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钝

时间:2024-01-04 07:59:51编辑:小周

方钝的个人简介

方钝(1488―1577),字仲敏,号砺庵,湖广岳州府巴陵县沙陂人。正德辛巳科进士,初授华亭知县。累官至户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简肃。

人物生平

方钝(1488―1577),字仲敏,号砺庵,湖广岳州府巴陵县沙陂(今岳阳县杨林乡)人。正德丙子举于乡,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同进士第185名(杨维聪榜)。知江南秀州华亭县,改河南内黄县。擢监察御史,巡视山东,举劾不避恩怨。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户部尚书,时边费浩繁,苦心调给。掌部七年,题疏数十万言,廉慎无过。嘉靖三十七年(1558),诏改南京。时严嵩专权,被其中伤、排挤,遂请假回籍。筑白荆、枫桥二堤。隆庆、万历间,遣官两赐存问。卒赠太子少保,谥简肃。墓冢位于县东万由桥(今岳阳市三眼桥北螺蛳山)。

为官经历

嘉靖元年(1522),任河南内黄县知县,适外祖父去世,回乡守丧,丧期满,后补授华亭(今上海市)知县。据说他在当华亭知县期间,某年,发生大旱,又飞来大量蝗虫,给华亭县带来沉重的灾难。当时,方钝急中生智效法古人,以赤脚筑坛,祷告天地,以求喜雨。不久果然下了一场大雨,解除了旱灾,蝗虫也奇迹般飞出了华亭,百姓喜得丰收,于是人们都说方钝是福官,走到哪里,哪里就风调雨顺。

嘉靖九年(1530),升广西监察御史。

嘉靖十年(1531),转任河南监察御史。推荐人才和弹劾官员都不避个人恩怨。

嘉靖十二年(1533),升山东巡抚,安抚百姓,整饬吏治。使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得以安定。

嘉靖二十年(1541),因督修慈庆宫、慈宁宫有功,升任大理寺丞。

嘉靖二十五年(1545) ,升任大理寺少卿。总理粮储,积米达240余万担,致使国库充盈。为国家建立了有三十六个仓的粮库。

嘉靖二十六年(1546),转任大理寺左卿。后升太仆寺卿,在处理养马监牧方面,核查实情,革除弊政,杜绝贪污舞弊行为,节省马价白银数十万两。

嘉靖二十七年(1547),升任都察院都御史。总理黄河治理工程。实地勘察,度地兴工,疏凿河道,加固提防,减缓水势,使漕运畅通。

嘉靖二十八年(1548),转升南京户部侍郎,又转户部左侍郎。

嘉靖二十九年(1549) , 鞑靼虐通州及京郊数县。世宗皇帝命仇鸾率兵北征,方钝负责筹集军饷。事平之后,仇鸾分战功之时,方钝坚持不受。

嘉靖三十一年(1551) ,接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赋税钱粮达七年之久。他不避恩怨,廉洁奉公,“崇俭节用,以丰天下”。遇灾荒之年,他即上奏发粮账济灾民.鱼赋税,减徭役,解除民困,曾在皇帝面前奏准“湖南免山粮,湖北免水粮”,并在北京捐资建立岳州会馆,安排同乡宦仕居住,并订立了三十二条条约,互相勉励。湖南籍的京官经常在此聚会,共商兴国大计。 民间至今流传一句话“方尚书做官,提带湖南一省人”。当时,北有鞑靼,瓦剌不断骚扰,南有倭寇,海盗侵扰,而世宗皇帝却迷信于打醮祈祷,费用浩繁。方钝秉公直谏,先后上书十万余言。对奸相严嵩夫子的横行霸道和危言恐吓,上朝议事时也敢当面驳斥,同朝高官吓得面如土色。

后因遍战失利,朝廷追查责任,严嵩怕自己受贿之事败露,暗地奏请皇上改任方钝为南京户部上书,置于闲散无权之地。

嘉靖三十六年(1557) ,方钝按照惯例以年满七十岁而准备告官退引,但朝廷仍有挽留之意。据说当初,时任宰相的严嵩以六卿的官衔封为太子少保,但着玉带一般须向上级行贿才能获允。而方钝却不愿效严嵩那种同流合污的做法,他说,行贿而得太保腰玉又何用呢?那只是图慕虚荣。因此,他到头来也没有晋升为太子少保的头衔和腰着玉带。告老还乡后积极筹划家乡水利建设。

嘉靖四十一年(1562),方钝主持重修三眼桥。全桥为东西走向,由麻条石砌成,桥中有三孔,每孔跨径13米,高难度15米,宽6.5米,长56米。桥面用麻石板铺垫,两边护以80厘米的石栏。桥两头各有石狮一对,栩栩如生。全桥建筑精美,构造坚固。在重建过程中,方钝出资出力,功不可没。并且修紫荆、枫树二堤,民间堪为佳谈,时至今日,岳阳亦流传许多方尚书的传奇故事和美谈。

方钝在家生活达十九年之久,巡抚、巡按上疏10多次,奏请他回朝复职。

大明穆宗即位下诏官复原职,进阶一级。

神宗皇帝即位亦下诏慰劳。

民间故事

移祖坟

方尚书从小就非常聪明,他母亲是岳阳渭洞人,相貌很丑,背又驼,但是聪明贤惠,人家笑她是驼背,她说“她这是倒官印的模子”,方钝刚上学一年,家里要做丧基(岳阳的一种古老丧葬习俗,为家中在世的高龄长者修筑的墓穴,洞形结构),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地。风水先生看好一片地以后,对方钝的父母亲说:“这块宝地,风水好,葬下去三代就要出尚书”,方钝在旁边玩耍听到以后,就忙对父母说:“那赶快把爷爷的坟墓迁到这里来!”风水先生问他为什么,方钝说:“爷爷是一代,爹爹是一代,到我这里是三代”,风水先生一听非常惊奇,就对其父母说:“恭喜!恭喜!你家尚书已经出来了”,至今岳阳县杨林等地还流传着一句说法“向天狮子笑嘻嘻,不发渭洞发沙陂”,沙陂出了个方尚书。

勤奋读书

方尚书少年时,不贪玩耍,终日抱书苦读,故名钝,字号称谓都含有自勉和鞭策之义。青年时,方钝善于写文章,他的伯父方宁若,为人“守世让爱”,视方钝为掌上明珠。年少气盛,颇有几分自负,有一次,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门前:“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老翁看了不以为然,手捧书本“前来求教”,方钝一看,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识,顿时羞惭满面。将门口的对联亦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帮扶同乡

有个岳阳的生意人,在南京做生意亏本了,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于是去找方尚书帮忙。方尚书很同情这位同乡,给了他路费,并鼓励他下次把亏了的钱赚回来。这位生意人叹气道“钱不好赚啊”,方尚书想了想便对他说:“回去以后,发动乡邻把山上的苦槠摘一船到南京来”。这商人百思不知其解,心想这苦槠值什么钱,谁会要?但是既然是方尚书说的就不会错。回去照办去了。

没过多久,果然一船苦槠到了南京,方尚书立即替他写了一张告示。写道:湖南调来一船槠,一消气来二补虚。二两银子买一颗,错过机遇莫道时。还盖上方尚书的官印。这下南京城里做官的,行商的都抢着来买。一船苦槠销得精光。

平生四足

湘北巴陵郡有位著名的才子叫方钝,字仲敏。他出身贫困,寒窗苦读,后来赴京城应试中了状元,被当朝天子赐进士及第。并赏赐给方钝银两,要他回家盖一座漂亮的府第,还传旨要给他娶一个年轻美貌的官家小姐。方钝一听,连忙跪地,不肯接受皇上的赏赐。皇帝问他为何不愿领命?方钝坦诚地说:“臣平生四足矣,实不敢领旨”。 皇上感到愕然,问他哪“四足” ?方钝答道:“茅房是吾居,雕梁画栋我不想,风雨不漏足矣;粗肴是吾食,山珍海味我不想,一日三饱足矣;丑妇是吾妻,俏丽美女我不想,糟糠贤惠足矣;蠢子是吾儿,妻离子散我不想,仁慈孝顺足矣。”皇帝听后,非常赞许,当即收回成命,并诏旨任他为朝廷为官。

苦荞和苦修三眼桥

相传方钝奏请朝廷重修三眼桥,因国库下拨款银有限,官吏层层剥削,民工吃稀饭小菜,食不饱肚,都向方尚书诉苦,工程进展也受阻。当得知钦差大臣和岳州府台将到三眼桥来踏看的消息以后,方尚书便吩咐把苦荞做的粑粑拿出来吃。当钦差大人到达工地,适逢民工用餐,见老方尚书和民工吃的都是黑糊糊的粑粑,从方钝手中接过一块粑粑咬了一口,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才知这种粑粑是用苦荞做成的,十分感慨地说,方大人吃苦荞,真是苦苦修桥啊!钦差大臣回京上奏皇帝,特拨一笔银元犒劳修桥之人。这“苦修三眼桥”的故事至今仍在岳阳传为美谈。

减免湖南湖北粮税

方尚书告官退引于岳阳,然则身隐于市,心却系苍生。有感岳阳城区通商不便,主持重修三眼桥,民间美谈无数。方尚书有感粮税过重,民间疾苦。令人到洞庭湖捕捞洞庭银鱼,又令人采摘岳阳名茶君山银针,进献宫廷。洞庭银鱼若无骨无肠而呈半透明状,既肥嫩,又鲜美;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三起三落之,极为美观,品之清香一缕,心旷神怡。皇上龙心大悦,遂下旨:“湖南免山粮,湖北免水粮。”民间至今流传的一句话:“方尚书做官,提带湖南一省人。”

深远影响

修桥功高

方尚书苦修的三眼桥,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到1995年桥上穿越的都是湖南省省级公路。任凭风吹浪打,沧海桑田,三眼桥不裂不损。老尚书功不可没,后人为铭记其功劳,将其遗骨葬在三眼桥对面的螺丝山中,每当夕阳西下南湖的时候,三缕阳光从桥洞中穿射在方尚书墓上,寓意“日受千人拱手,夜观万盏明灯”,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1996年,岳兴公路改修,新建南湖大桥落成。南湖大桥碑记上也写着,本桥采取钢筋大拱桥式结构,以向昔时方尚书行万世拱手之礼。如今二桥并肩而立,一桥年轻,一桥古老。成为南湖上独特的风景。

文脉延绵

方尚书是土生土长的岳阳人,是岳阳翰林街上八位翰林之一。24岁进入岳州府为生,后转为禀生,也是岳阳古时杰出的人文代表之一。在当年岳阳师范学院(现湖南理工学院)建院选址的时候,就选定在三眼桥边,遥对螺丝山方尚书墓。如今湖南理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为主,经、管、法等学科并重,师范教育优势明显,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多科性全日制本科高校。数千莘莘学子,日夜朗朗书声响彻南湖之滨,常伴方老尚书千古,湖湘文脉一脉相承,延绵不断。

方钝墓

2013年8月30日,位于岳阳城区三眼桥北螺丝山的明朝方钝墓,经过考古队员19天来的考古发掘,墓围、墓庐等建筑遗迹清晰可见,基本判定为岳阳发现的最大尚书墓,工作人员表示,预计通过一周,墓葬的整体布局就会全面呈现。方钝墓现已纳入城市开发建设范围,为了保护方钝墓免遭建设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岳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将对方钝墓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为方钝墓制定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已将石人、石马运至岳州文庙进行保护。”勘探现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罗仁林告诉记者,从挖掘情况判断,墓围残长20多米,面积为500平方米,是岳阳现存三大尚书墓(严尚书、谢尚书、方尚书)中最大的一座。

上一篇:东嘎·洛桑赤来

下一篇:楚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