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祥

时间:2024-01-01 05:16:20编辑:小周

范瑞祥的个人简介

范瑞祥,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第四任总设计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1991年,加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04年,成为火箭总设计师。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挑重担

时间倒流回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的范瑞祥还是个刚刚来到总体设计部1年多的小伙子。博士毕业于哈尔 滨工业大学的他,聪敏好学,一边踏踏实实地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天天多学多问,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各种业务知识。短短1年半的时间,他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拥有雄厚理论知识的博士生,历练成为一名年轻的技术骨干。显著的工作成绩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使他很快闯入了领导的视野,于是,机遇顺理成章地降落在他的身上。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刚刚上马,总体设计部的领导决定任用范瑞祥从事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系统结构的研制。长征二号F火箭的逃逸系统是在火箭发生灾难性紧急故障的时候,在千钧一发之际,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带离故障火箭,以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一个火箭系统。它的研制是在我国运载火箭历史上首次开展的工作,技术难度大,储备少。逃逸系统结构研制对范瑞祥和他的同事来说非常陌生,连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都没有接触过。为了尽快设计出技术先进而又安全可靠的逃逸系统,他与负责总体设计的同事一起查资料,翻数据,做方案论证,并赴俄罗斯的航天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认真倾听俄罗斯老专家的讲座,了解俄罗斯成熟的载人航天经验。回国以后,他和同事们根据俄罗斯老专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方案论证,开始了原理性的探索。工程研制过程中,许多关键技术让范瑞祥和他的同事们绞尽脑汁,刻苦钻研。逃逸系统里众多机构和受力复杂的结构,如上下支撑机构、栅格翼及其释放机构、整流罩纵向解锁机构等,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令他们费尽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2年到1998年,整整6年的时间,在范瑞祥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逃逸系统结构的研制获得成功。

1998年的金秋,当逃逸飞行器成功地带着飞船返回舱完成各项动作,飞船返回舱在巨大降落伞的拉拽中缓慢平稳地降落在大漠戈壁的安全地带时,逃逸飞行器零高度逃逸救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范瑞祥和他的同事们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编织出一张美丽的救生网。成就犹如彩虹般绚丽多彩,然而成就背后的艰辛却很少有人知晓。

记得还是在逃逸系统结构初样设计出图的时候,范瑞祥和同事们常常加班加点,连续几个月,晚上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而当产品生产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范瑞祥开始通宵达旦地工作在生产和试验现场。那是在火箭总装厂组装整流罩结构的时候,他往往是晚上到车间里去,干整整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出来,与同事们一起简单吃点早点,又匆匆把产品送到北京航天强度环境研究所,进行各种试验。很难想象,当大多数人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他们却干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们披星戴月,促生产、抢进度;无数个鸟鸣如洗的清晨,他们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修改图纸、现场处理各种生产问题、做试验。范瑞祥和他带领的结构研制小组负责研制的逃逸系统结构在逃逸系统里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需要做大量的大型试验,如各种机构的原理和可靠性试验,机构的运动试验,整流罩的分离试验,栅格翼的展开试验……试验地点从北京到哈尔滨,再到湖北襄樊,于是,出差成了家常便饭。超负荷的工作,使范瑞祥如一个上满了弦的发条,马不停蹄地在研制、生产、试验之中奔波。一串串数据、一份份文件、一张张图纸,时间就在夜以继日的奋斗中流过,成功也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酝酿。付出终有回报,踏遍荆棘后,范瑞祥和他带领的团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又一个试验均顺利通过。

与火箭一起成长

2003年12月30日3点06分,长征二号丙/SM火箭准时点火,顷刻,排山倒海般的隆隆巨响震撼了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直刺蓝天。十几秒钟后,火箭开始转弯,尾部的火舌此刻变成一条白色的轨迹,往东南方向的天空飞去……指挥大厅里安静到可以听到呼吸的声音,当指挥员宣布:“星箭分离,卫星准确入轨”时,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位微笑着的年轻人的眼里微微泛着泪光。这个年轻人,就是范瑞祥,此时,他作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副总师刚刚满两年。

到此时为止,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连续发射成功22次,是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运载火箭,也是发射成功率最高的运载火箭之一,更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荣获“金牌火箭”称号的运载火箭。2001年11月,范瑞祥被任命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和另一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加盟到长征二号丙火箭这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研制队伍中。刚来到长征二号丙火箭型号研制队伍后,正值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空间探测双星和发射返回式试验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同时另一型号刚刚被批复立项。在一部总体室和其他专业室新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范瑞祥一边努力学习火箭总体设计技术,一边积极组织开展长征二号丙火箭和另一型号方案及初样设计工作。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火箭总体的组织领导工作,白天上班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处理日常的型号工作和事务上,晚上独自加班学习有关火箭总体及分系统的专业知识。

在平时的工作中,范瑞祥非常尊重老同志和老专家,技术上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倾听和接受设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卫星状态的不同,长征二号丙/SM火箭需要研制一个全新自旋稳定的固体上面级。在型号两总的领导下,范瑞祥组织一部有关专家对上面级技术方案反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逐步解决了每一个技术关键和难题。首先是按研究院计划完成了上面级结构的模装和方案转初样设计工作,其后相继完成了上面级初样总体设计、分系统设计出图、初样大型地面试验大纲和任务书等工作。与此同时,为吃透技术、确保发射成功,他又对火箭关键系统及时组织开展了详细的复核复算工作。

2003年春天,在长征二号丙火箭地面试验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二级安溢活门共振鸣叫及星箭包带锁紧装置中V形卡块断裂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长征二号丙火箭自身的研制进度,更为急迫的是影响到长征三号甲火箭和长征二号F火箭在发射场的工作。在范瑞祥的组织和带领下,在一部二室和三室有关设计人员和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大量充分的试验和分析计算,终于使这两个问题的机理清楚,故障得以复现。归零工作受到型号两总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2003年9月份,应卫星方的要求,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返回式试验卫星需要增加整流罩。按照常理来讲,此时火箭已经完成试样产品的生产和发射场合练工作,火箭技术状态已经完全确定,且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该试验卫星的运载能力富余量本来就不大。如果此时增加整流罩,火箭技术状态将会有重大改变。但是型号两总从大局出发,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要求一部在短时间内能够拿出一个增加整流罩的方案论证报告。范瑞祥亲自带领这支队伍连续加班1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多轮反复计算、分析和方案对比,终于拿出了一个技术上可行并得到卫星方认可的增加整流罩的方案。该方案后来顺利通过了院专家组的审查,并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好评。

长征二号丙/SM火箭发射成功了,范瑞祥仍然在辛勤地工作,看资料、听汇报、评报告、做总结……投身航天,与火箭一起成长,这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钟爱。浇铸“金牌”火箭的道路上,范瑞祥以自己的加倍努力等待着下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他满怀信心地等待着……

时间的轮盘在迅速旋转着,眨眼已是2004年的春天。从这个春天起,范瑞祥和他的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队伍将迎来马不停蹄,征战大江南北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秀丽多姿的西昌群山,还是晋西北高原,抑或是茫茫戈壁荒滩,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整整一年,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形容。即长征二号丙火箭的研制是一支队伍,从事两个型号的研制任务,在三个发射场,进行了四次飞行任务的发射,将五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范瑞祥用简短的几个数字,概括出异常繁忙而紧张的2004年。面对这一年的严峻考验,范瑞祥和他带领的队伍并没有畏难退缩,而是迎着困难而上,统筹安排发射场和后方院里的各项工作。往往是在发射场执行任务的同时,在院里准备第二发火箭的出厂工作,前后方工作都按计划有序进行。当时,范瑞祥主要负责在后方组织第二发火箭的出厂工作,抓产品的齐套,再抓各种试验,抓总装出厂测试,各项工作被安排得井井有条,顺利开展。

工作做到更严更细

2004年6月,范瑞祥被任命为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总设计师。

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两大压力与挑战。一个最大的压力就是对总体的把握和理解比较陌生。因为之前的10年,他一直从事箭体结构研制,对箭体结构从技术、研制流程方面比较熟悉,但是对火箭总体很陌生。第二个大的压力是长征二号丙火箭是我国最早的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连续发射成功,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在1998年的时候被航天工业总公司评为“金牌火箭”。如何把产品技术状态把握好,怎么带好队伍,如何从老同志手里顺利接班,对范瑞祥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他冷静分析长征二号丙火箭和其研制团队,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他认为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队伍有几大突出的优点。

一是队伍好。这个队伍老中青三结合做得比较好,原来老的总师、副总师和老专家现在依然活跃在研制队伍里,这些老同志从20世纪70年代就从事长征二号丙火箭的研制工作,对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展历史,尤其对其研制过程中包括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都非常清楚,有丰富的经验,为型号飞行试验的连续成功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外,一批中年人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现在该型号的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包括范瑞祥本人都是一批中年人,年龄一般集中在35岁到45岁之间,这些中年人有相当的工程经验,基本都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型号研制过程,研制经验很丰厚,且年富力强。再有就是青年人,近几年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队伍在研制一线补充了不少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人,这些人的工作一般在3~5年,年龄30岁左右,且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知识快,工作积极主动,他们在中年人的领导和老同志的指导下,经过短期的锻炼,很快成为型号的技术骨干。因此,这支研制队伍老中青结合得非常好,队伍比较完整,呈阶梯状。

二是火箭型号好。由于发射卫星的要求不太一样,对火箭的技术要求和轨道要求也不一样。最近几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的卫星有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以及大椭圆轨道;有两级状态的,也有三级状态的,两级状态里有带整流罩的,也有不带整流罩的,三级状态里有自旋稳定的,也有三轴稳定的。因为状态在不停的变化,一线技术人员就必须不停地进行总体设计,而分系统设计也不断地重新做,一轮一轮的设计,对一线人员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可低估。

三是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比较好。经过20多次的飞行试验,每一发火箭都有一些技术状态的变化,火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型号在总体上系统设计比较合理,可靠性比较高,且发射任务很饱满。这些优势都让范瑞祥从心底感到幸运。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范瑞祥很注重继承性。对老总师、老专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一直沿用下来,使火箭无论是在技术上、产品上,还是在研制思路上,其研制的经验和方法都有一个继承性。从刚刚接触长征二号丙火箭以来,他就非常注意不断学习老领导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努力掌握型号本身在技术上的关键点。他说,这个型号的火箭之所以走得比较平稳,20多次连续成功,在管理上必然有独到的方法,比如李占奎总师在型号技术改进上坚持每一发都有一些小的技术改进,而不是一下上很多新的技术,既避免了火箭因技术状态变化太多太快而消化不了,又使技术改进的路子走得平稳和扎实。李占奎老总的管理方法对范瑞祥有很大启发和影响。此外,他还很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作用,虚心地接受老专家、老领导的建议和主意,并认真组织实施。他常说,老同志们绝对不会轻易说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思路,但只要他们说出来就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虚心请教,及时采纳。

关注细节也是范瑞祥的管理经验之一。范瑞祥对火箭各个系统的细节比较关注,他认为设计上和产品质量上绝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注意每一个细枝末节,不放过任何影响设计质量和生产质量的蛛丝马迹,对于说不清楚的地方宁可停下来调查清楚或通过充分的地面试验进行验证,也不马马虎虎、潦草行事。他细致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这个型号的副总师、主任设计师以及一线的设计人员。他经常对年轻同志讲,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因此,整个研制队伍在工作中非常关注细节。

铁汉也多情

结缘航天,或许在冥冥中早有缘分。在祖国的大西北,在从北京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有一个地处河西走廊的小城市,范瑞祥就出生和成长在那里。家境贫寒的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历了父亲去世的痛苦,后来在哥哥姐姐的支持和帮助下读完了中学。1981年,年仅16岁的他就以品学兼优的成绩考入了北航。此后10年间,他一直刻苦攻读,直到拿到哈工大的博士学位。其间,他广泛涉猎科普知识,学习工程技术,在不经意间对航空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一名航天界的战士。谈到多年的成长经历,他说,是党和单位培养了他,使他由一名西北边远地区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的有用之才。

范瑞祥的爱人也是航天战线的一名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平时工作非常繁忙,经常一去发射场就是两个月,年幼的小女儿只得托付给姥爷姥姥照管。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作为女婿,不但不能经常在老人身边照顾,尽一份孝心,还要烦劳老人替自己照看孩子。一想到这些,他的内心深处就涌动着深深的歉疚和不安。而作为一名航天人,他也只好把对家人的愧疚深深埋在心底,更加拼命地工作,他知道家人会理解和支持他的。

回首,金戈铁马;前行,征途漫漫。范瑞祥正用满腔的赤诚和燃烧的激情,大步走在铸箭的人生路上。

荣誉记录

2017年8月1日,范瑞祥入围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10月25日,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范瑞祥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上一篇:布里安·鲁伊斯

下一篇:布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