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丽(艺术家)

时间:2023-12-31 15:45:49编辑:小周

陈莉丽(艺术家)的个人简介

陈莉丽,198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多件作品为海内外机构或个人收藏,作品及文章多次发表于《美苑》、《艺术状态》等刊物。

参展记录

个展

2004年

记忆,中国沈阳;

2015年?

自我的痕迹――陈莉丽个展,汇联画廊,798艺术区,中国北京;

群展

1998年?

女画家四人展,中国北京;

1999年?

当代中青年油画展,中国广州;

2000年?

“超越q界限”女画家展,中国沈阳;

辽宁省第三届青年美展,中国沈阳;

2001年?

冬季画展,中国北京;

2005年?

自由呼吸,中国上海;

辽宁省首届女画家展,中国沈阳;

2006年?

女画家五人联展,中国北京;

中国绘画交流展,中国北京;

油画风景展,中国沈阳;

2007年?

上海艺术交流展,中国上海;

首届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学术提名展,中国沈阳;

东北四城市关东画派新生代美术作品展,中国沈阳;

2008年?

沈阳首届油画展,中国沈阳;

“旗”国际艺术交流展,拉莫荣画廊,中国内蒙古包头市;

2009年?

“12时差”国际交流展,零工厂,798区,中国北京;

祖国为你骄傲―中国百年体育明星风采油画大展,中国北京;

纪念中蒙建交六十周年―中蒙油画展,乌兰巴托,蒙古国;

纪念孔子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民族文化宫,中国北京;

“一代伟人”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民族文化宫,中国北京;

2011年?

旗,巴黎国际艺术展,法国巴黎;

2013年?

美丽中国绘画作品展,中国环境报,中国北京;

紫外线生命艺术展,中国青岛;

卢浮宫克鲁塞尔艺术展,法国巴黎;

2014年?

2014春季 携手公益捐赠作品义卖展,中国北京;

春之韵马年海峡两岸女画家精品展,中国北京;

2015年?

2015春季 携手公益捐赠作品义卖展,中国北京;

“蓝天野草”第八届生命艺术现象学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北京;

2016年 《2016慢板――伊丹 陈莉丽双人展》,中国.沈阳;

《2016春启 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外女艺术家联展》中国.沈阳;

《筑梦首届写生中国女画家联展》 中国北京;

《中国形而上当代艺术协会第一季展》,中国北京;

《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美术双年展》,马来西亚,槟城。

获奖经历?

《流年》2000年“超越q界限”女画家展获金奖;

《吞噬》2000年辽宁省第三届青年美展获金奖;

《城市空间》于2013年分获“法国美术家协会银奖”及“泰勒基金将奖”;

2016年

获第二届马来西亚国际美术双年展“油画特别奖”。

艺术评论

活的力量

文/陈莉丽

―― 创作体会

其实让一个经常用形象来描绘事态的人把内心所感知的一切用文字来转述,应该是比较沉重的。长久的习惯里,文字在作品中往往会失去本意,它会成为某种形式的存在。尽管如此,文字会为形象作品建构起丰满的羽翼,会使艺术家的个体创作精神得到更广泛的延展。

回头看自己的作品,城市题材的居多,灰调子的居多,好像也时不常的想想关于画的本体问题,既没想的到位、也没想太清楚画的本原的体貌,就那么日复一日的赶着画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们是我最熟知的城市环境生活,这些作品总隐含了许许多多与人、与事、与物、共生共存的过程。城市里的生活对于有的人是丰富多彩、对于有的人则是单调平常,有的人在城市里寻找新奇、有的人愿意把自己淹没在这喧嚣里。那些关于“城市空间”为主题的作品就萌生于游走在大街小巷的观察和体验中。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道路的延伸、拓宽、高楼的急迅生长中将过去覆盖了。然而在我的作品里就是不断的寻找那些失落,也许会引发观者的莫名伤感。

一段冷灰的砖墙、风蚀经年的橼木、街的转角某处被磨光的花岗岩,木制地板楼道里的昏暗,总像隐藏着那么多的神秘与未知。这些绘画元素大多表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街”系列作品中,这些作品中“墙”成为主体形态。以至于2001年在北京的一次展览中,一位看过这些作品的老者与我交流时说:看你的作品似乎感觉到你心中有一面无法逾越的“墙”。当时闻听此言回头看作品也不免惊觉――自己从没想过的那一面。稍后的几年时间,一直在试图从这个角度进行一种创作突破,尽管还是画着那些过去老旧的房屋街道,但不再以一个视点去表现一种特定的空间,而是将那些街道、房子、墙,进行任意的拆分,组合成自己认定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形态不再完整、不再被统一的光影视觉焦点限制,画面会凸显几组砖墙的局部,也可能是房角门窗的某些特征,它们虽是具体的但并没表现真实的存在空间。我只想将它们作为一种独立的符号语言,去表现那种属于某一思考领域的实相。它们以无缘由的的方式出现在观者面前,引发观者超越常态去重新界定事物。

同时期的“自行车”系列作品是把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作为绘画主题,那些穿行于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是那么的不安分,它们无视任何规则地骑行与画面的任何角落。其实这即有表现工具本身的灵活特征,也有表现中国人真实生活中的行为态度,最终这两点忠于了我的画面要求。这些形象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游离感,至于它们属于谁、属于哪里已经不重要了。无论有人骑车去上班、有人骑车去办事、有人骑车去访友、有人骑车去游玩、更有些人为的单纯的骑行,为了自行车的速度、里程、体验车的性能,可当它们被归纳到这画面里,似乎这一切特征都被抹杀了,它们在一种人为的旨意中凝固起来,他们不具有鲜明的本性特征,只有自然地显像。但明确地与街道、路灯、楼房、交通符号相联接表明它们是这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自行车”的存在意义囊括了二十世纪中下叶中国大多数家庭对它的依赖和向往,甚至超过了今天人们对汽车拥有的统治精神。尽管它们在作品中没有标明时代特征,但是这种形象反复的机械强化,使人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它的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意义。

这些作品中始终没曾确立以人为主题的形象视觉范畴,也许哪一组砖石就伫立着一个人的内质形象,一扇门窗里也会交融了曾经岁月里一颗守望过的心灵,一杆突兀的路灯映幻出吸附在黑暗处没有声音的故事,一块转弯的指示路牌附带的是某人的精神指向。偶有一些模糊的人形,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具体的特征而只作为城市里一种流动的因素,与各种行进在街巷里的车辆交织在一起去体现城市律动的节奏。把他们称作城市的音符或许更恰当,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处于这里就是这个音符了。

沿着这样的创作思路有时候希望那些人的形象主动的浮出画面,但却总不敢直视那有血有肉的人型,他们会令我惶恐,我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位置,在后来的“城市天象”创作中增多的人的形象就暗示这种意向。关于“天象”之说,一是只日月星辰的天文现象,二是中国古人用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结合当时的地利人和来占卜吉凶之说。古时祖先无论建房修墓、婚丧嫁娶都会渗入“天象因素,但是古人从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所以“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恪守的信条。而现今城市、农村里的人们能遵循的与天地法则无关,只与日益膨胀的私利有关。“城市天象”里的天象只是一种假想,那些凌乱的、横冲直撞的线条应是现代中国城市无理取闹的现状。

2013年的夏天过后没再有关于城市题材的作品延续,因为画室要拆迁,翻出了一些小婴儿的衣服,拿着这些无声无息的衣服出了几天神,总觉得它们应该是什么。它们曾包裹这小小的生命呢喃软语,或者那梦中稚脸上的笑容让你感动不已……。把这些衣服一件件与画布整合一体成就了“宝贝”系列作品。初次尝试材料的综合,总有些缺憾的地方,但它们却是我表现生命舒展过程的的“宝贝”,更能让我重新感受生命的不平凡。可能每个人对这作品里的东西都很熟悉,它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长成后带不去的遗憾,它是生命与襁褓时那种隐约联接在某处的神秘喻意。

艺术创作的路对于个体而言是有尽头的,而每一个在这条路上行进的人都希望将无限的生命承担融汇到作品中去,即使这些作品不曾在荣华里闪耀过,他们或者只是人们熟知习惯的一部分、可能默默无闻,但终是被一个生命操纵过的结局,它们――具有了活的力量。

2014?2?2

陈莉丽

作品欣赏

上一篇:卞新国

下一篇:岑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