单田芳发憷饭局,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喝酒,“一喝酒浑身就烧得慌,”若再追溯,还得从年轻时的一次出差说起。那天,看到火车上的服务员给旅客送餐,旅客喝着大扎啤酒、就着烧鸡,吃得有滋有味,便勾起了他的腹中馋虫。于是,他也有样学样地要了杯啤酒。可还没喝完,便如翻江倒海般上气不接下气了,赶紧到卫生间“连汤带水”都吐了出来。也许是条件反射使然吧,从那以后,他便视酒如“洪水猛兽”,再也不沾其毫厘了。

不喝酒的单田芳却颇爱饮茶,而且就爱花茶,其他茶则一概不沾,甚至某次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导演张纪中买好机票邀请他一同到武夷山品大红袍,他都婉言谢绝了,颇有种为花茶守身如玉的范儿。而多年前一次到南昌录评书,他还特意带了一斤好花茶以备不时之需,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谁成想主办方又约他补录了《三侠五义》、《薛家将》等节目,花茶喝完了,他到处去买也不见踪迹,只得临时以南方的大叶茶对付,“弄得很长时间嘴里都不是味,回北京后赶紧再换回花茶,感觉还是花茶香呀!”

顺其自然不强求

年近八旬讲究饮食的单田芳,谈起养生却一脸茫然:“其实我还真没有什么养生方法,反倒有许多有悖常理的做法呢。”单田芳坦言,他从不刻意学习电视和书报刊上的养生秘籍,看到小区里的老人天天晨练,自己也很佩服,可“压根儿就没长那根筋”。“我是经常录书累了,或突生兴致想到外面走走的时候,才出去活动活动。”而陪伴在他左右的,则是他养的那条狗。于是,邻居们便给他编了个顺口溜:“门前一老叟,牵着一条狗。不知狗遛人,还是人遛狗。”

单田芳几十年如一日,早晨5点就起床,他说这时他的精神最好。先沏杯花茶,开始静思一天要做的事,然后读书、吃早点,接着就是准备些评书段子,下午则几乎安排的都是外面活动。紧张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思考该怎样养生、保健,“顺其自然不强求”也就成了他的习惯用语。

家庭变故

新中国成立,单家也开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突如其来的烦恼又不请自来了。1950年初春,单田芳还记得那次宴会,家里高朋满座,有曲艺演员佟浩儒,还有他的朋友王子明。当时,单永魁只知道这位陌生的座上客是“朋友的朋友”,并不清楚他的具体身份。据说,此人刚从天津赶来,想在沈阳北市场卖王家祖传的熏肉和烧酒。单永魁自然是满口应承,大包大揽。本来帮朋友一个小忙算不了什么,然而,就是这点琐事竟把好端端的单家推入了无边苦海。

初春的一个深夜,街道派出所莫名其妙地带走了单田芳的母亲王香桂,单田芳与父亲面面相觑,枯坐了一宿。次日中午,单永魁也被带走讯问。三个月后,妈妈回到家,不安地问:“全子,怎么就你一个人?你爸呢?”“出事儿第二天,爸爸就接你去了。他也是四个多月没回家。你们……没在一起呀?”

整整僵持了一年零三个月。忽然,单家收到了单永魁的信。因为帮助了“反革命”罪犯佟荣工(化名王子明),他被判了六年刑,拘押在北京,而他根本不知道王子明究竟是做什么的。

母亲一狠心和父亲离了婚,丢下他和几个妹妹一去不复返。不久,母亲改嫁他人,单田芳无从插手。1953年单田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沈阳市第27中学,著名学府东北工学院的大门朝他敞开了。然而东北工学院的凳子还没坐热,单田芳就因病被迫休学。而且身为长子,家境贫困,为了全家老少更好地活着,他放弃了上大学。病好后拜李庆海为师,学习说书。

感情生活

父亲入狱,母亲改嫁,就在他困惑地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一个年轻女子出现了。这个年长单田芳8岁的姑娘叫王全桂,也就是他后来的结发妻子。谈起自己的婚姻,单田芳毫不隐讳,他曾在公众场合坦率地表示:“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结婚也是凑合。我接受她,一句话,就是为了报恩。”

就师门而论,王全桂应该叫王香桂“师姑”,早在母亲王香桂没有改嫁前,两个人就走动得很亲近。后来,王香桂走了,单家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王全桂向单家伸出了援助之手。王全桂的脑子好使,悟性也高,她倾慕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在照料单家生活的同时,正好向赋闲在家的单田芳讨教。如果说,单家的“突变”给了王全桂接近单田芳的机会,而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的另一半,就是曲艺。

1953年冬天,单田芳跟着师傅李庆海去了营口,开始学习说书。1954年10月1日,单田芳和王全桂在营口正式结婚。那年,新郎刚十九岁。婚后,单田芳仍旧在营口的家中赋闲。生活靠妻子演出的收入维持,于是单田芳决定正式下海。1955年底,单田芳跟随王全桂的演出团体迁辽宁鞍山。

几十年来,妻子却总是在他最需要她的时候出现,与他患难与共。尤其是在他下放的那些年,妻子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给他最大的帮助和安慰。1992年,正当单田芳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妻子却因病离开了人世,这成了单田芳此生最大的遗憾。

社会活动

出席中国曲艺节

2005年7月8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初三日,晚: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开幕。

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在杭州开幕。本次活动以进一步促进曲艺创新、打造曲艺精品、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浙江广电集团、中信实业银行杭州分行承办。

中国曲艺节是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曲艺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本届曲艺节比以往几届规模大、时间长、参与面广。7月8日在杭州拉开序幕至7月31日在北京闭幕,历时24天。分别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广东江门、云南昆明、宁夏银川、辽宁铁岭、山东济南设立7个分会场,以展示新时期不同地域特色的优秀曲艺节目。

7月8日晚,杭州体育馆观众如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宣布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开幕,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甘英烈出席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敏尔,副省长盛昌黎,省政协副主席李青。梁平波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第五届中国曲艺节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各位领导、嘉宾和艺术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开幕文艺晚会的4位主持人杨澜、朱军、窦文涛、朱丹妙语连珠地串起了音乐摇滚快板《礼花辉映杭州城》、曲艺联唱《贺曲艺之花香四季》、绍兴莲花落《三个巴掌》、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等11个精彩节目。

曲艺界著名演员姜昆、赵本山、黄宏、冯巩、侯耀文、刘兰芳、李金斗纷纷亮出各自得意之作。电影表演艺术家王铁成、梁天、王馥荔也像模像样地唱起了单弦,操起了山东柳琴,唱起了苏州弹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分别用京韵大鼓和天津时调作了精彩表演。

舞台大屏幕上显现出了陈云同志对曲艺评弹提出的“出人出书走正路”几个手写大字。单田芳、李文华、黄少梅等8位曲艺老前辈走上舞台,用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寄语曲艺界的新兵。

陈晓光副部长指出,曲艺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让一代又一代的老百姓喜欢,尤其是要让年轻观众喜欢,这样才能让曲艺抓住未来。曲艺要不断推出新的剧目,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都喜欢。所以曲艺的发展,需要有新一代的曲艺明星。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昆说,通过这次盛会,我们要树立中国曲艺的品牌,在全国遍地开花,推出新的作品、新的表演形式、新的面孔。

关心和支持网络评书发展

2005年优秀青年评书演员宋春明(秋雨)与网友勇义侠、小玉米创建的互联网首个网络书馆,让评书这门古老的艺术与听众(特别是青年听众)之间变成了零距离,从而有力的推动了评书这门艺术在网络上的发展。

网络书馆成立一周年之际单先生发来贺词:你们的确不容易,在评书极不景气的情况下,你们能够挺身而出来挽救这个评书事业,这是令人非常感动的,因此呢,希望你继续努力,咱们相互沟通,有哪些不了解的事情,有哪些困难,我们可以互相联系,我尽其所能帮助大家,咱们携起手来为繁荣评书事业,延续评书事业共同努力!

――单田芳

艺术风格

相声里有“帅、买、怪、坏”四种风格,各有特色。帅,是说台风稳健大气,儒雅沉雄,不愠不火,潇洒自如;买,是指嘴皮子利索,气铆的足,多用贯口等丰富剧情;怪,是指嗓音特殊,剑走偏锋,收到奇效;坏,是指机智幽默,诙谐,多抖包袱。用在评书上,袁阔成先生占“帅”,刘兰芳先生占“买”,单田芳先生占“怪”,田连元先生占“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

主要作品

评书著作

《瓦岗英雄》(两册,山西人民);

《说唐后传》(春风文艺);

《宫门挂玉带》(中原农民);

《薛仁贵征西》(中原农民);

《明英烈》(春风文艺);

《大明英烈传》(黄河文艺);

《燕王扫北》(中原农民);

《风尘三侠》(中原农民);

《包公案》(黄河文艺);

《七杰小五义》(两册,黑龙江人民);

《白眉大侠》(两册,内蒙古人民);

《铁伞怪侠》(海天版);

《燕王剑侠》(内蒙古人民);

《大明风流谱》(中国文联);

《大明五杰》(作家版);

《连环套》(内蒙古人民);

《三侠剑》(两册,内蒙古少儿)(三侠剑400回单老已精心录制,其中包括《三侠剑》、《续三侠剑》全部和《再续三侠剑》前三十二回,相当精彩,建议听听);

《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

《再续三侠剑》(三册,北方文艺);

《童林传前传》(两册,内蒙古人民);

《童林传后传》(两册,内蒙古人民)以及“单田芳评书全集”(群众版)等。

《单田芳评书精粹》群众出版社(全套共17套书)

作品全集 编号 名称 集数 类型 备注1封神演义120电台剪切版另有电视版,听过任意一版即可2封神演义180电视原版剪辑版,《封神演义》140回3赵武灵王90电台原版4楚汉争雄80电视原版电台剪辑版,100回5三国演义125广播原版集长29分钟6三国演义85拼接版剪辑版:《三国演义》112回、

《三国演义》86回(与85集

广播一样,只不过第18集和第19集重复)

7三国演义80电视版8刘伶传奇100电视原版剪辑版,《刘伶传奇》80回9花木兰72电台原版剪辑版,《花木兰》90回10侠侣情仇80电台原版集长29分钟11隋唐演义130电台剪辑版12新隋唐演义150电台原版13隋唐演义216剪辑拼合版14隋唐演义未知电视版15说唐后传59电台原版(原本60回,网上流传的版本缺原本的第21回)16大唐惊雷100电台原版17薛丁山征西100电台原版18薛家将180电台剪辑版如果不是想了解100回《薛丁山征西》

没有的薛刚反唐部分,不推荐此作。

原版:150回电台原版《薛家将》

19小五义40020西游记100电台原版21宏碧缘60电台原版剪辑版,《宏碧缘》96回,《风尘豪客》,80回22宏碧缘96电视版23深宫惊变50电台原版不是对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的话,就没必要去听了24安史之乱40电台原版剪辑版,《大唐贵妃》,50回25三侠五义150电台原版剪辑版,《三侠五义》180回26三侠五义未知电视版27五鼠闹东京40电台原版28大破冲霄楼72电台原版29七杰小五义80电视版剪辑版,《七杰小五义》68回30七杰小五义80电台版31白眉大侠320电台原版剪辑版,《小五义》,400回,《白眉大侠》400回32白眉大侠300电视版33龙虎风云会320电台原版34水浒全传150电台原版要听就听完整的360回版本吧35水浒全传360剪辑拼合版36水浒外传120电台原版37杨幺传40电台原版剪辑版,《水漭英雄恨》50回38铁伞怪侠160电视版剪辑版,《说岳后传》,130回39铁伞怪侠100电台原版听电视版即可40明英烈162电台版41明英烈100电视版42大明英烈240电视版剪辑版,《大明英烈》180回43大明英烈111广播版另有312回剪辑版《大明演义》,是由之前提到的明英烈系列作品剪辑而成44燕王扫北70电台版45洪武剑侠图100电台原版46燕王剑侠60电台原版47永乐剑侠30电台原版48天下故事会之古代奇案17电视版49努尔哈赤57电台原版50明末遗恨65电台原版51李自成120电台原版52话说台湾150电台原版53清官于成龙120电视版54清官于成龙100电台原版55十二金钱镖60电台原版直接放弃,没有为什么56十二金钱镖100电视版57三侠剑400电台版58连环套120电台原版讲述的主角是,窦尔敦59清官册200电台原版残书还好听,真是折磨人60童林传250电台原版剪辑版,《童林传》30061童林传200电视版剪辑版,《童林传》100回62童林传300电台原版63古今奇案60电台原版64洛阳豪客20广播版65百年风云250广播剪辑版剪辑版,170回,《清末风云录》,(为本作后半段剪辑而成)66百年风云200电视版剪辑版:《禁烟风云》50回(本作前半段剪辑而成);

116回版《太平天国》(本作后半段剪辑而成)

67百年风云200电视版录制完电视版《铁伞怪侠》后,

单老继续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

的几部作品之一。由林则徐禁烟至太平天国灭亡止。

68林则徐56电台原版关于林则徐的故事,听听《百年风云》也就差不多了69林则徐80电视版相同资源,《林则徐》66回由80回电视版林则徐剪辑而成70曾国藩200电视版剪辑版,《曾国藩》145回71曾国藩60电台版72天京血泪未知电台版73天京血泪30电视版剪辑版,《天京血泪》40回,听听百年风云就可以了74廊坊大捷80电台原版75民国英烈150电台原版剪辑版,《民国英烈》189回,《辛亥风云录》,172回76乱世枭雄300电台版备注:另有485回版《乱世枭雄》,

是由300回鞍山电台原版和92回电台

原版千古功臣张学良剪辑而成,且第一回为电视版

77乱世枭雄220电视版78千古功臣张学良120电视版剪辑版,《千古功臣张学良》96回79千古功臣张学良未知电台版据吧友介绍此版本内容要比120回电视版内容更加丰富80大河风流100电台原版81栾蒲包与丰泽园200电视版82慈禧陵墓被盗6电台原版83918风云100电台原版84新儿女英雄传30电台原版剪辑版,《新儿女英雄传》40回85平原枪声40电台原版剪辑版,《平原枪声》60回86太平洋大海战104类型电台原版87破晓记37电台原版剪辑版,《破晓记》50回88风雪大别山未知电视版89辽沈战役30电视版90九一九演义50电台原版91贺龙传奇300电台原版92少林将军许世友100电台原版93血色特工未知94老店风云80电台原版95羊神40电视版96牛根生发展史20未知97京城神探刑侦档案一生守候35电台原版98根本利益27电台原版99巨骗内幕100电台原版讲述了发生于90年代前期全国最大的非法集资案――,邓斌,案100九七大案纪实60电台原版介绍1997年全国发生的恶性犯罪大案101江洋大盗缉捕纪实100电视版录制于05年根据《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改编102书评雅典15电视小段103亚运三国14电视小段104言归正传105广播版广告代言

《隋唐演义》同名的网络游戏代言、塞外金药金螺丹、养肾补血胶囊、盼盼门、同仁擦骨膏、河北香河医院

综艺节目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20110408

深圳卫视《年代秀》20111111

以下为2011年1月20日河北都市频道的《夫妻天下》栏目对单老的专访时,单老亲口所说。

单田芳老师是已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铁杆歌迷。

单老非常热衷于网上购物。

单老害怕老鼠和蛇。

单老的烟龄已有60多年。【愿单老保重身体】

平时非常平易近人受人尊敬的单老师,经常被一些商家或出租车司机痛宰。

作品年表

1.2006年1月,农历乙酉年十二月:《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出版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世纪文景文化公司出品的评书大师单田芳的传记《且听下回分解DD单田芳传》在全国各地上市。

2.2006年5月2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二日,晚:廊坊人民广播电台建台三十周年暨戏曲频道开播文艺晚会举行

廊坊人民广播电台举行建台三十周年和戏曲频道开播文艺晚会。尚长荣、梅葆玖、叶少兰、刘长瑜、谷文月、单田芳、马增蕙等众多戏曲曲艺界的大师纷纷到场表演节目。

3.2006年9月29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八日:北京文艺台《空中笑林》十周年庆典晚会举行

相声晚会《空中笑林》的十周年庆典晚会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

马季、姜昆、唐杰忠、李金斗、常贵田、笑林等相声名家均登台亮相,评书名家单田芳也加盟演出。李金斗主持。

4.2006年11月20日,农历丙戌年九月三十日:赵云声起诉评书《千古功臣张学良》侵权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赵云声认为评书《千古功臣张学良》侵犯了其著作权,评书演员单田芳以及相关四家负责单位起诉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请求五被告连带赔偿原告损失40万元,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5.2007年1月26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八日:单田芳宣布收山

单田芳在上海表示,2007年五月在上海电台开播的评书《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

6.2007年9月1日,农历丁亥年七月二十日,上午:田连元收叶怡均为徒

田连元收台湾叶怡均为弟子,叶怡均成为田连元第四个入门弟子。姜昆、袁阔成、单田芳、赵连甲等曲艺界名人或致电或亲临,祝贺田连元再收高徒。

7.2008年06月21日,开讲电视评书《红色将帅传奇》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您早):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携手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联合录制大型广播电视评书《红色将帅传奇》,2008年6月20日,开篇之作《贺龙传奇》举行首播仪式。

广播评书《贺龙传奇》是根据国家一级作家刘秉荣,用了26年的时间完成的长篇传记文学《贺龙全传》改编的,单田芳先生更是对评书版的《贺龙全传》倾注了全部的热情。

单田芳先生截至2007年录制的评书巨作已达100多部,在听众中广泛流传,而此次大型广播电视评书《红色将帅传奇》开篇之作《贺龙传奇》是其中最长的一部,也是他在艺术上的一次新的尝试。

据了解,大型广播电视评书《红色将帅传奇》系列由1955年授衔的解放军元帅和大将组成,独立成片,约20部,1200集,分为广播、电视两个版本,录制工作预计在2年内完成。开篇之作《贺龙传奇》于2008年6月23日在北京文艺广播的《评书连播》栏目中与听众见面。

8.2010年7月,75岁高龄的著名评书演员单田芳又要出山了!他最新录制的现代电视立体评书《羊神》日前在北京杀青,并在电视台播出。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评书连播已经在电视媒体上销声匿迹十多个年头了。

对事业,单田芳难以割舍,终日忙碌,却无力改变评书艺术的颓势。单田芳操着他那标志性的沙哑嗓音,推介新作看点,而谈得更多的,是他对评书现状的忧虑。

9.2011年单田芳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作品简介

先秦两汉三国两晋系列

1.封神演义全140回

电视版180回

广播版125回

明代魔神小说,演述商末政治纷乱与武王伐商故事,“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的宿命观点,是《封神演义》一书的支架,斩将封神,强调神权皇权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其瑰丽无比的奇诞气象和气势磅礴的神话韵味,几千年来难有匹敌。

2.三国演义

广播版86回:只是三国的片段。从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到刘备入川。但没有官渡大战等重要情节,刘备入川也是用3回带过而已。所以事实上只到三气周瑜而已。

电视版125回:比85回版略长些,说到六出祁山。但同85回版大同小异。单老说的还是比较有生气动听。

3.刘伶传奇

《刘伶传》该书由著名评书演播大师单田芳担纲。该评书以中国酒文化为线索,反映了晋代社会生活的历史长卷。全80回电视版 100回讲史袍带类

4.《英雄走国》两晋公案侠义类

5.《楚汉争雄》根据熊诚、莫夫写的《楚汉争雄》而改编;讲述秦末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

隋唐系列

单老的隋唐演义系列顺序大致为《隋唐演义》-;《大唐惊雷》-;《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

《说唐后传》是《大唐惊雷》、《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的合并书。

《薛家将》是《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合并书。

《风尘三侠》是《隋唐演义》的外传。

隋唐演义系列之后按时间排还有《花木兰(从军记)》、《深宫惊变》、《安史之乱》,但与隋唐演义系列没有关连,不属同一系列。

1.隋唐演义(正续集) 全216回讲史袍带类

讲的是隋朝末年以程咬金、秦琼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占据瓦岗山反抗隋朝残暴统治,建立唐王朝的故事。书中人物性格鲜明,秦琼的仁义为怀、程咬金的幽默滑稽、徐懋功的足智多谋、罗成的干净利落、宇文化及的阴险狡诈、杨林的报国愚忠等等无不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此书分:秦琼卖马、劫皇杠、三斧定瓦岗、五困瓦岗寨、大破长蛇阵、扬州拦圣驾、伐隋、大破铜旗阵、洛阳索玉玺、瓦岗内讧、群雄归唐等几个大单元。

此书为单田芳之看家书。隋唐演义116回是电视版回的剪接版,有剪接痕迹。同电台版相比没有“秦琼卖马”,但尉迟恭的故事十分完整。此书单老口误严重,很难说是精品。

2.新隋唐演义全150回 电台版,是单老的精品。结尾有些仓促,尉迟恭的故事只讲了5回左右。

隋王朝临末日时,以瓦岗寨为首的起义军,联络朝中被隋炀帝迫害的将领,推翻隋朝,建立唐王朝的故事。主要内容有:秦琼当锏卖马;七杰闹花灯;南阳关伍云召反朝廷;贾家楼群雄结拜;程咬金三斧定瓦岗;隋军三打瓦岗山;十八国大战四明山;瓦岗军南伐红霓关;李世民得玉玺;尉迟恭抢三关、夺八寨;李世民登基等故事组成。

3.《瓦岗英雄》》单田芳 王樵 山西人民版 1985/09/ 讲史袍带类

隋末朝廷腐败,炀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们残害忠虔,鱼肉百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反隋义军遂遏竿而起。以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人为首的46位英雄好汉歃血结盟,决心共同除昏君,扶明主,改天换日。他们在瓦岗山建立了反隋义军,招英雄纳贤士,多次与隋朝官兵浴血奋战,并联合各路反王聚兵四平山,欲在炀帝杨广下杨州观花之际除杨灭隋,但未能如愿,反而兵败四平山。瓦岗英雄们并不气馁,他们请英才,用智慧,几度大破隋将摆下的绝命阵,最终困死杨广,杀死奸相,成了灭隋大业。其后秦琼等人又助秦王李世民翦灭群雄,辅佐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一统天下的大唐帝国。

4.《程咬金》60回讲史袍带类

5.《宫门挂玉带》20回有中原农民版讲史袍带类

6.《罗通扫北》讲史袍带类

7.大唐惊雷100回 讲史袍带类。

故事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以后,为挫败哈密汗国赤壁保康王及隋残余势力的侵犯与骚扰,御驾率师西征。在程咬金、徐茂公、尉迟恭、侯君集、罗成等众英雄的辅佐下,李世民等出生入死、历尽艰险,浴血奋战十年,终于战败了顽敌,扫清了国家祸害,稳定了大唐江山,迎来了四海安宁,天下太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书中对众人物的刻划鲜明、生动,情节安排曲折、惊险,语言幽默、风趣,是单田芳先生几十部传统评书中的一部精品。

8.《说唐后传》 春风文艺版 1986/07/讲史袍带类有《说唐后传》讲述的是唐初贞观年间,五位隋末的反王联合突厥进犯大唐,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遭到重大挫折,先是“常胜将军”罗成阵亡,就是人们常说的“淤泥河”,接着唐太宗被敌困在空城,福将程咬金单骑闯联营,回京师搬兵求救,才引出罗通戴孝扫北的系列故事来。

9.《风尘三侠》 80回公案侠义类

又名《侠侣情仇》。单田芳、杨清风中原农民版,1988年4月出版,描写隋唐年间传奇人物,风尘三侠三元李靖,虬髯客,红拂女张出尘联合魏征,徐茂功对抗大隋的故事。

10.花木兰 70回讲史袍带类

11.从军记 90回讲史袍带类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军营中结识了豪爽的校尉金勇,结为兄弟。十年征战,木兰虽升为大将军,但二人相濡以沫,情感笃深,誓同生死。一次夜袭敌营木兰不幸箭伤,养伤在民女韩梅家。数日后,曾受木兰救助的韩梅,对花将军产生痴爱之情,求婚不允欲自别。情急中木兰只好吐露女儿身份。两个女人抱头大恸之时,恰被金勇撞见。他怒斥木兰,要与她割袍断交。韩梅为木兰百般辩解,说出木兰原是女儿身。自此,金勇对木兰痴情如火,苦受煎熬,木兰也是难抑依恋之情。决战前夜,金勇连敬三杯酒,发誓娶她。木兰许诺,“得胜班师之日,便是我们婚庆之时”。然而在鏖战中,金勇为救木兰壮烈阵亡。班师回朝之日木兰凭吊古战场,祭奠金勇,痛不堪言。天子传谕,命花将军晋京受封领赏。木兰书呈圣上“荣辱得失身外事,兴国安邦赤子情。”辞封还乡。

12.《薛家将》 全180回讲史袍带类

主要讲的是唐贞观年建“平辽王”薛仁贵被奸臣“程亲王”李道宗诬陷,唐太宗李世民不辨是非,要将其处斩,幸亏"鲁国公"程咬金等人极力抗旨才保全薛仁贵性命以至真相大白,薛仁贵心灰意冷,诈死埋名。此时,突厥来犯,程咬金不得已智请薛仁贵,令薛仁贵再次登台拜帅统领三军,与突厥作战。结果战事不利,唐军伤兵损将,被突厥包围。程咬金用智突围,班请二路救兵。途中遇到薛仁贵之子薛丁山,薛丁山京师夺帅,率军救父,遇到突厥女将樊梨花,两人一见钟情,但是好事多磨,由于种种误会,两人三次成亲都未成功。才引出了薛丁山三打樊梨花,程咬金三请樊梨花,薛仁贵战死白虎岭,樊梨花大破白虎阵的精彩故事来。中国古代“四大家将”故事的头一部。《薛家将》有表现第一代英雄的《薛仁贵征东》、描写第二代英雄的《薛丁山征西》、讲述第三代英雄的《薛刚反唐》甚至还有又续反映第四代的传奇故事的书《薛雷扫北》,而每一部书无不内容繁多、人物冗杂。单田芳一改原来的长篇大论,取《薛丁山征西》的精华所在,《薛家将》语言简练幽默,故事流畅贯通,既不使人感到意犹未尽,又不使人感到长篇累赘。尤其单田芳在这里塑造的大唐“福将”鲁国公程咬金的形象尤为生动,让人觉得可爱、可乐、可敬。

13.《薛仁贵征西》讲史袍带类 单田芳等 中原农民版 1986/05/ 唐贞观年间,平 西王薛仁贵奉旨进京陪王伴驾,不想遭皇叔李道宗陷害,三赴法场,险丧性命,虽最终平冤昭雪,但已心灰意冷,回家后诈死埋名,决心再不为官。时恰逢西凉六国进犯大唐,唐王李世民决心御驾亲征,平定西凉。为求贤才,军师徐懋公用计骗出薛仁贵,使其担当了征西大元帅。征西路上凶险无数,困难重重,多员战将血洒战阵,众多豪杰拼死疆场,薛家将三代尽忠烈,众英雄浴血破西凉,这才换得贞观盛世得以太平,大唐天子凯歌还朝。

14.《薛丁山征西》150回讲史袍带类

15.《薛刚反唐》320回讲史袍带类

唐中宗年间朝政清明,国泰民安。皇上传旨正月十五放花灯与民同乐。太子无德戏弄民女,正巧被薛家将的薛刚撞见,薛刚“踢死太子,惊崩圣驾”,中宗之母武则天下令,抄斩薛家365口,随即篡夺了皇位,改国号“大周”。武则天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薛刚脱逃大难,保卢陵王李显(武则天次子)到西凉借兵,要灭周兴唐。薛刚屯兵九焰山与周国兵马针锋相对的较量。武则天九打九焰山,御儿干殿下大将白文豹号称“天下第一”,薛刚之子薛魁出身将门,师从名家,武艺盖世;白文豹斗薛魁,引出了“金锤碰银锤”,场面惊彩,令人叫绝。最后薛刚率兵出湖北、取洛阳、进长安,活捉武则天。

16.《宏碧缘》60回公案侠义类电视版 120回(90回)

《宏碧缘》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因为故事主要线索是描写骆宏勋、花碧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又名《宏碧缘》。以行侠仗义为基调,演述当时佞邪当道,仗势欺人,鱼肉乡里,激起山东“旱地响马”花振芳、江南“江湖水寇”鲍自安的义愤,他们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除暴安良,锄暴扶弱;并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迫使武则天退位、迎庐陵王还国登基,众人蒙受封赏。小说以唐武则天时代为背景,叙述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侠女花碧莲,在剪除武周佞臣及其党羽的过程中,相识相恋,几经挫折,终成眷属的故事。

17.《乱世魔王》讲史袍带类

18.《深宫惊变》50回讲史袍带类,讲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宫廷斗争及太平公主等三女乱唐的故事。

19.《安史之乱》40回讲史袍带类

20.《十三太保》五代讲史袍带类

21.《风尘三侠》

宋元明清系列

《三侠五义》

《白眉大侠》320回.讲述了宋仁宗执政期间,开封府包拯手下以白眉大侠徐良为首的义侠英雄保国安民,与邪恶势力浴血抗争的故事。

《童林传》

《七侠五义》

《明英烈》

《三侠》400回 “三侠剑“是指”三侠“”三剑“,合成”三侠剑“。故事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大侠胜英及其弟子行侠仗义保镖走江湖的故事,故事内容惊心动魄,人物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是单老侠义评书作品的集大成之作。

《太平天国》

近现代系列

《乱世枭雄》

《贺龙全传》

《烈火金刚》

《羊神》

《根本利益》讲述人民的好干部梁雨润的故事

自传著作

《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

《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经单田芳先生亲自授权,由青年作家、《河北日报》资深编辑张继合倾心打造。全书用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和鲜为人知的素材,以章回体的评书体例,演绎了评书大师五十载艺术人生、七十年人生智慧,使数以亿万计的“评书迷”和“单田芳迷”得以翔实、生动地解读当代“评书大王”的传奇人生,包括解放前后单氏曲艺世家的兴衰内幕、单田芳多灾多难的少年时代、被迫从艺一炮走红的趣闻、被误判为“现行反革命”下放农村的苦难、为谋生路“戴罪潜逃”的迷惘、东山再起世态炎凉的遭遇、六十下海升沉不定的“北漂”生涯等。单田芳先生表示,希望这本新书能够成为听众、观众以及广大读者了解自己的一个最权威、最完美的版本。

本书由姜昆作序,称:“这是一座相当宝贵的‘精神富矿’,亿万‘单迷’可以穿透七十年不散的风云,重新审视大幕后面那本色的单田芳。”老酒沉香,“评书迷”、“单田芳迷”们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

《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书名:《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书号:978-7-5008-4877-6

作者:单田芳

开本:16开

出版日期:2010-12-31

版别:中国工人出版社

分类:A

内容简介:

单田芳先生亲自口述、撰写的评书世家七十多年传奇人生、评书大师五十载艺术人生。全书以单田芳的76年人生为蓝本,记录从伪满洲国到解放前、新中国,着力突出改革开放前后单氏曲艺世家的反复兴内。

内容摘要:生日之谜

在营口市出生于1934年12月17日的我,属狗的,后来在实行身份证的时候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马虎,竟变成了1935年11月11日,属猪的。为此我曾经找过他们,说他们写错了,工作人员却回答说:“我们换算过你就是属猪的,11月11日生,错不了。”我一想少了一岁就是年轻了一岁有何不可呢?这也算捡了个便宜吧!所以身份证的出生年月日一直沿用至今。(《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艺术评价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特别是传统评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那沙沙哑哑的嗓音,把历史知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形象逼真的说书技法融会贯通,每每使听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他的书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

单田芳对待评书创作一丝不苟,在编录《百年风云》(曾在全国一百四十家市级电台播放)时,就参阅了《百年英烈》、《太平天国》、《天京之变》、《慈禧前传》、《清宫十三朝》等几十种资料。“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荣誉记录

2012中国曲艺演员公众形象调查第一名

2012年9月15日,单老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201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

相关报道

80岁单田芳将为鞍山创作评书

2013年11月5日,80岁高龄的单田芳应邀来鞍山,他称此次来鞍主要是为《千山传奇》这部书取经的。单老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该书的创作思路及艺术形式,他称“虚的是神话传说,实的是历史人物及故事。”

该套评书名字暂定《千山传奇》,初步设计为60集,内容为围绕千山神话历史文化,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形式展开,达到宣传鞍山的目的,由单田芳亲自创作及录制,春节前完成各章节的定稿。单老称,接下来他还会单独邀请个别专家详谈此套评书,之所以这么重视,是因为该评书不同于他以往录制的100多部评书,神话、人物、故事都呈碎片化,很难找到一条线把其穿起来。

有专家建议,《千山传奇》评书应定位为“系列剧”而不是“连续剧”。该书2014年10月1日前完成,将在全国500家电台同步播出,届时会对宣传鞍山起到积极影响。

在鞍成立工作室

2015年7月24日,单田芳文化工作室在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北路的单田芳茶楼正式挂牌成立。今年81岁的单田芳亲临现场揭牌。单田芳表示,今后的工作重点放在鞍山的工作室上,还将在鞍陆续开办评书学校、茶社等,让鞍山老乡能有地方听评书。单田芳文化工作室位于胜利北路的单田芳茶楼内,是单田芳在鞍山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我成立这个文化工作室就是一块试验田,通过这块试验田招贤纳士,传承评书。

鞍山已先后在鞍山铁东青少年艺术中心、鞍山广播电视台、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传承基地,评书进校园、评书进军营、评书专场演出、节目录播也逐渐形成常态化,“鞍山评书”的项目责任单位鞍山艺术创作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挖掘整理评书档案资料,出版了专著《鞍山评书》,收集整理评书档案40余卷,力图为“鞍山评书”,这个鞍山人自己的文化符号,留下宝贵的传承资料。为了更好地传承曲艺事业,单田芳在鞍山成立了首个“单田芳工作室”。目前,该工作室主要筹办评书表演、影视拍摄以及茶楼等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鞍山的评书和其他艺术形式都非常红火,市场也非常好,他想看到评书这门艺术能够不断发展。 ”

经典语录

⊙、挨着金銮殿,准长灵芝草;挨着茅房,准长狗尿苔。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

⊙、打架没好手,骂人没好口。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新王过手。

⊙、弓拉如满月,箭射似流星。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见着矬人说短话,哪壶不开提哪壶。

⊙、讲的是高来高去陆地飞腾,走高楼越大厦如履平地,横跳江河竖跳海是万丈高楼脚下踩。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

⊙、马前一锭金,马后一掌银,油锤灌顶,铁尺排肋。

上一篇:丁巨

下一篇:程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