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学者)

时间:2023-12-31 07:08:46编辑:小周

陈志明(学者)的个人简介

陈志明,学者、金庸研究专家、编辑、出版人,人民日报出版社传记编辑室主任、《看金庸》杂志执行主编,著有《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编》、《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等。

人物生平

陈志明,学者,金庸研究专家。严家炎先生关门弟子。著名出版人。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13岁初读金庸小说,16岁试评《笑傲江湖》。多年独立评点、笺注的《金庸作品集》已经完成。个人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之关系;金庸研究领域方向:借助金庸小说普及推广传统文化。

著有《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册,东方出版社,2007年)、《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编》(上下册,东方出版社,2008年)、《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东方出版社,2008年);编著有《金庸论争实录》(全四册);编有《金庸访谈录》等。评论金庸的文章散见于各大网站。人民日报出版社传记编辑室主任,现担任系列出版物《看金庸》执行主编,曾为央视张纪中版《鹿鼎记》担任学术顾问。是近年来金庸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与代表人物。

除金庸研究领域之外,陈志明还是一位著名的出版策划人。曾策划出版《中华文化复兴方阵》书系(人民日报出版社):该书系高屋建瓴,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高度着手,将当世一流学者几乎“一网打尽”。成为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看家书”、“镇山之宝”。书系分“名家对话系列”、“名家讲演系列”、“名家谈中国文化系列”、“名家自述系列”、“名家学术思想精粹系列”等多个部分,纵则“对话系列”、“讲演系列”、“自述系列”等,横则“季羡林系列”、“任继愈系列”、“周有光系列”、“余光中系列”、“莫言系列”等,蔚为壮观。该书系为开放式架构,至今仍在不断增加新的系列、不断有新的学者大家侧身其中。

策划有《近代中国人物自述书系》(人民日报出版社)、《近代中国人物轶事书系》(人民日报出版社)、《近代中国人物追忆书系》(人民日报出版社)。其中自述系列“还原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展现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的“全景式精神群像”;轶事系列则“搜集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逸闻,汇录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轶事”,展现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之小故事大人生”;两个系列即“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又“面对面感受一个时代的气度与风范”,追忆系列则是后来者对先人们的记述与回忆。三个书系各自独立又互有交叉。比如“自述书系”有《黄兴自述》,“轶事书系”则有《黄兴轶事》,“追忆书系”里则有《我的祖父黄兴》等。三者相加,亦可另组一个小的“黄兴系列”。系统而完整的展现了近代百年风云人物不同的人生与不同的侧面。

担任《中国近现代武侠小说典藏大系》(第一辑15册,河南人民出版社)策划兼主编。《中国历代人物演义书系》(第一辑30册,中国戏剧出版社)策划兼主编。《齐如山全集》(全15册,中国戏剧绨嫔纾┎呋嬷鞅唷!读盘孟壬罚ㄈ15册,台海出版社)策划兼主编。

学术与策划影响

他对金庸小说的评论,采用的是传统学术中评点与笺注的方式。受西方论文规范的影响,这种方式在现当代学术研究领域已经基本绝迹。文史专家张绍诚誉之为:“精思博览话金庸,笺释探微好学风。业继郑(康成)、朱(熹)、胡(三省)、郝(懿行)、段(玉裁),羡君力作建新功。”高度肯定他笺注金庸小说的功绩。有论者认为,陈志明是继钱钟书之后,学界纯用文言文进行著述、写作的唯一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率很高,也曾被维基百科等机构编写词条时所采用。

《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正编”出版于2007年,“续编”出版于次年。二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震动。刘再复读到该书后,按捺不住激动,深更半夜打越洋电话给金庸,交口称赞,认为该书的出版,大大开阔了后来者的视界,使金庸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庸先生对《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正、续编很是认可,特别叮嘱香港《明报》刊发专讯介绍。李泽厚读后誉之者再,认为作者年龄之轻与学术功底之厚恰成两极。“以你的学术功底,仅仅研究金庸有点可惜。”当面建议作者“改行”研究儒家哲学、传统文化。余光中认为该书文字“颇为雅驯,晚辈学人中难得一见。”周有光认为“非常好”。汤一介认为“起点很高”。杨天石认为“文史功底非常扎实。”李辉称自己将该书随时带在身边,出差途中,车上、飞机上随手翻几段,便“获益匪浅”。余世存读过该书,大生知己之叹。“我写《非常道》,仅涉近代百年历史,便颇受史料搜求之苦。得睹兄之大著,乃知天外有天”,该书之出,诚“中国文化之幸也”。孔庆东也说,“与志明兄相比,我的金庸研究,只能算是读后感了。”黄永玉、严家炎、钱理群、耿云志等对之亦颇有嘉赏之词。

自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以降,陈志明的图书选题策划,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2012年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他于一周之内推出《对话莫言》(人民日报出版社),一月之内推齐其他两种《走进莫言》、《大家说莫言》(人民日报出版社),节奏之快、效率之高令同行惊叹。2014年邵逸夫、马尔克斯、吴清源先后去世,他先后策划推出《邵逸夫和他的时代》、《一个人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传》、《吴清源传》(中国商业出版社)等;金庸90寿诞,适时推出《金庸和他的家人们》、《金庸和他的师友们》(人民日报出版社)二书以贺;金庸“出世”六十年,又策划推出《金庸传》(中国商业出版社)。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看金庸》第一辑则推出《金庸论说莎士比亚》(人民日报出版社);甲午战争120周年,则推出《中国为什么输:15位中外学者论说甲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策划推出《梅兰芳全集》(全八册,中国戏剧出版社);程砚秋诞辰110周年,则推出《程砚秋全集》(全四册,中国戏剧出版社);于右任辞世50周年,又推出《于右任全集》(台海出版社)等。可以说,陈志明的图书选题策划,基本上做到了重大历史事件不缺席,重大文化事件不缺席。这在出版领域,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异数。

媒体与读者评价

二书(《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及《续编》)通过对金庸十五部小说里面的文史典故的梳理和笺释,帮助读者了解金庸作品中大量的文史典故的出处和背景。这是国内金庸研究者中第一次有人从这个角度对金庸作品进行全面笺释,资料丰富,具有相当的工具性和收藏性。

――东方出版社

全书(《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分上、下两编。分别由《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计谋论点出发,涉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大部分重要谋略和《三十六计》的全部计谋。
以“释题”解释篇名,用“论略”引入金庸武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指出暗合兵法之处。以“作者按”的形式,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相关处加以贯通。并附“注释”标明出处。“论略”部分,以详尽的作品事例论证兵法谋略,原文引用和作者论述相结合,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是全书的重要看点。
全书收录《孙子兵法》,十三篇和《三十六计》的全部原文原典,读者因此获得超值收藏机会。

――东方出版社

陈志明《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册),东方出版社出版。书中笺注了金庸小说中大量的文史典故,大凡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山川地理、典章制度等,都有根据和出处。这本书你要读完了,就马上是金庸研究的专家啦,可以在电视上和陶杰一起讨论金庸了。

――香港《明报》

是作(《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及《续编》)略嫌未够对题,但走对了方向,可记一功。

――《香港作家》杂志

读者评论

金庸笔下的典故很多,这本书很好地予以了概括与总结。(四海游子)

每本书的文史知识都有详细考证,规范而丰富,无废话。(无昵称用户)

研究金庸的少不了这两本书。(无昵称用户)

两本实实在在的书,作者平静的注释,非常值得慢慢看。(苹果爱宝宝)

此书真是好得不能再好,看金庸看倪匡一向最爱各种凌杂小知识,没想到有人考证至此。有空细细看了才是。(wxr63610)

喜欢看金庸小说的朋友怎能少了这套书,非常好。(无昵称用户)

一本有述无评、尚难以称作考据的注释手册。作者完成了一份勤恳而辛劳的工作,最大的贡献在于以完备的实据验证了金庸小说中中国古典文学的意趣和普世价值。勤恳和辛劳之下的趣味则自在作者和读者。(谢子玑)

最近国学很热。但是对于一般的国人来说,普及国学的最好读物就是金庸著作。远比那些所谓的大师的名著要有趣和有意思的多。本书为了给金庸著作做注解,更是添加了大量的国学资料,如果对金庸著作比较感兴趣,或者对金庸著作还觉得不够过瘾的话,可以看看本书。但是缺点是,本书显得有点拢芏嗟胤焦谙晗福缫谜龅脑牡龋写掌樱Σ谎阼ぃ臼橹档猛萍觥#ê#

知识性确实比较强,但就是有点太拘束,内容深了点。(edwar)

上一篇:狄楼海

下一篇:丁国富(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