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博嘉德的个人简介
德克·博嘉德(DirkBogarde)(1921.3.28-1999.5.8)是英国的一位著名演员,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起初他作为一个偶像派演员出现在像《DoctorintheHouse》那样的电影里,后来博嘉德又出演了像《魂断威尼斯》那样的艺术电影,另外他还出版了几本自传。早年时光
博嘉德出生于伦敦西汉普斯特海默斯通大街的一家疗养院,并于10月30日在吉尔本的圣玛丽教堂接受洗礼。他的父亲(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的佩里巴尔)是泰晤士报的艺术编辑,他的母亲曾经是一名演员。他曾就读于大学学院学校(University College Schoole,前格拉斯哥的阿兰·格雷学校),(从他的自传里能看出那段时间他闷闷不乐,但是其他人对他的记述却有不同的意见),毕业后进入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
战争经历
1943年,博嘉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军,效命于女王的女王皇家团。他时任少校,同时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担任情报官。
博嘉德声称他曾作为第一批盟军军官在1945年的4月去过德国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年之后谈起它他仍旧是讳莫如深。
但是约翰·凯里在谈到有约翰·科德斯特里姆授权的自传时却说:“博嘉德不可能去过贝尔森或是其他的集中营。他偶尔听到或看到的事情进入他的想象,并且使他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记忆发生了错误。”科德斯特里姆的分析似乎暗示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他声称亲身经历过的对残忍和非人的恐怖和厌恶使他对于德国始终怀着深深的敌意,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曾经说过他宁愿从车上下来也不愿与一个德国人同坐一车。
尽管如此,他最为出名的三部电影角色仍旧是德国人,其中在《夜间守门人》中他扮演的是一位前纳粹党卫队的军官。
他在关于自愿安乐死的事情上直言不讳,1988年在目睹了他的终身搭档兼经纪人安东尼·霍伍德(女演员约翰斯的前任丈夫)被病魔折磨旷日持久后才死去后,他更成了安乐死的坚定支持者。他在与伦敦自愿安乐死协会的执行理事约翰·霍夫森斯的一次会面中这样说:
“我的观点在我24岁在诺曼底服役时就形成了。一次一辆吉普车踩到了地雷。接着我知道那辆车里的小伙就在我旁边的草丛里。他浑身是血,弹片散落一地,两只腿没了,手也只剩下一只。另一只手就在我面前,眼眶裂开也看不见了,在那满是血污的面具之下我看到了一张真实的脸。一个虚弱的声音传来:u2018帮帮忙,杀了我u2019。我用颤抖的手翻开我的小袋,为我的左轮手枪上膛。我不得不去寻找我的子弹――若是其他人也会以这样的方式u2018照顾u2019他。于是我听到了一声枪响。我仍然记得那虚弱的声音,那请求死亡的声音。”
“在那场战争中,我看到更多身负重伤的人被u2018照顾u2019而不是被拯救。因为有时你离急救站太远了,有时你无法将他们抢救出去。并且他们正在流血,他们几乎只剩一口气了,这时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枪指向他们。相反,他们也会那样做,所以不要认为他们不会。这会使你的行动变得困难:你已经知道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并且在那种情况之下那样做是最明智的。”
电影生涯
在1939年他在伦敦西区首次演出,在普利斯特里的戏剧《科尼里厄斯》中出演角色,当时他的艺名是德里克·博嘉德(Derek Bogaerde)。在二战之后,他的代理人为他重取了“德克·博嘉德”(Dirk Bogarde)这个名字,并且他英俊的外貌使他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与兰克电影公司签下合同。
成为明星在20世纪50年代,博嘉德在1950年拍摄的电影《寒夜青灯》(The blue lamp)中因饰演开枪射杀警察的阿飞形象而受到关注,这部电影的主演还有杰克·华纳以及巴纳德·里。在1952年的《猎杀》(又名《局外人》)的电影中,他扮演了一个谋杀犯,剧中他对待由乔恩·怀特利扮演的年轻小伙十分友好。在1953年的电影《相约伦敦》中他扮演一位年轻的飞行员,在接受投弹命令之际,他阵前倒戈,加入到针对德国的大规模进攻当中。在1954年的《海上救援纪实》中他扮演的飞行中士和迈克尔·雷德格瑞夫一起被困在一艘小船上。在1954年的《Doctor in the House》中,他扮演一名医学院学生,这部影片使得博嘉德成为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同时出演的还有肯尼斯·摩尔、唐纳德·森顿以及扮演他们坏脾气老师的詹姆斯·罗伯斯。在1954年的《沉眠之虎》中他扮演一名神经过敏的罪犯,共同主演有亚历克斯·斯密斯,并且这是博嘉德第一部由流亡美国的导演约瑟夫·洛塞指导的影片。
1955年的与碧姬·巴杜合演的《春色无边满绿波》是碧姬·巴杜的处女作。1955年的《无毒不丈夫》他饰演一位为钱财而结婚的人,最终他谋杀了他的几任妻子。1956年的《西班牙园丁》,与他共同出演的还有西里尔·库萨克、琼·怀特里和博纳特·李。1957年《Doctor at Large》是“医生系列”中的另一部影片,共同主演有后来的邦女郎雪莉·伊顿。1958年的《双城记》,被认为是狄更斯经典小说的忠实再现。1959年《医生的困境》是在乔治·萧伯纳的一部戏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联合主演有莱丝莉·卡隆和罗伯特·莫利(不属于“医生系列”)。1959年的《诽谤》他一人饰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联合主演有奥莉薇·黛·哈佛兰。
博嘉德很快深受女戏迷的欢迎,并成为20世纪50年代英国票房的头号保证,获得“剧场最受女影迷欢迎的演员”的称号。
成名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离开兰克电影公司以后,博嘉德出演了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例如在1961年的《受害者》中扮演的律师(由巴兹尔·迪尔登执导)。在1963年由哈罗德·品特编剧、约瑟夫·洛塞执导的电影《仆人》中扮演一位颓废的贴身男仆。在1965年由约翰·施莱辛格执导的影片《亲爱的》中饰演一位电视播报员。在1967年由哈罗德编剧、约瑟夫执导的电影《车祸》中他饰演一位迂腐的牛津大学教授。在1974年由莉莉安娜·卡瓦尼执导的风格冷峻、饱受争议的影片《夜间守门人》中他饰演一位前纳粹党卫队的军官马科斯。在1971年由鲁西诺·维斯康蒂执导的经典影片《魂断威尼斯》中,他饰演了德国作曲家奥森马赫。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博嘉德并不像一般的明星那样,他出演的不同影片有不同的特质。这些影片包括:1960年的《红衣天使》中他扮演一位解除神职的牧师,在西班牙内战时期爱上了卡巴来的演员。1960年的《唱不完的歌》中他饰演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在第一任导演查尔斯(在枪击中死亡)的执导下受到批评,后来在博嘉德的友人乔治·库克的手中最终完成,同时它也是博嘉德唯一一次进军好莱坞的作品,但不幸失败了。在1961年的《魔鬼、肉体和宽恕》中他扮演一个强盗,约翰·米尔斯扮演一名牧师。1962年的《舰队喋血记》扮演一位悲伤的中尉。1963年《我仍能唱歌》这是与他演对手戏的朱迪.嘉兰(Judy Garland)的最后银幕角色。1963年在《The Mind Benders》这部非传统的电影里,博嘉德扮演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在牛津大学里指导着感觉剥夺实验)。1964年《Hot Enough for June》里他饰演一位类似于詹姆斯·邦德那样的间谍。在1964年的《国王与国家》中饰演一位军方的律师,很不情愿的为叛徒汤姆做着辩护。在1966年的《女金刚智破钻石案》中扮演一名间谍。在1967年《苦海七难》中饰演一位有7个子女的父亲,由杰克·克莱顿执导。1968年的《冤狱酷刑》是以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小说改编而成的。1968年《塞巴斯坦》中扮演一位前任的牛津大学教授,致力于为英国的情报部门推动一项全部由女性完成的译码工作。1969年《多可爱的战争》和《贾斯廷》、1973年《蛇》、1977《遥远的桥》中,他以一种备受争议的表演风格刻画人物。以后陆续出演了《天命》(1977)、《绝望》(1978)。1991年的《乡愁老爸》则是博嘉德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中。
错失的角色作为兰克公司的签约艺人时,博嘉德就受到了电影版《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组和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斯的重视。但是劳伦斯一角最终由彼德·奥图获得。没能获得这一角色是令博嘉德最失望的一次从影经历。同样,曾有报道称,他曾是米高梅公司投资的电影《日瓦格医生》的最热门人选。先前,他拒绝了米高梅公司的电影《琪琪》中路易斯·乔丹饰演的高斯顿一角。
此外,在1961年艺术导演劳伦斯·奥利弗曾邀请博嘉德出演一个舞台角色,但是由于电影合同的关系他拒绝了。博嘉德事后说,他很后悔拒绝了奥利弗的邀请,于是就失去了一个“精进自己演技”的机会。
晚年生活
1977年,博嘉德开始了作为作家的第二种职业。自从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标题据说是来自于一本旅游短语的书籍中的一个句子)之后,他写了大量的自传、小说和书籍评论。作为一名作家,博嘉德的风格是诙谐幽默、高雅、精通文学和深思的,尽管有人认为有时他的用词在某种程度上太过严肃。
博嘉德终生坚守独身主义,有报道称他是同性恋。博嘉德生平最严肃的一次与一位女士的友谊是和双性恋的法国女演员辛普森。多年来,他第一次与他的经纪人安东尼·霍伍德(女演员格莱妮丝·约翰斯的前任丈夫和她的女儿盖瑞丝·霍伍德的父亲)共同居住在他位于英国和法国的住宅里,但是他反复强调他们的关系并未超出友谊的范畴。这些否认是可以理解的,考虑到他所从事的职业里同性恋是违法的,而且身后常常跟随着一大堆的女影迷,他不愿意冒险。他的兄长在2004年接收简·莫瑞的一次访问时说道:博嘉德在同性恋行为仍然非法时曾涉及过一次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并且他与安东尼·霍伍德的关系绝非简单的经纪人和朋友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博嘉德拒绝借用便利的婚姻去掩饰他的同性恋身份是他在好莱坞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时也有《唱不完的歌》本身商业运作的失败以及外界的批评。他的朋友海伦娜认为:博嘉德在结束他的明星身份之后的岁月里并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如果要他被迫生活在谎言中,他是不具备处理那些复杂情况的能力的。
博嘉德在1961年那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受害者》中扮演伦敦的一位卓越的同性恋律师,与一群绑架者展开了搏斗,而他们绑架的那位青年正是他的同性恋人。那位青年在因为盗用公款被监禁之后自杀身亡,而没有损害律师的名誉。在揭露绑架者的阴谋的过程中,博嘉德扮演的角色为了鉴证法律的公正而使自己的事业和婚姻陷入困境。《受害者》是认真严肃的对待同性恋主题的第一部英国主流电影,并且这部电影还改变了英国法律中对同性恋歧视的状况。
由于博嘉德出演了一系列具有争议的电影,之后他获得了人们狂热的崇拜。歌手莫里西就是他的影迷之一,据夏洛特的叙述,1990年博嘉德受到麦当娜的邀请,希望他可以为她的歌曲《》拍摄录音带(这首歌的灵感是来自于博嘉德的经典电影《夜间守门人》),博嘉德拒绝了。
1987年的11月,安东尼·霍伍德死于肝癌和帕金森氏症。在目睹了安东尼霍伍德被人为延长的死亡之后,博嘉德不再惧怕说出他的观点。在英国,他积极推动对于末期疾病患者的自愿安乐死的活动,并且在各地演讲,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有关问题。他说道:这是自二战以后对他十分重要的一项事业,在其中他鉴证了被疾病严重折磨的人们在为摆脱他们的痛苦而做出的努力。
1996年9月,他经历了一次血管成形手术,目的是清理心脏的血管,但是手术后引发了肺血管阻塞症。在最后的三年时间里,博嘉德半身不遂,这影响到他的语言能力,并使他只能借助轮椅行动。但是,他还是试图完成他自传的最后一卷,这将包括他的这次遭遇以及对他的影响。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他还与他的好朋友劳伦·巴克相处了一段时间。博嘉德在1999年5月死于心脏病发,享年78岁。骨灰撒在了他位于法国南部的一处住处。
作品年表
1939 《Come on George!》
1947 《Dancing with Crime》
1948 《Esther Waters》
1948 《Once a Jolly Swagman》
1949 《Boys in Brown》
1949 《Quartet》
1949 《Dear Mr. Prohack》
1950 《被谋害的女人》(The Woman in Question)
1950 《寒夜青灯》(The Blue Lamp)
1950 《勒索》(Blackmailed)
1950 《So Long at the Fair》
1952 《相约伦敦》(Appointment in London)
1952 《猎杀》(Hunted)
1952 《身无分文的公主》(Penny Princess)
1952 《绅士枪匪》(The Gentle Gunman)
1954 《勇者无惧》(They Who Dare)
1954 《海上救援纪实》(The Sea Shall Not Have Them)
1954 《For Better, for Worse》
1954 《Doctor in the House》
1954 《沉眠之虎》(The Sleeping Tiger)
1955 《Simba》
1955 《春色无边满绿波》(Doctor at Sea)
1956 《西班牙园丁》(The Spanish Gardener)
1957 《无毒不丈夫》(Cast a Dark Shadow)
1957 《Ill Met by Moonlight》
1957 《Doctor at Large》
1957 《Campbell’s Kingdom》
1958 《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
1958 《战地樱花梦》(The Wind Cannot Read)
1958 《医生的困境》(The Doctor’s Dilemma)
1959 《诽谤》(Libel)
1960 《唱不完的歌》(Song Without End)
1960 《红衣天使》(The Angel Wore Red)
1961 《受害者》(Victim)
1961 《魔鬼、肉体和宽恕》(The Singer Not the Song)
1962 《我们加入了海军》(We Joined the Navy)
1962 《舰队喋血记》(H.M.S. Defiant)
1962 《神通大兵》(The Password Is Courage)
1963 《The Mind Benders》
1963 《我仍能唱歌》(I Could Go On Singing)
1963 《仆人》(The Servant)
1963 《Doctor in Distress》
1964 《国王与国家》(King & Country)
1964 《Hot Enough for June》
1964 《The High Bright Sun》
1965 《亲爱的》(Darling)
1966 《女金刚智破钻石案》(Modesty Blaise)
1966 《Blithe Spirit》
1967 《车祸》(Accident)
1967 《苦海七难》(Our Mother’s House)
1968 《塞巴斯坦》(Sebastian)
1968 《冤狱酷刑》(The Fixer)
1969 《纳粹狂魔》(La Caduta degli dei)
1969 《多可爱的战争》(Oh! What a Lovely War)
1969 《贾斯廷》(Justine)
1970 《Upon This Rock》
1971 《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
1973 《Night Flight from Moscow》
1973 《蛇》(Le Serpent)
1974 《夜间守门人》(The Night Porter)
1975 《奉旨杀人》(Permission to Kill)
1977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
1977 《天命》(Providence)
1978 《绝望》(Despair)
1981 《帕特里夏·尼尔的故事》(The Patricia Neal Story)
1986 《我们能和您丈夫谈谈吗?》(May We Borrow Your Husband·)
1988 《视线》(The Vision)
1990 《乡愁老爸》(Daddy Nostalgie)
成就和荣誉
博嘉德曾经6次获得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Awards)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2次获得该奖项,分别是1963年的《仆人》和1965年的《亲爱的》,1991年获得了伦敦影评人协会奖终生成就奖。在1939到1991的52年的时间里他总共拍摄了68部电影。
1984年,博嘉德成为戛纳电影节的主席。他是成为该电影节主席的第一位英国人,这对于博嘉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他在1992年由于为电影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被授予爵位,还获得了包括圣安德鲁大学和萨塞克斯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获奖及提名作品:
1960 《唱不完的歌》(Song Without End)――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和音乐/喜剧片男主角提名
1961 《受害者》(Victim)――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3 《仆人》(The Servant)――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1965 《亲爱的》(Darling)――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1967 《车祸》(Accident)――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7 《苦海七难》(Our Mother’s House)――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71 《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