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甫

时间:2023-12-31 23:10:05编辑:小周

陈秀甫的个人简介

陈秀甫,字国奇,明朝惠州府长乐县横流渡大河背(五华县安流镇万塘村)人,明开国功臣,官授光禄大夫。陈秀甫少怀大志,有施为,重义轻利,乐善好施,为地方百姓所爱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特令汤和为征南将军率兵平定南蛮杨子亮,陈秀甫随军征战福建、广东等地,并以解运公粮有功,被朱元璋封为光禄大夫,赐田碣石(今陆丰县)。

人物生平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赐建牌坊于棉洋镇联西村天柱山下并颁大铜鼓,以资表彰。后陈秀甫率兵在广东边境和沿海征讨叛贼和盗匪

陈秀甫少年时代,正处于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时期,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潮起云涌。 陈秀甫秉承陈氏先祖“德为先、重教化”的理念,胸怀大志、揆文奋武,忠义刚勇、乐善好施,持身治事、克遵典型,为地方父老所爱戴,年青时代就成为闽粤间反抗元朝外族统治的社会团体首领。

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部队征伐福建、广东等地,陈秀甫筹集了4 亿多市斤粮食献之。随后,他又参与了征剿边境匪寇等多场战役,取得战功,与兄均甫、弟祥甫因功觐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朱元璋见陈秀甫兄弟才貌超常,文武兼备,敕赐陈秀甫兄弟“难兄难弟”的称号(“难兄难弟”非今意,乃称兄弟俱贤)。朱元璋建国后大封功臣,陈秀甫获敕封光禄大夫,赐田碣石,并获赐建“皇恩宠锡”牌坊。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陈秀甫率领军队到惠来葵潭堡山区剿匪,不幸中伏,以身殉国,葬于今惠来县葵潭镇。

史料记载,陈秀甫明初受封光禄大夫后,曾荣归故里,“自建立生像祠于棉洋约天柱山下,并鼎建玉泉寺庙相连。祠门竖立圣旨牌坊。此不特名扬一时,实徽著千秋。”

后世纪念

陈秀甫公后裔居住地--广州长按

广州白云区长按宕迕袢慷夹粘拢拷部图一啊O茸媸300多年前从广东五华县迁移而来。

陈福全说,陈姓南迁广东已经达24代,长俺率舷茸媸浅录业谑耍映だ窒兀ㄎ寤兀┣ㄒ频焦阒莅自魄按澹丫24代。

据陈家族谱记载,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陈氏先祖陈秀甫的第十一代孙陈文烈、陈文盛带着侄儿陈正君从广东五华县万塘大河背村耀祖堂前来长按宥樱恢狈毖堋4謇锝ㄓ刑糇魑湍睢

永泰涌、红路涌、东平支濠、磨刀坑水库支流这四水流经长按澹滦兆嫦热衔馐撬乃槌氐暮玫胤剑煸诖丝餐客莸乜⒊闪继铮诖艘丫毖苁恕3按逵泄阒菔卸酪晃薅拿袼捉谌铡墒Φ锌图业胤教厣牧逄谩⒋笤短谩⒊绲绿玫瓤图椅5座。

记者在陈福全的带领下来到当地一座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客家围屋――崇德堂参观。陈福全说,崇德堂又名广安屋,乃民国时期陈家先辈从商的商号,村民皆取其敬称。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客家围屋在族人的维修下,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崇德堂整体保持着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但是也吸收了广州地区的一些风格,一些偏门加入了西关大屋的趟栊门,这是传统客家围屋之中很少见到的。

除了崇德堂,其它几座客家围屋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日渐颓败,陈福全对此深为遗憾,他认为,长按逯晕按澹且蛭锌图姨厣图椅菡庵纸ㄖ绺袷亲钅芴逑挚图曳缜榈摹!安桓蚁Mㄔ旄嗟牡目图椅荩窍执婕缸M芄槐4娴酶茫裨颍呗ゴ笙玫某按甯渌胤降拇迓浠褂惺裁戳窖兀俊

时至今日,长按逵胛寤赝蛱链蠛颖炒迦员3肿琶芮械淖谇桌赐迕衩磕甓蓟厝ノ寤丶腊葑嫦取>萁樯埽安痪昧降爻滦兆谇谆挂黄鸷闲蘖顺率献迤祝蝗战擅媸馈

揭阳惠来县发现明初陈将军墓

2010年,五华县陈秀甫文化研究会调研组在揭阳市惠来县发现,当地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明初“陈流光将军墓”的墓主人身份与五华籍明朝开国功臣陈秀甫的身份非常吻合。

五华县方志办存清代编印的《五华人物传》记载,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长乐(今五华)县籍明朝开国功臣陈秀甫率军进剿惠来山区土匪,以身殉国。为查明陈秀甫剿匪和以身殉国后的有关情况,近日,由原市统计局局长陈济宏、原五华县教育局副局长陈清泉等退休干部组成的调研组,专程到惠来县等地调查考证。调研组在距惠来县城40多公里的葵潭镇蜈蚣山,发现一座与陈秀甫历史有关的“陈流光将军墓”。该墓地占地近十亩,修筑有登山水泥台阶。据当地陈姓人介绍,1395年,明朝朝廷派军队来这里平剿南蛮。战斗中,领军的陈将军战死在山中。其上级旨意当地陈姓人,以“流光”之名厚葬陈将军。尽管陈将军并非当地陈姓人,但当地陈姓人非常敬重陈将军,将其奉为“陈氏二世祖”,以“普(宁)惠(州)潮(州)众裔孙”的名义为陈将军修墓纪念,并将其供奉在当地的陈氏大祠堂。当地人只知道陈将军是外地人,“流光”是其别名,并不知道其籍贯和真实名字。每年春分时节,这里的陈姓乡亲都会为陈将军举行祭祀典礼。调研组介绍了陈秀甫的事迹后,当地年长陈姓村民认为,陈流光将军与陈秀甫的身份非常吻合,陈流光将军墓极有可能即是陈秀甫墓。

五华发现朱元璋赐建牌坊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政府2010年4月2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该县近日发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赐建牌坊。

640 年前,即1371年(洪武四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的第四年,在当时的长乐县棉洋约 (即今五华县棉洋镇)雄伟而美丽的天柱山下的玉泉水边,竖起了一座高约4.5米、宽约3.8米,主体为石柱、石梁、石匾等构成的牌坊。石匾长约1.8米、宽约0.5米,从右至左镌刻“皇恩宠锡”四个大字,左边竖直镌刻“明朝洪武四年恩封”八个小字。

五华县方志办存清朝编纂的《五华人物传》首篇《陈秀甫》传中记载,明朝开国,陈秀甫以功 “封光禄大夫”,“奉旨赐建牌坊,并颁大铜鼓乐器,以资表扬”。史料证明,这座牌坊是朱元璋为表彰明朝开国功臣陈秀甫而赐建。这在当时只有三千人左右的长乐县,是一项重大的事件。而这座牌坊,是迄今为止,梅州市境内唯一有据可查的由皇帝为朝廷命官赐建的牌坊。

上一篇:范智毅

下一篇: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