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凡

时间:2024-01-03 20:59:50编辑:小周

步凡的个人简介

步凡,1987年生。山东济宁人。医学硕士。经方派中医。五戒佛教徒。“汉服运动”早期参与者。“西派伤寒领袖”杜雨茂教授门下弟子徒孙。

简介

步凡 (BuFan) 字了一,号重楼(千重碧树锁春苑,四面朱楼卷画帘),别号枯荣(菩提双树,南北西东,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笔名TCMism、密陀僧、徐长卿。斋居吞天馆、空空庵。

(英文名Eric Van Boo 日文名 i凡(ほはん)希伯来名 )

1987年出生于山东济宁。籍贯江苏省丹阳市。

孔子门生七十二贤“淳于伯” “博昌侯” “先步叔子”步叔乘、三国时期吴国丞相步骘的直系后裔。承袭临湘侯家族堂号临湘堂、宽宏堂。

履历

2005年入事中医。立志经方医学及复兴古典中医学派。

从事《伤寒论》“经方辨治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研究”的研究方向。所研究“背反偕同”学术思想为杜雨茂教授生前指定并批示的最后一项学术课题。

笃信“伤寒钤百病,经方治顽疾”之信念。就读于陕西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医临床医学院院长董正华教授。长期随侍师爷杜雨茂教授身边学习。并跟随咸阳雨茂医院院长杜治锋博士抄方。

对被废除的中医咒禁科(祝由)之疗效颇为关注。

先后礼福建宁德古田极乐古寺方丈定空法师、山东济南长清大灵岩寺方丈本焕长老及住持弘恩法师为师,法名慧悟、常凡。禅宗临济法脉弟子。专修药师法门。

学术概述

名言

为中医之崛起而读书!

座右铭

不求名医,但求明医。名利不争,学术不让。

学术观点

1.中医三境:“不学无术” “呆若木鸡” “得意忘形” (学好纯正中医,必须要达到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不学无术”,是指学习中医而不学习术数,则不会发挥出中医治病的全部能力,不能成就真正的中医。第二个境界“呆若木鸡”,是指学习中医之人,应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做到精气内敛、心沉如水、定中观变,谋定而后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第三个境界“得意忘形”,指的是中医要具有取象思维,注重意境感悟,即“医者意也”,在中医思维中形而上的是意象,形而下的是形象,执着于有形之体,不能体会无形之意,则难成大医。)

2.中医的根在民间,学院讲授的知识不能驾驭临床。要想学好传统的中医,需要到民间去学习历练。

3.一名合格的中医必须懂得中药知识(中药鉴定、中药炮制、药用植物、中药栽培)和针灸推拿知识(经络腧穴、针刺手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理疗)。

4.东西方思想的差异主要是西方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分离;印度思想的特质在于哲学与宗教相合一;而中国思想的特质在于以哲学代替宗教。

4.中医医院分科应该按照中医理论特色来分科,不应该按照西医分科模式分科。

发表论文

1. 论汉藏医结合(《亚太传统医学》2010年第12期)

2. 论乌梅丸中配伍黄柏本意应为“泻火坚阴”(《国医论坛》2012年第5期)

3. 杜雨茂教授“背反偕同”学术思想初探(《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10期)

4. 浅谈对《内经》中针刺“得气”的几点体会(《四川中医》2013年第4期)

5. “背反偕同”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刍议(《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6. 通过对三泻心汤组方分析管窥杜雨茂教授“背反偕同”用药思路(《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分会年会论文集》第343页)

7.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浅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8. 万世治痢之祖方黄芩汤之衍化源流考辨

学术成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首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汪昂》分册编者。

3. 获得陕西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活动周论文交流会一等奖。

4. 获得第三届咸阳市大学生科技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一等奖。

5. 《第二届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暨杜雨茂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

6. 《杜雨茂医学文集》编委。

7. 《杜雨茂肾脏病临证经验集粹》编委。

8. 陕西省教育厅继续教育项目陕西中医学院课程《孙思邈学术思想及对中医学的贡献》课本参编作者。

9. 代表咸阳市卫生界和学生群众接受陕西华商报业旗下《今日咸阳》报专访。(见2012年12月24日A06版)

个人爱好

崇佛法。研五术。习禅定。修静功。好篆刻。喜古乐。乐茶道。迷香道。对陈氏太极颇为推崇。对营造、古玩、纳甲、奇门、服饰、文学、琴棋书画、希伯来语多有涉猎。。

“汉服运动”先驱

2005年7月加入全国“汉服运动”发源地之一的“天汉民族文化论坛”,网名“乌鸦”,为论坛数个板块的版主。是全国第一批“汉服运动”的同袍。至今仍然对“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汉服复兴运动身体力行,矢志不渝。

上一篇:陈志文(作家)

下一篇:程I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