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锦

时间:2024-01-04 05:08:45编辑:小周

范以锦的个人简介

范以锦,196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曾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

基本资料

中文名:范以锦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

职业:董事长

毕业院校:广州暨南大学经济系

人物简介

范以锦,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西湖村人。1946年出生于马来亚(现马来西亚),1949年随父母回国。1969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经济系,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社工作,曾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称号。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新闻协会主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着有《南方报业战略》一书。范以锦一直保持低调而随和的个性。他在南方报业首次提出“报系理念”,先后创建了“21世纪报系”“南周报系”“南都报系”三大报系组织运营结构,提出并实施“龙生龙、凤生凤”的快速发展系列报刊的滚动发展模式。如此一来,整个集团运作有序,品牌价值管理已经形成了集团、报系和媒体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在他带领的南方报人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各报刊以新的品牌理念和强势出击雄踞一方,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虽然“南方报业”名扬海外,但在2003年以前,范以锦并不为人知。被《南方周末》评为2003年度“致敬之年度最具赞许传媒人物”后,他在公众场合的露面也逐渐多了起来。

人物经历

1969年,范以锦从暨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安排到农场劳动待分配,1970年从农场分配到了《南方日报》,后又到农村当大队副队长,在粤东山区当记者,当农村基层干部、记者站站长,写过大量的农村题材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先后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范以锦

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记协副主席等众多职务。这些经历一方面使他具备了报人“良知与爱心”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让他“深知中国发展的现状和国情”,具备了政治家办报的敏锐、胸怀、智慧与艺术。“走上新闻道路是计划经济年代人事制度的产物。组织分配,我别无选择。”据范以锦回忆,他填的毕业去向的第一志愿是广州,第二志愿是自己的家乡广东梅州。当时南方日报社到暨南大学来要人,暨南大学推荐了他。从事新闻这么多年来,范以锦时刻面临着挑战。但他都努力逐步地把它化解。“在业界工作的后期,南方报团面对的一系列风浪,对自己的挑战,对心理的折磨是难以想象的。在每一次风浪中,下属有关当事人的痛苦主要来自于稿件的取舍,工作的变更。而我的痛苦则来自于心疼才气,心疼企业实力受损,心疼对新闻理想的摧残。”范以锦说。“没有太多的欲望,淡泊明志”,然而,并不代表他没有梦想。“期望能在我退出集团领导岗位之前,给集团和报业留下一些可以利用和推动进一步发展的财富。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也就是留下思路、留下人才、留下未来发展的后劲。”或许,正如“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那句名言一样,他的梦想就是中国报人纯粹的梦想。

出任院长

暨南大学举行隆重的敦聘仪式,聘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掌舵人”范以锦为暨大范以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是华南地区高校首次聘请业界资深人士任新闻学院院长。暨大校长胡军郑重地给范以锦颁发了聘书,并亲自为范以锦别上暨大校徽。他说,范以锦先生加盟暨南大学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一定能够将其丰富的业界工作及管理经验带给学校,使学院与业界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带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创造更大辉煌。范以锦感谢母校的盛情相邀。他表示,重返母校任教,从事新闻、报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感到非常自豪,这是一种幸福的选择。接下来他将在学院发展思路、学科调整、品牌推介、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尽己所能,推动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

人物贡献

自参加工作以来,范以锦经历过从记者到编辑,从总编辑、社长、董事长到新闻学院院长这四种角色的变化。“四种角色对于我的人生意味着内涵的丰富、功力的提升。”范以锦说:角色的范以锦作品变化不是急拐弯,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结果,转变需要打好基础。从记者到编辑,到总编辑、社长,每个角色都有内在联系,实现了从单一角色到立体角色的变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和潜质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四个角色中,南方报业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他用一句话来表述南方报业的理念,那就是“品牌媒体创新力量”。他的专着《南方报业战略》用很大的篇幅讲品牌战略。他认为,“品牌媒体创新力量”既包含着人才机制的创新,也包含着人才开发而形成的创新力量。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贯穿其中的是人才战略。优秀人才的聚集和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是支撑着报业稳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物影响从1970年到2006年,30多年的新闻经历让范以锦的人生充满传奇,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快速成长、迈向成熟、获得成就。他用一句简短的话语总结了自己的新闻人生:强化了心理承受力,磨练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磨难和挫折,我都敢于面对。困难时刻都有,不能承受就不能前进,不能担当就不能保护身边的团队,也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好团队的力量。”范以锦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要用魅力和智慧去感召人、团结人、吸引人。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面临一些压力和困难时,他也是敢于担当,并以科学的方式和不寻常的智慧有效地把它们化解。“对外来说,该检讨的要检讨,我勇于承担责任。该坚持的要坚持,这也是原则性问题,对原则问题我还是比较强硬的。”通常,有一些年轻人在压力之下范以锦(右)

苦恼,找他倾诉,他都耐心疏导:“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年轻,可能他们对国情了解得还不透彻,在办报的过程中有一些度把握得不太好,政治的大底线是不能随意突破的。有些事情,报道出去后会引起强烈社会动荡的,我们还是要把控住。”《南方周末》近几年来的“锋芒收敛”式转型招来外界的诸多指责,《南方都市报》走“主流媒体”的道路,被外界理解为报业面临环境压力下的某种妥协,但范以锦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要从国情的基础去考虑。而且“主流就是力量”,问题在于什么叫“主流”,如何做好“主流”。”

人物评价

作为传媒专家,范以锦多次撰文预测中国传媒业的未来。“中国传媒业的未来走向是大举进入融媒时代,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发展。”他指出,这是中国传媒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媒体环境时紧时松,波浪前进,但这一方向不会改变。市场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有媒体被淘汰出局是正常现象。范以锦认为,对于报纸而言,优胜劣汰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新兴报纸蓬勃发展。以全新的办报理念,以准确范以锦题词

的市场定位,以创新的运行机制打造出来的新兴报纸,天生就有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它们将赢得竞争。和那些被寒流驱逐、即将被市场淘汰的报纸完全不同,新兴的报纸能够将舆论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具有超前的办报理念,同时它拥有生命力强大的运行机制,能够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影响特定细分读者,在细分市场中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改革创新,让我们更加从容抵御寒流、拥抱春天。”是范以锦讲学中时常讲到的一句名言。在他看来,迎接多媒体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春天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步伐。改革,才能迎来报业的春天;不改革,我们将要面对的不是个别报刊媒体“严冬”般的考验,而是整个报业脱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舆论阵地的丧失。做院长和做社长的最大不同在哪里?这是范以锦近一年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如今他已找到答案:“做院长要静心研究学问,做社长要紧张应对挑战。”宣传有纪律,讨论无禁区。在校园里,具有宽松自由的话语环境,而在媒体里,报纸上的言论、报道,有严格的口径,宣传无小事。他认为,做好一个社长对做好一个院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当好社长要有好的思路,做院长同样需要好的思路。业界讲究如何使用人才,学界是讲究如何培养人才。做过社长后,更懂得如何培养新闻人才。在新闻学界与业界严重脱节的今天,有过业界经历的人从事传媒教育更加关注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能把握好传媒教育的针对性。“我不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作为社长,我有责任把最有本事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把各种人用到最适合他发挥才能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是黏合剂,把人才黏合在一起。”范以锦说,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定位中,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块磁铁”,在他周围,形成人才聚集的磁场。包容、理性的社会容易引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理,一个包容、温和的领导,能够促进更多个性突出的优秀人才的成长。在“包容、温和”的范以锦的领导下,南方报业一直充满锐意创新的精神,因为背后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在支撑着、延续着这种精神。

人物精神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但决不能培养适应性弱的“新闻技工”,业界迫切范以锦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范以锦认为,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当然“三种基本创新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但范以锦表示:“学生要自觉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永不衰竭的“创新能力”的源泉。”作为院长,他对传媒教育充满期待:建立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有深度、有高度,能应对各种挑战的传媒教育体系。从传媒教育大纲到课程设置,到专业设置,到新闻理论研究,传媒教育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并不断创新。作为新闻前辈,他对年轻新闻人寄予厚望:执着追求新闻的理念和强化持续学习的能力。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现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而学习的动力正是理想和理念。在走过了人生的六十多个春秋之后,范以锦这样总结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与追求是模糊的,但到了中老年后,愈来愈清晰,甚至对理想和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人物思想

传媒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欢迎既有理论又有实操经验的传媒大学生。传媒教育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传媒教育培养的目标。如果说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专业精神、创新能力。如果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传媒采编部门需要的大学生应是“三项基本创新能力”兼备:一是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具有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三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有的人谈到新闻学毕业生往往用“上手快,后劲不足”来概括,我不太主张笼而统之去评说,相当多的新闻学毕业生是很不错的。但“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范以锦(左)的确存在。解决的办法是要提高整体水平,新闻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整体要提高,要增设从新闻单位实践中提升起来的创新理论课、更有厚度的课,要学得更深一些更专一些更系统一些。我问过一个研究生,你本科是学医的,为什么要读新闻研究生?他说,很简单,就是想读研究生,哪个学科都行。思考了半天,感觉新闻专业最容易考,关起门来看了三个月的理论书,果然如愿以偿。这不正是引证了“新闻无学”的论调吗?怪不得现在铺天盖地办新闻专业,好像新闻教育很容易似的。其实,新闻不是没有学问,而是要提高它的厚度和深度。提高以后,就不容易模仿,哪有几个月就学会的?现在各新闻单位都相当重视内容创新,这种创新对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的要求,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对新闻学的大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的熟练的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个能力就是洞察社会的特有视觉和方法的能力。现在当记者和过去不同,过去的记者哪怕他的文字表达能力稍差,也可以因抢到独家新闻使自己连同报纸一举成名。如今信息来源渠道可谓四通八达,全国、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许多媒体很快就知道了,做独家新闻几乎不可能。这就要靠问题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来取胜。新闻事件虽然你我都有,但我报道的视角和观点是独家的,这就体现出水平和优势。我们现在讲差异化竞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仅仅靠新闻专业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增加社会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要明确课余之后学习的走向。要下功夫读历史经典着作和现实经典着作。传媒大学生不懂时事政治是不行的,但我说的“时事政治”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那些条文,而是说要去关注透过社会问题体现出来的政治,有关这方面的经典着作一定要涉猎。第三个能力就是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新媒体形态和品种不断演化,传统媒体受到了挑战。应对挑战,我们的传统媒体要创新,比如报纸要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报纸的形态,还要探索我们的报纸和新媒体怎样进行互动,这和我们的记者都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归根结底,这些都要靠记者编辑去执行。2005年我讲过要打造“新闻数码港”,记者要有24小时支持新闻滚动播出的能力。有了这三种能力,业界就会觉得学新闻的人做新闻就不一样,扩大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当然“三种基本创新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学生要自觉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永不衰歇的“创新能力”的源泉。

人物荣誉

作品多次获国家级或省级新闻奖。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志2003中国传媒业“英雄榜”风云人物。入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2003年年度报告,列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物志”15人之一。入选南方周末2003年度“最具赞许传媒人物”。05年度中国传媒年度人物。他是当代中国报业“媒体多品牌战略”、“媒体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南方报业为基地创建了“报系结构”的品牌媒体组织运营模式,探索出了“龙生龙、凤生凤”的品牌媒体滚动发展路径。他强调,这个战略那个战略,贯穿始终的是人才战略。在他的周围,人才汇聚;他领导的集团,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退休之后,他于2006年出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上一篇:范钧(CEO)

下一篇:备前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