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振炎的个人简介
邓振炎 现为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研究员,博导。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学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 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 武汉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8月至1996年7月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
研究工作简历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1993年8月至1997年3月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 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客员研究员) 1998年4月至1998年6月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98年7月至1999年3月 韩国高等研究院(任KIAS研究员) 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名古屋分部(AIST,任NEDO研究员) 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任NIMS特别研究员) 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 葡萄牙阿维罗大学陶瓷系 (博士后) 2007年1月至现在 上海大学理学院(研究员,博导)
学术兼职
现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和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等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凝聚态物理理论等。 研究注重从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并提炼出相关的机理和物理模型。
学术活动
主要学术成就1、在国际上发明表面改性Al与水反应产氢的新方法 以第一作者在日本和葡萄牙发明陶瓷表面改性Al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新方法。这一发明受到国际上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目前便携式燃料电池最经济有效的氢源技术,美国著名的ScienceDaily以及欧洲及世界各国的一百多个主要科学网站或报刊(其中包括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国内的网站)在2007年6月至7月间均报道了这一重要发现。由于这一重要的工作,被邀请在J. Am. Ceram. Soc.上发表权威的Feature综述论文,这也是国内的中国人在这一著名的陶瓷权威刊物上第一次发表Feature文章。 2、发明有效的制备多孔氧化物陶瓷的新方法并对多孔陶瓷材料的力学增韧机理作了深入的研究 3、系统地研究了微量元素对Al2O3-SiC复合材料晶界、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系统地研究了半导体低维系统和V-形量子阱线结构中的杂质和激子态
学术成果 1992年以来,研究获日本专利两项,其中的一项日本专利同时还申请了美国专利。到目前为此,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共6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2篇。主要的第一作者论文包括 Acta Materialia 3篇;J. Am. Ceram. Soc. 13篇; Phys. Rev. B4篇; J. Phys. Condens. Matter 15 篇。到目前为此,发表的论文被SCI他引4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被他引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